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軍事評論員:阿勒頗依舊沒有陽光

軍事評論員:阿勒頗依舊沒有陽光

一枚陶氏反坦克導彈幾十萬美元,用來換糧食足可以讓幾萬人活下去。然而,在今天的敘利亞,各個派別和他們背後的金主們寧願每天發射無數這樣的導彈,也不願去換幾車糧食分給平民。在那樣的環境中,死亡是那樣的司空見慣,而活著則成了一種奢侈。


第一軍情作者:進擊的熊爸爸



軍事評論員:阿勒頗依舊沒有陽光


兩天前,就在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公祭日刷屏的時候,我的朋友圈裡突然跳出這麼一張照片——一位身著迷彩服的軍人跪在一片廢墟面前,表情悲慟。


朋友的配文是這樣說的:光復阿勒頗後,一位敘利亞政府軍的士兵回到了自己家門口。


沒人知道他是什麼時候離開的家,但他回來的時候,戰爭已經把他的家變成一片廢墟了。

我承認,在這樣一個日子裡,當看到這樣一張照片時,我心裡最柔軟的地方彷彿被刺了一下。


我們遠離戰爭大概很久了,那場發生在南京的大屠殺都已經過去了將近80年。時光已經足夠長,它使得絕大部分親歷者已經逝去,使得某些沉痛的記憶模糊,使得某些人開始麻木。


但在敘利亞,在阿勒坡的一切,戰爭所有殘忍的一切是在真實而真切地發生著。



軍事評論員:阿勒頗依舊沒有陽光


太陽早已不再照耀這座城市,只剩下死亡和殘骸


第一次聽說阿勒頗的時候,她還是個古老而安詳的城市。我知道她有4000年的歷史,赫梯人、亞述人、阿契美尼德人、古希臘人、古羅馬人、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先後在這裡留下過痕迹,來自東西方的商隊也曾帶著帶著他們的文化在這裡彙集。這裡每一座建築物每一塊磚石都有著古老的故事。直至「革命」前,這裡也是敘利亞最大的城市。有190萬人生活在這裡。我曾在google地圖裡仔細端詳過這座用白色的磚石建築的城市,想像當這座城市沐浴在陽光之中時,走在那片積澱著幾千年時光的街道上,那一定能感受到文明的不朽。


但今天,太陽早已不再照耀這座城市,只剩下死亡和殘骸。


阿勒頗具有著重要的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這使得她在戰爭一開始就成了各方爭奪的對象。對各個反對派武裝來說,這裡背靠土耳其和北約,佔領這裡將輕易獲得外國的補給和援兵,也可以整合整個北方力量進而獲得未來左右政局的政治資本;而對阿薩德政府來說,則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一旦退讓就可能導致整個政府的崩盤。各方均沒有退路,只能不斷把人命填進這裡,慘烈的爭奪幾年間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昨天政府軍剛剛奪回一個街區,今天「自由軍」就發動更兇狠的反攻,明天是isis軍襲擊成功後斬首異教徒,後天則是庫爾德民族武裝仍在死守。感謝社交媒體的興起,讓今天的我們能看到7000公里外發生過的片段,視頻或者照片,士兵們發射RPG興奮地咆哮,坦克射擊榴彈後激起的巨大煙塵,「聖戰者」駕著裝滿爆炸物的卡車沖向壁壘,以及一場又一場戰鬥后街邊冰冷的戰死者的屍體。



軍事評論員:阿勒頗依舊沒有陽光


別國戰機能夠隨心所欲地把炸彈扔到它們想炸的任何建築物頂上


地面是敘利亞人自己的血肉磨坊,而天空則是各大強國展示支配力量的舞台。美國、俄羅斯以色列、土耳其的戰機可以肆意地在這個不屬於自己國家的城市上空飛行,能夠隨心所欲地把炸彈扔到任何一個它們想炸的建築物頂上。各國的軍官、將領欣賞著無人機傳來的視頻上那些橘紅色的火光和彈坑,興緻勃勃地盤算著自己的戰果:打掉了政府軍或者反對派幾個彈藥庫、幾座醫院、幾輛坦克——這些戰果彙編成的數據則成了政客們在國際會議上為了自己利益討價還價的法碼,究竟是聽你的還是聽我的?


可是,並沒人關心廢墟里的那些阿勒頗人正經歷著什麼?

有點本事的阿勒頗人或許早已經走了,他們傾其家產坐著蛇頭的小船渡過愛琴海,如果沒有像那個三歲孩子一樣淹死在那裡,並且能夠躲開警察攔截徒步過邊境,他們或許就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難民。不要以為到了歐洲就到了天堂,一輪一輪右翼運動正在那裡醞釀和爆發,社會對難民的歧視和反感與日俱增,媒體的嘲笑、歪曲和詆毀也層出不窮,寄人籬下的日子就是永遠充滿著不確定性的日子,永遠在社會的底層擔驚受怕,永遠找不到家的感覺!



