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痴迷化妝品的從來不是現代女人的特權

痴迷化妝品的從來不是現代女人的特權

爆笑煮國 時拾史事

痴迷化妝品的從來不是現代女人的特權

張愛玲曾說女人皆為「脂粉動物」,從舊時的胭脂水粉到現如今的眼影口紅,化妝品到底是什麼?是女人對自己的憐愛,對歲月的流連;對著鏡子一筆筆塗上去的,是「為悅己者容」的女兒夢。

一.古代的化妝品從何而來?

痴迷化妝品的從來不是現代女人的特權

自商周時代始,中國愛美的女人們便開始了往臉上塗脂抹粉的歷史,例如「妝成盡似含悲啼」的「時世妝」、貴妃醉酒般滿面潮紅的「酒暈妝」、美人初醒慵懶倦怠的「慵來妝」、以五色雲母為花鈿貼滿面頰的「碎妝」、以油膏薄拭目下如梨花帶雨般的「啼妝」,另外還有「佛妝」「墨妝」「紅妝」「芙蓉妝」「梅花妝」「觀音妝」「桃花妝」,甚至只畫半邊臉的「徐妃半面妝」等,造型之新奇、想像之豐富。

古代的化妝品是從哪裡來的?我們可以從古典名著里一窺端倪。

春梅便叫:「娘,今日是頭伏,你不要些鳳仙花染指甲?我替你尋些來。」婦人道:「你那裡尋去?」春梅道:「我直往那邊大院子里才有,我去拔幾根來。娘教秋菊尋下杵臼,搗下蒜。」...只見春梅拔了幾顆鳳仙花來,整叫秋菊搗了半日...婦人燈光下染了十指春蔥,令春梅拿凳子放在天井內,鋪著涼簟衾枕納涼。(《金瓶梅》第82回)

寶玉笑道:「那市賣的胭脂都不幹凈,顏色也薄.這是上好的胭脂擰出汁子來,淘澄凈了渣滓,配了花露蒸疊成的.(《紅樓夢》第44回)

痴迷化妝品的從來不是現代女人的特權

在古代大戶人家,有條件的自製化妝品是常事了。《金瓶梅》里僕人的老婆宋蕙蓮,「蕙蓮自從和西門慶私通之後,背地與他衣服、首飾、香茶之類不算,只銀子成兩家帶在身邊,在門首買花翠胭脂,漸漸顯露,打扮的比往日不同。」(《金瓶梅》第22回)而她的老公出差時候,「這來旺兒私已帶了些人事,悄悄送了孫雪娥兩方綾汗巾,兩隻裝花膝褲,四匣杭州粉,二十個胭脂。(《金瓶梅》第25回)

所以說除了自製,古人的化妝品跟我們一樣是用買的。經過歲月的沉澱,許多「品牌」化妝品店在古籍或小說中,依然散發著胭脂水粉的女兒香。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二.南宋臨安城中的大品牌

痴迷化妝品的從來不是現代女人的特權

《胭脂鋪》(明.陳鐸)雲:「鉛華光凈蠟膏新,閨閣傳聞,濃妝常見倚衡門,休錯認,金馬記來真。花容月面添風韻,更休提樊素櫻唇。粉暈妍,脂香潤。古來曾論,紅粉贈佳人。」飄著暗香的胭脂鋪,裝扮了佳人,也成就了姻緣。

古時的胭脂,也稱作「燕支」,原是西域焉支山的一種野生物紅藍花。這種花和一般花不同,愈近乾枯凋零之際,顏色愈是鮮艷,香味愈是濃烈。當地的人採集乾枯的紅藍花研細,加水調製成液體,塗在臉上,如一抹紅雲,倍增嬌媚。胭脂後來傳入中原,女子們晨起化妝,先搽粉再塗胭脂;也有在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胭脂,調製成紅粉,如此便是迷死人不要命的「桃花妝」了。

