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陳曉卿:兩家湖南米粉小店的北京故事

陳曉卿:兩家湖南米粉小店的北京故事

陳曉卿:兩家湖南米粉小店的北京故事



文 | 陳曉卿

今年夏天有個帖子,叫《帝都米粉餐廳TOP10》,我看了題目一愣。在北京吃米粉,確認是北京嗎?


長江以南的中國人以米食為主,米粉是日常食物,但北京氣候乾燥,正常的鮮粉幾個小時就變成了「木乃伊」,表皮皴干,粉體僵硬。米粉的湯頭被複刻的難度還不算大,但米粉本身的順滑柔韌綿軟程度,在自然條件(主要是食材、水質、溫度、濕度)不同的前提下,幾乎無法拷貝。因此,在北京開粉店,以及吃到可口彈牙的米粉都是奢侈的事情。有一年,我寫過一首「詩」,一共三句:


美好的米粉像少女的胸


然而在北京

你只能吃到硅膠


這兩年,物流業快速發展,冷鏈運輸讓鮮粉異地投放成為可能。於是,出現了各種打著「日日空運」招牌的米粉店,但米粉店本來利薄,坐飛機的成本如何分攤?也試過幾家,都難盡人意。不過說歸說,看完那個推薦的榜單,我還是悄悄把它放進了收藏夾。


過了幾天,中午沒事,我和兩個南方同事按圖索驥,找到了榜單上排名第一的「常樂屋」,在四惠地鐵站背後一個小小商街的二樓。「常樂屋」店面不大,裝修得比較清新,乾乾淨淨的。米粉的湯底非常濃厚,大片的牛肉分量十足,香氣濃郁。聞著味道,我一邊調味一邊和同事說:「貌似很正宗哦,如果粉不是乾粉泡發的就好了。」


正說著,肩膀被一隻肉手狠拍了一下。原來老闆就站在身邊,一個絡腮鬍子的中年男人,系著藍布圍裙,他看著我的雙眼,明確無誤地告訴我跟他走。「不會是要打架吧」,我心裡想,但不由自主地站起來跟著他走向後廚。


後廚寬大的架子上放著四個塑料筐,上面蓋著紗布。絡腮鬍子揭開紗布說:「你仔細看看,這是鮮粉還是水發的?」塑料筐里整齊地碼放著雪白的米粉,湊近一聞,清新的米香和淡淡發酵的味道都在,果然是鮮粉!老闆臉紅脖子粗地跟我解釋:「你看看,這都是每天從機場零擔貨運來的……這麼熱的天,我怕它壞,我給它吹空調,你知道么,我在家都只吹電扇的。」

陳曉卿:兩家湖南米粉小店的北京故事



不打不相識,連續去了幾次,慢慢地和這位絡腮鬍子老張熟了起來。從前,老張在澧縣做公務員,每天不外乎打牌喝點酒,生活平靜。家裡的變化是從兒子大學畢業開始的,清華美院學設計的兒子,畢業後找了各種理由拒絕回老家。老張很煩惱也很無奈,和太太商量,索性辭職搬家,到北京準備給兒子兒媳幫忙看孫子。然而煩惱還沒完。「但現在的年輕一代,不知道怎麼想的,死活不願意要孩子!」老張一百個不理解。兩代人在世界觀上發生了分歧,老張在北京的日子又煩悶又無聊。


年輕人多聰明啊,很快,兒子盤下了一個門店,自己做了簡單的設計和裝修,跟老爹談判說:「我們夫妻倆就喜歡吃一口老家的米粉,能不能把老家奶奶的米粉店(津市劉婆米粉)搬到北京來?」老張突然意識到自己還是「有用」啊,於是不知不覺著了道,三年里不停往返於北京和常德,把已經故去的母親的手藝最大限度地搬到了北京。


開始小店生意清淡,但良好的口碑一點一點聚攏了人氣。現在再去,小店裡一半以上都是來自故鄉的新北京人,老張很自豪地指點著滿屋的客人,「你看,這桌是從王府井來的」「這桌是中關村來的」……他給我介紹的最遠的一桌來自河北三河。如今北京常住人口接近2000萬,其中流動人口超過700萬,即使是在1200多萬戶籍人士中,也有大量外地出生的。他們在口味上有各自的故鄉,而且非常頑固。

