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語不驚人死不休奉善而行,諸惡莫為

語不驚人死不休奉善而行,諸惡莫為

語不驚人死不休奉善而行,諸惡莫為



生活:

1.世界觀是你的想法,人生觀是你的看法,價值觀則是你的做法。想對了,看準了,做好了,人生就沒問題了。


2.世界觀,是一個人的智力起點,人的一切行為,都是按照腦子裡的想法來。如果你對世界的認知是錯的,那麼,你就會處處碰壁,事事不順。


3.人生會經歷三次成長:第一次是發現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第二次是發現即使再怎麼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事令人無能為力;第三次是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竭盡全力。


4.如果,你想幫助別人,就一定要讓接受幫助的人,體會到這種幫助的價值。當我們需要別人幫助時,要認識到獲得幫助的度,這個度不可低於自己的能力。

5.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說:你自身的權利,需要自己來爭取。我們今天享受到的每一點公平,每一點滴自由,都是無數前人,付諸努力的結果。


6.無論幾點去睡 ,反正一天又過去了。無論終點在哪裡,反正一年又要過去了。照顧好自己,如果尚有餘力,記得保護美好的東西,不畏不怖不慫不退不磨嘰。


7.人生有兩條路,一條用來惜福,一條用來遺憾。如果你總是風聲鶴唳地看過去,生活只好讓你四面楚歌。


8.什麼是安全感,說到底是當你覺得自己有能力突破約定俗成的壁壘,面對困難與黑暗,不斷挑戰那些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事,你戰勝過自己的惰性、軟弱、恐懼。


9.在二十多歲的年紀,最可怕的是,你的能力追不上慾望,卻又無能為力。更可怕的是,你捨棄不了慾望,卻用尊嚴來彌補這個能力。

10.一個人「最缺」的往往因時因地並不相同,既包括物質方面的東西,也包括精神、健康、品質、能力、知識、修養等看不見的財富。能不能及時發現自己所缺,並進行有效填補,或許是檢驗一個人自省能力的一種參照。多從自己的身份與角色出發,多觀照實際,常常考量自己欠缺什麼,缺則補之、少則增之,才能讓自己不斷收穫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成長。


情感:


1.為什麼那些「有個性」的姑娘活得比「好女人」更好。因為她們懂得取捨,她們明白這個世界上不會所有人都喜歡自己,那麼,與其努力從眾,不如活出真實的自我,也許不被那些賢惠、家庭觀念重的人所喜歡,可是卻會吸引其他和她們一樣觀念的人,所以她們從來不必擔心,沒有人喜歡自己。——晚情


2.怎麼才能看出一個男人是不是愛自己?答案其實很簡單,看他是否願意把自己最稀缺最寶貴的東西給你,對於缺乏物質的男人而言,他最缺乏最寶貴的就是金錢,那麼就看他願不願意花錢;而對於有錢男人而言,他最缺乏最寶貴的就是時間和他的身份地位,所以他願意為你花時間,願意給你名分才是證明愛的最佳方式。親愛的姑娘,真正愛你,懂得為你著想,有責任心想和你過一輩子的男人,一定會給你名分,沒有任何借口。


3.決定一個家庭是否幸福,主要看這一點:這個家庭到底是有智慧有見識的人在當家,還是那些無明的人佔了上風。如果是後者,這個家庭基本上算是完了,絕對天天雞飛狗跳,矛盾叢生。若是你容忍無明之人主導你的生活,決定你的選擇,其實你也是個無明之人。

4.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既不為難別人,也不為難自己,如此,才是三十歲的女人,應有的姿態。


5.真正有才氣的女人,並不需要別人無止境的陪伴,才華就像她的朋友和愛人,她投入其中自得其樂,很少覺得孤獨。才氣和勤奮,猶如靈氣和匠氣,才氣不是肆無忌憚地揮霍,而是小心翼翼地維護,你珍惜它,它也珍惜你。


6.如果我們要有效地傳達彼此的愛,我們必須願意學習我們配偶的主要的愛之語。一旦,我們辨識且學會說你配偶主要的愛的語言,相信你也等於發現長久的、充滿愛的婚姻秘訣。


7.我這輩子最反感的就是兩句話,一句是婚姻久了,愛情就會變親情,第二句就是婚姻和誰過,到最後都一樣。但凡婚姻幸福的人都說不出這樣的話,要是和你伴侶無比恩愛,你會告訴他/她說,我們現在只剩下親情,沒有愛情了嗎?好的婚姻既有親情式的踏實平凡,又有愛情里的相互欣賞和喜愛。至於和誰過都一樣就更不著調了。

