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老子的完美哲學:通過心靈實踐 探討世界本質

老子的完美哲學:通過心靈實踐 探討世界本質

老子哲學來源於實踐,通過心靈實踐,最終做到對意識、客體與認識三者為內容的世界的本質探討。而《道德經》是老子唯一存世的著作,這是正確理解和認識老子哲學的唯一途徑。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賀孝勝,湖北建始縣人,大學本科學士學位,現就職於建始縣人民醫院。

文/賀孝勝


《道德經》是老子唯一存世的著作,也是後人了解老子哲學思想的唯一窗口,它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學習和認識老子哲學思想可以作為我們對現代哲學的一次反思,為現代哲學的繼續發展尋找方向和道路。

老子的完美哲學:通過心靈實踐 探討世界本質


老子像(資料圖)


世界各個地域文明發展初期,由於地域之間文化交流的局限,反而成就了在哲學思想上不受干擾,能夠各放異彩的輝煌。古希臘哲學以自然界為研究對象形成了多學派,比如赫拉克利特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火」;泰勒斯認為水是世界的本原;印度哲學則認為世界是由「地、水、火、風」構成。中國哲學認為自然界是氣所構成。以一種假設性的推論來概括世界的本原,這是它們的共同特點。


不同的觀察者,不同的視角,觀察同一個世界,得出不同的結論。這是一種正常而又絕不正確的局面,顯然老子沒有選擇這種道路。科學的結論來源於科學的方法,所以對研究方法是否科學的審查是科學研究的第一步。把這個理念移植到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同樣重要。認識世界就是一個意識反映客觀的過程,意識作為觀察世界的唯一窗口,這是一個無可選擇、無法選擇的不二方法。當無可選擇的時候,剩下地就只有去審查這個方法的科學性了。老子哲學就是從對「認識過程」的研究開始了他的哲學之路。


一、老子哲學的兩個重要架構


1、「客體——意識——認識——『客體』」關係模式

老子哲學思想處處都體現著對人的認識過程的真知灼見。人的認識過程簡化來講就是一個「客體——意識——認識——『客體』」關係模式,這個模式既代表了人的認識流程,也體現了三個要素的內在關係。它是一個循環的三角形,客體進入意識,意識經過選擇性的反映,通過直觀的顯現或主觀的變化形成認識,認識作為具體的像又與客體重合或取代客體的位置。


因此「世界」就有了本來的存在和反映的存在兩個內容。在《道德經》中,老子是這樣區分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強調可以通過人論述和概括的事物、道理等都不是絕對客觀的,這就說明老子認為反映的存在不是本來的存在。


而且老子認為,本來的存在是永遠不可知的,他講:「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是老子對世界最為典型的認識,也體現了他對意識和客觀世界兩者關係的陳述。


「天地之始」指世界在被認識反映之前的狀態,老子認為世界在被人的意識反映之前與被意識所反映的世界體現是不相同的,因為它是絕對不可知的,因此稱為「無」;老子認為世界萬物的存在是因為被意識所反映而有了存在的意義,因此意識也是一切存在的根源(萬物之母),「有」代表著經過意識反映的世界之相,這是可知的,或已知的,因此稱為「有」。老子對於本來的存在與反映的存在認為都非常重要,他講:「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表示因為人永遠無法知道在認識反映之前的世界狀態,所以世界對人就總是充滿著神奇和新奇;同時,也因為人能夠通過認識去反映世界,所以人才會有信心去追尋世界的真相。無論是可知或不可知,都是出於意識的原因,因此老子講「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意識是認識世界唯一的窗戶,因此老子講意識是「眾妙之門」。

老子的完美哲學:通過心靈實踐 探討世界本質


《道德經》是了解老子哲學的窗口(資料圖)


在老子看來,人對世界的認識與客觀世界是存在差異的。產生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是人的意識作用。主體、客體、認識三者之間的關係。主體是意識的載體,它是客體與認識之間的媒介,它決定了如何和怎樣反映客體以及決定認識的最終形成。它的作用和地位正好被老子所認知,從而能夠以研究意識為切入點,最終認識自己和世界。


