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一聲嘆息:一世清名,毀於一旦
魯迅先生有篇著名的文章,叫做《紀念劉和珍君》,是為追憶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學生,痛悼為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歌頌雖隕身不恤的中國女子的勇毅。
魯迅先生對逝去的學生讚揚有加,在非人間,他們是敢於直面慘淡人生和正視淋漓鮮血的真的猛士。「三一八」慘案被《泰晤士報》稱之為獸性的驚人慘案,在魯迅看來是「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受到了當時國內外輿論的強烈譴責。
製造「三一八」慘案的正是段祺瑞執政府!就像魯迅所說,段政府就有令,說他們是暴徒。由於受到教科書的深入影響,人們普遍以為段祺瑞是沾滿青年學生熱血的劊子手,是為了爭奪地盤和權力的殘忍而暴虐的新軍閥。
事實上,如果以現代的官場文化審視段祺瑞,他很清廉,很樸實,也很檢點,並未因為是軍閥,就與民為敵,因為有權力,就慾壑難填,他既沒有派頭十足的官老爺味道,也沒有不可冒犯的新軍閥猖狂,甚至,「三一八」慘案那點學生鮮血的殷紅,也不是段祺瑞權力江湖的應然本色。
段祺瑞六十壽辰之際,本不想張揚,儘管一再登報表示謝絕隆重祝壽,然而擋不住另有企圖的各路人馬蜂擁而至,以至於當日參加壽筵者竟達千人之多。段祺瑞見各派政治力量代表集聚一堂,恐難推辭,於是借口久病新愈,謝絕見客。
這不是我們司空見慣的官場景象。某些個稍有權力的官員,費盡心機醞釀場合與名義,巴不得人家前來,其實誰也心知肚明,所謂的祝壽,不過是一種權力膜拜的道場,一種權力尋租的掩飾。
段祺瑞為官清廉如水,不貪財,不戀色,更不用人唯親。很難想像,一代梟雄段祺瑞一生沒有不動產,這在民國初年的軍閥政客中絕無僅有。在北京時,他一直是租房居住,直到袁世凱變相贈送一套房子為止,不過,由於該房是袁世凱與人打牌抵押的產物,沒有房契,袁世凱死後,房主的兒子拿著房契來找段祺瑞(他怎麼可以找得著?人家可是國務總理!),段祺瑞見人家手持房契,二話沒說就搬了出去。
在當時的官場,段祺瑞絕對是另類人物,因為他大權在握,卻從來不收禮,不受賄,即便有人費盡心思送來禮品,段祺瑞也要悉數退回,以至於自己不得不舉債生活。民國時代,竟然會發生段祺瑞欠黎元洪七萬元,因為無力償還而被告上法庭的事情,便足以說明段祺瑞為政清廉的一貫作風。
民國時期,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物有個幾房幾太的並不算什麼稀罕事。女子無地位,既可以拿來抵債,也可以用來搶奪。雖然段祺瑞也有幾房姨太太,不過卻從來不欺男霸女強取豪奪。
據說,他的第四位姨太太,由於心有意中人,一進門就愁眉不展,段祺瑞了解內情後,便吩咐妻子像嫁女兒一樣成全了她和意中人的婚事。這在當時傳為佳話。這個,我們是可以理解的,不能以現代的眼光進行批判,畢竟,即便現在美其名曰為人民服務的官老爺,有個幾房幾太甚至幾十上百的也並非僅有。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屢見不鮮,中國歷來有權力世襲的傳統,不管各種信仰的官員,總要將各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實惠蔭及子孫,或許這便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全部真諦。但段祺瑞是個例外。
段祺瑞一生沒有干過賣官鬻爵的事情,更不許夫人和姨太干預政事,儘管有人諂媚,勸說段祺瑞給兒子在政府部門安排職位,但段祺瑞嚴詞拒絕,以至於自己的幾個兒子全都過著平常人的生活,與聲名顯赫的段祺瑞形成鮮明的反差。
段祺瑞信佛吃素,為人嚴肅刻板,不苟言笑,生活樸素,一生沒有積蓄房產,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被人稱之為「六不總理」。段祺瑞擁有絕對權力,卻能如此簡樸行政,即便現在看來,仍然顯得難能可貴,難怪梁啟超這樣評價段祺瑞:「其人短處固所不免,然不顧一身利害,為國家勇於負責,舉國中恐無人能比。」
在得知衛隊開槍打死學生製造出「三一八」慘案之後,段祺瑞頓足長嘆:「一世清名,毀於一旦!」他尊重事實,沒有封鎖消息掩蓋真相,聞訊之後隨即趕到現場,沒有隆重的迎接儀式,沒有煽情的表達慰問,以極其傳統的方式,面對死者長跪不起,以示懺悔,並決定從此終身食素。
臨死之前,段祺瑞身體非常虛弱,雖然醫生建議他吃點肉食以增強體質,但他還是以「人可死,葷絕不能開」予以回答,直至生命終結也沒有背棄終生食素以表懺悔的決定。
我們一直以為段祺瑞是殺死劉和珍君的劊子手,是「三一八」慘案的策劃人。真實的歷史好像有意考驗大家的智力,就像一貫沒有民主的事實偏要人說出關於民主的感受一樣。「三一八」慘案,儘管段祺瑞負有相當責任,但還不至於是罪魁禍首,因為事發當日,段祺瑞外出活動並未在執政府內,也不知道其衛兵向學生開槍,更未下令向學生開槍。
本該是很有政治前景的段祺瑞,因為一場「三一八」慘案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政治軌跡。魯迅先生在紀念死難烈士追悼大會上題寫的輓聯是「死了倒也罷了,活著又怎麼做」,真不知道一生清名毀於「三一八」慘案的段祺瑞會作何感想。
※年底了,一句話教你如何機智躲過各種催婚
※中華「六才子書」,人生的六重境界!
※話紅樓,三里桃花不及卿
※鴛鴦:赤子之心
※三毛:說給自己聽
TAG:紅樓夢賞析 |
※每一句「早安」,都是一聲清脆的鬧鈴
※一聲,一聲,一聲聲……
※五十萬被霸佔三年,一聲嘆息
※簡單的三招,閨女,5個月第一聲清晰的喊「爸爸」
※李雨桐一條條進攻,薛之謙一聲不吭,網友:這是要一刀刀凌遲啊!
※四大名著別樣妙解,笑後一聲嘆息
※一聲佛號一聲心
※湖北發現一王爺墓,專家開棺後一聲嘆息:這是明朝最黑暗一幕
※五朵金花這唱的又是哪一出?兩幅彩箋揮逸翰,一聲寒玉振清辭
※爺爺的味道:清蒸鱸魚,一口一聲哽咽!
※兩箱歐元 一聲嘆息!
※如歌 | 一首《枉凝眉》,一聲嘆息!
※一夜翻雲覆雨之旅!叮噹一聲,清晨醒來,春夢一場!
※相聲的一聲嘆息:唐傑忠老師一路走好!
※因為一棵詭異的樹,唐睿宗一聲令下,所有貪官一律特赦
※一聲忠誠一聲艾,十年費城十年神,那個曾經晃倒「全世界」的男人
※他是天平天國之魂,雖被清軍凌遲一百多刀但不吭一聲
※關鍵時刻一聲吼,自救了一命,此後兩人赫赫戰功,一人毀滅了盛世
※三月,想說一聲:感謝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