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明學者、書法家楊慎在《墨池瑣錄》中說:「今之笑學書者曰『吾學羲、獻,羲、獻當年學誰?」予詰之曰:「為此言者,非為不知書,也不知古今矣。」羲、獻學鍾、索;鍾、索學章草,章草本分隸;分隸本篆籀,篆籀本科斗,遞相祖述,豈謂無師焉?今不屑步鍾、索、羲、獻之後塵,乃甘心為地項羽、史弘肇之高弟,果何見焉!


意思是說,如今有人笑話學習書法的人,說我學王羲之、王獻之,而王羲之、王獻之又學誰呢?對此,楊慎說,這虛無縹渺人不但不懂得什麼是書法,也不知道書法一脈相承的發展過程。王羲之、王獻之學的是鍾繇和索靖;鍾繇和索靖學的是章草;章草是在分隸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分隸是在篆籀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篆籀又是在蝌蚪文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追本溯源,怎麼能說是沒有師承呢?


可有些人,不願意去學習別人的書法,而是心甘情願地去做項羽和史弘肇的弟子,我還從沒見過象這樣能學好書法的人!史記《項羽本記》中說:項籍小的時候曾學習寫字識字,沒有學成就不學了;又學習劍術,也沒有學成。項梁對他很生氣。項籍卻說:「寫字,能夠用來記姓名就行了;劍術,也只能敵一個人,不值得學。我要學習能敵萬人的本事。」於是項梁就教項籍兵法,項籍非常高興,可是剛剛懂得了一點兒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學到底了。後來項羽在楚漢戰爭中被劉邦打敗,司馬遷認為這與他不肯師法古人不無關係。

一、學習書法為什麼要有師承


一是書法的起源與文字的起源既涇渭分明而又水乳交融。文字源於象形。文字的起源是「遠取於物,近取於身」。因而有「書畫同源」的說法。書法的起源,是在不自覺中萌發的,大巧若拙,質樸無華,是一種無意於美的美。是純粹的天然美。但是當人們的審美意識一旦覺醒,或者說是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時,就會有意識地去追求美,就會刻意地表現美。越是這樣,其中「天然的趣味」也就會相應地被減少。如果這樣發展下去,書法自然也就會失去他的生存空間。


二是學有本源,才能如水有源,如樹有根。也才能立得久,行得遠。這就叫做根深葉茂,源遠流長。什麼才是書法的本源呢?用蔡邕的話說也就是「縱橫有所象。」「縱橫有所象,」也就是以「形」傳「神」。形是「文字」,神是「自然」。形中有「自然,」才能引人入勝,給人以美的享受。形中沒有「自然」,再怎麼寫,也只是「字。」所以說寫字也就是寫自然。梁武帝說王羲之的書法,「龍跳天門,虎卧鳳闕。」生龍活虎的意境,也就是一種動人心魄的自然現象。王羲之書法中「生龍活虎」盡善盡美的意境,正是王羲之善於學習(師承)和勇於創新的結果。


二、怎樣師承

王羲之「詳察古今,研精篆素」出神入化而創「妍美流便」 的新書體;王獻之幼年時就開始學習父親王羲之的書法,後來又潛心於張芝的草書,博採眾長,融會貫通而創「破體」。鍾繇以劉德昇為師,追蹤曹喜和蔡邕,獨探神妙,別開生面而為「楷書之祖」……。綜觀諸家皆是由專及博,厚積薄發,感於物,悟於心,自出新意而卓然成家。


三、師承需要勤奮


有句名言說得好,勤奮出天才,事實也是如此。


王羲之七歲拜衛夫人為師學習書法。平時常以張芝的「臨池」故事來激勵自己。為學好書法,王羲之在書房內,院子里,大門邊甚至在廁所的外面,都擺著凳子,安放好筆、墨、紙、硯,每當他想到一個結構好的字,就馬上寫到紙上。專心致志,以至廢寢忘食。有個「入木三分」的成語說的就是王羲之的書法極有筆力和極見功力。王羲之學習書法,既重天分,更重功夫。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只有學而不會,沒有會而不學。「學而不會」是方法;「會而不學」是態度。只要方法正確,態度誠懇,學習書法並不困難。


再說「唯有一點象羲之」的王獻之。這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說的是有一天王獻之將自己的習作拿給父親看。王羲之看後覺得寫得還可以,但他發現有一個字少寫了一個點,於是便提起筆來,將一點補了上去。後來,王獻之又將他的習作拿給母親看,母親郄氏看後,不無感慨地說:「吾兒磨墨三缸水,唯有一點象羲之。」王獻之不服氣,於是就問母親:「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母親說:「你寫的字只是形似,但神不似。只有這一個點才是形、神俱到的。」王獻之聽後,神情有些沮喪,感到書法不好學。

有一天,王獻之外出遊玩,見到了一個擺攤賣炊餅的老婦人。與其它賣炊餅的人不同的是,這個老婦人在貼炊餅時不是面對著鍋子直接將炊餅貼上去的。而是站在遠處向背後扔,餅子都能整齊有序地貼在鍋上。這讓王獻之感到非常驚奇。於是他就去問老夫人:「是什麼本領能貼得這麼整齊有序?」老夫人說:「這有什麼稀奇的,比較起王羲之的書法來,我還差得很遠呢!但其中的道理是一致的,那就是熟能生巧罷了。」王獻之聽後,深受啟發,覺得要學好書法,就要下一番苦功夫。從此,王獻之的學習更加勤奮刻苦。


總而言之,學習貴在師承,師承貴在出新意。


朋友們,請看,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張大千的書法學過黃庭堅嗎?



關注《書法密碼》 shufamima 微信公眾號,您會有新的發現。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密碼 的精彩文章:

祝允明行書《歸田賦樂志論》,用筆運轉鋒芒清晰,點畫沉著有張力
學習書法,細察這五個方面的問題,你就能進步
王羲之的24個「點」,你是否讀出門道來
《元楨墓誌》筆畫茂實剛勁,結體緊峻,意態恣肆,氣勢雄奇

TAG:書法密碼 |

您可能感興趣

書壇泰斗沙孟海大師對書法學習的一些建議
書法學習-楷書的八十八法
沙孟海:關於書法學習的一些建議!
白砥書法學堂:走進經典碑帖之——縱橫堅澀張長史
白砥書法學堂:走進經典碑帖之—— 瀟洒謹嚴王家書
沈鵬‖談王國維「治學三境界說」與書法學習
書法學習需要多大尺寸氈子?
極具書法潛力的江西青年,把王羲之書法學到家,其草書出神入化!
從法官到著名書畫家,台灣中國書法學會原理事長馬壽華書法欣賞
書不師古,王鐸的書法學習筆記
徐悲鴻書法學北魏石碑,有康有為的影子
賈占強談書法學習
海南省第一位書法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真正把王羲之書法學到家
書法學習中的兩大陷阱
辭職借錢上書法學院,師從陳忠康,用書法演繹出一個勵志傳說
書法學習之 「臨摹字帖的方法」
白砥書法學堂:走進經典碑帖之—— 峻拔奇偉《張猛龍》
書法入門:書法學習什麼年齡最好?
白砥書法學堂:走進經典碑帖之——樸拙意趣《張遷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