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八卦行功法

八卦行功法

八卦行功法



此法原載於《長生不老秘訣》,為清末道士李青雲所創編。只要按其法則與步驟習練,將必有所成。其具體操修方法如下:

一、閉目冥心坐


夫閉目者,所以養神。冥心者,所以收斂妄念,法當盤膝而坐,微閉雙目,內觀其心,使一切雜念逐漸排除,都歸泯滅,心境朗徹,普照通明。坐時席下用厚墊,頭須持正,背脊須豎立,全身四空,不倚不靠,尾間應端正,不可偏倚,是為至要。


二、握固靜思神


握固雙拳,可以斂氣固精,為閉關卻邪之妙法。將左右雙拳握緊,手心向天,手背向地,然後放置膝頭之上,使全身持平端正,以靜其心,祛除一切雜念,以凝思在神為主。

三、叩齒三十六


叩齒可以去心火,可以集體中之神,而使之凝聚。將上下齒連叩三十六次,宜徐緩輕微相叩,使微微作聲。但不可行之過急,叩之極響。若過急,則反損害身神,極響反足以動其心火,無益修鍊,習者當謹記。


四、兩手抱崑崙


崑崙,指頭部。兩手互叉,左右十指問須緊緊叉住,抱持後腦,掌心貼置耳根,拇指向下,兩肘屈成三角,肘平於肩,如此微微呼吸九次而止。呼吸之際,宜極緩極微,不宜有聲,有聲則氣散矣。


五、左右鳴天鼓

所謂天鼓,即以手指叩左右兩耳聰門,使之發聲。此法可以使耳聰,而外魔不易侵擾。以兩掌平囂耳門,疊食指於中指之上,用力下彈,務使耳門上發出洪亮的聲音,左右各彈二十四次。


六、二十四度聞


夫耳之門,即命之門。二十四之數,暗寓無極、兩儀、四象、八卦、九宮之數,即二十四氣。耳門左右各一,故須各鳴二十四度。蓋欲此二十四氣,遍佈於耳門,使命門之根基牢固,以為延年益壽之基。彈之極響者,可以清其虛火也。


七、微擺撼天柱


天柱,即後頸骨銜於脊樑者。微擺,即擺搖其肩;撼天柱,即扭動後頸。扭頸向左右側視,兩肩亦隨之擺動,左右相間行之,各二十四次。此扭頸擺肩,可以去心火,並防外魔之侵擾。

八、赤龍攪水津


所謂赤龍,即口中舌頭也。舌為生津之具,津為保命之源,故舌亦可謂為命根。攪舌者,所以聚其津液。舌抵上齶,先從口腔左邊卷向右邊,再從右邊卷向左邊,如是頻頻卷攪,使津液聚集。但攪動時,宜徐緩而行,不宜急行。


九、鼓漱三十六


鼓漱,即聚口中之津,鼓氣使出入漱動。三十六者,周天之數。鼓漱三十六,意謂鼓動周天之氣,氣聚於身。將舌頭攪出之津液團聚一處,然後向前吐出,至舌尖處,則收而納之,納至舌根處復吐出。如此一出一入,則為一次,至三十六為止。

十、神水滿口勻


所謂神水,即口中津液。蓋口中津液經過三十六度鼓漱後,已調和勻凈,而分布於滿口,此時全身之氣息,亦已調和勻平也。


十一、一口分三咽


一口,即口中津液;三咽,謂一口津液分三次咽服。


十二、龍行虎自奔


所謂龍虎,乃陰陽相喻之辭,並非身中真有所謂的龍與虎。龍,實指身中之神;虎,實指身中之氣。蓋如是聚津鼓漱,調勻吞咽入腹,則神完氣足,陰陽相交,而全身如天地之交泰般祥和、舒適。


十三、閉氣搓手熱


閉氣者,使全身之氣內聚,而不散於外也。搓手者,所以左右來往,調脈絡也。閉氣搓手,則氣聚脈調,內邪可去,而外魔不侵矣。如前盤膝而坐,兩掌相合,先左掌在上右掌在下,向左旋摩,共二十四次。再兩掌易位,右上左下,向右旋摩,亦二十四次。搓摩之時宜十分用力,務使兩手心至熱。若不用力,手心不熱則無效。