8.一個自身婚姻不幸福的人,是無法指導你去獲得幸福的婚姻的。幸福的人,能夠和你分享幸福的秘訣,不幸的人,只能和你分享不幸,因為,沒有享受過婚姻的幸福,如何向你描繪幸福的感覺呢?但不幸的人也分兩種:一種是心懷慈悲,希望別人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轍,還有一種就是到處傳播負能量,希望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樣麻木、不幸。


9.當你愛上一個人時,應該感謝他照亮了你的靈魂,感謝這世上有一個人如此牽動你的心,有一個可以愛的人是人生的幸福和棲息地。


10.正確的開始,微小的長進,然後持續,可能幾乎沒有什麼事你做不成的。你想讓自己變強,那就每天做一件讓自己更強(開心)的小事,想想它是什麼?你想讓婚姻變強,那就每天做一件讓配偶更強(開心)的小事,想想它是什麼?


智慧:


1.一切重要的東西,都可以歸為閑暇,包括時間的量和時間的質。健康和快樂,也可以歸入時間的量和時間的質。錢不是不重要,錢很重要,錢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讓人從很多束縛中解脫出來,擁有更多更好的時間。但並不是有錢有時間,就叫「暇」。「暇」有悠閑、從容的意思。即便沒有外物束縛,自己感到蹙迫,也不叫暇。閑暇不是時間多,而是時間不被奴役。


2.我喜歡自己現在的樣子,所以我不會總是設想「如果能夠回到從前。」從前的我,不像現在這樣自由。我對世界的了解,也不像現在這樣深一些。而未來,我還會更好。——蕭秋水


3.「你知道人類最大的武器是什麼嗎?」 「是習慣與信任。」 ——伊坂幸太郎《金色夢》


4.其興也悖焉,其亡也忽焉。意思是:禹和湯怪罪自己,他們的興盛很迅速,勢不可擋,桀和紂怪罪他人,他們的滅亡也很迅速,突如其來。


5.「問題點」原則,即根據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的學習。有問題才有需求,發現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學習甲,學習甲的時候發現還要知道乙,學習乙的時候發現還需要了解丙......就這樣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習知識,隨著問題的挖掘讓信息不斷的豐富,一步一步明確自己的方向,由點帶面,如同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6.如果我們可以切換上帝視角,俯視自己有生以來所有的歷程,看著自己究竟是如何一路蜿蜒向前,他人又是以何種路徑接近我們,和我們同行又或者是擦身而過,那麼,我們看到的是一張由慾望和目的交織成的網。我們遇見什麼人,又或者是被什麼人吸引,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神秘,也沒有所謂命運的東西在作祟。我們選擇了什麼樣的人在自己身邊,我們如何對待自己身邊的人,已經釋放出了足夠多的信息。——和菜頭


7.這世界是由天才改變的。天才作用的大小,在於他的創造能多大程度能被其他人複製和掌握。按這個標準,科技天才無疑贏過了文學天才。比如,輪子的發明使用後,第二個工匠極易模仿。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寫進教科書,就可大幅提升後代的思維質量。——連岳


8.我受了十年的罵,從來不怨恨罵我的人,有時他們罵得不中肯,我反替他們著急。有時他們罵得太過火了,反損罵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們不安。如果罵我而使罵者有益,便是我間接於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願挨罵。——胡適


9.找到你內心最真誠的聲音,它同時呈現出善良與智慧。我們真的很難確定一個人的品質好壞,但邪惡只有一種——舉凡把一種觀念、觀點或認知,凌駕於生命之上的,必是邪惡!


10.比閱讀更重要的,其實是閱讀中的思考,帶著腦和心去閱讀,我把這個稱為「獨立閱讀」。在獨立閱讀中,我們對知識進行再次的深度加工,和自己既有的知識&經驗體系去對照、印證,去碰撞,去對比,去分辨,然後破立、融合、存疑、延展、細化。經過了這樣一個過程的閱讀,看起來我們是閱讀一篇文章,但其實我們代入了自己整個身心、思維、切身經驗中的第一手素材。在這樣的閱讀中,一篇文本可能會幫助糾正我們知識體系中有問題的結論或預設,可能會為我們已經相對確立的結論提供更深刻的佐證,可能會幫助彌補我們知識體系中的短板,可能幫助我們去進一步反思我們的知識體系中那些含糊、泛而泛之的初步結論,可能打開了另外一條新的知識分支。——劉未鵬


