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沒有我們,現實還存在嗎?

沒有我們,現實還存在嗎?

不確定的世界


「你是否相信,月亮只有在看著它的時候才真正存在?」


愛因斯坦在一次散步中,向他旁邊的學生提出了上面這個問題。看似玩笑的話,其實源於愛因斯坦對量子理論的質疑。

沒有我們,現實還存在嗎?



量子理論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科學理論,理論與實驗結果極為相符。不過,它有個大問題——測量問題。


實驗表明,電子等微觀粒子可以像水波一樣發生干涉,說明它們具有類似波的性質。然而,如果你直接的觀察它們,它們就會變為一個有著具體位置的粒子。

沒有我們,現實還存在嗎?



1926年,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定諤提出了一個描述粒子波行為的方程。方程中,粒子的這種行為可以用一個被稱為波函數的數學實體來代表。波函數並不能肯定地告訴你,當你觀察一個粒子時,它會出現在哪裡。相反,它會告訴你,粒子會有多大的概率出現在某處。


但是在測量之前,粒子是處在什麼狀態呢?最受歡迎的答案,稱為哥本哈根詮釋,是以量子理論先驅之一尼爾斯·玻爾所在的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命名的。哥本哈根詮釋是說,一個粒子在觀察之前的狀態就是不確定的。這裡的不確定,可不是指這個粒子處在某種我們不知道的狀態,而是這個粒子如同有了分身術一樣,能同時處在所有可能的狀態中。當對它進行觀測時,其波函數會發生突變,從一個不確定的狀態變為一個確定的「真實」狀態。這種突變過程被稱為波函數坍縮。


換句話說,當我們不注意時,這個世界是模糊的和不確定的。只有通過看著它們、觀察它們、測量它們,我們才能使它們成為「真實的」。

沒有我們,現實還存在嗎?



既死又活的貓


然而,哥本哈根詮釋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體驗大相徑庭,甚至連薛定諤本人都接受不了。為了表明其荒謬性,薛定諤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想像一個密封的盒子,裡面有著一個放射性物質和一隻貓。這個放射性物質的波函數告訴我們,在一定時間內,它有一半的概率發生衰變。如果發生衰變,盒子內的機關會打破一個有毒的藥罐,那隻貓就會因此而死掉。


問題就來了:在你打開這個盒子之前,這隻貓處於什麼狀態?哥本哈根詮釋認為,在你打開這個盒子之前,放射性物質同時處在沒有衰變和發生衰變的狀態中,這意味著貓也同時處在既是活的又是死的狀態中。薛定諤本人覺得,貓既活又死,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情。

如果你把這個裝著貓的盒子推廣到整個宇宙,那麻煩就更大了。我們當前的宇宙,是因為我們觀測了它,所以成了今天的恆星和星系。但是,如果沒人觀測的話,那麼,現在宇宙粒子的波函數就不會發生坍縮,它們的位置也就是不確定的。位置不確定,也就無法確定地說哪裡物質多,哪裡的少,也就因此沒有恆星和星系,宇宙會始終處於「混沌」狀態。


這簡直讓人一頭霧水!

沒有我們,現實還存在嗎?


多重世界理論


我們不觀測,宇宙粒子的波函數就不會發生坍縮,也就是說,在我們觀測之前,宇宙不是現在這個樣子。這根本不可能!既然哥本哈根詮釋有著這麼多問題,那麼如何解釋現在的宇宙呢?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物理學家提出的其他種類的詮釋。


一個較為著名的是多世界詮釋。它的出發點就是波函數從來就不會發生坍縮,一個粒子從始至終都會分身術。對量子物體測量後,每一個可能的觀測結果都會出現。那麼,為何我們只會看到一種結果呢?多世界詮釋認為,宇宙在觀測後會「分裂」出多個平行世界,而每個觀測結果都分別位於它自己的世界中。這意味著打開盒子後,薛定諤的貓仍是既活又死,只不過每個狀態處在不同的世界中。(見圖示「誰殺死了薛定諤的貓?」)。


多重世界理論雖然能解決問題,但與此同時,它卻帶來了「平行世界」這個很富有爭議的概念。一些物理學家又提出了另一種詮釋:客觀坍縮理論。

沒有我們,現實還存在嗎?



