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羊肉飄香
晝短摒棄煩惱事,夜長相伴歡樂聲,羊肉湯暖盡心頭,勝過金銀百十千。
——冬至到
冬至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古語有言: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不知你是否還記得「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歌謠。天寒地凍的時節里閉門和家人吃上一頓羊肉,不僅身體會感受到溫暖,想必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吹牛也會暖人心窩~~~~
冬至節吃羊肉湯,似乎是成都平原的人們由來已久的飲食習慣。一到下午六點左右,經營羊肉的餐館大廳里怕早就座無虛席,街面上很多臨時擺放的桌子也是如此,味道好的餐館需要提前幾個小時排隊也不是沒有的。
羊肉的吃法很多,爆、炒、烤、燒、醬、涮等等不一而足,為何成都平原的人鍾愛羊肉湯?小佛想來,理由恐怕不過兩個字:「鮮美」。所謂「鮮美」的羊肉湯,做法各種,而猶為出名的當屬簡陽羊肉湯。
小佛曾在去年吃過朋友做的比較正宗的「簡陽羊肉湯」,廚房重地,小佛是不能入的,未見操作過程(操作過程,小佛的專業用詞 ̄□ ̄||)。吃慣老媽做的紅湯羊肉湯二十多年,突然桌上出現乳白如牛奶的羊肉湯,忍不住過問大廚如何做,大廚慢慢道來:三個東西必不可少——羊肉,鯽魚,棒子骨。
羊肉湯有羊肉,都知道,可是為什麼需要鯽魚和棒子骨?鯽魚,所謂「鮮」者,「魚」與「羊」合二為一也(有沒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反正小佛有)。豬筒骨(也就是豬的大腿股骨),一鍋好湯,要熬成乳白,缺了豬筒骨怎麼可以?骨髓中所含的不少於12種脂肪酸和20種氨基酸釋放到湯中,所形成的特殊濃香是味精之類調味品無法取代的。脂肪酸分子與水分子充分結合,才能形成白如牛奶的濃湯。(大廚,你確定你學的是計算機?而不是和小佛一個行業?)
既然都已經說到了原料,那我們就來八一八詳細做法(流程是大廚某次寫文所列,但是能否做出那種感覺,小佛就不知道了):
一:盆中注滿清水加料酒浸泡羊肉與豬筒骨一到兩個小時,泡出血污。
二:鍋中注滿清水,加料酒、薑片、蔥段,整塊羊肉與豬筒骨冷水下鍋,大火煮開後轉文武火繼續燒五分鐘,中間會不斷有泡沫付出,舀去泡沫即可去除羊肉的膻腥味和豬筒骨的血腥味。羊肉與豬筒骨撈起待用。
三:煮過羊肉與豬筒骨的水倒掉不用,另外注滿清水,將剛才的羊肉與豬筒骨下鍋燒開後轉中小火加蓋。這時我們就可以來處理鯽魚了:鍋里用生薑片擦一圈,生薑與菜油一起燒熱,下洗凈的鯽魚將兩面煎黃,然後一起倒入羊肉湯鍋中加蓋再燒一個小時。
四:羊肉撈起放涼切厚片。生羊油切碎在炒鍋里用小火炒化。炒鍋中加入生薑片與花椒、小茴數粒,一起炒至香味溢出,轉中火炒切好的羊肉片兩分鐘左右,加入之前熬好的湯再同煮5分鐘,加鹽與雞精,上桌前在湯里撒大把蔥花。
五:蘸料。炒鍋洗凈擦乾,用小火將白芝麻炒至微黃,拌以辣椒面、花椒面、川鹽、味精即可。
小貼士:
鯽魚作為食草魚,喉嚨上有塊指甲蓋大小作用類似於牙齒的骨頭,腥味異常,一定要事先摳掉,否則一鍋好湯就會有土腥味了。
看到此,是不是想自己做一做,所以,還等什麼,趕緊去買食材~~~~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圓明園這麼美,可惜是中國人自己毀的
※皇帝兒子不好當:劉邦有哪些兒子死的很難看?
※亂世女星李香蘭,曾經比張學友還火
※袁世凱才是PS鼻祖
TAG:小佛說史 |
※夏天陽台太熱,那就養一盆飄香藤吧,莖攀爬當涼棚,花十里飄香
※又是一年蟹飄香~中秋節,來盤蟹!
※夏季飄香的爬藤使君子,花開滿園,一里飄香
※新年臘肉飄香怕致癌,如何吃上一口健康的肉?
※飄香十里的香烤雞翅
※這花晚上悄悄盛開,香味飄香十里,煮湯能祛風除濕!
※茶韻飄香:曬青毛茶
※金桂飄香,味至濃時是團圓
※又見槐花香:窗外槐花飄香,窗內多肉綻放!
※微景農家採摘季:夏至已至,瓜果飄香
※年味 臘八粥飄香!
※雁字橫秋,丹桂飄香
※丹桂飄香,蟹肥菊黃,你終於來了……
※秋分節氣到了-風清、露冷、秋期半,桂子飄香遠……
※端午節,茶飄香
※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桂子飄香遠
※茶水飄香的周末
※小雪節氣後臘肉飄香 選購「五看一聞」
※香甜可口的梅子酒 天然酒飄香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