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天台禪法的四種三昧(下)

天台禪法的四種三昧(下)

天台禪法的四種三昧(下)



天台禪法的四種三昧


上篇說明了四種三昧的的前兩種,常坐三昧與常行三昧,以下,是後兩種三昧:


三、半行半坐三昧,分為「方等三昧」和「法華三昧」兩種。方等三昧依《大方等陀羅尼經》而立;法華三昧依《法華經》而立。《摩訶止觀》卷二中說:


「此出二經,《方等》云:『旋百二十匝,卻坐思維。』《法華》雲『其人若行若立讀誦是經,若思維是經,我乘六牙白象,現其人前』」。

方等三昧是以持咒為要旨的密教修行法,重點在於「受二十四戒及陀羅尼咒」,行持上行坐相雜,《摩訶止觀》中說明的具體方法是:


「燒香運念,三業供養,禮前所請三寶。禮竟,以志誠心悲泣雨淚。陳悔罪咎竟,起旋百二十匝,一旋一咒,不遲不疾,不高不下。旋咒竟,禮十佛、方等、十法王子。如是作已,卻坐思維。思維訖,更起旋咒。旋咒竟,更卻坐思維。周而復始,終竟七日。」

天台禪法的四種三昧(下)



方等三昧重在旋咒,也就是邊持咒邊繞佛,重在身口意三業的供養,並加以禮佛,乞請三寶的加持。旋咒是行,坐下思維是坐,有行有坐,因此稱為半行半坐三昧。

法華三昧的修法,是以諦觀實相中道之理為旨趣,形式上是以專誦《法華經》為主要修法。先是懺悔先前惡業,然後讀誦、受持《法華經》,身口意三業保持一致,身或坐或行,口誦法華,意思維。具體修法是「身開遮」,開行、坐兩種方法,遮住、卧兩種行儀;「口說默」,口只誦大乘經典,不說其他語言。「意止觀」,意中常思維三種止觀,不做其他妄想。法華三昧,重在根據《法華經》的開示悟入,體悟大乘諸法實相之理,為了達到實相,《摩訶止觀》卷二記載以十種方便證入實相:


「一嚴凈道場、二凈身、三三業清凈、四請佛、五禮佛、六六根懺悔、七旋繞、八誦經、九坐禪、十證相。」

天台禪法的四種三昧(下)



法華三昧與方等三昧的修法,或誦經或持咒,有諸多的相同點,因此兩者都歸為半行半坐中。值得一提的是,法華三昧的修法是智者傳承慧思大師而來。慧思大師早年在慧文禪師處,就已證得法華三昧。慧思傳中記載說「法華三昧,大乘法門,一念明達」他將法華三昧分為「無相行」,「有相行」兩門。主張凡一切新學菩薩,如果想學大乘佛法,都要先專心勤學法華三昧。智者在光州大蘇山依止慧思修行,受持的也是這個法華三昧。後來,智者又在這基礎上,制定了《法華三昧懺儀》,以此方便後人修學。

四、非行非坐三昧。也稱「隨自意三昧」,「覺意三昧」。是不分身儀形式,不限制期間長短,不論行住坐卧的規定。在平常生活當中,意起即修,念起即覺,這樣的修法即是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應當是最貼切天台圓教觀修行的三昧,不依任何形式,只注重心的修持,一切時中都在觀照,於一切事一切境界都能修行,能隨意用觀,時時處處處於定中,因此稱之為「隨自意三昧」。《摩訶止觀》中說:


「非行非坐三昧者,上一向用行坐,此即異上,為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實通行坐及一切事。而南嶽師,呼為「隨自意」,意起即修三昧。《大品》稱「覺意三昧」,意之趣向,皆覺識明了。雖復三名,實是一法。」


智者大師認為,隨自意三昧是要達到心、意、識三者時時處處都處於覺的狀態,因此叫「覺意」。同時,透過空、假、中的修觀,達到心意識三者非一而三,非三而一的境界。又,境與心兩者,不一不異,合而不合。這種三昧的修法看似比較隨意,但最難把握,沒了固定外在方面的修法,心的重要性就被凸顯而出,因此,雖然名為隨自意,但這種隨自意卻不是隨凡夫的意,而是站立於圓教的階位,生起的隨自意。

天台禪法的四種三昧(下)


以上四種三昧的修法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智者說:「四種三昧,方法各異,理觀則同。」也就是說,四種三昧是殊途同歸的,只是根據眾生的根基喜好,而立的方法。之所以立此四種三昧,大師說:「譬如貧窮人,得少為足,更不願好者,若一種觀心,心若種種,當奈之何?此則自行為失,若用化他,他之根性舛互不同,一人煩惱已自無量,何況多人。」


由以上可知,四種三昧,理觀雖一,而應機不同,所以需要立種種事儀,以為方便對治,幫助修成觀法。譬如藥師應病與葯,眾生的煩惱有無量,所以法門亦無量。智者大師是為了適應眾生的不同根性,而立四種三昧,方便救度。後世的修行者可以依據自己的根基與性向,選擇一種三昧法門,身體力行,日復一日,持之以恆,自然可與道相應。四種三昧不需要全部修持,只要「對症下藥」專一而修就可以了。


大象圖書館,


千聊直播啦,


歡迎來關注,


聽經聞佛法!


千聊直播



大象佛學圖書館的千聊直播間開通了,目前有佛經讀誦、佛經導讀和佛教儀軌等欄目,跟大家一起讀誦和學習經典。以後會陸續開通一些其他的版塊,邀請更多的法師宣講佛法,歡迎大家關注參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數」
「反思印老思想事件」中的偷換概念問題
「以考證對考證,以歷史對歷史」?——印順法師佛學研究方法思考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和合性」
對今世趣識佛教研究的預診,對趣智佛教研究的呼喚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天台禪法的四種三昧(上)
天台慧文、慧思二師的禪法(下)
天台慧文、慧思二師的禪法(上)
三種止觀對六朝禪法的引申
又到連翹花開時,七星禪法仍持之
秋天鼻炎發作,請用一指禪法按這個穴~
南北朝禪法的演變與特點
南華寺:中國佛教名寺,禪宗六祖惠能宏揚「南宗禪法」的發源地
一誠法師:叢林及禪法
有一種禪法叫做「退步原來是向前」
禪門法眼宗二祖德韶禪師及其禪法要略
傳播禪法屢遭被害 而他 卻為中國的禪找到一個家
菩提達摩的禪法特色
和為尚-印禪法師禪藝作品展
虛雲老和尚:禪修入門 參禪法要 三關與見處
虛雲老和尚:參禪法要 參禪方法 照顧話頭與反聞聞自性
虛雲老和尚:禪修入門 參禪法要 動靜一如,事理圓融
禪法寶藏-雜阿含經講解
做飯是修行禪法中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