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新媒體時代我們如何賣書?

新媒體時代我們如何賣書?

大家好,我是蕭佳傑,現在新經典文化工作。今天我會分兩個部分來說,一個講趨勢,一個講實操,後面會講一些案例。



新媒體時代我們如何賣書?


我是2000年進誠品書店,剛進的時候就在網路書店。我是誠品網路書店的第一批員工,我們當時的第一批員工到現在都還會聯繫,交情非常好。我在誠品網路書店呆了兩年後離職,其實不是自願離職而是裁員。當時讓我們選是想要走還是留下來,自願走的話遣散費挺可觀的,所以我就貪圖了一點錢走了。拿著那筆錢去法國玩了一個月,在別的地方工作了一年,又回到誠品,一直工作了八年的時間。


最早在網路書店是做網路編輯。第二次回到誠品書店,先做外文圖書採購,後來做中文圖書策劃,負責「誠品選書」。「誠品選書」是誠品從第一家店開始就特別重視的一個項目,把最好的展示位置留給「誠品選書」。誠品是全台最大的地面渠道,出版社都希望能夠選上「誠品選書」。在誠品最後幾年的時間對我的幫助非常大,因為每個月得聽超過25家的出版社講書。每個月大概要聽一百多本書,講完了把書稿給我看,一般都是一校稿、二校稿,上面有紅色標記的那種。我覺得那段工作是我人生當中最幸福的時候,因為我可以聽好多故事,想看的書可以比別人先看到的感覺也很爽。就好像受賄一樣,出版社會把很多書塞過來。當時我工位邊上有一個推車,上面堆滿了書稿。我覺得這對我是一個很好的訓練,台灣叫書感,就是你看到一本書能夠感受到它會不會賣。那時候,我大概訓練到就看前面五頁——小說,其他書我不敢說——大概就知道它能在誠品能賣多少。


那時候有一些大陸小說到台灣,都是台灣比較小的出版社給簽的,因為他們不知道大陸這些書賣得有多好。我翻了幾頁,心一下就狂喜了,我想這書肯定能賣,但不能表露到臉上。我就說這書我要了,我們要獨家,後來就獨家賣了一個月,挺掙錢的。之後我就到大陸來工作。上一份工作在百道網,現在在新經典工作快六年了,做了很長時間的發行,現在是管營銷。


今天的主題是:新媒體時代我們如何賣書。我們先看一下這些年我們怎麼賣書。賣書這件事情最早的時候是很單純的,渠道就這三個:出版方、銷售渠道、推廣渠道。出版方就是我們這些做書的人,銷售渠道就是賣書的,推廣渠道就是媒體。我們現在基本上也能這麼理解,但是現在的情況比以前複雜很多。以前分工很清楚,出版社出書,銷售渠道賣書,推廣渠道有好書就報,跟出版社熟的話,就做書評、書摘。我感覺那是一個很美好的年代,但是已經是十幾二十年前了。

趨勢:善於把不同的領域打穿


到了互聯網時代,我當時剛入行在書店工作,也就是網路剛興起的2000年。互聯網把銷售渠道一劈成二,變成網路渠道和地面渠道,這三方就有點越來越不清楚了。以前出書,書幾乎是傳遞知識的——除了報刊以外——唯一的載體。互聯網興起以後,網路上有好多網路文學什麼的,地面渠道慢慢就不賣書了,比如誠品做書店加咖啡什麼的。誠品並不是靠賣書賺錢,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誠品書店賣書的盈利只佔不到三成,實際是做文化地產,把一個地方盤活了以後開公司、租攤位,跟地產商做合作,炒房價,現在蘇州誠品就是這樣。


到了現在新媒體時代,兩個關鍵詞,第一個是移動,以前我們的互聯網是在電腦前,上網不是在網吧就在自己家裡,現在都用手機了。第二個關鍵詞是自媒體,就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發出聲音,結合新媒體的兩大特色,一個人能隨時隨地、移動地自己發聲。掌握這兩個點大概就能夠知道新媒體有很多很多潛力。現在我們也用得非常習慣,移動互聯網已經覆蓋到一切了。



新媒體時代我們如何賣書?