觀點:


1.川普的商人特質過於醒目,中國應該適應這種變化。商人的特點務實,當然,也會因為過去看重眼前利益而忽略大戰略的構建,這或許會留出可以抓住的軟肋,找到更有針對性更有力度的對策。——時寒冰


2.美國真的把稅收從30%到15%,給中國帶來的挑戰是非常嚴峻的。因為減稅後很可能各國的資本都會向美國流動,美國資本多了以後,會更多的投入到科技創新里去,其科技很有可能會出現一個水平的升躍。——許善達


3.特朗普和蔡英文通電話,特朗普的真實意圖到底是什麼?其實也很好猜。以特朗普的性格,他就是要攪局,攪局之後,才能佔據主動。他要先從中國的手裡奪走一些東西,到談判的時候再還回來一些,然後還要以此為籌碼,從別的地方索取更多。你遇到一個彬彬有禮的人,會跟他講道理;但遇到一個不講理的人,在大多數情況下你可能會選擇退讓,不跟瘋子一般見識。這恰恰是特朗普想要的結果。——何帆


4.一切真正有價值的知識獲得,都基於「隻字不差地閱讀」的能力。甚至,這只是最基礎的能力,在這基礎上,還要練就一身另外一個進階的能力: 「從字裡行間搜尋那些雖然沒寫出來,但事實上很重要的信息」的能力。這個能力和「深入表象看透實質」是相通的,我完全無法相信這種能力很強的人,在這個市場經濟時代竟然賺不到足夠多的錢。——李笑來


5.在這個時代里,太多人喜歡提出大而不當的問題,也有太多人試圖為所有人給出普遍真理。——和菜頭


6.有人告訴你「犧牲你個人的自由去爭取國家的自由」可是我要告訴你「為個人爭自由就是為國家爭自由,爭取個人的人格就是為社會爭人格。真正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來的。」——胡適


7.東方人見人富貴,說他是「前世修來的」;自己貧,也說是「前世不曾修」,說是「命該如此」。西方人便不然,他說,「貧富的不平等,痛苦的待遇,都是制度的不良的結果,制度是可以改良的。」他們不是爭權奪利,他們是爭自由,爭平等,爭公道,他們爭的不僅僅是 個人的私利,他們奮鬥的結果是人類絕大多數人的福利。——胡適


8.微信其實就是生活。有朋友關係、有朋友和朋友分享的信息,一個虛擬的社會。隨著互聯網對生活的深入,人們在遷徙,現實世界越來越寂靜,虛擬社會越來越嘈雜。微信也確實變的變得越來越重。但現實世界和虛擬社會之間依然有那麼一道牆,這道牆讓兩個社會都不舒服,小程序就是用來打掉那道牆的。——余晟


9.在社交網路上,人們批判以牙還牙的教育方式,認為那是粗鄙的達爾文社會成員才會採取的方式;人們也批判忍氣吞聲的教育方式,認為那是毫無原則的犬儒,助長了校園霸凌的囂張氣焰。我承認,這些批判都很有道理,站在了人類發展正確的方向上。唯一的問題在於,他們的腳沒有同時站在地上。如果那些在鍵盤上傾瀉狂怒之情的人,自己擁有一套十幾萬人民幣一平米的學區房,因此能把自己的孩子送進一所重點學校,此刻他們多半也都是沉默的。——和菜頭


10.吃瓜群眾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這種危險性來自圍觀者對被圍觀的人所產生的「莫名其妙的道德優越感」。——彭凱平


心理:


1.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表示,儀式感的本質是心理暗示,就是通過一件事,給自己一個回車鍵。


3.有沒有靜下心來仔細思考自己內心最恐懼的到底是什麼呢?是害怕沒有一份好的工作、失去美好的愛情,還是怕失去自己的財富呢?其實當你鼓起勇氣面對自己的恐懼的時候,你會驚訝的發現:人最大的恐懼就是來自於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感!