南宋臨安城裡,有兩家充滿了傳奇色彩的老字號化妝品專賣店---來自《夢粱錄》(宋.吳自牧)中的修義坊北張古老胭脂鋪與官巷北染紅王家胭脂鋪。

這兩家胭脂鋪地處鬧市,做出了「張古老」「染紅王」這樣的大品牌,還被大唐文學家吳少微的後裔吳自牧載入筆記,自然是代表著當年的時尚前沿,城中女子沒有一盒他們家的胭脂水粉,出門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胡粉,就是現代的胭脂、香粉。南朝劉義慶的《幽明錄·買粉兒)》曾為我們講述了一位靠賣胡粉為業的女子的愛情故事(詳見《翻新怪談--買粉兒》)。這便是被多次改編成戲曲的《郭華買胭脂》以及蒲松齡《聊齋志異·胭脂》的前身。小說中,小夥子的母親為了找到賣胡粉的姑娘,派人到市肆遍買胡粉,此時的胡粉已是市井中的盛行之物,姑娘開的粉鋪,可以說是胭脂鋪的雛形。

到元代,被改編成雜劇《王月英元夜留鞋記》,這個故事就是發生在「王家胭脂鋪」:一個叫郭華的翩翩少年愛上了賣胭脂的王家姑娘王月英,兩人經歷種種波折,最後終成眷屬。

王月英祖輩都是「賣脂粉作生涯的」,王家胭脂鋪便坐落在長安相國寺西。門面雖小,生意卻很好,賣的是南北兩京的胭脂花粉。在流傳至今的地方戲《郭華買胭脂》中,王家胭脂鋪被描寫得越來越詳細:「將招牌掛至在廊檐外面,一字字一行行略表一番。上面寫著王月英開的胭脂寶店,好膏紅髮賣給四路客官。」這裡已經打出了「王月英」胭脂店的品牌,而王月英本人則赫然成為各路客商批發胭脂的總代理。

王家胭脂鋪待客頗為周道,櫃檯外專門設有木椅,以備顧客們臨門、挑選胭脂時休息所用。買胭脂時,主人在櫃檯內,顧客站櫃檯外,台外特為其備有木椅,雙方於櫃檯上交易。櫃檯內有貨架,放著形形色色的胭脂膏紅。交易成功後,「王月英將銀兩下入黑漆板櫃,小架上取紅膏付把相公」主人將銀兩收於黑漆錢櫃。

三.嚴嵩書寫匾額的百年老店

痴迷化妝品的從來不是現代女人的特權

晚清的《點石齋畫報》曾描述了杭州一個胭脂作坊製作胭脂的場景:「杭垣皇朝誥兒巷某胭脂作坊生意之佳,素甲他處。每值胭脂製成後,必擇隙地曬之,一色猩紅,鮮明奪目。七月下浣,復用筧簟將胭脂曝諸日中。忽然一陣狂風刮地而起,所曬胭脂隨風吹上,乾片萬片斜斜整整高入雲霄,不知落於何處。」明顯是為「杭垣皇朝誥兒巷某胭脂作坊」寫的廣告軟文。

而有一家化妝品店,卻是文人和權臣在「硬廣」。這家店究竟是何等來歷呢?清代潘榮陛在他的《帝京歲時紀勝》中稱讚:「花漢沖,制蘭佳之真香。」民國戲曲家齊如山趕緊跟帖:「香料鋪也叫做『脂粉店』。從前這種鋪子也不少,最出名的是『花漢沖』幾家。」