舉幾個例子。


第三方支付的工具非常普及。這一點中國大陸應該是全球第三方支付工具使用上最先進的。我一個師弟是愛爾蘭人,現在在澳大利亞教書,我招待他到我們家吃飯,在樓下小賣部買啤酒直接用微信支付,他特別驚訝地說「就這麼付呀?」我說對呀。他們澳大利亞沒有這種東西——當然是有Apple Pay——但是沒想到這樣的小店裡頭可以這樣付款,當然我們是很習慣的。


快遞行業在中國也非常非常大,聽說順豐都要自己造機場,那麼有錢。現金流、物流、信息流全部都打通了,這造成一個什麼情況?就是說以前這些被不同單位壟斷,現在一個人能全部搞定,就在你的手機上。所以以前賣書要靠書店來賣,現在誰都可以賣書。


再一個就是社群媒體興起了。現在我們大家都有這個感受,我們看微信的時間比花在別的事情上的時間要多很多。大家可以自己想一下是不是這樣。所以現在網紅特別多,搞直播可以收到好多錢,能吸引眼球就能拿到錢。


但是你們想一想十年前,不要說十年前,五年前吧,五年前講這個就像天方夜譚一樣,但這就是這幾年發生的事情。打個比方,我們過去三十年媒體的情況就像,一開始是一座一座山,你只要體力好,爬到央視也可以,比如說央視是媒體的最高峰,你在央視上大喊一聲,全國人民都能夠聽見,這是最靠譜的媒體。這些媒體就在那裡,新華網也好,人民日報也好,央視也好,這些重要媒體,你只要肯死磕、肯花錢,基本上就能做到廣告,以前是這樣一個時代。

慢慢這些都沉下去了。變成你得花錢買設備游過去,已經不像以前那樣——都是陸地,你爬上去就好了——這是互聯網時代,但它有個好處,它旁邊這些海比以前容易過,所以還是一個比較好的時候。現在變成什麼樣子?就是大家都要沉掉了。現在在央視或什麼上做廣告沒多大效果了,可能還不如在羅輯思維上喊一嗓子呢。有一些網紅比如papi醬,她講幾句話,大家都願意聽。現在這個時代,你就是大媒體,站上去也喊不遠,一個浪過來就拍死了。


我們現在是信息的汪洋時代,你不想被拍死就得想辦法。想什麼辦法呢?沖不上浪頭,你要自己造,找高低差造勢能。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判斷好趨勢,消息能夠傳得很遠。但這樣的人不太多。那麼能夠操之在我們手上的,就是自己去造浪,不要以為造不了什麼浪,是有辦法造的,後面會講例子。


有一個講營銷的公號叫「李叫獸」你們知道嗎?他寫一篇文章說《為什麼你感覺營銷變難了?》。以前我們做營銷,基本上就是手頭上有一些媒體資源,在上面做廣告、放軟文、放硬廣。這種叫價值攫取型營銷,什麼叫價值攫取呢?比如說我們央視上面做廣告,央視是花了很大力氣讓自己變成一個很強大的媒體,那麼我們利用它,就是攫取它的價值。


我們做書這行的營銷,其實跟其他很多行業比起來是很落後的。為什麼落後呢?主要是因為錢少。我有一個好朋友在外企做PR,他們每年的營銷經費預算都是定好的,我要投哪裡、投多少錢,如果你們有在其他行業的市場部門待過的話,大概就是這樣的操作。我要推一個產品,可能需要50萬的廣告預算,放在A、B、C、D、E這幾家媒體上面,然後怎麼來做。前一年就開始要把計劃安排好。

可是做書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做書的營銷,像新經典在行業裡頭應該算比較大的,明年準備要上市了,有好多的暢銷書。我在新經典待了快六年,我們的營銷計劃從來就沒有提前那麼長時間過。別說提前一年,提前三個月都很少,大概就提前一兩個月吧。


然後我們講價值攫取,價值攫取就是拿別人家媒體來用,比如買廣告、找代言人、找名人推薦。價值創造是什麼?就是比如說我們做一本書,從書的內容角度、受眾去設計推廣方案——這其實就是我們平常營銷做的一些事情。看完那篇文章,我想難道這是圖書營銷的時代到了嗎?會花錢沒用了。因為原來那些媒體,那些山頭都沉下去了,你即使是花大錢買也未必有用。


那怎麼弄呢?你讀過《藍海戰略》嗎?那個書當年很好賣。你找到一片很平靜的海,吹一口氣就能成浪,這是一種造浪的方式,但是前提是你可以找到平靜的海。一片沒人染指的地方,但很快就變成血海,一般情況是這樣子。


第一個,知道《S.》嗎?都知道。知道一條嗎?知道。知道《S.》的首發是在一條嗎?知道。在我來看,《S.》之前我跟一條合作過,實話說,一條的轉換率不是太高。有沒有人知道一條有多少粉絲?一條是一家做短視頻的公司,除了微信公眾號以外,在所有視頻網站都有自己的頻道,他們做不超過五分鐘的短視頻。它本站上的粉絲有一千多萬,其他的,優酷、土豆加起來也有一千萬,所以號稱兩千多萬粉絲,是現在做短視頻網站估值最高的一家網站。