4.人是難以避免情緒化的,每個人的智力,其實相差無幾,起碼的是非對錯還是明白的。但,當我們陷入到情緒化中時,對抗之心,抬杠之舉,就會讓我們做出與自己認知相反的事情來。所以,不要憎恨,那會影響你的判斷力。


5.有些人的認知,是寬和的。而有些人思維認知異常狹窄。思維狹窄的人,容不下認知寬和的人,這種不認可,就構成了心理學上的反社會人格。人格如果徹底被扭曲,是非也完全被顛倒,甚至不惜搭上性命為代價,只為摧毀美麗、善良與愛。那因為被扭曲的心,無法接受一個陽光的世界。


6.人性這個東西,是萬萬不可以測試的。測試出來的人性,不是人性。——只是對你無端測試的,憤怒反彈。人性不可以亂測試,不是說人性抵抗不了誘惑,而是測試的本身,意味著對當事人的最大污辱。


7.人腦是劇本式思維而非量化思維,於是我們會恐懼飛機墜毀,而對肥胖帶來的糖尿病痛風等潛在風險報以輕視的態度。 同樣,我們不會對一項投資的失敗感到同情,但卻容易對被清出局的創業者予以極大的情感支援。——《清醒思考的藝術》


8.人的一生其實是在路上。那終極目標指向何方,其實與一個人自己決定一生到底要什麼密切相關。人生為自己設定的物質性目標不外是金錢、權勢、名位而已,這些目標不管多麼遙不可及,到底是有限的。對有限目標之追求最終難逃凱撒之悲——凱撒在登上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以後,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這一切原來是如此空虛與無聊——說到底,人的尊嚴在於人的創造性,在於人能夠「精神地生活」,在於人的心靈所享有的那種無邊無垠的自由。


9.人類對有些事情,比如性、八卦,比對國際爭端等嚴肅話題的興趣更大。這和人的原始慾望有關係,它們會讓人產生興奮感,產生多種引發愉悅體驗的神經化學激素。這種看「熱鬧」不僅帶來心理滿足,也帶來生理滿足。——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


10.典型的心理防禦機制就包括酸葡萄心理。人們通常會說,你看那些名人和成功人士,他們其實活得沒那麼好,只是看上去好而已,誰還沒有煩心事,等等,聊以自慰。因為人是需要自我平衡的,我們需要把自己想得很好、受人尊重,而實現這一心理需求就需要藉助社會比較、社會關係來滿足自我認識。我們之所以關注別人,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關注自己,通過別人的樣子,能更好地了解和安慰自己。


教育:


1.龔自珍在《病梅館記》里形容病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很多人,都是被這樣修剪的,以愛的名義,希望我們進入千篇一律的命運。


2.「喜歡的樣子」是個容器,盛納著一切我們所喜歡的。無形之物如性格、志趣、習慣、行為模式,有形之物如花草樹木書藉器具。很多時候,麻煩在於: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如果真正喜歡,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有什麼不好?其實需要的是得逼自己一把。


3.作為父母,當孩子提出自己並不過分的願望時,自己無法滿足,卻一邊教育孩子要體諒自己工作辛苦,一邊繼續渾渾噩噩沒有想過去努力改善自己和孩子的生活,去滿足孩子的願望,這其實特別可笑。這種行為在教育學上,是推卸責任的行為,把本應當自己承擔的責任推給了孩子。


4.孟子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5.懂事不是恐懼,不是懦弱,不是在侵凌面前,退縮並啜泣。懂事不是對孩子天性的壓抑,更不是讓孩子的退讓,滿足成年人的面子。懂事意味著孩子能夠正確解讀人際規則,不自卑,不狂妄,遇事時能夠明晰、簡捷的表達出自我願望。能夠學會與小夥伴的談判,與成年人的常態交流。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要知道孩子的認知世界很小,對父母的依賴極重,父母眼裡微乎其微的小事,有可能關係到孩子一生的心智成長。


6.要告訴孩子,身體孱弱,未必一定會受欺凌。但精神孱弱者,哪怕是個成年人,逢事縮頭縮腦,見人擔驚受怕,在社會上都逃不過被欺凌。知乎有個問題:在美國,遇到老奶奶倒在地上,要不要扶?標準回答是:美國的老奶奶,都是自己走路自己開車,風風火火,根本不會趴在地上讓你扶。


7.父母務須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足夠的心理強大,萬不可給孩子灌輸錯誤的等級觀念,賦予尊嚴感與責任意識,能夠讓孩子心智如期的成熟,避免呈現出弱勢心理或表現,引發欺凌現象。所有的孩子終將長大,所有的事情,都只是人生的一個過程。要清楚遊戲規則與法律的界限,讓規則歸於規則,法律歸於法律,只有你思維明晰,認知清醒,才能夠適應這個複雜的世界。