花漢沖是一家直接為宮廷提供御用胭脂香粉的百年老店,明代時,權傾一時的奸相嚴嵩為其執筆書寫匾額清朝在崇文門設關收稅,專充宮中胭脂之費,該號生意因此更加興盛。

花漢沖後為廠坊,前為市面,是張員外胭脂絨線店的升級版。它的門面不大,主要賣脂粉、胰子、香貨、頭油,以水粉、胭脂、香胰、漢中香等。名貴者有陽高粉、養容粉,為宮廷選用;胰子有鵝油胰、引見宮胰、定中元胰,皆上品;有用外國香料製作的豬油胰,有專銷甘肅、新疆回民的黑色肥皂,還有緞制荷包的香園襟投裝錦的香珠,身上佩帶的香面,高麗的漢沖香等。其中棉製脂粉可以用來化妝,還能用來繪畫。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花漢沖」的產品中,最出名的是胭脂餅和錠兒粉。據「老北京」回憶,胭脂餅是「用上好的棉花,像絮被子一樣,把棉花絮在一個小碗大小的鐵模子里,再倒上適量的胭脂水,用一個鐵杆子壓緊,取出風乾」製作而成。而錠兒粉則是「用錫粉加香料,和水調成糨糊狀,用一個小漏斗,漏在紗布上,晒乾,做成比荸薺還小的窩頭形,因此又被稱為『窩頭粉』,用水研開,塗於臉上,既香又白」。這是在民間婦女中流行的脂粉,具有白嫩肌膚、芳香雙頰的功效。

台灣作家林海音曾寫過小時候陪母親去「花漢沖」購物的經歷,「衝天的招牌,寫著大大的『花漢沖』字樣,名是香粉店,賣的除了婦女化妝品外,還有全部女紅所需用品。母親去了,無非是買這些東西:玻璃蓋方盒的月中桂香粉,天藍色瓶子廣生行雙妹的雪花膏、豬胰子。到了冬天,就會買幾個甌子油(以蛤蜊殼為容器的油膏),分給孩子們每人一個,有著玩具和化妝品兩重意義。此外,母親還要買一些女紅用的東西:十字綉線、絨線面、鉤針等...」

我們可以沿著林海音的回憶去追尋它的舊跡---「花漢沖」坐落在前門外的煤市街,離六必居不遠。後來一位讀者指出她錯了,說:「花漢沖」是在煤市街隔了一條街的珠寶市,左鄰謙祥益布店,右鄰九華金店。

四.自主創業的小張員外

痴迷化妝品的從來不是現代女人的特權

唐代宇文氏《妝台記》中載:「魏武帝令宮人掃青黛眉、連頭眉,一畫連心細長,謂之仙蛾妝。」此種妝飾即以青黛畫眉,眉式纖細,兩端相連。青黛是一種中藥,既是畫家的顏料,淡淡地抹在眉毛上,純粹的顏色是眉筆無法比擬的。 還有流行於遼代契丹族婦女中的「佛妝」:這是一種以栝樓等黃色粉末塗染於頰,因觀之如金佛之面,故稱為「佛妝」。據《宋史.五行志三》載:「理宗朝,宮妃……粉點眼角,名『淚妝』。」此種妝飾即以白粉抹頰或點染眼角,如啼泣狀。

另外,還有五花八門的面飾、染甲、文身,精雕細琢的各式首飾,宋時開始流行各種功效神奇用以保養滋潤的護髮護膚品等等。所以化妝品店不單是只有胭脂水粉了,應該是品種多樣化的「美妝店」。

在《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錢贈年少》(明.馮夢龍)里,有一位自主創業的胭脂絨線鋪小張老闆。小張老闆剛滿三十歲,名為張勝,原是一位老張員外胭脂鋪的主管,後被喚作小張員外。老張員外在世時,生意做得好不紅火,聘請了兩位主管在鋪子里操持買賣,其中一位便是張勝。

這家胭脂絨線鋪規模很大,稱得上是品種齊全的「美妝店」,不僅賣胭脂水粉,還賣婦女常用的挑花絨線等女紅用品。從書中的描寫來看,裝潢和王月英家很相似:兩壁裝著櫥櫃,當中一片紫絹沿邊帘子。櫥櫃里裝的是各類胭脂、香粉、頭油、螺子黛和各色香料、綉線。

痴迷化妝品的從來不是現代女人的特權

小主管張勝本在這裡工作得得心應手,豈料老張員外的小夫人看上了他,老是偷偷拿秋天的菠菜(暗送秋波)和金珠衣物等給他。在母親的教導下,藿香正氣的張勝只能辭職。

回家後,為了不坐吃山空,張勝也做起了胭脂絨線生意,「來日剪顆來貨賣,開起胭脂絨線鋪,門前掛著花栲栲兒為記。」 他有一個自父親傳下的花栲栳兒(用柳條編製而成的筐籃),便以此當做了自家生意的標誌,相當於現代的商標。