它們去年年底開始先跟浦睿合作《京都手藝人》,後來就很積極地投入這個事情,可能受到羅輯思維蠱惑也有關係。羅輯思維號稱去年光賣書就賣了一億碼洋,他們基本上是按原價賣,所以說碼洋就是說營業額,年底的時候羅胖子就鼓吹大家賣貨,這個後面我們會討論一下。


剛才說在《S.》之前我們就跟一條合作過,一條主動找到我們,從我們這賣書,你們猜那時候他一個月賣多少?我暗示一下,不太好。你們猜不好到什麼地步?不到一千冊,真不到一千。這不是什麼秘密,你們如果有跟一條合作過,大概也知道。當然我們產品可能也不是特好。但是賣得這麼差,當時我也很詫異。一千萬粉絲,而且一個月內給我們推了七次吧。對我來講,就當作一個營銷渠道吧。因為如果在那邊做廣告,不管軟廣硬廣,都是幾十萬起價。所以我覺得還挺值,它沒有賣那麼多書,但它的廣告是值的,因為你直接在上頭買廣告很貴。


《S.》在一條上就大獲成功。為什麼會這樣?一條的受眾本來是來看視頻的,沒想過要買東西,當你推銷東西的時候,轉換率不會太好。因為一條不像淘寶。但是《S.》,大家有沒有看過視頻?拍得還挺好,對嗎?


所以我說在中國這幾年賣情懷賣得特好,今天為什麼在中國能賣情懷呢?因為中國缺嘛。我今天看到一條新聞,說2015年一個評級,企業歷史超過150年的公司日本有21666家,你們猜猜中國有幾家?超過150年的企業,中國只有5家。這說明了什麼?就是如果賣情懷,在日本肯定賣不動,因為遍地都是超過百年的老店。我去京都逛商店,誇他們是老店,他們很害羞地說「我們才50年而已,我們算不上老店」。而在中國,現在賣羊肉串的超過10年都說自己是老店。


所以《S.》有它本身的特殊性。其實很多人買回去不看的,你們有人買嗎?有人看嗎?看完了嗎?太痛苦了,我覺得是這樣。有人送我我會很樂意收一套,買我不願意買,看不下去。那個書光零部件就23個,買回來一盒東西,簡直像桌游一樣。做那書太苦逼了!也不貴,168,吃頓飯就那麼點錢。剛才我說了,你找到一片平靜的海,吹一口氣都能成浪,就是這樣子。你們看一看、想一想,哪些地方是沒有人染指過的領域,試試看。


我講講羅輯思維賣《丈量世界》。《丈量世界》是我們家的書,去年我們合作的,那個轉換率真好啊。第一天就賣掉一萬本,真的很厲害,文案做得很好。你看了就會想,我買這書可以少走好多彎路,可以往成功路上又邁進一步。他們給我們想了一個思路特別好,叫「好奇心比雄心走得更遠」,很厲害吧!羅振宇說,如果我要推薦一本小說給中學生,我就會推薦《丈量世界》。


剛才說的勢能理論,基本上就是他推廣總結的,是什麼呢,不同領域之間海平面是不一樣高的,找到中間的一個,把它打通了,像當年打通巴拿馬運河一樣,通了以後發現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平面不一樣高,水自然就流過去了,大概是這樣的理論。他是出了名的打一槍就跑,自己也不幹什麼,比如確定好你能幹嘛、他能幹嘛、她能幹嘛,好了,把你們仨湊一塊,開始賣月餅了,今年賣完明年就不賣了,他就干這個事。把不同的領域打穿了,那一瞬間的勢能是很大的。當然沒有什麼後勁,所以他打一槍就跑。跨界,就是找到高低差的勢能。


再一個是協作。大家知道「有書」的微信公號嗎?今年六七月,新榜有一篇文章說「有書」已經超過「十點讀書」了,它現在的用戶數說不好已經800萬了。「有書」的老闆以前是做教育培訓的,也有做社群,從去年年底開始做有書共讀。我第一次聽說這個微信公號,是今年四五月,我老闆突然在公司的運作群裡頭問《九型人格》的訂單是真的嗎?他看到訂單量爆增,問這怎麼回事。後來一查,是「有書」把它寫到共讀書單里去了。《九型人格》本書是暢銷書,但它是屬於一直能賣,一年賣三五萬冊的那種。在那兩個月,這本書在京東的銷量漲了十倍。本來月銷假設有1000本吧,就變成1萬本。他們據說有上千個微信群,下任務給讀者、粉絲,比如說我這周讀這本書,有晨讀、夜讀,然後你得做作業,讀完後要寫心得。但他不直接賣書,只是推薦書,看起來好像很客觀、公正。他們做《九型人格》時也沒跟我們說,下個月的書是前一個月月底由他們粉絲選出來的。因為他們跟粉絲互動非常好,粉絲也很聽話,讀完以後交作業、在群裡頭討論,他們群裡頭有一個領讀人。


