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會捨己救人,會安慰同伴,還會調戲狗!鳥的情感有多豐富?

會捨己救人,會安慰同伴,還會調戲狗!鳥的情感有多豐富?

作者:Gisela Kaplan


編輯:游識猷


翻譯:陳銳路

七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靠近阿米德爾的北部高原如往常一樣迎來了繁殖季節,這也是野外觀察季的伊始。


寒氣凜冽,我坐在那兒一動不動地觀鳥。在這片海拔1000米的高原上,朝陽剛躍出地平線。透過雙筒望遠鏡,我看見一隻孤獨的小喜鵲,小心翼翼,幾乎是墊著腳尖地走著路,間或一陣小跑,異乎尋常地直直朝著它的領土邊界而去。


在離邊界幾步路的地方,小喜鵲慢慢繞過一排松樹,它壓低身體不斷轉頭看身側,尤其是跨過鄰居邊界的時候。片刻之後,一隻雌鳥出現,與它同行。


少頃,那隻雄鳥開始後退,退到自己領地里足夠遠的距離,又恍若平常一般覓食,彷彿剛才什麼也沒發生。

那隻越界的喜鵲 (攝影 :Gisela Kaplan)

會捨己救人,會安慰同伴,還會調戲狗!鳥的情感有多豐富?



我剛才看到了什麼?這隻年輕的雄性喜鵲知道自己壞了好幾條重要的喜鵲社交規矩嗎?而且它知道如果越界被抓住,自己會面臨一些懲罰嗎?這隻喜鵲有道德感嗎?


科學家的傳統觀念中都盡量避免動物有情感這個觀點,並非僅僅是出於懼怕擬人論或過度解讀,其中還有一段很長的文化歷史背景,讓科學家們將身體與心靈,理性與情感分開看待。

人們曾經固執地認為動物不具備推理,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人們甚至覺得動物感受不到疼痛,更別提其他複雜的情感了。現在看來,這實在錯得離譜。


鳥也是有感情的


養寵物的人都知道,他們的寵物會歡喜、生氣、吃醋、悲傷、興奮和故意淘氣,它們能表達的情緒同自己主人一樣多。關於這一點最好的例子莫過於狗和貓。

會捨己救人,會安慰同伴,還會調戲狗!鳥的情感有多豐富? 點擊播放 GIF/509K


meow~~


19世紀中期,查爾斯·達爾文 (Charles Darwin) 是第一個提出動物有情感的人。一個世紀後,諾獎得主尼古拉斯·廷伯根 (Niko Tinbergen) 又重提了動物有情感這個頗具爭議性的話題。


沿襲達爾文的觀點,廷伯根提出了生存的四大「F」需求:戰鬥 (fight)、逃跑 (flee)、性交 (fornicate)、吃飽 (feed),即最基本的恐懼、飢餓和性需求——我們現在稱之為動機的狀態


一對茶色蟆口鴟夫婦,它們可是一夫一妻制喔(攝影:cskk/Flickr)

會捨己救人,會安慰同伴,還會調戲狗!鳥的情感有多豐富?



但鳥類還擁有多得多的情感。好記性能提高生存的幾率,所以它們通常都會記住那些危險恐怖的經歷。研究表明,現代都市中的鳥兒們能記住那些它們認為危險的,或是有威脅性的人的樣子。


現在我們知道,鳥的大腦有兩個半球,而且是偏側化的 (每個半球分別負責不同的功能),如人類和其他脊椎動物一樣。其中右腦負責表達激烈的情感 (例如恐懼和攻擊),左腦則管理常規事物,思考如何應對外界環境,並可能抑制右腦對外界產生的強烈情緒。


所以鳥類可能比我們之前所想的更像人類,不過有一個重大的差異:鳥類通常不會無緣無故地產生攻擊性。實際上,攻擊性是一種功能異常的情緒,它漫無目的,甚至常常對表現出攻擊性的個體本身有害。

會捨己救人,會安慰同伴,還會調戲狗!鳥的情感有多豐富? 點擊播放 GIF/995K



嗯......一般來說不會這樣 圖片來源:giphy


鳥兒們當然也會生氣憤怒——粉紅鳳頭鸚鵡和白色鳳頭鸚鵡的主人們都聽過這樣的金玉良言,鳥首羽毛豎起來時最好離它們遠一點。但鳥兒們也有愉悅、幽默或是抑鬱的情緒,有研究顯示,疏於照顧或者生活環境太過簡陋都會讓鳥產生悲觀情緒。

會捨己救人,會安慰同伴,還會調戲狗!鳥的情感有多豐富?



「生氣了哦!!」


鳥兒也許能體會其他鳥的感受(共情),然後甚至會安慰它們。鳥類也許有正義感,會因伴侶的離世而深受影響 ,並表達它們失去所愛的悲慟。我曾觀察到一隻受了致命傷的茶色蟆口鴟,它的伴侶一動不動地在它的遺體旁守了三天,直到第四天伴侶也隨之去世。


鳥類也是社交高手


澳大利亞本土鳥中一夫一妻制的比例高得驚人 (大概超過90%),合作物種 (巢中親屬、兄弟姊妹會互相幫助) 的密度也是世界首屈一指。一生一世一雙鳥的鳳頭鸚鵡就有著非常親密的夥伴關係,因此它們會不斷互相理毛,並關注對方的需求。


共棲時間如此之久的物種,待在一起許多年的話 (比如葵花鸚鵡動輒一婚60年),也是會產生摩擦和不愉快的,但為了繼續留在配偶身邊或是群里,它們總會找到解決辦法


比如白翅澳鴉的巢中倘若有個偷懶的幫手,在餵食時只是假裝幫忙,那麼長輩就會責罵它。而一群灰短嘴澳鴉一起用泥築巢時,是輪班朝鳥巢運泥巴,你就會看到有個別灰短嘴澳鴉站在邊上曠工。


灰短嘴澳鴉在家族中生活,每隻鳥都應盡到自己的責任。(攝影 :Gisela Kaplan)


在科普頓壩 (新南威爾士州) 附近我曾多次觀察到灰短嘴澳鴉暴怒,它們圍近偷懶的那一隻,朝它尖叫甚至啄它,直到被責問的那隻鳥重回隊伍中拾起自己的差事。


科學家們已從鳥類身上觀察到共情心、利他性、撫慰傷員或戰敗者,並認為鳥類是能將心比心,進行換位思考的

會捨己救人,會安慰同伴,還會調戲狗!鳥的情感有多豐富?



