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駐外手賬|紐西蘭:來套中國的煎餅果子

駐外手賬|紐西蘭:來套中國的煎餅果子

市場是個有趣的東西。魯迅當年寫「福建野生著的蘆薈,一到北京就請進溫室,且美其名曰『 龍舌蘭』」。現在,我也大致能理解他心裡的感受。

1

最近,紐西蘭一家超級企業把旗下冰激凌通過某寶賣到國內,2升裝標價168至188元人民幣不等。我略有不忿,因為同樣產品在紐西蘭只賣4塊多,摺合人民幣不到20塊錢。

學市場營銷的寧博士,三十大幾、學位未遂,素來喜歡跟我爭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這次,他終於逮住教育我的機會,講一堆「原產國本身就是定位,有天然或人為稀缺性」之類的理論。隔行如隔山,我也懶得繼續辯。

還是內子說得對:「有人賣,有人買,關你們兩個窮鬼什麼事?!」

想起從前在比利時上學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布魯塞爾小捲心菜。在紐西蘭,沒少聽人吐槽這東西有多難吃。其實,這種略略發苦的菜只要對切,少用點黃油煎焦邊緣,就去掉了那種苦味。

不過,這菜在國內的宣傳中成為「甘藍類蔬菜之首」,售價昂貴,著實吃不起。用比普通甘藍貴得多的價錢去買可能堪比「神葯」的小捲心菜?至少我這種「窮鬼」沒那麼大魄力。

駐外手賬|紐西蘭:來套中國的煎餅果子

數月前,紐西蘭有一場母嬰用品展銷會,產品種類豐富,從零食到蹦床、從奶粉到安全座椅,大開眼界。恰好表姐懷孕,就順手買了奶瓶作為給未來小外甥的禮物,一套四隻,還有幾個可愛的奶嘴,摺合人民幣100出頭。

因為是歐洲產的,本以為漂洋過海到紐西蘭、到中國價格應該差不多。但在某寶上搜同款,國內的價格卻五花八門,最便宜不到300,最貴的1000冒頭。

我沒有孩子,暫時沒法完全體會父母可以為孩子不計代價的情感傾注。但外國的奶瓶是不是比中國好,是不是一定符合中國產品標準和中國孩子的體質,這些問題恐怕只能請教專家了。但專家說的真都客觀么?

2

內子無聊時,到紐西蘭一家當地出名的咖啡館學Barista。捧著證書學成歸來,很有儀式感地做了一杯奶泡咖啡,結果我沒看到什麼精美的拉花,連基本款的葉子和心形拉花也都有些杜尚的風格。問原因,得了一句「沒品位」的考語。

原來,Barista的重點不是拉花,而是奶泡、咖啡和牛奶三者完美的融合,期間又如牛奶的溫度一定要控制在65攝氏度等細緻入微的講究。至於拉花,不過是熟能生巧的炫技,好咖啡不一定有好拉花,拉花好也不代表咖啡好。

內子去的這家咖啡館也在中國開了店,就在西安北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咖啡館都主打「小白咖啡(Flat White)」,究竟是誰發明的是兩個國扯來扯去說不清的公案。

參考星某克的價格定位,「小白咖啡」大概是30塊錢,只不過是改了名字,叫做「馥芮白」,而這東西在紐西蘭的售價大概摺合人民幣20多,不算離譜。

能喝到價格並不離譜的咖啡,也許應該感謝星某克這種國際連鎖。無論是有心還是可觀,星某克做到了一點,就是給咖啡「祛魅」,讓它回歸一種普通飲品,而不像在緬甸只有五星級酒店大堂里才賣得出一杯體面的特濃咖啡。

紐西蘭也有星某克,也在那些寫字樓附近出沒,可在紐西蘭人眼中,大型連鎖咖啡館就像黃渤說得是個街頭的「牌子」,算不了檔次之選。

他們喜歡的是海邊或山腳,某家願意自己四處攢豆子混合烘焙的私家店主,最好還有一句「百分百紐西蘭創造」。

駐外手賬|紐西蘭:來套中國的煎餅果子

這種想法能不能出口到中國?我不知道。

3

在北京上班時,特別喜歡吃一對本地夫妻在盆兒胡同賣的煎餅果子,每天早上都有一群上班族在那裡排隊。內子有時下班晚,早上想要多睡會,我就提前出去交錢排隊。

那對夫妻分工明確,妻子攤煎餅,丈夫就在一旁收錢並向排隊的人提供侃大山服務。他告訴我,自己就住在旁邊的小區,和妻子每天下午當著街坊鄰居的面兒炸薄脆,每天用一桶附近超市買的新油,和面也是按照傳說中最正宗的天津配方,所以保證既好吃又安全放心。

喜歡跟這位北京大叔聊天,他除了給自己的煎餅做廣告,幾乎什麼話題都願聊幾句。大叔似乎不算擔心北京的霧霾,倒是說起國際新聞里哪裡爆炸、哪裡襲擊的時候特有感觸,一定要說一句「還是咱這裡安全啊」。