客體與認識之間的關係,就是客觀實體世界與主觀模擬世界的關係,人的認識過程的最終結果和目的都是為了使兩者能夠完全重合。主觀模擬世界是客體在人的意識中的反映,老子並不認為人的意識是直觀而全面的反映客觀實體世界。最基本的現象和原理是,一個物體通過人的意識形成了物體形象,這個物體形象是一個「數據」模型,而這個「數據」模型又投影到該物體之上,以一個「數據」模型的物體取代了原本存在的物體,從而成為意識對世界存在的認識和感知。如果意識是有局限的,那麼這個「數據」模型的世界即主觀模擬世界就是局限的,必然就與客觀實體世界就存在差異。而科學實踐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在反覆重複著這個過程,通過再認識來糾正、強化和豐富這個「數據」模型,本質卻沒發生改變。

由於人的認識過程會受到客體、意識、認識三個因素的限制,所以,無論是人直觀感受到的世界,還是科學研究後的內容,都經歷了這樣的「客觀實體世界——意識——認識——主觀模擬世界」流程。自然,這樣的「世界」已經不能單純用物質或精神去看待了。


2、世界的存在性


《道德經》中有「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不是指物質狀態的人,而是指人的精神意識,老子認為意識與世界其它事物一樣,也是世界萬物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自然」就是指「存在性」,「道法自然」表達了「事物的存在並不是依賴其它事物,而是因為事物所體現出的存在性」的觀點。


這就是哲學意義上的「道」,凡存在過、存在和將存在的事物都有存在性,也因為有存在性而存在過、存在和將存在,存在性不會因事物的消亡而消失,也不會因事物的產生而產生,這或可用「存在即為存在」概括之。所以老子這樣描述「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老子的完美哲學:通過心靈實踐 探討世界本質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資料圖)


「道」是老子哲學思想的綱領,它體現出的哲學意義,遠大於被認為「道是世界的本源或本體」。「道」的哲學含義更多的體現了哲學上的普遍性和一般性,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宇宙範圍上,從萬物的起源上,從萬物的形成過程上,「道」是無處不在,無處沒有。或許「存在性即是道」是對「道」最恰當的解讀。


老子的「道」,體現了他對「認識」本質的研究高度,也代表了他對認識、客體與意識的關係的深度研究。從中能夠體會到這樣幾個觀點:一、人的認識活動可用而不可信;二、意識對世界的認識是非真實的。


由此看來,老子是一位地道的認識懷疑論者,但又不是虛無主義,因為「道」就是對存在的一種肯定。這種肯定體現了一種理性,但又有別於科學單純對物質世界所表現的理性,因此這是一種特定地在哲學上存在的一種超理性。


二、老子的哲學實踐之路:「道」論和「德」論


認識是人的意識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意識作為認識與客觀世界的媒介,也是造成認識與客觀真實之間差距的根本原因。而「我」又是主體意識活動中的標識。老子以對主體意識的研究為突破口,在哲學的道路上,進行了一個系統而有步驟的認識自我的意識、突破自我的意識和改造自我的意識的有效探索過程,並把這些寶貴的實踐經驗總結在了《道德經》中,並著重分為「道」和「德」兩個階段。


「道」和「德」是老子重要的哲學實踐理論,同時也是老子哲學的實踐主題。無論是「道」論,還是「德」論,都是以「無」觀、「無為」觀、「自然」觀為三大核心內容,以「無」為本質,以「無為」和「自然」為表現。

老子的完美哲學:通過心靈實踐 探討世界本質



「道」和「德」是重要的哲學實踐理論(資料圖)


1、「道」論三觀


老子的「無」觀論述有:「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其中的「無之以為用」就是對個體意識(慾望)的「自我」標籤「存」與「無」的辯證。「無」觀強調了每個慾望意識都必須剝離「自我」標籤。這就是「道」的本質,無我之道。


老子的「無為」觀論述有:「不尚賢,使民不爭;……為無為,則無不治。」當意識達到「無我」之後,慾望意識的存在狀態是和諧的。慾望意識服務的主體是「我」,失去主體唯我意識的控制,慾望處於自然生理狀態下就是一種平衡狀態。


