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郝萬山講傷寒論03—《傷寒論》的內容和貢獻

郝萬山講傷寒論03—《傷寒論》的內容和貢獻

郝萬山講傷寒論03—《傷寒論》的內容和貢獻



第03講《傷寒論》的內容和貢獻



郝萬山講傷寒論03—《傷寒論》的內容和貢獻


大家好,我們開始上課。


上次課我們在《傷寒論》的「概論」中談到了《傷寒論》的作者和成書的歷史背景,也談到了《傷寒雜病論》在流傳過程中怎麼變成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書。我們應當知道《傷寒論》主要的版本是什麼。這是我們上次課談到的內容。


今天我們接著講《傷寒論》「概論」的第四個問題,《傷寒論》的內容和貢獻。我們首先應當從書名開始講,現在叫《傷寒論》,過去叫《傷寒雜病論》。我們應當首先明確「傷寒」的含義是什麼。


「傷寒」的含義在古代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別,廣義「傷寒」的含義是指一切外感病的總稱。這裡所說的外感病是指風、寒、暑、濕、燥、火,乃至包括疫癘之氣等。外來的邪氣傷人以後所發生的疾病統稱叫做外感病。外感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發熱,所以我們常常要把這個概念寫成是「一切外感熱病的總稱」。這個「熱」字不是指邪氣的性質,而是指這類病證是以發熱為主要特徵。一切由於外來邪氣所導致的以發熱為主要特徵的證候在古代都叫做「傷寒」。大家說了,「寒」不就是寒冷嗎?為什麼「寒」可以代替風、寒、暑、濕、燥、火疫癘之氣等所有的邪氣呢?因為「寒」字在古代有一個廣義的含義就是泛指邪氣。


日本有一個醫生叫中西惟忠,他寫過一本書叫《傷寒之研究》,在《傷寒之研究》里他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謂邪而為寒,蓋古義也」,也就是說把這個「邪」字叫做「寒」這是古代原有的意思。所以「傷寒」之所以有廣義的含義是指一切外感病的總稱是因為「寒」字本身就可以泛指邪氣。不僅在醫學上是這樣,在文學上也是這樣。

大家可能有的讀過《孟子》的,《孟子告子》篇有一段話,說現在的皇上執行的政策不怎麼英明,大家就給孟子說,你能夠經常見到皇上,你見到皇上就給他提一些合理的建議,讓他執行寬厚的政策,利國利民。


孟子就說了一段話:吾見也罕矣(我見皇上的這種機會和時間也是很少),吾退而寒之者至矣。這裡所說的「寒之者」是指,我走了,這些獻異端邪說的,給他出壞主意、餿主意的那些人就都去了。所以這個「寒」就是泛指異端邪說、餿主意、不良主意的這些人。所以這個「寒」字決不是說別人拿著冰塊去凍皇上。


所以在漢代,在古代這個「寒」字泛指「邪氣」。因此「傷寒」它自然就可以代表人體感受一切邪氣所造成的疾病的這樣一個廣義的概念。


狹義的概念是人體感受風寒邪氣,人體感受寒邪就可以叫做狹義的傷寒。


為什麼加個風呢?因為風為百病之長,如果只有寒邪沒有風邪帶領的話,寒邪不能單獨傷人。(因為風邪是善行而碩變的,只有風邪帶領寒邪才能夠傷人。)所以我們在講傷寒的狹義概念的時候,要將風、寒邪氣並稱。

人體感受風寒邪氣,而且還要加一個「感而即發」,感邪以後馬上發病,這是為了除外伏氣溫病。


冬傷於寒,邪氣潛伏體內,沒有發病,春必病溫,這是《黃帝內經》的話。你說是不是感受了寒邪了,是!可是到春天才發病,它就不叫狹義的傷寒了,它屬於廣義的傷寒範疇。所以我們在給狹義傷寒下定義的時候,是「指人體感受風寒邪氣,感而即發的病證」。