他們為什麼能做的好?我認為跟他們老闆之前做培訓的歷史是有關的。每個企業基因不一樣。教育培訓非常廣,人是求上進的,我說其實它就是一個閱讀培訓班,教你怎麼讀書。讀書這個事情其實挺困難的,我們這幾年因為網路書店打價格戰特別厲害,有些讀者很願意買書,便宜嘛,結果後來消化不良,因為有些書真的太難讀了。我們公司的《百年孤獨》賣了有500萬冊,我估計能看完的10萬人都沒有吧。有些書確實是有它的門檻在,這時候是需要一些消化它的方式。這幾年有一種書賣得很好,就是教你怎麼讀書的書。《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如何閱讀一本小說》……為什麼?因為太多東西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讀起,我買了一堆好書,但我讀不下去怎麼辦。


上次跟有書的老闆聊天,說做領讀人跟導讀人不一樣,領讀人不能像旅行團的導遊一樣,他不是跟你解釋這個地方有什麼歷史、有什麼淵源,而是告訴你這個地方有一些東西好看,所以他們叫領讀不叫導讀,也不叫解讀。是相對來說像個健身教練一樣,會在你邊上說你今天怎麼樣,給你制訂一個方案和計劃,你想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我來幫你。不像我們傳統的導讀人,學問特別好,可以跟你講好多文學理論,本來我那個書就很難讀,你還說那麼多文學理論更加沒法讀了。


他們的領讀人里據說還有小朋友。最重要的就是心裡對這本書有愛。我們的《解憂雜貨店》編輯原本說他不想做領讀文章。做領讀文章很麻煩,晨讀跟夜讀要寫十篇文章,還要錄製語音什麼的,要求特別高。我跟編輯說之前《九型人格》賣了十倍銷量,他說《解憂雜貨店》已經賣了300萬冊,不需要錦上添花了。我說那不是,現在一些營銷方式的粉絲都是殭屍粉,但「有書」這種方式出來的讀者是要看書的,而且要做作業,要寫讀書心得報告分享到朋友圈的。我說這種粉絲好,會擴散,都是「乾粉」。大概花了兩個禮拜,編輯才弄完。但《解憂雜貨店》由於本身基數很大,在各網站都是排前十名的書,它上「有書」的那一周,每一家網站都是第一名,漲得真的很厲害。凈增長大概是一萬冊,這很驚人的。



新媒體時代我們如何賣書?



實操:賣書要有「心機」


下面要說的是我們公司內部給新人培訓用的內容,我簡單講一下。我們談書營銷,前面講的是一些新媒體趨勢,現在我們講書怎麼賣。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書都不是必需品,它不是柴米油鹽這些東西,連零食都不是。很多時候好煩,我們家的書太多了,不能再買了,家裡又不大,地價又這麼貴,把書都佔在空間,書本不值錢,地很值錢。


關鍵還有好多人買。像羅輯思維說,你看這個書可以節省一百年的時間,可以登上人生巔峰怎麼樣,就有好多人買。這就是營銷。你要達到目的,就是這三點:影響力、美譽度、轉化率。任何一個營銷都是,不止是圖書營銷。第一個你要講影響力,能擴散多遠、傳播多少人。我們一開始在做媒體、做營銷計劃的時候,比如排十家媒體,能覆蓋到多少人群?人群覆蓋有沒有重複?兩家敵對嗎?競爭的媒體你得選一個,不然浪費時間,得有取捨。


影響力、美譽度,傳播出去當然是好事,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第三個,要轉化。像一條,它做得漂漂亮亮,但轉化如果不行,也沒多大用處。雖然上百萬的人在看,但它不轉換那也沒有用。其實我們內部考核營銷人員的時候主要就是考核這三個,第一個是媒體覆蓋多少,這是有硬指標的。美譽度甭管硬的軟的,看傳出去是好事壞事就知道了。轉化率就是真金白銀,賣得好不好。


想要達到目的,就得整合各方資源。我們先看出版方有哪些資源,首先你有內容,內容就是個資源,可以做書評、書摘。文案,文案是你的資源,前提是文案要好。要寫好的文案,可以做贈言,產品上面有這些東西。作者有自己的名人資源庫。出版社還可以經營自家的微信公眾號,比如我們公司就有好多自媒體,有七八個吧。另外,還可以做「全IP」的衍生授權。這些事情是你可以勾選的。


