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天堂就在眼前 這既是修行 更是生活

天堂就在眼前 這既是修行 更是生活



天堂就在眼前(資料圖)

文:一心

搭乘火車或者地鐵,常會碰到本節車廂內擁擠不堪、人流涌動的現象,這常會讓人叫苦不迭。即使是車已開動,或坐或站的乘客也多少會因為人多而煩悶。當然,不少人也就站在原地不動了。然而,當你嘗試著邁開步子,往相鄰的車廂走動的時候,會發現相鄰車廂內往往乘客不多,座位不少。不僅沒有擁擠的現象,而且環境要好很多。不可思議的是,我們一般人,往往不願意離開自己一上車就站立或者坐立的地方。其實,只要邁開幾步,眼前的環境就大不一樣了。記住:只需幾步,既不費力,又不費神!

這令人想起一句話:天堂只在眼前。是啊,天堂不在天邊,也不在天上。天堂只在眼前!

儘管天堂只在眼前,但是人們往往看不到。達摩祖師在《達摩大師血脈論》中曾說:「天堂地獄只在眼前,愚人不信」。他接著論述到:「現墮黑暗地獄中,亦不覺不知,只緣業重故。所以不信。譬如無目人不信道有光明,縱向伊說亦不信,只緣盲故,憑何辨得日光?愚人亦復如是。現今墮畜生雜類,誕在貧窮下賤,求生不得,求死不得,雖受是苦,直問著,亦言我今快樂,不異天堂。」達摩祖師一語中的,他說沒有見過天堂的人不信有天堂,即使給他說他也不會相信。貧窮下賤的人雖然受了苦,但自認為很快樂,這種快樂不異於生活在天堂中。

如何才能達到「天堂只在眼前」的見地呢?元代宗寶編輯的《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中,記述了六祖慧能大師的無相頌:「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六祖所言「西方只在目前」頗似於我們說的「天堂只在眼前」。明瞿汝稷《指月錄》在轉述這句話時,將這句話轉成了「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那麼,六祖所說的「依此修行」指的是什麼呢?此頌之前,還有一段長頌:「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六祖之言,句句在行,絕非口念。運用這種方式,就會有所頓悟,就會了知「西方只在眼前」。

了知「天堂只在眼前」,其本質就是剎那間感知到心之清凈。敦煌本《壇經》中惠能大師說「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這種方式其根本目的就是令心清凈,因而六祖也說「心但無不凈,西方去此不遠;心起不凈之心,念佛往生難到。」還說「清凈即是西方」。文章一開始列舉的生活中乘坐火車的例子,其實就是邁開幾步得到一種清凈的環境,並依託外在的清凈環境使心得到清凈。

生活中,這樣的案例很多,成功有時候就在眼前,但人們往往看不到;快樂時時就在眼前,人們卻往往囿於自己的圈子裡不快樂。祖師的話,都很經典,依此修行,只在目前。天堂不在別處,天堂只在眼前,這既是修行,更是生活。

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你不是在忙著生活,而是在活著找死
當我們老了,生活也許是這樣的
感知生活,就是一場修行!
你的生活不該只是在一個圓圈裡
生活,是一場修行
儘管每晚都會被活埋,但這就是他們選擇的生活方式
真正的學佛人,不是要脫離生活修行,而是要用一顆修道心生活
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結婚後,你就不是一個人在生活了
沒性生活又怎樣,我承認這就是現在的我!
真正夫妻生活不僅僅是睡在一起,而是……
人生活著,那就是一種心態
我們未來的生活是這樣的?
真正夫妻生活不是睡在一起,而是……
如果有一天我辭職了,那我一定是去過這種生活了
我胖就是體驗生活,誰像你這麼走心
生活是一場旅行,我們都是時間的過客
產後性生活大不如前 竟是它在搗鬼
假如生活在二維空間,我們也許會變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