這個概念或者說是這個含義是我們要學《傷寒論》的時候必須知道的,我們的題庫里是以名詞解釋的方式,或者是以選擇題的方式,經常出現「傷寒的含義是什麼」這樣的題。


《黃帝內經素問熱論》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大家琢磨琢磨這個傷寒是什麼概念?是廣義的概念。《難經》里說到「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在這段話裡頭,它既有廣義的含義又有狹義的含義。「傷寒有五」的「傷寒」是廣義的。其中「有中風,有傷寒」的這個「傷寒」是狹義的。所以古代關於傷寒的廣義和狹義的概念經常在書里用得到。

另外,在《千金要方》引《小品方》里的一句話說:「傷寒,雅士之詞,雲天行、瘟疫,乃田舍間號耳」。這些病,知識分子、醫學家把它叫做「傷寒」,可是田舍間,那些種地的百姓們把它叫做天行病、瘟疫病。


《肘後方》里說:「貴勝雅言,總名傷寒,世俗因號為時行」。凡是那些達官貴人,那些知識分子,醫學家說文雅的話,把這些病叫做「傷寒」,而民間的百姓把它叫做「時行」。


「天行」也罷,「瘟疫」也罷,「時行」也罷,這都是指的外感病,都是指的具有傳染性、流行性的一類疾病。而知識分子們,醫學家們都把它叫做傷寒,由此可見,傷寒的廣義概念和傷寒的狹義概念,在古代的醫學著作中廣泛存在的。


現代醫學傳入中國以後,要把西醫的術語翻譯成中文,翻譯的時候自然就要尋找漢語中固有的一些辭彙來翻譯西醫的術語。由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引起的那種腸傷寒和副傷寒,在翻譯的過程中怎麼辦呢?找來找去,這些傷寒是以發熱為主要特徵的腸傷寒和副傷寒,就從中醫的術語里選了一個詞,就選了「傷寒」。應當說,西醫所說的那個「傷寒」是專指傷寒桿菌和副傷寒桿菌引起的一種劣性傳染病,它和中醫所說的有廣義含義和狹義含義的「傷寒」含義是不一樣的。當然中醫用治療傷寒病的這種辨證論治的方法去治療西醫所說的那個傷寒病,那個傷寒病在一定的階段用中醫中藥的手段去治療,還是有一定的療效的。所以說這兩個概念是不一樣的。


《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除了外感病之外的其他的一切疾病。「論」是什麼意思?我在這裡引用了劉勰《文心雕龍》的一句話:「論也者,彌倫群言,而研一理者也。」「彌」就是廣泛的意思,「論」是收集的意思,「群」就是眾,廣泛的收集眾多的醫家的觀點,去研究、去探討一個問題。因此《傷寒論》應當是眾多醫家治療傷寒病經驗的一個綜述、總結。


《傷寒論》是公元2世紀前中國醫藥學成就的總結。為什麼說它是總結啊?因為它的體裁,《傷寒論》,《傷寒雜病論》,「論」的體裁就是一種綜述,收集了眾多醫家探討治療外感病和治療雜病的這種經驗的一個集合。


第一個問題我們就談完了,第二個問題我們具體談談《傷寒論》的內容和貢獻。內容我們從兩個角度來談,一個從它10卷22篇各篇都大體是什麼內容,從這個角度來談。另外,從理、法、方、葯的角度來談。


首先我們看10卷2篇的內容。這22篇,第一篇簡單地寫是辨脈篇,第二篇,平脈篇。辨脈,主要是辨別病脈,平脈,「平」,正常的意思,平脈有一大部分內容是講平人的、正常人的脈象。當然,「平」也有辨的意思,在平脈篇裡頭也有一部分內容是講病脈的。這兩篇內容屬於仲景脈學的精華。


仲景脈學在中醫脈學的發展史上介於《黃帝內經》和王叔和的《脈經》以至李瀕湖的《脈學》之間的過渡階段。中國脈學的發展,《黃帝內經》是奠基,張仲景是進一步發展,而到王叔和的《脈經》,特別是到李時珍的《瀕湖脈學》,使脈診走向完善。


我們今天講《診斷學》的時候,用的主要是王叔和的《脈經》和李時珍的《瀕湖脈學》的內容。而從《黃帝內經》到李瀕湖的《脈學》之間的過渡就是張仲景的辨脈篇和平脈篇。因此許多它的脈象主病和我們今天所學的有不一樣的地方。