傳統書店有哪些資源,其實書店就沒有什麼資源,書店就是空間,商品上架各種陳列;有推薦,比如我剛才說的誠品選書;可以打折促銷。選書一旦做出品牌,是很有效果的,像誠品選書就做出品牌效應了。台灣最大的網路書店叫博客來,博客來也從善如流,把誠品選書拿來當廣告語了。其實你能想像嗎,誠品跟博客來是競爭對手。品牌做出來,大家會認,知道你選書有推薦力度在裡頭。


傳統媒體我不說,大家都知道。新媒體大概就這些東西,現在最常用的豆瓣,其實已經不太新了。微博、微信、微電商,我覺得微店比較像傳銷,只是利用了網路這個工具,其實是個傳銷組織。你們知道大V店嗎?它主要賣童書,搞上下線,不就是傳銷嘛。眾籌,眾籌不行了,所有東西到中國來都變得很奇怪,我覺得走向了當年團購的命運。開始眾籌,大家知道開始眾籌嗎?開始眾籌是一幫杭州小孩,他們玩情懷玩得特好,就是跟你講個故事,然後要錢。但是他們做得真的很好,他們拍視頻,你看完以後會覺得都要哭了。


還有好多APP。但是APP我下了一大堆,平常都不看,你們看嗎?每天九點都會提醒我看什麼早茶時間,我都不看。但這些可以合作,他們很樂意跟大家合作。其實不要覺得媒體有什麼,現在很多都很好合作。包括現在好多微信公眾號、自媒體收費都不貴,你經常給他寄書,他可能哪一天就給你推了。



新媒體時代我們如何賣書?



有一些自媒體特厲害,發一條幾十萬的閱讀量,比傳統媒體厲害多了,這是新媒體的資源。現在我基本上就是這樣,拿到一本書,分析它的受眾,受眾在什麼地方,然後開始排我們手上的媒體,以及這一次想去開發的。基本上大家的做法都差不多。比如說我們手上有一百家媒體,而這個書的受眾比較奇怪,我就再開發一些,下次有類似的書就可以再用一次。所以我認為新媒體時代做的這些事情跟以前沒什麼兩樣,都是跟人打交道,現在的媒體就是你隨時隨地可以做各種事情,它的彈性比以前的媒體要大很多。我覺得做書的營銷,玩法還挺多的,因為畢竟類型很多,不像賣牙膏,永遠就是「很清涼」,書不是,書本身內容很豐富,所以它想像空間很大。


接著講三個數字:二、四、六。


營銷人員心裡頭要有兩個數字,一本書啥也不做能賣多少冊,啥都做了能賣多少冊。這中間的差值叫做營銷增量。我們評估營銷人員靠不靠譜就看他增量做了多少。營銷增量也取決於商品對應的難易程度。一般來說,大眾文學的營銷量最大,為什麼?因為這東西可有可無,取代性很高,看大眾文學是拿來娛樂用的,看這個也是看,看那個也是看。所以你只要煽動讀者就買,不煽動就不買,因為讀者也不是很在意。


並不是每個類型的書都說營銷增量,有的書你再怎麼煽動它也不會賣,它的渠道是固定的。工具書的營銷增量最小,為什麼?因為那是實實在在的,我要用到我才會買。教材、教輔這類書,你再怎麼煽動,人家不需要就不會買。但是這兩個數字,你心頭都要有,這是訓練出來的。


四個原則。我們開始做書,做方案,要怎麼定整個方案的調子。第一,你做一些定位方式,通過海報、文案、專題、書評、講座、座談這些東西,把書做一個解釋,做一個精準定位。這比較適合藝術、人文、文學這些類型的書。


提升價值感,這也是我們經常用的。賣得多少,在美國賣得怎麼怎麼樣,這個是讀客最喜歡用的,他們有一個書的文案是「嚇尿全美國」,我看到都驚了。名人推薦,也可以把書的價值給提高。你可以贈東西,再一個賣得便宜,這也是一種方式。比如你做咖啡的書,大家的價格區間都在三五十塊錢,你偏偏要賣兩百塊,就很難,除非這個書有特別的價值。這是四個操作原則。


再說六:我們大概做完六周就知道這書到底怎麼樣,一般不會有什麼意外,前兩周後四周,從預熱期開始做,到後面也差不多了,能滾動就滾動起來了。細的我就不說,預熱可以做哪些事情,上市以後做哪些東西,發布會、限時特價、贈品什麼的,後面會有一些實例給大家分享一下。


基本上,營銷這三點是最重要的,備料、投放,節奏。你準備什麼東西來投放到市場上,投放到哪裡去,用什麼節奏來展開這個事情,你把三個點弄好了,這營銷案子就不會出大錯誤,大概就是這樣子。備料有一個原則,文學書找共鳴,諸如「讓整個歐洲潸然淚下」這種,「你讀到第幾頁會開始哭泣」,這就是敝公司的文案,「十年前的夢想你還記得嗎」……社科書找高度,這書多牛逼,得了什麼獎,往那個方向去做,「在美國已經賣了60年、經久不衰」……生活書找需求、找痛點,一般的需求不是需求,必須是很精確地達到人痒痒的地方,那才是需求。這是基本原則。


