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挾「國會」以令諸侯 孫中山創「中華民國護法軍政府」

挾「國會」以令諸侯 孫中山創「中華民國護法軍政府」

民國分裂的種子早在袁世凱時期就已經埋下了。


在民國二年發動發動「二次革命」後,孫中山成了北洋政府的通緝犯,流亡海外。袁世凱死後,黎元洪和段祺瑞既往不究,孫中山重新活躍於國內政治舞台。但他並不滿足於做一個在野的政治人物,他認為北洋政府未能實踐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堅持認為只有他發明的「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才能引領中國走上富強之路。


孫中山一直希望能再次建立一個自己主導的政府。但是,一方面,他手上既沒有錢,也沒有軍隊,不具備公開對抗北洋政府的實力。另一方面,他並沒有合適的理由來反對合法的北京政府。所以,袁世凱死後近一年,他只能在暗中與政府處處作對,比如讓唐紹儀給顧維鈞打電話阻撓北洋政府從美國借錢,比如通過國會中的國民黨議員給政府製造難堪等等,讓段祺瑞干不下去。

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頭腦。在對德宣戰問題引起國內政壇的一片混亂後,孫中山終於等來了他的機會:突然間,他既有了錢,又有了軍隊,還有了對抗北洋政府的正當理由。他抓住了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硬是在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折騰出了一個「中華民國護法軍政府」,造就了北洋中後期中國南北對立的基本格局。


德國人送來了錢


錢是德國人送來的。前面我們講過,德國人為了阻止中國對德宣戰,派人在國內四處行賄政治人物。他們找過段祺瑞,段祺瑞不為所動。他們找過一些國會議員,據說給了每人2000元讓他們在國會投票時反對參戰。


北洋政府宣布對德絕交後,德國人更是病急亂投醫。經人介紹德方情報人員聯繫上了孫中山,德方表示可以給予最高200萬馬克的經費,支持國民黨「倒段」行動。孫滿口答應起兵倒段。其實,當時的孫中山,手上何曾有一兵一卒?

根據德國解密檔案,德方一共給了200萬馬克。不過,國民黨方面的檔案記載,孫中山收到的是100萬馬克。這少了的100萬哪裡去了,史學家們一直沒有找到答案。(美國方面的情報說是150萬大洋。總之,是一筆巨款。)


有了錢,就可以買到軍隊。北洋系的勢力主要是在陸軍,而海軍方面則一直自成一體。在張勳進京,逼迫黎元洪非法解散了國會後,程璧光便和第一艦隊司令林葆懌率領海軍7艘軍艦脫離中央到了上海。孫中山抓住了這一千載難逢的好機會,6月23日在上海哈同花園宴請程璧光,力勸他加入自己的革命事業,一同討逆,護法。當程璧光提出海軍軍費緊張時,剛收到德國人巨款的孫中山滿口答應代為籌措,幾天後就派人給程璧光送去了30萬元作為海軍軍費。就這樣,孫中山得到了海軍的支持。


護法運動


反對北洋的理由是護法。所謂護法,就是維護《臨時約法》。張勳逼迫黎元洪解散了國會,沒有了國會的民國政府便失去了合法性。孫中山把握住了這次機會,迅速發起了護法運動,而通過護法運動,形成了民國此後10年左右的南北實質性分裂的局面。


國會一經解散,孫中山馬上就開始了行動。

孫中山敢於收德國人的200萬馬克答應起兵反段,當然並不是完全沒有計劃的。


此時的中國,各地軍閥割據,軍閥們各懷心思。而南方几省的軍閥,都非北洋嫡系,更是一向與北洋政府同床異夢。尤其是孫中山的老家廣東,是桂系軍閥的地盤。桂系軍閥首領陸榮廷,是以私鹽販子兼土匪的身份被清政府招安,官至廣西提督。為了保住自己在廣西廣東的地盤,民國後陸榮廷不惜與袁世凱決裂,袁世凱稱帝後更是積极參与討袁行動。


雖然陸榮廷曾經鎮壓過革命黨起義,孫中山還是早早就確定了將廣東作為自己反段的大本營。眼下雙方更強大的敵人都是段祺瑞。敵人的敵人,皆有可能成為朋友。


6月10日,孫中山和章太炎致電廣東陳炯明,指示他:「宜宣言擁護國會,不應宣言擁護總統」。


6月25日,經孫中山策劃推動,陸榮廷的屬下,廣東督軍陳炳焜和廣西督軍譚浩明聯名通電:在國會恢復以前,兩廣地方軍民政務,暫由兩省自主。

隨後,孫中山致電北京國民黨議員通訊處,呼籲兩院議員南下。所謂南下護法。


7月6日,孫中山帶領章太炎、唐紹儀、伍廷芳、廖仲愷等一眾國民黨要員抵達廣東。


7月8日,國會議員代表吳景濂和海軍代表簽署協約,一同南下廣東護法。


7月17日,孫中山致電段祺瑞(那個年代的致電,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公開信)。稱段祺瑞擔任總理一職既沒有經國會同意,又沒有其他人副署,是黎元洪非法任命的。並且,黎元洪的任命書是不是真的,還不一定呢。意思就是,你段祺瑞這個總理不合法,我們不承認。