8.孩子的成長,是個漫長的實踐課題。不優秀的父母,放任不管或是管制太嚴,都有可能毀了孩子。而優秀的父母,最多只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最後長成什麼樣,還得靠孩子自己。優秀父母會給孩子一個持續的、堅韌的人生信念,讓他們於挫折與艱澀之中,能夠義無反顧的走下去。


9.保持一項愛好,讓它在時間的深度和長度中慢慢生長,可能會得到始料未及的成就。


10.你現在還小,不懂,但是這個很重要,非常重要。你想,等你到了我這個歲數,你沒準也會問自己,從小到大,這輩子,有沒有遇見過那樣一個姑娘,那臉蛋兒,那身段兒,那股勁兒,讓你一定要硬,一定要上?之後,哪怕小二被人剁了,鏇成片兒,哪怕進局子,哪怕蹲號子。這樣的姑娘,才是你的絕代尤物。這街面上,一千個人里只有一個人會問這個問題,一千個問這個問題的人只有一個有肯定的答案,一千個有肯定答案的人只有一個最後干成了。這一個最後干成了的人,幹完之後忽然覺得真他媽的沒勁兒。但是你一定要努力去找,去干,這就是志氣,就是理想,這就是牛逼。——Machael


思辨:


1.奉善而行,諸惡莫為。善良或是友誼,是我們內心最真誠的願望,每個人都有付出的強烈衝動。這種衝動只是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成就我們完美的人格認知,與他人無關。——對友誼、對善良、對所有付出的揮霍,因其偏離了主旨,不能再稱其為善。當你的有限幫助,被曲解為無限的責任時,你的付出就失去了價值。


2.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何以有生,而在於自己怎麼生活。你若情願把這六尺之軀葬送在白晝做夢之上,那就是你這一生的意義。你若發憤振作起來,決心去尋求生命的意義,去創造自己的生命的意義,那麼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義,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義,生命無窮,生命的意義也無窮了。——《人生有何意義》


3.何謂「生與死」?佛陀講了一個茶杯的故事。某天小和尚不小心打破了師父的珍貴茶杯,他問師父:人為什麼一定要死?老禪師說:世間的一切,有生必有死,這是自然的事。小和尚馬上掏出茶杯碎片說「它的死期到了」,嘻嘻笑著拔腿跑開,留下目瞪口呆的老禪師。


4.若理性不存在,則善良無意義。若心智不健全,則幫助無價值。若缺乏相互尊重,則友誼不過是鏡花水月。最有價值的幫助,莫過於喚醒心中的尊嚴意識,莫過於讓自己和對方,成為通過自我努力、改變命運獲取尊嚴的人,成為對哪怕舉手之勞,都心存無邊感懷的人。


5.矯情女青年有三個堅定而錯誤的價值觀:第一,掙錢很惡俗,不值得掛嘴上放心裡。第二,幻想能力強,動手能力差。第三,被愛情耽誤了太多時間。而一個掙到錢的文藝女青年,往往能夠把「文藝」直接變現,「文藝」不是她與現實割裂的刀片,而是在有點硬冷倔的世界裡自我取暖的慰藉,她像一個蒸不爛,煮不熟,錘不扁,炒不爆,響噹噹的銅豌豆,圓潤地支撐著自己的小宇宙。——李筱懿


6.主流媒體的基礎是傳播最新的新聞,但這種新聞必須客觀——至少你必須努力追求客觀,但這正是主流媒體不可解決的問題。儘管所有媒體都明白客觀是新聞的生命,但是,主流媒體是由相關投資方或者乾脆是由政府控制的,本身有自己的利益訴求,而且,采編人員無論多麼想讓自己客觀,都免不了帶出自己的傾向性。而當這種傾向性與民意抵觸的時候,主流媒體自己並不明白(或者不願意明白)。


7.因為敵人足夠強大,因為敵人足夠勇敢,所以我方將士的犧牲才是有意義的。尊重歷史,尊重敵人,本質上就是尊重自己,這個道理其實並不難懂。反過來說,手撕鬼子其實是在侮辱抗日戰爭中失去生命的英靈,把他們的付出和犧牲在娛樂中徹底虛無化。——和菜頭


8.我發明加特林機槍,是因為看見戰爭中死去的人太多了。所以我希望發明一種武器,依靠兇猛的火力,讓一個士兵代替一個連的兵力,通過減少士兵數量達到減少傷亡的目的。——查理.喬登.加特林