親親~ 圖片來源:arkive


舉個例子,有觀測記錄道西澳大利亞小麥帶區的幾隻暗燕鵙 (與伯勞鳥和喜鵲同科) 曾一起調戲一隻嘴裡叼著蟲子的嬉戲闊嘴鶲。一隻燕鵙在闊嘴鶲頭頂飛,趁著它被頭頂盤旋的燕鵙分心時,另一隻燕鵙直朝闊嘴鶲飛去搶走了它嘴裡的蟲子。那麼誰是最後的贏家?


如果動物所有的行為都是自私的話,那麼誰得了蟲子誰就會把它吃掉,但那隻暗燕鵙並沒有這麼做。它將蟲子給了分散闊嘴鶲注意力的那隻暗燕鵙。或許兩隻燕鵙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情形會輪換角色,但這仍意味著它們能夠克服食物的誘惑。


幫小狗趕走樹巨蜥的黑額礦吸蜜鳥(攝影 : Gisela Kaplan)

會捨己救人,會安慰同伴,還會調戲狗!鳥的情感有多豐富?



我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靠海的自然保護區時,曾花了幾周時間親手餵養一隻黑額礦吸蜜鳥,那是一種合作型的食蜜雀,陪伴我們的還有幾隻年幼的脊背犬。


某天,一隻小狗在走廊上曬著太陽睡覺,而我離得有一段距離。黑額礦吸蜜鳥發出預警般的叫聲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趕過去時看到它猛撲向一隻樹巨蜥的頭頂——並且反覆這樣做。我竭盡全力跑向小狗,朝它大呼示意身邊的危險。


巨蜥看到我後轉身就逃走了。這隻黑額礦吸蜜鳥冒著生命危險救了小狗一命。它不是無緣無故地朝樹巨蜥俯衝的,它這麼做是為了救一隻小狗。


此外,經常有人問我,鳥類有幽默感嗎?也許有的。


我們有一隻粉紅鳳頭鸚鵡叫菲利普,它充滿感情(且滿懷嫉妒)地學會了我們所有狗狗的名字,而且它非常擅長模仿我們的聲音,所以它經常輕鬆地喚起狗狗們的注意。


想像一下這個畫面:一隻還沒足球高的小鳥站在地上發出召喚,四隻大型的羅得西亞脊背犬乖乖過來,小鳥讓它們在自己面前站成一排,然後甩頭徑自走開,一路發出輕笑聲。

會捨己救人,會安慰同伴,還會調戲狗!鳥的情感有多豐富?



粉紅鳳頭鸚鵡,IUCN列為「無危」。但難以人工繁殖,不建議私養。


鳥類社會組織的不同,決定了它們情緒和對他人情感的複雜程度。比起那些只有短暫關係的鳥來說,有長期社會聯繫的鳥類表現出了更複雜的行為和大腦。


毫無疑問擁有複雜社會關係的鳥擁有更多——更多愉快,更多悲傷,但其安全度也相對較高,且通常壽命更長。在這片艱苦易變的大陸上,顯然抱團結伴才是王道。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他們偷拍雪豹、給斑頭雁看孩子、上高原撿垃圾,有個壕看在眼裡
眼睛,鞭毛,有機硅:自然如何「無中生有」?
病從口入?別忽視了真正的「幕後黑手」!只有4%的人能做對!
超市裡的水果不好吃?那是,好吃的果子哪輪的到你!
吃瓜群眾們,2016這一年,你又被朋友圈坑了多少回呀?

TAG:果殼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狗狗能做什麼?除了陪伴,也許它還會救人!
我是醫生,也是相師,我會救人,也會抓鬼,可有一天我這裡來了個人……
關鍵時刻,大象跳水救人,你還會狠心的對待它們嗎?
不是每一種動物,都會捨命救人,Ta是搜救犬,是我的恩人
世界上最聰明的一種狗,不僅會騎馬還會救人
只有4分鐘!學會這些,可能救人也救己!
小心!這些葯既能救人,又能讓人喪命,一旦吃錯後悔莫及!
《安心就不會痛》給遇到挫折或困難的人做聽眾,也許能救人一命
史上最萌的小夜燈,還會「叫床」,關鍵時候能救人一命?
故事:叫花子以死相逼要吃肉,農民救人反被訛,好人會有什麼果
僅僅一味葯,卻能救人於危難之中,你知道是什麼嗎?
看完節目中的軍犬會表演還會救人,養狗狗的網友們心拔涼拔涼的!
【健康】這種野菜居然是白髮剋星!還能救人!隨處可見,可惜人們都扔了……
學會這幾招,關鍵時刻能救人!
他們結伴,不僅是一路同行,還是一起結伴救人!
春天有這病心會痛,判斷對救人一命
臉書都能救人命!人生已經如此艱難,有些事情早該看穿啊!
你以為病毒都很可怕?它們有時候還能救人類一命呢!
搞笑動態:我是真心想救人的啊!我也沒有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