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煩惱即是心魔 轉煩惱得智慧

南懷瑾:煩惱即是心魔 轉煩惱得智慧



南懷瑾先生(資料圖)

文:南懷瑾

有了禪定以後,「樂離垢明慧」,才能發起智慧。智慧是什麼?是離一切心理上的染污,唯識學心所上的染污都離開了,心中明凈。這明凈不是理論,是功夫,內外光明清凈。這個時候,真正的智慧不思而得,不勉而中,發動了。得了智慧幹什麼?大徹大悟而證得菩提,所以「樂廣菩提心」,菩提是翻譯名稱,意思是覺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文是無上正等正覺、大徹大悟。這裡為什麼要加一個「廣」字?表示不是我們一般小智慧小聰明境界。所以我這一次跟著去年講的《瑜伽師地論》連貫下來,要你們研究《成唯識論》,就是要開發開廣你們的智慧。真了解了菩提心,就知道它的體是性空緣起,而以大悲心為用。真得了菩提心,一定發大慈悲心。

「樂降伏眾魔,樂斷諸煩惱。」什麼是魔?不是你夜裡看到了鬼,煩惱就是魔,一切眾生心中皆有煩惱。我常說佛學比一切學問都高明,例如佛法用的煩惱二個字,或者翻譯成煩惑,每人每天沒有哪個時候不在煩,惱是討厭。煩惱不是痛苦,痛苦就很嚴重了。沒有一個人不煩惱,《維摩詰經》說「煩惱即菩提」,看你能不能把煩惱轉過來,煩惱轉了,就清凈了,就大徹大悟了,就離垢明慧了。煩惱就是塵垢染污,一切心態心所所起的,都是染污心理。魔有很多種,煩惱也有很多種,所以佛說:「一念之間有八萬四千煩惱」,這呼吸一進一出叫一念,這一念之間就有那麼多煩惱,自己沒有檢查出來。

你們愛寫文章的就可以體會,當你拿著筆在寫字的時候,你觀察一下這就要有定力了,我們的思想來得快,筆跟不上,你用電腦打字也跟不上。思想很快,一把握不住就溜過去了。你想記錄自己一剎那之間有多少思想,是沒有辦法的,尤其是思想敏捷的人。

「樂凈佛國土。」煩惱清凈了,就一念之間煩惱不生,叫無生法忍,離染污心而明凈,此心就是凈土,凈土就是佛土。《維摩詰經》說「心凈則佛土凈」,內心一凈了,佛土境界就清凈了。道家張紫陽真人講過:

不移一步到西天,

端坐西方在目前。

頂後有光猶是幻,

雲生足下未為仙。

不須要往生,已經生了,也不要往,自然生,也不往,自然去。西方就在你心田中。你縱然修禪定到全身放光,也還是幻境界。你身體可以飄起來,站在白雲上,還是妖魔境界,仍然是由妄想心生出來的,並不稀奇。換句話說,你心還沒有清凈,還在著相。不著相煩惱就轉菩提了,就達到樂凈佛國土。

——南懷瑾先生《維摩詰的花雨滿天》菩薩品第四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南懷瑾老師:如何方能「心得解脫」?
南懷瑾:嫉妒的心理很可怕
南懷瑾:明心見性是什麼
南懷瑾先生:為何煩惱就是菩提?
南懷瑾老師:注意!昏沉能使你生起一切的煩惱!
南懷瑾先生:怪力亂神,您心中有沒有呢?
南懷瑾:心靈雞湯會讓你走向歧途,它才是你成功的王道!
南懷瑾先生:嫉妒的心理很可怕
南懷瑾老師:寵辱誰能不動心
南懷瑾老師: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敢承認「心既是佛、心即是道」,因此「高推聖境」
南懷瑾老師:欲除煩惱須無我,各有前因莫羨人
南懷瑾是誰,為何那麼受網友的推崇?
南懷瑾:葯能醫假病,酒不解真愁
南懷瑾先生:直心是凈土,直心是道場
南懷瑾老師:真正的智慧是什麼?得了智慧幹什麼?
南懷瑾老師:念佛能解脫一切憂苦的真實含義
南懷瑾先生:思想的癌症,才是致命傷
南懷瑾老師:「難得糊塗」的處世智慧
南懷瑾老師:魔由心造,妖自人興。正心誠意,百邪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