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教師說服自己的50位長輩,將他們的裸體拓印成圖騰
「關於王沂」
他說服自己的家族五十多位長輩,在山東老家拓印了他們的身體,毛髮、皮膚諸種細節展露無遺。而後,把它們帶到了美術館裡,摞成巨大的柱體,像是一排人造圖騰。
當我在中央美院的辦公室里見到他,王沂已經是實驗藝術學院最年輕的老師,一畢業就留校——他表達清晰,像是一個對自己沉思良久的未來者——半年來,他經歷了太多。
王沂拙拙的,「我總是一個慢熱的人,小時候住在部隊大院里學畫畫,別人畫得很好的時候,我還是一團糟」。初冬,王沂接受了YT藝術雲圖獨家專訪,講述一個年輕藝術家的背後故事。
YT:你今年拓印了幾十位親人的身體,
為什麼做這件事?
王沂:我的畢業論文研究的是「真人翻鑄」,就是將人的身體作為翻模的對象,再予以材料的澆注。這種創作現象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但中國有拓片,西方沒有,我能不能用拓印的方法去延伸我研究的課題?當這個技法試驗成功之後,你在自己身上拓一百個、一千個都沒問題,但那只是一種機械的複製,你不能被這個技法拴死了;在這裡對象的選擇可能就涉及到了作品的表達方向了,我可以去工地找一百個民工,找一百個留守兒童,甚至找一百個社會上的性工作者……但這太寬泛了,抓不住。因為我沒有這種敘述經驗,我和他們是什麼關係?我依然是一個挺保守的、挺學生腔的一個人,想來想去能駕馭的了的,只有我自己的家族。我就開始嘗試著說服他們,去拓印他們的身體。
YT:族人的範圍是多大?有多少人參與?
王沂:就是五服,我從家譜裡面找,都是父輩的,說實話我是第一次認真看家譜。我父親在上大學以前,一直生活在農村,農村跟城市最大的不同,就是族群概念,一個村子就是一個族群的聚居地。光父親這一支脈前後試驗了五十多個人,有的人皮膚用不了,我們只能再換,最後一共十根柱子、四十個人。
YT:年齡範圍和身高有要求嗎?
王沂:年齡跨度不是很大,因為拓印的時候天氣很冷,我們就找了青壯年,基本在40多歲、50多歲。我是1.93米,找的人是在1.80米到1.85米之間,跟我基本相當,我們家族的人都比較高。拓印的時候腳可以綳起來,肩背也可以折過來,最後的效果看上去人都差不多高。
YT:有多少來自老家農村?怎麼實施的?
王沂:基本上全是,除了我的不是,其他全部來自農村。先是在濟南做了一次,有一些親戚在濟南工作,就在我家附近的一個屋子裡實施的。因為人數不夠,第二次是直接回老家做的,就在縣城裡找了一個朋友的房子。我們需要有個交流的地方,也需要更衣、洗澡,把房子隔開一間,等於是我們臨時的工作室。
YT:這些長輩收到你的邀請有什麼反應?
王沂:我在製作過程中經常開玩笑說,我們家這麼多年積累的人緣全被破壞了,但最後他們還是很開心,因為沒有想到自己的身體還能成為一個作品。當然也有人不同意,還有很多人答應可以做,但是皮膚狀況不適合。比如我們小腿的皮膚、大腿的皮膚、肚子的皮膚,油脂含量不一樣,拓印的效果不一樣,小腿油脂比較多,拓印起來很簡單,後背也比較簡單,前胸會很麻煩。
YT:這個過程有多久?
王沂:從去年11月開始,到最後試驗成功將近3個月。有些地方是用拓,有些地方就要得印。最狠的時候,墨跟皮膚長時間接觸出現過敏,因為老洗澡,身體的油脂沒有了,有一段時間基本停工了,人的身體是不行了。到2月份才由重新開始工作,5月初的時候,我就直接包了一輛卡車,把現在這些作品從家運到北京來了。
「族烙——王沂個展」現場,同時也是實驗戲劇《司命》的舞台
YT:你這個作品收到過什麼反饋?
王沂:很多人對我提出一個問題,感覺很笨,做了這麼多,每次布展都特別笨。我感覺我是這樣一種人,沒有大體量勞動的話,感覺不可靠。這也是我創作的理念之一,很多人都在反對大體量勞動的時候,我覺得勞作本身就是意義。
實驗劇《司命》劇照
YT:除了父親家族,你還做過母親這一家族?