很快,張勝的化妝品店做得風生水起,他也發達成了小張員外。我們會發現不管是自主創業的「小張胭脂絨線鋪」,還是前面的「張古老」與「染紅王」,在古代想把生意做,創建自己的獨屬品牌是相當有必要的。

五.後宮涼涼小主們的最愛

痴迷化妝品的從來不是現代女人的特權

在化妝品界,但凡打上「宮廷」印記的「秘方」,總會令人趨之若鶩。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宮廷美容秘方來自南朝陳後主陳叔寶的愛妃張麗華。相傳她的美貌得益所使用的面膏:將新生雞蛋去黃留清,裝入硃砂細末,再用蠟封孔後與其他雞蛋一起讓母雞孵化,待其他蛋孵化出來後即成美容面膏,古書中稱其可以「令面白如玉,光潤照人」。

唐代官府組織編寫的藥典《新修本草》收錄了武則天的美容秘方:「神仙玉女粉」,也是《甄嬛傳》里嬛嬛的專用粉。方法是五月初五(初六都不行!)采益母草全草(少片葉子都不行!)不能帶土。晒乾後搗成細粉過篩,然後加麵粉和水,調好後,捏成如雞蛋大的葯團,再晒乾。用黃泥做一個爐子,四旁開竅,上下放木炭,葯團放中間。大火燒一頓飯時間後,改用文火再燒一晝夜,取出涼透,細研,過篩,放入乾燥的瓷皿中。用時加入滑石粉、胭脂,調勻,研細,沐浴或洗面、洗手時,用藥末擦洗。

慈禧太后為了「永葆青春」,每天要服用幾十種草藥提煉精製而成的「玉蓉散」和「長壽益壽丹」等養顏葯。她每天要用《甄嬛傳》里華妃也有的同款玉輪在臉上滾動祛皺,然後用加了少量鉛粉的貢米粉敷面,再用玫瑰花磨漿、過濾、晒乾涼透後製成的花粉抹在臉頰上,最後用胭脂輕點口唇。睡覺前則用香皂和清水洗凈臉後,塗抹一層用蒸餾器蒸餾過的耐冬花汁...其繁複和奢華的程度令人嘆為觀止---賤人就是矯情!

明清時期,有這麼兩家店,卻讓後宮小主娘娘們連「宮廷秘方」都不用了,指定要用他們家的化妝品---揚州謝馥春和杭州孔鳳春。(我能說這兩家的香粉胭脂我都有嗎?嘿嘿~)

痴迷化妝品的從來不是現代女人的特權

小張員外胭脂絨線店的商標是一個「花栲栳兒」,而揚州城的「謝馥春」是以「五桶」為記。店主謝箴齋將五隻裝梳頭油的竹筒置於櫃檯之上,作為「謝馥春」的標誌。「鵝蛋粉,白如霜,搽在臉上噴噴香」,指的就是「謝馥春」出名的鵝蛋香粉、鴨蛋香粉。用毛邊紙將採集到的鮮花包好,放置於精選的糊粉中,以炭箕微燃熏染,掌握火候,不時翻覆,讓鮮花的香氣把粉熏透。然後除去殘花,將粉置於封嚴的瓷壇內,置於陰涼處,儲存備用。這麼繁瑣的工序,僅僅是製作香粉的第一步--「鮮花熏染而已

《留青日札》中日:「美人妝,面既傅粉,復以胭脂調勻掌中,施之兩頰,濃者為酒暈妝,淺者為桃花妝。薄薄施朱,以粉罩之,為飛霞妝。」用了這樣雅緻的方法製成的香粉,姑娘們自然粉面如玉、笑靨如花了。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農曆3月16日的清晨,在杭州河坊街四拐角的東北面「孔記香粉店」在一陣鞭炮聲中正式開張,這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第一家化妝品企業,後更名為「孔鳳春」。他家有好幾種名震一時的王牌產品,其中鎮店之寶「鵝蛋粉」作為清代皇家貢品,慈禧專用而久負盛名。