老子的「自然」觀論述有:「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其中的「有之以為利」正是說明慾望意識的客觀存在性意義。這體現了對慾望意識的客觀存在性的認可。


總的來講,老子「道」論針對的是人的慾望的處理方法和過程。「無」觀是對「我」的否定,「無為」觀和「自然」觀就是否定之否定,是一種區別於簡單的肯定而升華後的對「我」的肯定。


2、「德」論三觀


老子的「無」觀是貫通「道」論和「德」論的核心精神,如老子所講:「孔德之容,唯道是從。」「德」的「無」論與「道」的「無」論是一脈相承,都是在剝離意識中的「自我」標籤。而「德」論所針對的「自我」標籤是抽象的,如以美為自我、以善為自我。在剝離「自我」後,主體意識就不再偏執。


老子的「無為」觀論述有:「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世間萬物對於人的感受而言是有類別之區分的,但人對事物的感覺上的認可和排斥並不能作為事物存在與消亡的標準和依據,它們只受到客觀規律的制約。分別意識服務的主體是「我」,當分別意識達到「無我」後,人的分別意識是包容的。此時服從道德標準的為善就不是因個人的喜好,不是唯我的,這就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的「自然」觀論述有:「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當分別意識沒有「自我」標籤後,行事做事同樣能夠極好的去分辨,這是老子對分別意識存在意義的肯定。

老子的完美哲學:通過心靈實踐 探討世界本質



修道是修德的起步,修德是修道的延伸(資料圖)


在《道德經》中,關於實踐性部分的「道」論,最終論證了「存在」與「不存在」的概念也是意識對世界在感性認識上的一種區別,同時也說明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與真實世界之間的差異。


老子的「德」論是擺脫了意識的偏性後所具備的一種包容性。但這種包容性並不是意識的,所以「德」並不是意識的一種狀態或境界。意識對事物的「雌雄」、「黑白」、「榮辱」(分別代表結構、性質、地位或態勢上的對立)分別後進行的自我最終選擇和定位,這就是意識的偏性。因此,老子的「德」論是通過對意識偏性的否定後表達出對世界一切事物(意識認識的「有」)的包容。它同樣是論證人對世界的認識與真實世界之間的差異。


對於「道」和「德」的關係,從老子哲學思想的實踐論和方法論上講,修「道」是修「德」的起步,修「德」是修「道」的延伸。修「道」的最終是克服了人的意識中關於「存在」與「不存在」的對立問題,這也是意識對事物的偏性之一。修「道」是通過處理各種具體的意識內容和具體事物對象,而最終升華到高度抽象和高度總結性的「存在」與「不存在」的對立。因為有了修「道」的基礎,修「德」的過程就得以能夠直接而簡單地升華到完全處於抽象層面上進行操作。這也說明了「道」與「德」之間是無法絕對區分的。而事實上,老子的「道」論和「德」論是從意識所具有的兩個不同的方面來論證意識的局限性和規定性。


從實踐的過程而言,老子為了對不同階段表述的更為清晰,為了強調不同階段內容上的差異,把「道」與「德」劃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


三、意識的研究是老子哲學的主線


1、意識的地位


老子講「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指出人的意識也是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強調了精神也是除物質之外的重要存在。這有別於現代哲學強調的二元論和一元論,二元論和一元論是討論精神與物質孰為世界的本原的問題。老子哲學的「道」的思想已經明確指出,世界萬事萬物的共性是存在性,所以他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意識使人成為了觀察的主體。沒有意識的反映,客觀真實世界對於人來說就沒有存在的意義,而意識一旦存在,又時刻不停地反映著客觀實體世界。因此,意識與物質都是完整世界不可或缺的內容。無論是意識還是物質,既然存在就無法否定,主體和客體、主觀與客觀是人的視角與立場的區別。就世界而言,一切皆為存在。

老子的完美哲學:通過心靈實踐 探討世界本質



意識與物質都是完整世界不可或缺的內容(資料圖)