王沂:那是今年夏天畢業以後,想做一個延伸,我嘗試拓印過一組頭髮,特別精彩,就想把它單獨拎出來。我就收集了母親家族的長頭髮,但是後來發現更麻煩,它不需要大體量的工作,但是要重複特別多次,這一組作品叫做《髫*髯》。在剛開幕的個展上它和人拓柱並排展呈。母親的是一組,父親的是一組,算是有了一個呼應。
《髫 髯》架上拓片 尺寸可變 2016
YT:你成長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
王沂:996年以前我一直生活在部隊大院裡面,我覺得對我最大的影響還是家庭。我父親是作家,在作家協會上班,每天坐著班車去城裡面,然後再坐班車回來,他是我們大院裡頭唯一一個可以每天跟外界交流的人。我跟父親很少有學問上的溝通,幾乎沒有,但是相互之間對於對方所從事的事情又或多或少的知道。他有時候也喜歡發表發表對我創作的想法。2014年,我做過一個作品《第三把鑰匙》,是根據我父親1974年創作的同名故事繪製的。他為那本小人書寫的腳本,別人來畫,其實那本書主人公形象就是根據他的形象來的。整整40年以後,我根原作的構圖重繪了原故事中主人公子女的形象,講了一個在原先地域發生在他們子女身上的曲折故事。我父親是反對的,他覺得那個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不希望我去碰它,所以我要說服他,這是我的家族之間隱隱的一種關係。
《髫 髯》架上拓片 尺寸可變 2016
YT:你的母親呢?
王沂:母親是軍醫,唯一出去的通道是部隊的班車。賈樟柯拍過一部電影《二十四城記》,我感覺完全是我的生活。你說能接受到城市的生活嗎?也沒有,每天聽著熄燈號、起床號起床、上學、吃飯、睡覺。你說沒有接受城市信息嗎?用當時一句很簡單的話講,周圍都是一群說普通話的人,就是一個小社會。那個時候我媽就說,怎麼樣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於是她就讓我跟著當時部隊里的一個畫家於善英先生學畫畫,於先生的妻子是我幼兒園的老師,包括他的女兒後來也成為了我的老師。
《髫 髯》 架上拓片 尺寸可變 2016
YT:那段經歷跟你後來成為藝術家有密切關係嗎?
王沂:於先生起初是大院里的電影放映員,會畫畫,我從四歲開始常在他家跟著他玩,很多孩子都跟著他畫畫,他們一家人都特別和善。但我一開始沒想過要當藝術家,父母也不是特別想讓我吃這碗飯,只是當做興趣。回過頭來想,我從小畫畫不是特別出類拔萃,但我從小比同齡的孩子更喜歡看美術史方面的書刊。
《獨輪車》 裝置 人體拓片、樹枝、獨輪車、絨布 2.6×1.2×0.8米 2016年
YT:現在,你認為自己是個什麼氣質的藝術家?
王沂:我始終覺得自己是一個慢熱的人,開竅晚,我從小畫畫也如此,別人都畫得很好的時候,我還是一團糟。但是我自始自終都對研究、對美術史的發展懷有特別的興趣,我認為研究可能更重要,不管你是什麼類型的藝術家。這也是呂勝中老師對我的影響,他說我們要做學者型藝術家。我其實是堅決反對靈感論的,沒有靈感就做不了創作這是不負責任的說法。真正的藝術家應該是基於理性,進行的是一種系統性的工作。
《獨輪車》局部 裝置 人體拓片、樹枝、獨輪車、絨布 2.6×1.2×0.8米 2016年
YT:這半年你經歷的事特別多,心理上有什麼體會?
王沂:最深的體會是責任,以前我在女子學院教過課,在別的地方也帶過課,但是當你突然間成為一個正式老師的時候,特別是在美院,我突然不敢講了,尤其是在課堂上。因為我覺得自己的知識還欠缺,經驗也缺乏。你自己讀上四五年書,備上幾個月課,來課堂上兩三個小時全講完了,你怎麼辦?後來邱志傑老師說了一句話:「老師其實是一個學習的組織者,你上課其實是在豐富自己。」我覺得在美院永遠是一個進行式,沒有完成式。
YT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採訪整理趙成帥、圖片由藝術家王沂提供
※清邁卸下妝容的素顏一面
※YT報告:互聯網如何改變藝術世界?
TAG:YT藝術雲圖 |
※說服力訓練:自己騙自己
※我一直試圖說服自己,馬刺對勇士是有機會的
※說服不了自己,你從未屬於過我
※想跟男閨蜜兩人去旅遊,該怎麼說服自己的男朋友?
※若你需要一個說服自己看看世界的理由,這個女巫之家完全可以
※鄭傳華:軟文營銷心法,要說服別人,先說服自己?
※鄧小平的黨中央總書記,是這些人極力說服,才去當的!
※騙倒曾國藩的騙子,教你一招說服術
※重磅!騎士已經說服詹姆斯簽下長期合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忠誠!
※此人是蜀漢傳奇名將,說服了孫權,將三國延續了40年
※試衣間里的秘密,你是否說服自己上了當!
※為了自動駕駛谷歌也是拼了!旗下無人駕駛公司大搞宣傳說服美國人
※為說服父母接受自己的女友 這些星座男會怎麼做
※小女孩為說服父母,同意自己收養瞎眼貓咪,畫了這幅漫畫感動眾人
※蔣欣坦言自己不想演樊勝美,但是孔笙導演一句話說服了她
※說服自己讓心寧靜,一切將迎刃而解
※攝影師用8年時間說服紐西蘭最大黑幫,成功為黑幫成員拍肖像照
※服了!為養貓,美國11歲小姑娘竟寫了6頁論文說服爹媽
※9大行星自我介紹,地球的簡介秒殺整個銀河系,你就說服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