案例分析


跟大家分享一下幾個案例。


《神邏輯》是我們五月份的書,現在已經賣了過三萬本了,它的英文書名叫BAD ARGUMENT,就是「糟糕的推理」。如果這個書名叫《糟糕的推理》,肯定就沒幾個人買。它這個書大家看看,我把實書帶過來了,這個書長這樣,基本上買回去十個有五個會說,這樣的一本書,這麼薄,用的紙還厚,54頁,字還少……書名我們可能討論了有兩三個月,變成這個《神邏輯》。「神邏輯」這個名字一出來,就確保了它可能成功一半。就是它找到了一個痛點,現在網上好多噴子,你回一句話人家給你噴十句話回來,你就氣得半死。怎麼破這些「神邏輯」?這就是痛點。


這個書在美國賣的時候還不是紙質書,在美國賣得挺好,直接是電子版的銷售。電子版賣得好了後才做紙質版的。其實這個書就是把十九種邏輯列出來,要論文采也沒什麼文采,說裡頭舉的例子吧,也不是很好笑,這個書我說是備料備出來的。這是本哲學書,初看之下覺得很淺,但看完你是一頭霧水的,看不太懂。我們做了一個東西,原書沒有的。我們把它做了一個大的圖表,後面有測驗題,配了牌,牌切開,後面寫有各種謬誤的名稱,一共十九組謬誤,這是一種訓練。後來賣得挺好的,有一些媒體想採訪作者,我們就幫忙聯繫,作者很認真地翻譯了中文的網頁,說你們做了一個贈品在裡頭,能不能給我看一下,也許下一版的英文版也會附這樣的圖表。加了這些東西後,我們就看到有讀者評論,其實看完這張圖也不用看書了……這本書其實在媒體投放上很難投,它沒有什麼高深的內容,跟別的邏輯類的書相比,我覺得就是簡單。


投放,影響力是最重要的,有的媒體知名度很高但沒有影響力,有些媒體知名度不太高,但是它很有影響力。一些你沒聽說過的媒體,在小眾圈子裡的鐵粉特別多,這種媒體的轉換率特別好。有一個微信公眾號叫「黑市」,知道嗎?它的閱讀量一般不到一萬多,大概幾千吧。但是它挑對書的話,可以賣好幾百本。比如說五千粉絲的話,能賣五百本,什麼意思?十個人看就有一個人買,這個轉換率不得了,很高很高。如果同樣的轉換率在一條上,你想會怎麼樣?那就是什麼書都賣十萬、百萬了。


再一個是匹配度,匹配是最重要的。經常有新人說很糾結,這家媒體稿子沒發或寫偏了就完了,書就賣不動了。這都是騙人的。你想想自己的情況,你有可能只看一家媒體嗎?沒有不能取代的媒體,一旦這家不行,你趕緊換,不要再糾結了,你跟他糾結的時間可以找到更多的媒體。


說一本前一陣子挺火的書,我也帶來了,《月童度河》。這個書備料很難,如果你們知道安妮寶貝的話,她很不喜歡露臉,不喜歡接受採訪,大部分營銷的事情都不太配合。這個書是6月28號上市,6月21號開始預售,在4月份就啟動了營銷。我們首先肯定要照看它的讀者,主要是在貼吧上。豆瓣多半是安妮寶貝的重災區,專門黑她的人特別多,所以豆瓣不能用,豆瓣只能做防守,沒辦法做進攻。我們和貼吧的吧主談得特別好,然後到五月份發生一個巨變,我們都快崩潰了。就是百度貼吧的作者吧全被封掉了,全部都沒有了。


我跟大家講過,沒有不能取代的,我們又聯繫了好多。因為安妮寶貝是個大作者,還是有很多媒體願意採訪她,不過她的配合率大概是十分之一。找喜馬拉雅來做,案子都寫好了,她不要。找眾籌網,案子也好了,她也不要。後來她主動說,聽說「為你讀詩」挺好的。我們本來之前就跟「為你讀詩」有合作,但沒有想到去找他們,因為安妮寶貝不寫詩。既然她自己提了,我們就去找,找了之後安妮寶貝也寫了一首詩。過程不多說總之就是各種糾結,到最後一刻她想改音樂,都已經晚上九點多,十點就要發了,對方說音樂總監休假去了,沒法弄,她說不行,那就不能發。