7月22日,前海軍總長程璧光和第一艦隊司令林葆懌宣布海軍自主,提出擁護約法,恢復國會和懲辦復辟禍首三大主張。率領10幾艘軍艦,南下廣東。程璧光在日記中寫下了「寧維持公理死,毋違反公理生」的誓言。(程總長一年後真的死了,遇刺身亡。真兇是誰,從未查出,或者說從未認真查過。一般認為是孫中山屬下或者陸榮廷屬下所為。)


8月25日,120餘名前國會議員在廣州召開會議,成立所謂「非常國會」。會議決定成立護法軍政府。


9月1日,根據「非常國會」出台的《中華民國軍政府組織大綱》,選出孫中山為中華軍政府大元帥。9月2日,非常國會繼續開會選出陸榮廷、唐繼堯、程璧光三人為元帥。

挾「國會」以令諸侯 孫中山創「中華民國護法軍政府」



這樣,中華民國就出現了兩個政府。一個北京政府,一個廣州軍政府。


心思各異的民國軍政府


這個所謂的「民國軍政府」,其實有點名不正言不順。


所謂軍政府,是所謂「非常國會」開會決定成立的。然而這個「非常國會」本身就是很有問題的。它是由120多名響應孫中山號召南下廣州的國會議員組成。他們自稱是「非常國會」。顧名思義,非常時期的國會。然而,這個非常國會的120多名議員,並沒有得到正式國會的授權,也遠不夠正式國會議員數量的半數,它的合法性從何而來呢?


其實,這120多人之所以願意南下廣州,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他們多數是國民黨黨員,自願追隨國民黨領袖孫中山。其次,是因為孫中山答應給他們繼續發議員薪水。按照當時美國駐廣州總領事亨茲曼發給美國國務院的報告所說,孫中山拿出了30萬銀元給南下的國會議員們。也有說法是,孫中山承諾給議員的薪水是每人每月100大洋。當時一塊大洋可以買30多斤大米,八斤豬肉,換算到現在不少於50元錢吧,月薪100大洋就相當於現在的5000人民幣,在那個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年代,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所以,這麼一個非常國會,完全可以理解成為是一個國民黨代表大會。國民黨代表大會,選出了他們的領袖孫中山擔任大元帥,是最自然不過的了。更何況還有不菲的薪水作為獎賞。


其實呢,孫中山本人是更希望自己的稱號是大總統的。只是議員代表吳景濂等人認為既然護法,既然把讓黎元洪恢復總統職務作為護法的目標之一,那麼就不能再選出一個總統來。為此,孫中山和吳景濂大吵了一架,而後在其他人勸說下,他才勉強同意把稱號改成「大元帥」的。


只不過,這個大元帥,有名無實。


當時的這個護國軍政府,如果說有勢力範圍的話,主要就是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南這六個省。這南方六省,雖不願意接受北京政府管轄,也不願意承認孫中山的這個「軍政府」。


南方六省,最有實力的軍閥當屬廣西軍閥陸榮廷和雲南軍閥唐繼堯。而這兩位軍閥,從來就沒有同意過組織什麼護國軍政府。


陸榮廷對護法沒有興趣,他對前來勸說他入伙的「非常國會」議員代表提出了他的三點意見:一是反對段祺瑞,二是不反對黎元洪,三是如果黎不願意復職擔任總統,則承認馮國璋為合法總統。他這樣的表態,大概是因為強勢的段祺瑞,有著武力統一中國的野心,會損害自己的利益,而無論是黎元洪還是馮國璋,都是得過且過之人,對自己毫無威脅。


而雲南軍閥唐繼堯的觀點也大致如此。他公開發表了自己的四大主張:一是恢復國會,二是迎黎元洪復任總統,三是改組內閣,四是撤回段祺瑞派到南方「鎮壓」叛亂的北軍。他倒是同意加入「護法」陣營。但是目的也只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地盤而已。


而「軍政府」要在南方站穩腳跟,要有代表性,怎麼能沒有陸榮廷和唐繼堯的參與呢?所以,非常國會選出孫中山為大元帥後,又推選陸榮廷和唐繼堯為元帥。可惜,這兩位卻並不接受這個「封賞」。不僅不接受,陸榮廷還通電聲稱:「以後廣東發生任何問題,概不負責」。廣東督軍陳炳焜也公開聲稱:廣東現在只是自立,不是獨立,廣東也無力負擔軍政府和非常國會的經費開支。意思就是,他不承認接受軍政府和非常國會,仍然承認北京政府的合法性。