2、意識的局限性和核心本質


意識是認識世界的工具,所以人感知到的「世界」,只是一種認識,它是以人的意識為媒價,是一個意識反映客觀存在的結果。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包括直觀的世界(世界的各種景象),或者理性抽象的世界(關於宏觀與微觀世界的各類理論),與客觀存在具有絕對一致性。


老子就是持這種懷疑態度的人。他指出:「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認識是意識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所以必然受到意識的制約。因此,意識就成為決定認識與客觀世界是否一致、它們之間的差距大小的決定性因素。


老子對意識的認識是深刻的,他認識到意識最原始的本能是追求和強調「自我」的存在――生存性,即「以其生生之厚」,它以維護自我的存在和發展為第一要務。正是這種特性造成了它對客觀存在反映上的選擇性,從而造成對客觀存在認識上的局限性。意識的選擇性表明,一方面意識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是不全面的,另一方面意識與它所反映的對象之間有緊密的對應關係。


老子的「道」論和「德」論是哲學實踐的重要理論,它的實踐對象就是人的意識,它指出了意識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它對客觀存在的選擇性的反映上。而老子更重視的是意識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是不全面的,從這個原理出發,通過我們認識之世界的方方面面與人的意識之間的對應關係,認識到意識的本質和局限性,從而認識到我們認識之世界並非真正的客觀世界。


意識的根本特徵是生存性,生存性決定了意識對客觀存在反映的選擇性、反映的局限性。意識的生存性的內容包含著主體的物質與精神兩個內容,也涵蓋著主體存在與發展的一切方面。


在《道德經》中,老子把意識的這些內容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執著(慾望),它的對象是具體的事物,如「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一類是偏好(分別),它的對象是抽象的事物,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3、老子的哲學實踐之路


老子哲學是一種對自我的審視。相比較而言,自然科學偏重於認為對象決定認識的理念,而老子哲學偏重於認為自我的意識決定認識的理念。因此,自然科學相信對物質世界的直觀研究就能得到關於世界的真理。相反,老子哲學相信對自我意識的研究就能獲得關於世界的真相。

老子的完美哲學:通過心靈實踐 探討世界本質



馬王堆出土的《道德經》(資料圖)


老子的哲學就是以認識意識的本質和內容為終極任務,達到超越主體意識的局限為目的。作為老子哲學思想的主體的「道」論和「德」論,也分別代表了老子思想關於意識的兩大內容的具體內涵。「道」論,闡述了老子關於執著(慾望)本質的認識和超越的方法;「德」論,闡述了老子關於偏好(分別)本質的認識和超越的方法。由於人對事物認識的習慣和意識存在的深淺層次決定了具體總是先於抽象,因此,修「道」先於修「德」,在馬王堆出土的《道德經》中我們也看到「道」論部分是在「德」論部分之前。當然,具體是抽象的基礎,抽象是具體的升華,雖然「道」論針對於執著(慾望)以及執著(慾望)的對象是具體的,但最終結果是走向關於存在與不存在(有與無)這對抽象的超越,因此修道是修德的基礎,修德又是修道的延續。


無論是「道」論,還是「德」論,都貫穿著一個核心:「無我」觀。它是打破意識束縛的理論基礎,「不自生」、「後其身」、「無私」就是老子所要表達的「無我」觀。在老子看來,意識是一個集合體,它由慾望和偏好所組成,因此否定慾望和偏好的過程就是超越意識主導的過程,也是否定個體意識的「自我」標籤的過程,最終達到「無我」的超理性層面。


意識既是人認識世界的工具,也是客觀世界範疇內的內容之一,它既不能脫離客觀世界,也不能超越客觀世界,更不能成為被消失的客觀存在。自然科學唯物的認識方法,主觀上是否定意識,客觀上是讓意識成為超越客觀世界的存在。老子哲學突出的貢獻就是,深刻地說明了意識與人、意識與世界的關係。


4、意識與人腦


現代科學認為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有了人腦才有人的意識。古代道家思想對此有不同表述。黃帝內經有云「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等,強調五臟分主精神意識的各方面。人腦所表現的機能只是人的情志之一,也就是「腎之所主」的「志」。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意識是生命存在所表現出來的最原始的一種生存動機的本能表現,因而,意識不屬於某個或某類生命器官,人腦是人的意識分化和顯化到高級狀態時為生存動機服務而產生的工具之一。