鵝蛋粉因狀如鵝蛋,故得此名。它採用產自太湖邊的「吳興石」,經加一定比例的鈦白粉,再倒入缸中加清水攪拌。經多次漂洗、沉澱、過濾、除去雜質,然後在提煉純凈的粉中加入蛋清,按不同香型,放入高溫蒸煮而成的鮮花露水,拌勻後,用木模印成橢圓型,放在陽光下晒乾,最後用手工修整成鵝蛋型。製成後,使香氣久留不散。

當時在省城杭州貢院參見科舉考試的學子,都會慕名買鵝蛋粉回去送給夫人、小姐。中了鄉試的舉人們進京趕考,又會帶鵝蛋粉給親友家的夫人、小姐。一來二去,孔鳳春的鵝蛋粉就傳入了京城而且名氣越來越大,後宮涼涼小主們也指定要用,最後成為了宮廷貢品,鵝蛋粉因此有了「宮粉」、「貢粉」的稱號。

據說有一次,慈禧太后的鵝蛋粉用完了,不能好好化妝,就在儲秀宮大發脾氣,搞得宮女、太監們大氣都不敢出。李蓮英趕忙連夜電諭杭州製造局(管皇宮用品的專職機構),火速將鵝蛋粉送進京供慈禧太后使用,這才平息了風波。

1929年第一屆西湖博覽會在杭州召開,「孔鳳春」也參加了展覽,結果竟有8個產品獲獎。當時上流社會的小姐們都以用孔鳳春的產品為富貴榮耀的時尚潮流,撲上鵝蛋粉,塗上白玉霜,梳上生髮油,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真可謂「北地南朝好顏色,蛾眉淡埽更何人!」

今天,現代商業文化逐漸壟斷了我們對精緻生活的熱望,對於國外大牌化妝品的熱衷追捧,像深藏於內心的小獸,驅動著膨脹的慾望原動力。秉承中國傳統工藝製作的古典化妝品,那些胭脂香粉的傳奇與詩句,那些風花雪月的悠然歲月,彷彿都翩然遠去...

(歡迎分享盆友圈,未經授權,任何形式抄襲轉載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參考資料:

《「脂粉」考釋》作者何坦野.《語文研究》1991年1月


《脂粉春秋:中國歷代妝飾》作者李芽

《宮女談往錄》作者金易

《聞香識玉:中國古代閨房脂粉文化演變》作者知緣村.2008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

謝馥春官方網站資料

杭州孔鳳春化妝品有限公司資料

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時拾史事是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讀者群號 535858375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附庸風雅的背後都是殘酷
李世民為什麼要推倒魏徵墓碑?中間發生了什麼?
換種方式講西漢64|「諧星」東方朔
周日賞玩 百鳥異獸圖
翻新怪談——剜心

TAG:時拾史事 |

您可能感興趣

在這裡, 化妝人們從來不用傳統的化妝品, 而是用這種黃色的粉!
這樣的女人,從來不會缺愛情
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
這裡的人們從來不用化妝品皮膚卻出奇的好,村民就地取材製作美容霜
在物是人非的景色里,你從來都不是一個人
這個星座是神秘性感的化身,他們的感情從來都不是追來的
真正有修養的女人,從來不會炫耀
神奇的紅泥女人,她們從來不洗澡,原因竟然是這樣
男人的高潮,從來不是因為你的身體
時間從來不是女性的分水嶺,改變女人的只有生育而已
李訥,她雖然是毛主席的女兒,卻從來不搞特殊化
在從來不健身的人眼中,健身的人真是這個樣子的嗎?
男人的高潮從來不是因為你的身體
逼瘋女人的從來不是疼痛,更可能的是絕望!
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鯊魚誘餌,非洲等地的殘暴令人髮指
真正有修養的女人,從來不會炫耀!
哪些特徵的人從來不會缺錢
女人最大的底牌從來不是男人,而是自己
這裡的女人從來都不洗澡,皮膚已經變成了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