不僅陸榮廷和唐繼堯不買賬,連響應孫中山號召率領海軍南下的程璧光也不買賬。程認為成立軍政府有違自己護法的初衷,與當初在上海簽訂的護法協議不符,所以他不承認軍政府,更不接受元帥頭銜。(程總長遇刺身亡,一直有人認為就是因為他始終堅持自己的護法主張,不處處聽從孫大元帥指揮。)


不買賬的還不止三位元帥。孫中山提名,非常國會投票通過的軍政府各部總長,包括內政總長孫洪伊、財政總長唐紹儀、交通總長鬍漢民、外交總長伍廷芳等,都沒有前來任職。


任命的元帥,部長都不拒絕上任倒也罷了,名為「海陸大元帥」的孫中山,除了收了錢勉強能聽候調遣的海軍外,幾乎不能調動其他一兵一卒。軍隊,都在地方軍閥們手上呢。


南北對立格局形成


德國人的一兩百萬馬克不多久就花完了。缺錢缺兵缺將,孫中山這個「大元帥」,就是一個光桿司令。這種尷尬境地,要是換做別人,可能會絕望痛苦。但是革命先驅孫中山的最大優點就是不怕困難不認輸。有海軍做後盾,起碼他在廣州不用擔心被人驅逐追捕了。而100多名議員的非常國會對他的支持,也讓他有了一點類似「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底氣。而一年多前,他還只是個逃亡海外的通緝犯呢。


經過孫中山以及他的同志們的不懈努力,反覆斡旋,討價還價,陸榮廷和唐繼堯雖然不出兵,不出錢,但後來好歹名義上承認了這個「中華民國護法軍政府」,承認了孫中山的「大元帥」身份。畢竟,有一個人代他們出頭對抗北洋系,也不是一件壞事。


而軍隊方面,也有了斬獲。廣東雖整體是桂系陸榮廷的地盤,但派系林立。廣東省長朱慶瀾曾任廣東新軍司令,就有自己的人馬。傾向於孫中山的他受不了桂系軍閥的排擠,辭職不幹了,下台前他把自己的20營親兵撥給了陳炯明接收。1917年11月,上任2個月的大元帥終於有了一支能完全聽從自己調遣的軍隊。(陳炯明幾年後實力增強後成了廣東王,也和孫中山分道揚鑣了,這是後話。)


雖然這個護法軍政府,並沒有什麼實力打到北京去「護法」。但北京政府,也沒能派軍隊打到廣東平定「叛亂」。其實,北洋系中,除了段祺瑞,其他人根本就沒有把南方冒出一個「軍政府」當做一回事。(他們沒有想到,七八年後,就是這個「軍政府」發動的北伐戰爭,終結了北洋時代。這也是後話)


從此,中華民國就事實上一分為二了。


之後七八年內,南北兩邊作為對立雙方,基本井水不犯河水。倒是南方內部諸軍閥之間,卻為了爭地盤打得不可開交。而北洋系的軍閥們,則先是為了是否需要武力征服南方平定叛亂吵吵嚷嚷,後又為了爭奪北京政府的控制權大仗小仗不斷。眾多北洋將帥陸續粉末登場。這其中,最有能力,最有個性的,莫過於人稱玉帥的吳佩孚。他在戰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北洋中期國內第一軍事強人。下次,我們就從吳佩孚的故事講起。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明說史 的精彩文章:

矛盾的希拉里: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仰慕她,又有那麼多人討厭她?
20名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聯名支持希拉里反對川普的公開信
從川普的言行來說說為什麼反對川普
看懂美國大選的幾個關鍵詞
北洋風雲(七)段祺瑞討逆成功 張勳復辟鬧劇草草收場

TAG:曉明說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共產黨宣布退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中華民國國旗的故事:國民政府檔案中有關之史料
陳中華:蔣經國打虎蔣介石護虎,是國民黨政府失敗主因
中國國民政府為何不敢向日本帝國宣戰?
國民黨和北洋政府的關係:國民黨政府結束了北洋政府
蔣介石官邸、國民政府:一組日軍佔領南京國民黨機關的原始照片
吳克仁將軍抗日殉國,國民黨政府竟以叛國罪通緝他
法媒稱日本政府欲復興軍國主義法令民眾困惑:簡直胡鬧
宋新潮潘守永主編《博物館裡的中國?》擬獲「中國出版政府獎」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第一屆內閣成員
為了海盜,中國政府竟然允許西方干涉中國司法主權?
美軍輪姦國民黨高官女眷,國民政府卻強力封鎖消息
新版美國《國家軍事戰略》中政府認知的變化
韓媒罕見刊文稱:韓國新政府是軍國主義?
法國政府為什麼授予馬雲「榮譽軍團勳章」?
義大利華僑華人堅決支持中國政府對印度的立場
韓國民眾在青瓦台前舉牌示威 譴責政府非法部署「薩德」
中國政府軍援黎巴嫩國防軍的軍事裝備物資交接儀式
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