在《傷寒論》裡頭,遲脈,我們今天都說是主陽虛,氣血運行遲滯才導致了遲脈。可是在《傷寒論》中,脈遲,既可以主陽虛,而常常主「陰血不足」,陰血不足,氣血運行遲滯,因此出現了遲脈。我們以後講遲脈的時候,「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之然,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明明講的是遲脈是主營血虛。


再說這個浮脈,我們今天學的時候都是主邪在表,邪在表,正氣抗邪於表,氣血浮盛於外,所以脈輕取即得。但是主表的這種浮脈是「輕取即得,重按少力,舉之有餘,按之不足,如水漂木」,所以我們學脈學的時候都是這樣來講。但是在《傷寒論》中,浮脈可以主表,也可以主熱。像白虎湯適應證,「傷寒,脈浮滑,此表無寒,里有熱,白虎湯主之」,那個浮脈就主熱。像「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那個浮脈也主熱。像「心下痞,按之軟,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那個浮脈還主熱。為什麼浮可以主熱?主熱的浮脈是一個什麼樣的特徵?實際上主熱的浮脈是指「里熱盛,鼓動氣血,氣盛血涌,血管擴張」,那麼既然血管擴張的話,脈輕取即得,仲景就把這種脈象叫做「浮脈」。但是主熱的這種浮脈,輕取即得,重按滑數有力,這是和輕取即得,重按少力,舉之有餘,按之不足,如水漂木的這種主表的浮脈是不同的。所以,當我們學習仲景的脈學的時候,我們明顯的可以看到仲景的脈學和後世的脈學,和當今所學的脈學是不一樣的。如果大家想研究一下,在中醫脈學發展史上,由《黃帝內經》到《脈經》到李瀕湖的《脈學》之間過渡階段的脈象主病的話,那麼你可以看《傷寒論》的《辨脈篇》和《平脈篇》。


第三篇是《傷寒例》。《傷寒例》這篇內容可以看成是張仲景對外感熱病的認識的總論。它引用了大量已經遺失的《陰陽大論》的內容,也引用了《黃帝內經》的一些內容。它講了人和自然的關係,自然界正常氣候的變化,自然界異常氣候的變化,講了外感病的成因和分類,講了外感病的治療原則、護理原則、預防原則,所以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仲景對外感熱病的一個總的論述。我想講溫病的老師肯定也提到了《傷寒例》對溫病學的貢獻,所以關於伏氣溫病的問題在《傷寒例》中都可以見到。


第四篇是《痙濕暍》。痙病是角弓反張、四肢抽搐、牙關緊急的抽風一類病;濕病是感受外來的濕邪所導致的病;暍病就是中暑。顯然它是屬於廣義傷寒的範疇。由於《傷寒論》中的「六經病證篇」主要描述的是狹義傷寒和狹義傷寒發生以後,在它的演變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的病證的辨證論治。所以《痙濕暍》放在這裡主要是和後面的狹義的傷寒、中風相鑒別、相比較的。在《金匱要略》里有「辨痙濕暍病脈證並治」,有證候、有方葯,在《傷寒論》里濕暍病只有證候,沒有談到治療方葯。


所以在《傷寒論》里放這樣一些內容主要是和狹義傷寒鑒別、比較的。


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瓜蔞
一位醫生痛述:西醫是怎樣用「體檢」把正常人「幹掉」的?

TAG:醫承有道 |

您可能感興趣

郝萬山講傷寒論16—傷寒兼證(1)
郝萬山講傷寒論24—水氣病
郝萬山講傷寒論40講—陽明熱證
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58講—少陰寒化證(2)
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59講—少陰寒化證(3)
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57講—少陰寒化證(1)
郝萬山講傷寒論30講—結胸證
郝萬山講傷寒論27講—脾虛證
郝萬山講傷寒論34講—心下痞證(2)
郝萬山講傷寒論39講—陽明病綱要
郝萬山講傷寒論33講—心下痞證(1)
郝萬山講傷寒論24—心陽虛證
郝萬山講傷寒論38講—陽明病概說
郝萬山講傷寒論47講—少陽病概說
郝萬山講傷寒論06—太陽病概說
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65講—厥逆證
郝萬山講傷寒論07—太陽病概說?(2)
郝萬山講傷寒論31講—結胸證?(2)
郝萬山講傷寒論51講—少陽兼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