9.笨蛋才問自己的專業好不好,聰明人只看自己的專業或知識是不是可以結合未來趨勢,抓住機會。


10.如果你想幫助一個人,了解清楚受益對象的真實情況,你就自願行動,用你自己的錢自己的時間。其他任何強制手段,都不是幫助,都是在損害某一部人的利益。任何愛,都是有成本的,愛得越多,成本越高。這成本不是由吶喊者、鼓吹者付出,那一定是由其他人付出,甚至是被迫付出,不想愛都不行。我想,最公平的方法是,誰鼓吹,誰買單,你的愛,你付費。——連岳


常識:


1.厚德而載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2.絕不要把你的友誼,強加給不需要的人。什麼人不需要你的友誼呢?認為你無足輕重、認為你的付出不值一提的人。——《教父》


3.很多女人,以傻為豪,覺得傻就是天真,認為男人不喜歡太聰明的女人。事實上,除了心懷鬼胎、自信不足、能力有限的男人,沒有一個喜歡傻女人,尤其是那些成熟睿智、事業有成、注重精神世界的優秀男人,必定喜歡一個能和他站在同等精神高度交流的女人。


4.身為一個警察,怎麼可以沒有看過就一味瞧不起推理小說?這不就像銀行員瞧不起經濟小說、談戀愛的人瞧不起愛情小說、野兔瞧不起童話故事?


5.相處的秘訣不是誰為誰改變,而是樹立一個共同的遠大目標,大家的眼睛看著目標,而不是盯著眼前。有遠方誘人的夢想,你才能忍受暫時的勞累、枯燥、磨合。創業夥伴可以喝不同的茶,擦不同的口紅,有不同的朋友圈,喜歡不同的電腦,卻一定要目標相同。只有目標相同,才容易互相理解、彼此和解。


6.當人們相信自己的道德比他人高尚時,便會做出不道德的事情,並且會自動認為這麼做合情合理、天經地義。


7.只要能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那麼你就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無論成敗早就已經註定,它們都屬於你人生的一部分。


8.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9.再過幾天,中國就陷入西方媒體和悲觀經濟學家預測的那樣:工廠停工,商店關門,政府停頓,交易所無法交易,有錢人拖家帶口奔向海外,本地老百姓急於把貨幣兌換成食物,許多家庭更是在門口張貼標語表達訴求,街上充滿著爆炸物殘留的火藥味,人們大都無所事事,成天酗酒,打牌,兒童成群結隊去討錢……中國人們把這種景象稱之為:過年。


10.五花:即金菊花、木棉花、水仙花、火棘花、土牛花。金菊花,比喻賣茶的女人;木棉花,比喻上街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比喻酒樓上的歌女;火棘花,比喻玩雜耍的;土牛花,比喻一些挑夫。八門:即巾、皮、彩、掛、平、團、調、聊這八門。一門巾,算命占卦的;二門皮,賣草藥的;三門彩,變戲法的;四門掛,江湖賣藝的;五門評,說書評彈者;六門團,街頭賣唱者;七門調,搭棚扎紙的;八門聊,高台唱戲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岸讀書 的精彩文章:

過於在意別人想法,如何克服?
萬里異國做中餐——歐行之五
漫談「口頭禪」
何謂「生與死」?
怎麼快速變成熟?

TAG:左岸讀書 |

您可能感興趣

語不驚人死不休白賁無咎
語不驚人死不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語不驚人死不休(192)奉善而行,諸惡莫為。
語不驚人死不休有才而性緩,有智而氣和
語不驚人死不休弱者易怒如虎
美文雅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情不動人罷不能
語不驚人死不休幸而數載寒窗苦,自此阡陌多暖春
袁姍姍語不驚人死不休,還好雷佳音心臟好,要不真吃不消
語不驚人死不休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語不驚人死不休真正的隨緣有三重境界
語不驚人死不休絕望是懶貓的答案
語不驚人死不休聰明人肯下笨功夫,才能做出一流的事情
語不驚人死不休總得干點什麼
語不驚人死不休視若平常,洞若觀火
語不驚人死不休偉大的思想都有「毒」的
語不驚人死不休善治者無功,善教者無徒,善學者無師,善行者無跡
語不驚人死不休木筏只對想要渡河的人才是真實的存在
語不驚人死不休請習慣人世的粗糙,小心享受自己的幸福
清末怪傑辜鴻銘,語不驚人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