十四、背摩後精門


精門,亦名腎堂。兩手搓熱後,將兩掌移至腰後,緊按於精門之上,左右並行搓摩,皆由外向內輪轉,行二十四次。然後,緊握雙拳,放置於膝蓋上,如握固思神狀。


十五、盡此一口氣


指儘力收斂身中之氣,而聚于丹田之中。


十六、想火燒臍輪


臍輪,指腹部肚臍。想火,指意想之火,並非有形真火。氣既凝聚,則專心想像有真陽之火下往丹田而燒之。至丹田火熱,急收氣斂火,冥心靜坐。


十七、左右轆轤轉


轆轤轉,指肩臂旋轉。先將左臂屈曲,連肩向左旋轉三十六次,然後運動右肩臂,亦向右旋轉三十六次。此為周行血液,舒通經絡之法。練後仍緊握雙拳,還置於膝上。


十八、兩腳放舒伸


坐行以上功法,為時已多,下肢頗為疲勞,故宜放鬆。將盤疊之腳放下,然後徐徐向前伸出,至舒直為度。注意行之不宜太急,因兩腳久困之後,而驟疾伸直,則下肢的脈絡容易損傷。


十九、叉手雙虛托


叉手,指兩手互交,十指互間也。虛托,言手雖不舉物而憑空上托也。兩手交於胸前,手背向天,然後反掌向上,用力托舉。手背直對頭部頂門。兩臂舉直後,即徐徐落下,一上一下,連行九次,仍握固成拳,放置於膝部。


二十、低頭攀足頻


此為運行周身筋絡血脈之法。所謂低頭,不僅頭顱前傾,上體亦須略俯也。先將手指放開,兩臂伸直向前,手掌相對,徐緩下俯上身,雙手從兩旁上挽,攀住足心,使頭與尾閶在同一水平線上,再緩緩收起,一俯一起,共行十二次。


二十一、以候神水至


低頭攀足十二次後,即徐徐收回伸直之腳,依舊復原盤膝而坐,冥靜心,以候津液之至,再行後功。


二十二、再漱再咽吞


如前,赤龍攪水法,將舌滿口攏攪,使津液聚合,如法分三口咽下。


二十三、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


所謂一度者,即鼓漱三十六次,咽津三次,三度共計鼓漱一百零八次,而咽津九次。


二十四、咽下汩汩響。百脈自調勻


咽津之時,應汩汩有聲,此乃津因神氣所致,運而作響。神氣既鼓津作聲,則津之所至,神氣亦至,上自腦門,下至丹田,中及臟腑,神氣無不周行,而心亦定矣。神與氣既周行全身,血自隨之而周行無阻。如此則百骸俱舒,百脈自調矣。


二十五、河車搬運訖,發火遍燒身


河車,指口中津液;搬運,即運用使之流動。如上所說的鼓漱、咽津諸法,此言攪水、鼓漱咽津之後,精氣神流傳於周身百脈之間,渾然元氣,心定神寧。其所謂訖者,指神氣運行一周天也。其後,純陽真火由體內遍達全身各部,故謂燒身。


二十六、邪魔不敢近。夢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災病不能侵


邪魔,指外界一切足以害其身心者。如能依法鍛煉,則邪魔自運點。夢寐,乃妄念之機,足以昏其元神。如能斂心節情,自然無夢無寐,則神亦不致昏沉。寒暑為外感,尋常之人寒則戰慄,暑則汗出,則外感未除,身未經鍛煉也。若行動既久,體健身強,心泰神安,內魔既去,外感不生,則寒暑自不能人。災病之來,內邪生之,而外魔侵之,究其根源,實始於心神之間,或因七情之劇,或受之累,皆可致病。若久行此功,則病自無由而生。


二十七、子後午前作。造化合乾坤,連環次第轉,還返是良因


子時為一陽初生,午時為一陰初生。子後午前,正乃天地陰陽交泰之時。行此功者,當於子午二時,以取其交泰和合之象,合乎體中神氣相交之道,最益於身心。如是每天堅持鍛煉,周而復始,連續不斷,三還九返,勤行不怠,則可獲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功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修鍊探索 的精彩文章:

龜息功
道家秘傳回春功
睡仙功
常用穴治療口訣
6塊腹肌終極計劃 腹肌撕裂者11個動作詳解!

TAG:修鍊探索 |

您可能感興趣

八卦掌功理功法之六合歸一論
七星功,功法心法都教!
道家功法,靜坐修鍊的行功步驟與方法
岳門丹法初級功法筋骨功
內丹基礎八字功法
無極拳空練十八則功法
道家養生功法之,行氣法門!
少林拳法——黃飛鴻虎形十式全套功法!
八卦掌功理功法之陰陽之道
少林拳步法基本功法練習
數術功法 五禽戲
硬功功法「少林鐵拳神功」,傳統功法厲害!
秘傳蠶蛹功,八式功法及其核心要點
《程式八卦掌功法理論》前言——李斌
道家功法:五臟扳指功
硬功功法「少林大力鐵臂掌」,傳統功法就是厲害!
傳統八段錦功法與養心
少林拳腿法基本功法練習
補虧功法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