老子的完美哲學:通過心靈實踐 探討世界本質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有了人腦才有人的意識(資料圖)


弗洛伊德是通過對特定夢的分析來推論意識的結構,最終揭示意識這種特殊現象。而老子是通過系統的方法對處於現實中生活的自我行為和思想意識表現進行分析處理,完成了一個對意識認識、改造的系統工程。


在這裡,我們所討論的哲學意義上的意識與醫學和心理學所討論的意識是有區別的,前者包括後者,又超出後者的內容。哲學上的意識是與從生命的產生起就存在的,有原始的,如潛意識、本性、人性等;有高級的,如感覺、思維、認識等。


意識能夠反映客觀存在,包括物質和精神內容。通過五官的接觸,接受和反映物質的各種屬性;人與人之間通過語言和文字的交流,接受和反映對方的精神內容。人的思考也是對物質及精神信息(已形成的認識)在意識中的再次或者反覆進行接受和反映的過程。認識只是意識在反映對象過程中所形成的信息,認識活動代表的是意識反映對象的過程。


意識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包括直觀反映和主觀反映。直觀反映是直接反映客觀對象的屬性。主觀反映是代表主體對客觀對象的評價。困此,人的認識活動是因為需要,人的需要又推動了認識活動。所以,認識本身所表達出來的世界與客觀真實的世界,一個是因為人的需要而產生,一個是無需意識反映而存在,這兩者之間存在必然的差異。


意識的選擇性和局限性說明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內容的最大值是恆定的,這也是它的理想值。而實際值就是從零開始不斷地向理想值靠近的過程。認識就是代表著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的實際值動態變化的參數。任何新知識都是在某種因素的作用下使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可反映內容或已反映內容從隱蔽狀態變成顯現狀態。


實踐是獲得知識的一種主動行為。實踐使主體與客體通過人體的感官產生聯繫,客體的信息通過感官傳達給主體,主體的意識把客體的信息存貯容納,再通過分析、歸納獲得新的知識。主體的意識在認識過程中起到的一種「電腦硬碟和電腦系統運轉」樣的作用,因而它是恆定的。實踐推動了認識的發展,促進了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內容的擴張,但是實踐並不能改變意識對客觀世界反映內容的規定性和改變意識可反映內容的最大值


四、老子哲學思想對於現代哲學的意義


「存在就是道」,這是老子的核心思想。這裡的「存在」是指「存在性」,強調的是廣泛意義上事物的共性,而非指單一事物的個別特性。存在性是高於事物(物質和精神)的哲學內容,這個「存在性」具有永恆、不變的意義。因此老子講:「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這種思想在某一點上類似於物質不滅和能量守恆定律,物體的變化和能量的變化不是物質的消失和能量的消失,而是物質和能量形式的轉化

老子的完美哲學:通過心靈實踐 探討世界本質



西方哲學思想遵循的是尋找事物本質的自然科學路線(資料圖)


最高哲學無需解釋一個事物是因何而存在或如何存在,因為這是自然科學的任務。哲學的根本任務是如何對各種不同的事物進行統一而高度抽象的概括。「道」的思想,離於主體與客體的區分,超越人性的主觀感受和主觀區別,因此它是包容而全面的哲學思想。


西方哲學思想遵循的是尋找事物本質的自然科學路線,是從點到面的思路,它缺乏真正的整體思維。同時西方哲學的思路也決定了它的論證方式,它們習慣更多地取向於選用自然科學發展中的成果來論證哲學思想的正確性。而事實上,科學理論同樣是一種認識,因為是人的意識的產物,它的局限性是明確的,因而它的真理性也只是相對的。


老子哲學最大的特點,是剝離人性在意識反映客觀存在時的影響,做到真正的理性。這個特點與它的哲學方法和過程是分不開的,在「道」的過程中做到戰勝慾望追求對人意識的主導,在「德」的過程中做到戰勝偏執對人意識的主導。更為可貴的是,它並不排斥慾望和偏執,而最終做到的是接納,從而使慾望和偏執從對意識的主導成為被主導。在老子哲學中,人的意識不被認為是主觀性的,因為站在客觀存在的整體層面上,人的意識也是客觀存在的一部分,客觀性才是它的本質。