軍事評論員:阿勒頗依舊沒有陽光



在這裡,死亡是那樣的司空見慣,活著竟然成了一種奢侈


而大多數走不了的阿勒頗人只能守著他們殘缺不全的故鄉苟延殘喘,死亡是那樣的司空見慣,活著竟然成了一種奢侈。曾有反對派幾十天上百天的圍困政府軍所在的街區,迫使政府軍只能用空投維持。敘利亞整個空中運輸力量並不強大,單兵防空導彈威脅下的空中補給斷斷續續,最多只能維持被困軍人的需要。可包圍圈裡的普普通通阿勒頗人怎麼在這段時間活下去?不久後政府軍的反攻又掐斷整個反對派的補給線。各個派別要吃要喝怎麼辦?於是,一個又一個殘存的家庭大門一次次被踢開,僅存的糧食被搶走,稍有反抗,就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而至於這一個個家庭的死活,who care?


偶爾,會有補給車隊進來,但那車隊所拉來的只有少得可憐的糧食和藥品,更多的是武器彈藥。一枚陶氏反坦克導彈幾十萬美元,用來換糧食足可以讓幾萬人活下去。可各個派別和他們背後的金主們寧願每天發射無數這樣的導彈,也不願去換幾車糧食分給平民。


在那樣的環境中,為了生存,似乎什麼都可以廉價。男人們也許只有加入某個武裝派別才能分到一點保命的糧食,於是他們拿起外國援助的武器走進了前線的「絞肉機」,然後又很快成了一具具殘缺不全的屍體;女人和女孩們則成了明碼標價的商品——據說在邊境線上,外國人買下一個敘利亞未成年女孩只需要400第納爾——這還不到一部iphone的一半價格。


就在阿勒頗戰役最激烈的階段,有個#Aleppo is Burning」(阿勒頗在燃燒)成為推特的熱門標籤,一批關於阿勒頗戰爭災難的最新視頻圖片在網上出現,真切展示了這座人間地獄的日常。可實際上,這樣的日常已經持續多年了,一年又一年的戰爭,早已把阿勒頗的一切打碎。昨天,網上出現了政府軍用無人機拍下的收復的最後一個街區的視頻——當鏡頭從空中拂過,白色的殘桓斷壁安靜的矗立在那裡,一片破碎,一片死寂。



軍事評論員:阿勒頗依舊沒有陽光



戰爭遠未到結束的時候,阿勒頗人前面還是無邊的苦海


最新的消息是,阿勒頗已被政府軍和庫爾德武裝力量徹底拿下,但大部分反對派武裝也已安全撤離——在新的基地,他們會得到新的武器和補給,舔好了傷口準備重新再來;而不遠處isis則奪取了重鎮巴爾米拉,他們的目標也許是逼迫阿勒頗的政府軍回援;而西方媒體則爆出阿勒頗又發生「屠殺」的新聞,並試圖渲染新的「人道主義災難」……這只是一次博弈的得失,各派依然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利益,美國人、俄羅斯人、甚至土耳其人伊朗人沙特人以色列人依然在盯著那片土地——戰爭,其實還遠未到結束的時候。阿勒頗人前面,還是無邊的苦海。


2016年12月14日,阿勒頗依舊沒有陽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軍情 的精彩文章:

發射干擾彈是測試中國實力?中國豈容曰本隨意攻擊!
美國要增加軍費拖垮中國?對不起,我們不上鉤!
軍事評論員:眼淚換不來和平,尊嚴只能靠實力捍衛!
受過原子彈攻擊不道歉?怎樣的懲罰能讓日本認錯懺悔
美國防長訪日 安倍心懷鬼胎:何時掙脫和平憲法鐵鏈

TAG:第一軍情 |

您可能感興趣

希特勒犯的最大的軍事錯誤是什麼?他不該先打波蘭?
希特勒軍事能力如何?政治上的巨人?軍事上的侏儒?
他是黃埔軍校一霸,與開國元帥彭德懷齊名,有人評論:他的軍事才能比毛主席還厲害!
彭德懷評價:晉軍太不會打仗了,閻錫山的軍事指揮笨拙之至
趙光義是最不懂軍事的皇帝?宋朝軍力孱弱問題主要誰來負責?
俄羅斯軍事專家是如何評價中國的軍事力量的?
最高軍事統帥都無力阻止「薩德」 韓國軍界究竟誰說了算?
軍事揭秘: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蘇軍士兵為什麼不怕死?
三國論史:諸葛亮到底有沒軍事能力?
俄羅斯表示不建任何秘密軍事聯盟,中俄的軍事政治格格不入
《軍事聯盟》里為何沒有他
莫迪:軍事武器,我只要最貴的!
俄羅斯又要搞事情,試圖走在世界軍事最前沿?軍迷表示沒信心
被評書誤讀的唐朝最傑出軍事家——蘇烈,毛主席看了他故事也稱讚
帶你圖說大清帝國文武官員清朝的軍事
巴基斯坦軍事實力究竟如何?為何美軍會那麼關注它的核武器?
我國最著名的女軍事評論家李莉,可謂是科普了一代人的軍事理論
蒂勒森莫斯科之行,是為軍事打擊朝鮮鋪路嗎?
我國最著名的女軍事評論家李莉, 可謂是科普了一代人的軍事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