但是通過跟安妮寶貝這幾個月的配合,我發現一點,就是作者最清楚自己。安妮新書的營銷,後來我想沒有就沒有,因為「為你讀詩」確實做得非常好,轉換率也很好。我們在預售期拋了第一個文章出去,在「鳳凰讀書」上轉了兩萬左右,當天的預售量有幾千本,當然安妮自己也轉了。安妮的微博有一千多萬粉絲,微信只有十幾萬粉絲,但是鐵杆粉絲還是很靠譜的。


其實這個書的內容比較散,是短篇散文加短篇小說。我一開始拿到書的時候,並沒有多大把握。安妮是非常愛惜羽毛的一個人。我們自以為專業,想讓她配合這家媒體,配合那家媒體,比如說配合「今日頭條」,它每個頭條讀書會一次上線都能有十幾萬人。後來她說不行,不能做這個事。我後來想,她說不能做的事情可能是真的不能做的,因為可能會把長久以來經營的作者形象破壞掉。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很多網紅一出書,人氣就下滑。現在網紅出書,大量的曝光太沒節操了。很多人請他們,乍看之下資源很多,但他一下子把自己消耗掉了,沒有在他的讀者中形成一個很特殊的存在。安妮寶貝就不出鏡,她給媒體的照片始終是那幾張,媒體說我給你找專業攝影師拍得美美的,不要,她說我又不靠臉。「博客天下」他們寫文章是跟訪的,做你一整天的記錄,她也不要。她不喜歡把私生活暴露在別人面前。對於鐵杆粉絲來說,這才是他們熟悉的安妮。銷量上,也維持了安妮作品一貫的水平。我認為並不是有一個作者在手上,就能隨意擺布。我們不但要會用加法,還得懂得做減法。很多書店說你們公司很少做活動,我說怎麼做活動啊,人都沒有,大部分外國作家都去世了,張愛玲、三毛也都去世了。


上次有一家媒體說想採訪路遙,我當時就驚了,直接把百度百科鏈接發過去,你想採訪路遙,這我可沒辦法。我覺得通過安妮這個情況告訴我一個事情,不能只看媒體的影響力就毫無節操、毫無節制地曝光,對我來說做圖書營銷也像做一個作品,要做得有特色,前提是熟知媒體屬性,這個媒體的受眾群在什麼地方,這本書和這個媒體,那本書和那個媒體,不要這個也放,那個也放,否則在讀者心裡頭,你的書就不成樣子,我覺得還是要有一個長久經營的概念。


第三,節奏的重要性。我有一個同行朋友,他習慣把稿子發到幾家熟悉的媒體上,讓它慢慢地自然滾動,他覺得就可以了。這篇稿子在三五家媒體上發了後,可能慢慢就有人來找,這是很常見的事情,覺得你的稿子好,想深度挖掘一下。但是後面人家慢慢來找,就顧不得你的營銷節奏了,過了這六周以後即使媒體再刊報,效果可能一般,為什麼?因為書店也好,網路書店也好,過了新書期,就沒有你書的位置,讀者找不到了。


我說六周非常重要,做過書店的人都知道,大部分書店進去第一張桌子擺的就是新書,新書展台的位置是非常有限的,相當於噹噹、京東、亞馬遜的首頁,位置非常有限,最長就一個月。節奏主要是什麼,是你的渠道,銷售渠道、推廣渠道是必須配合的,不然你沒法落地。


我經常跟部門同事說,不指向銷售的營銷就是耍流氓。說一本書有多好,不指向銷售,你要幹嘛?沒用。我再說一個,講完就完了。有人聽過奧田英朗嗎?我們想到日本作家,首先可能想到村上春樹、東野圭吾,你不會想到奧田英朗。我們公司七月份重點書出不來,所以這本書撿了一個好運,硬生生被我們弄成重點書。


跟《月童度河》一樣,《空中鞦韆》就是用做大書的規格來做的。先在預售期拋一個新聞出來,為了寫這個新聞我們上遍了日本跟韓國的網站,這個作者在韓國書賣得特別好,有連續幾年賣得比村上春樹、東野圭吾還好,就這個書。我們大概看了幾百個網頁,找人做翻譯,準備素材。在上市的前幾天找史航來做首發式,完了發布上市新聞。現在它也還挺好,一個月過去,賣了兩萬本。


我認為我們已經做到很大的營銷增量了。這個書的首印,原本就在一萬五到兩萬之間。但是它的節奏在每個環節上都非常准,今天要做什麼事、明天要做什麼事,特別精確。預售期我們在豆瓣找了十個小站做轉發評論贈書。贈書最簡單,你只要找它,它就會給你做,我們找十家。做什麼呢?把豆瓣評分做上去,豆瓣的轉化率還是很好,在很短的時間內,現在想讀數已經差不多上萬了吧,非常多。