自發地坍縮


客觀坍縮理論第一次是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來的,後來經過許多物理學家不斷地完善。它認為,波函數的確會坍縮,但坍縮可以是自發地隨機地發生。換句話說,波函數坍縮可以不需要觀察者。


理論表明,客觀坍縮是一件罕見的事情。一個粒子的波函數要發生客觀坍縮,等待的時間可能會長過當前宇宙的年齡。然而,如果把許多粒子集中在一起,粒子間的相互作用,會使得等待的時間急速地縮短。如果有幾十億個粒子聚在一起,那麼你可能只需要等待幾秒鐘,就會發現波函數坍縮了。


有了客觀坍縮理論,就不存在既活又死的貓了,月亮也不會因沒人看就不存在了,因為像貓或月亮等大的物體有太多的粒子,它們的波函數早就坍縮了,也就是說,它們都是確定的。而在早期的宇宙中,粒子的波函數發生坍縮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坍縮後,粒子就有了確定的位置,接下來,它們在引力的作用下,為恆星和星系的形成留下了種子(見圖示「這一切如何開始的?」),然後形成我們今天的可觀測宇宙。


但科學家們並不能解釋為什麼會發生坍縮。英國牛津大學的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給出了一個可能的解釋,認為是引力驅使了波函數的坍縮,但目前物理學家們還沒有達成共識。

沒有我們,現實還存在嗎?



解答其他宇宙之謎


不過,客觀坍縮理論在基礎物理學中正發揮不可思議的作用,它不僅可以解決許多量子理論中的問題,而且還可以解答眾多其他的宇宙之謎。


黑洞就是一個例子。這個由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創造出來的怪物,可以吞噬周圍的一切,就連宇宙中運動最快的光也無法從中逃離。近40年來,物理學家們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著。如果哥本哈根詮釋是正確的話,那麼波函數坍縮得需要觀察者,那麼誰是那個黑洞內的觀察者呢?對於客觀坍縮理論,那麼問題就很簡單了——波函數坍縮不需要觀察者。

沒有我們,現實還存在嗎?



客觀坍縮理論還告訴我們,粒子的波函數自發地發生坍縮後,粒子還會釋放出微小的能量。這種能量很小,我們很難在日常生活中察覺到。但這種能量遍布宇宙,如果把它們都統計起來,總能量可能會很大。一些物理學家相信,這種能量就是暗能量。


上個世紀90年代,科學家發現,有種未知的東西正使得宇宙加速膨脹。這種未知的東西被稱為暗能量。不確定性原理告訴我們,即使什麼都沒有的真空,也包含著某些東西——真空里,會有一對對的虛粒子不斷產生和湮滅。虛粒子也攜帶能量,意味著真空也具有能量。一些物理學家認為暗能量也許就是真空能,但問題是,根據理論得出的真空能量密度,比實際測得的暗能量密度大多了,前者大約是後者的10120倍。


2016年,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物理學家丹尼爾·蘇達爾斯基與他的同事經過計算後發現,客觀坍縮創造的能量也許就是暗能量的來源。這個結果與天文學觀測很吻合,這鼓舞了科學家們更加深入地研究客觀坍縮理論。


客觀坍縮理論是否正確?也許,我們還需要很多年的探索,才能真正解決我們最成功的科學理論中的最大難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一秒鐘內會發生什麼?
狗能看見鬼嗎?
星球們的狂野天氣
DNA驗出史前新人種
海中漂浮的幽靈

TAG:大科技雜誌社 |

您可能感興趣

現實中沒有恐怖的喪屍?可是還有他們啊!
沒錯,我就是現實的奴隸
沒錯,這就是現實的生活和你啊!
你有沒有對現實無奈到絕望的時候?
我們有我們的現實
我們都在說現實很殘酷,那到底這個社會有多現實?
吸血鬼現實中真的存在?不,他們只是卟啉病患者
拉仇恨!他們不光有顏值,還有……簡直就是現實版的繼承者們!
不是愛聽,卻很現實!
如果在現實里,你敢擁有一個惡魔果實的能力嗎?
這,就是現實!
她說|我們的愛情,是輸給了現實嗎?
沒有詩和遠方,只有苟且的現實我受夠了!
真現實,你敢看嘛?
現實有真正的菩薩存在嗎?
現實逼我去選擇,就算還是很迷茫,未來的路我還是要自己扛!(美文)
她們在戲中人氣很高!在現實中卻不溫不火!沒想到還有她!
也許你不相信,但是現實告誡我們,有時候文明也會倒退!
很現實的句子,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