為了提神,上班每每帶杯黑咖啡。吃了滿口香菜蔥花的煎餅果子,喝一口去油消膩的咖啡,頓時精神滿滿,覺得相聲里說大蒜就咖啡頗有道理。

駐外手賬|紐西蘭:來套中國的煎餅果子

到了紐西蘭,多多少少還是會懷念下北京大叔的煎餅。眼看著華人移民數量增加,不少城市也能吃到煎餅,只是味道不那麼道地。有時攤煎餅麵糊過多,有時隔夜油條咬不動,有時候薄脆沒經過復炸太油膩。

可這裡煎餅的價格數目卻和北京大叔一致,乘上接近5倍的匯率差,吃煎餅也變成一件略有點肉疼的事情。這讓我午夜夢回總是想向北京大叔介紹一下紐西蘭煎餅市場的前景。

到了國外,煎餅也被紮上了「紅頭繩」、請進了「溫室」,還擁有了多種多樣的「變身」,可以夾帶培根、香腸,連醬料也可以換成蛋黃醬「美乃滋」,就好似美國上校爺爺在南亞賣咖喱味的米飯。

當然,煎餅並沒有什麼「紐西蘭統一價」,華人多的地方就便宜一些,華人少的地方就貴一些,華人再少的地方就沒得賣,就好像榨菜和松花蛋一樣。這件事很符合邏輯,因為消費的人多是華人。洋人願意嘗嘗鮮,但也就把煎餅當成是印度的拋餅或土耳其的kebab,不像我們眼中的布魯塞爾捲心菜,還得「祛魅」。

4

發現自己很喜歡用「祛魅」這個詞。這似乎不算太恰當,因為「祛魅」實在是一個過於宏觀的概念,但馬克斯·韋伯也說「祛魅」意味著更理智化。或者也可以換一個詞,叫做「脫敏」,讓錢包減少一些對於「外國月亮」的敏感。

這年頭,同胞多篤信市場的力量,堅持「看不見的手」。社裡的刊物曾約稿,希望了解紐西蘭的乳業發展。

說實話,中國牧業最難跨越的障礙可能不是外國的商業競爭,而是「看不見的人心」。別說牛奶,在中國土地上種出來的甘藍類小捲心菜,如果貼上布魯塞爾品種的名頭,恐怕也會比普通甘藍貴出不少。

不是所有的產品都可以像咖啡一樣通過連鎖的星某克「祛魅」,如果無法理性看待消費品,「看不見的人心」會像「看不見的手」一樣,左右市場。

當然,這種「脫敏」也應該篤信市場的方式,如何提升對「中國出產」的信心,並不是我和賣煎餅果子的北京大叔侃大山時能得出結論的事情。

5

後來,我還是在紐西蘭發現了好吃的煎餅果子,就在克萊斯特徹奇華人聚集的地方,縮在路口喧囂中的一個小門臉。

地震了,屋子地板晃動的時候也肝兒顫,後來忙活完了有機會咬一口煎餅果子,還是有些小感動。

生,而活著,不管在哪兒,都是那套吃喝拉撒的煙火氣兒。

什麼?多少錢一套?管它呢。

-END-

駐外手賬|紐西蘭:來套中國的煎餅果子

作者宿亮,國際政治學博士,曾就讀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中國人民大學,2011年入職新華社國際部,2014年任惠靈頓分社記者。

駐外手賬|紐西蘭:來套中國的煎餅果子

監製:李大偉

編輯:陳杉 劉一楠

圖片來自宿亮及網路

如果喜歡這類文章,歡迎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關注我們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國際 的精彩文章:

大千世界|快離開白宮的米歇爾打算完成這份人生清單?
熱點追蹤|特朗普國安班底:點將「白富軍」
外媒說華|福布斯:歐洲開始接受並積極利用「一帶一路」倡議
駐外手賬|美國大選的「證」狀
大千世界|原來優步還能跑長途!最新紀錄:640km

TAG:新華國際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朝駐外使節眼中的西方:簡直就是「山寨中國」
中國國菜是什麼?網友:西紅柿炒蛋
這個中國鐵杆的盟友倒向俄羅斯?中國要啥就給啥 俄賣武器使絆子
扎堆來中國談合作 紐西蘭有哪三件法寶
俄羅斯請中國炮兵來交流:沒想到帶來這東西來砸場子
外媒稱中國一鄰國比日本還兇狠:專買二手坦克只為跟中國陸軍作對
外媒:中國在南海沒錯 美在中國島礁玩火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美國孩子和韓國孩子
中國詭實錄《人頭瓜》流血的西瓜
英國荷蘭中國香港,四種「牛欄」奶粉身份揭秘
茂哥:羅塞夫玩殘巴西 中國當引以為戒
楊健:紐西蘭與中國關係將更上一層樓
中國大量軍火出口南美:外媒稱美在南海鬧事 中國就去美國後院
卡薩布蘭卡來了一支中國醫療隊 華人華僑:真親切啊
中國外長再出手:又一鄰國表態支持中方南海立場
黑瞎子島:被張學良葬送的中國雞冠
琿春——俄羅斯遊客青睞的中國邊境城市
來看看這次南海攔截美國軍艦的那些中國武器
中國喜得三件套:俄哭訴烏克蘭將國寶級技術送中國
英國亨利王子的中國玉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