發現老張的店面,我開始推薦給自己湘籍的朋友和同事,每次都能收穫各種感激。不過也有例外。體育頻道的周到老師,乒乓球記者,湖南人。有次請她去吃常樂屋,周老師很高冷:「我是吃扁粉長大的哦。」可常樂屋也有扁粉啊?明白了,她是要吃長沙粉,粉的形狀對湖南人來說是關乎尊嚴的問題。

陳曉卿:兩家湖南米粉小店的北京故事



在南方,廈門、桂林、溫州、南昌、遵義、昆明……每一地都有自己心儀的米線和米粉。即便湖南一省,就有以長沙為代表的扁粉,和以常德為代表的圓粉。「恰圓的還是恰扁的」,是大致區分湖南人地域歸屬的試金石。它們就像華山之巔的劍宗和氣宗一樣,都使劍,卻要把自己的門派發揚光大,和對方勢不兩立。所以,見到湖南人,最好先問清楚詳細籍貫,然後再以圓粉或是扁粉區別對待。

好在帝都目前也能找到周到老師喜歡的扁粉,且口味不錯。


和老張的人生道路不同,譚艷19歲那年就離開老家長沙,在同鄉開的莎莎米粉屋做服務員。她清晰地記得自己是96年10月26號到的北京,同來的夥伴都在抱怨北京過於乾燥,傳說中的暖氣還沒來,很冷,口味也吃不慣。譚艷對這一切毫不在乎,她對這個龐大的都市充滿了好奇。外向、伶俐、勤快,讓她從服務生成為領班,最終成為店面經理。但是,她唯一沒有想到的是,整整20年後,她會在北京擁有一家自己的米粉店。


「從小吃米粉長大的,從來也沒有覺得那東西好吃,直到第一次從北京回家,一下火車,在鋪子街姐夫的店裡吃了一碗米粉,才明白原來長沙的粉和北京的粉有這麼大的差別。」譚艷說。


從那時起,譚艷就經常在嘴邊念叨,要在北京開一家粉店。那時,她正和後廚的一個小夥子戀愛,小夥子後來成了她的丈夫。當她服務的餐廳開始走高端路線的時候,譚艷決定自己獨立門戶,她一邊做著湖南家常菜,一邊繼續做米粉小店的夢。「最重要的是湯底。鮮肉、棒骨、土雞做底,最少熬四個小時。澆頭也很重要。菜碼牛肉的,排骨的,豬腳的,用小火煨爛。當然,更重要的是粉,一定要鮮。」很長的時間裡,譚艷和丈夫反覆試驗,希望家鄉的米粉在北京落地生根。


今年五月,譚艷的「老長沙龍記米粉」終於開業,在東三環的雙井。沒想到,小店開業的第一天便客滿為患,而且,大半的客人都是湖南口音,很快成了在京長沙人消解鄉愁之地。她的粉,和老張一樣,每天從湖南空運到北京,小店也迅速登上了前面說的那個榜單。這時候,距離譚艷初到北京,已經過去了整整20年。

陳曉卿:兩家湖南米粉小店的北京故事



【作者簡介】


陳曉卿|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紀錄片製作者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柴子文:這些理念不是來自你們美國人嗎?
柯晗:關於應對校園霸凌,我們遲早要補上的一課
許紀霖:體育老師啟蒙的國學大師
楊早:班上那麼多人,他們怎麼單欺負你呢?
荊歌:有些技術,在秦漢時代就已經達到了頂峰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豆瓣日記:台北22家文藝小店逛游指南
廣西小城小店桂林米粉 店鋪普通卻人滿為患
孟非黃磊小店一份牛肉398!網友:還是喜歡趙麗穎家的續杯飲料
趙麗穎巴黎街頭小店逛街 甜美的短髮打扮少女心爆棚
張天愛為宣傳新片《父子雄兵》來到北京街邊小店
東京最值得逛的4家文藝小店
它號稱河北第一小吃,小店布滿京津冀
越南河內一家小店生意非常興盛,獨得奧巴馬青睞
插畫 東京街頭小店
尋覓藏在老北京胡同里的靜匿小店……
謝霆鋒北京小店吃鹵煮 和旁桌大媽聊嗨了
他們的故事(三)小店
第一屆小米小店南陽夥伴見面會掠影——南光北影攝影
鄧州第一家小米小店竟然在林扒,你去了嗎?
回歸日常生活美學的家居小店,藏在倫敦諾丁山
民國了·上海(2)江南製造局久攻不下,小店老闆建議火攻
為小店正名!雷軍親自下鄉視察小米小店
巴黎探店:那些散落在街頭巷尾的神秘小店
莒縣村名的來歷|小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