反觀現代哲學,從歷史的源起上,它都以拓展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知能力、改造能力為己任,宣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這一切都說明它是出於自我存在和發展的人性需求。那麼,這樣的哲學就不可避免的帶有人性的烙印,被人性的偏性和選擇性所感染。我們應當肯定它們對人類發展和進步的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無法承擔起哲學應該對世界全面包容的「義務」。也沒有像老子一樣脫離人性的影響而提出的哲學思想,都會打上人性的烙印,對世界做不到全面的包容。在人性的左右下,多數哲學並沒有超越人類的常識,常常把自我與外界分割開來,體現出主體與客體完全對立的認識觀,強調不是主體高於一切就是客體高於一切的哲學思路。與此不同的是,老子哲學把主體與客體完全統一,強調「無我」的無主體觀,這也就是老子所講的「無為」與「自然」。

老子的完美哲學:通過心靈實踐 探討世界本質



老子哲學來源於實踐(資料圖)


老子哲學是簡單的,它講述了一個認識世界真相的方法和道路。它並不是在宣揚某種理念和信仰,但是一旦人對世界的認識更透徹時,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然會發生改變。老子哲學,無論是它的思想性,還是它的實踐性,都值得我們借鑒。它以「道」為最高綱領,以「無」、「無為」、「自然」觀等為內核,以「道」論、「德」論為實踐基礎,充分體現了它的系統完備性,內涵深刻性和包容性。


老子哲學來源於實踐,當把一切實踐內容歸納成為意識上的認識再到文字時,這種過程決定了不能也不會全面的表達清楚。因此,追隨《道德經》的腳步實踐才是正確理解和認識老子哲學的唯一途徑。


一個哲學家的成就就是一部哲學的發展史,也是一個獨立精神個體的成長史。《道德經》體現了「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的宗旨,它更多介紹的是作者哲學實踐的過程和經驗總結,它是理論與實踐的一次完美的結合,對後人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真正的哲學就是這樣,它不是出於突發奇想,也不是出於某種人性的信仰和寄託,更不是對他人的思想出於主動或被動的選擇和接受。它是以自我的心靈為實驗對象,通過心靈實踐,最終做到對意識、客體與認識三者為內容的世界的本質探討,因此它完全可以擔當起「完美哲學」的稱號。(編輯:若水)


溫馨提示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第四十四回拒佞臣稠粳出雲
揭秘那些隱藏在歷代年號中 最終應驗的神預言!
中國人大教授詳解道、儒、法、黃老四家管理智慧 讓你成為最傑出的管理大師!
高麗役魂術驅鬼役人 遊方道人力斗邪教
立冬來了 最利於潛藏陽氣的四大細節 都在這裡!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海峽兩岸員工心理援助實踐交流會:心理學的實踐探索
中國尊抗巨震的探討及工程實踐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論實踐國際研討會暨暑校專題講座之八:無形的有形困擾
王偉光:努力接受《實踐論》《矛盾論》的哲學滋養 運用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指導實踐
抱著客人睡,美女心理學碩士有個社會實踐屋
葛學溥的社會工作實踐
生命美學與主體性實踐美學兩極相通、淵源相共
從建築藝術看儒家的實踐理性精神
美國數十年實踐表明:養老社區並非「品質養老」典範
佛菩薩永恆的慈悲,需要我們去學習、去實踐
實踐經方的四個小體會「跟己安先生學中醫」
教育孩子,從實踐中學習
「全國中醫學子尋根之旅」社會實踐活動啟動
「三園」課程構建實踐性學習情境
教育實踐的中國智慧
相比其他國家的學校實踐課我國實踐課太過寒酸
淺談禪宗的理論和實踐
智能語音交互:阿里的研究和實踐
遼石化暑期實踐動態:「大學生文藝志願者走邊關」心得體會之實踐的日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