上市以後找了大概有二三十家微博做轉發贈書。這種工作做一兩家沒有意義,你要在很短時間內做很多,比如在一周內做二十家、三十家,就像升篝火。這種書的作者不是大咖,很難點,不是乾柴烈火,那堆柴濕得要命,你怎麼把它烘乾,讓它燒起來?就要你一口氣燒二十根、三十根稻草,往柴堆里四處插,讓它在很短的時間內同時燒起來,就有機會連成一片。你要是這邊燒一下,那邊燒一下,一下這邊熄了,那邊也熄了,就永遠燒不起來,累死你。再後面就是不斷找人寫評論,把熱度維繫下去。這就是我說的節奏,跟升篝火的道理是一樣的。要形成一陣一陣的脈衝。


我判斷一本書營銷做得好,還有一個點,就是看到有人罵它。我經常看亞馬遜評論,說這本書其實不是那麼一回事兒,我看到這種評論就高興。因為「城門失火」不免會「殃及池魚」。當然不能騙得太過分,太過分的話會罵成一片,把好不容易燃起的火都澆熄了。這是我判斷營銷是否成功的一個簡單方式。要是一整片都說這個書太好了,我覺得不靠譜,因為這表示你講給了原本就想聽、想看的人,你的營銷沒有推出去。


我們最後討論一個問題吧。我們跟羅輯思維做《丈量世界》,一個月賣了三萬本,真賣得挺好的。但我認為垂直電商不算一個銷售圖書的好渠道,渠道應該有持續性,垂直電商賣書最大好處就這幾個,一個是聚焦,讀者是因為一致的愛好聚在一塊,所以垂直。比如一本書推給那種感覺身心疲憊的人,去找垂直的心理學大號,它的讀者都是有這方面需求的人。另外,它詮釋的能力很強。羅輯思維跟一條很不一樣的地方,一條賣書是代銷,羅輯思維是包銷。代銷是怎麼一回事?就是幫你賣,貨你自己發,不保證賣多少,就像給你做廣告提個成。羅輯思維就是他看好了,跟你要一萬套、兩萬套,你直接送貨過去,後面就不管了。


我們公司很喜歡跟羅輯思維合作,因為包銷對公司來說現金流很有保障,還不用管發貨。我們跟一條合作,雖然它賣得不算多,但是物流很麻煩,得自己包、自己發,還好我們公司有電商團隊,能夠自己發書。換作一般的圖書公司跟一條做合作的話,就得自己包書、自己發貨,或者量大一點的包給快遞公司,但是費用也挺高的。如果一本書的單價不高的話,根本沒有利潤空間。


一個好渠道,理論上來說應該是省你很多麻煩,你把書發給他,你就沒事了,等著收錢就好。但羅輯思維不是,他們一個項目會談好久,很多想法是基於產品面來做的,價值創造的部分做得很好,但持續力不好。會有一個高峰銷售,然後馬上就掉下來了,沒辦法一直給你做這個產品。而且它的覆蓋面非常窄,你不可能依賴羅輯思維給你賣所有書。


現在垂直電商很多,一般來說都是一條的模式,不太願意擔風險,出版社、出版公司自己發貨。所以我一直覺得這是一個輔助渠道。我聽說有一些圖書公司有專門面對垂直電商的部門,不曉得他們怎麼樣,我們可以聊一下。講完了,有沒有問題要交流的,提問的我送書給他。


轉自「做書」微信公眾號(ipublishing),騰訊文化合作媒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做書 的精彩文章:

美國50個州的50座最美圖書館
我們都是塵埃,但總會飄向遠方
去日本看什麼,看那些隱匿的日常
《三體》在美國的成功,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門
一本書所挑戰的思維邊界

TAG:做書 |

您可能感興趣

網路時代我們如何讀書?
新媒體時代,該如何做內容營銷?來看看我的思路!
新時代的我們應該如何「以貌取人」?
全媒體時代,還你一個記者真面貌
網紅臉是我們的時代審美嗎?我們為什麼愛它又為什麼討厭它?
後鬼怪時代,他們都在忙些什麼?
電子時代 圖書館何去何從?
數碼時代,我們還有必要學書法嗎?
互聯網時代,我們是否需要練習書法?
新時代國珍「做我們這行,就是去騙!」
徐姑 我們的時代
新媒體漫畫時代已經全面到來了嗎?
網紅成互聯網時代新符號?敢說自己沒被時代拋棄嗎?
焦慮時代的我們,敢結婚嗎?
數字時代 我們為何還要推廣「深閱讀」?
我們如何在讀心術時代隱藏我們的隱私
時代選擇我,我改變時代
二孩時代,你真的會餵奶嗎?
林少:十點讀書在新媒體時代如何精耕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