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兒童艾滋病九成源於母嬰傳播

兒童艾滋病九成源於母嬰傳播

管家說


12月1日是第29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攜手抗艾,重在預防」。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舉辦主題宣傳活動,向全社會,尤其是孕產婦人群和在校大學生作預防宣傳。

兒童艾滋病九成源於母嬰傳播


嬰兒和兒童感染艾滋病,約90%都是通過母嬰傳播獲得的。廣州日報記者從活動現場獲悉,只要孕期儘早檢測發現,儘早用藥干預,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母嬰傳播是可防可控的。


目前該院已開展嬰兒艾滋病早期診斷(出生後6周即可診斷),有助儘早發現暴露兒童是否存在感染,並及時進行干預治療。


據該院副院長趙慶國介紹,廣東每年孕產婦約180萬,去年接受檢測的約165萬,約檢出400例艾滋病感染,其中有六成檢出感染的孕產婦會把孩子生下來。

若不干預,30%艾滋病感染的孕產婦可將病毒傳播給嬰兒,但干預後廣東目前的母嬰傳播率不到5%,離完全消除母嬰傳播的標準2%還有約三個百分點。

兒童艾滋病九成源於母嬰傳播



據該院婦女保健科主任夏建紅介紹,梅毒和乙肝雖沒有艾滋病那麼嚴重,但與艾滋病有相似的母嬰傳播機制,也會造成感染,導致流產、早產甚至胎嬰兒死亡。


廣東自2010年至今先後投入近10億元,將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納入省政府十大民生實事中。

去年全省為孕產婦提供了免費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檢測服務,檢測率高達99%(全球目標為95%以上),艾滋病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的用藥率達94%(全球目標為90%以上);乙肝感染產婦所娩兒童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為99%(全球目標為95%以上)。


但2015年艾滋病感染孕產婦的用藥率是77%,梅毒感染孕產婦的用藥率82%(全球目標為90%以上);梅毒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用藥率66%(全球目標為90%以上)。

兒童艾滋病九成源於母嬰傳播



雖然與上一年度相比這些指標都有所提升,但與全球實現消除目標的要求仍有差距。

防艾


Q&A


1


艾滋病病毒(HIV)在哪裡呢?

HIV存在於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和傷口滲出液等體液中。


2


艾滋病有哪些傳播途徑呢?


主要有以下幾種傳播途徑:


性傳播:男女或男男之間無保護性的性行為可以傳播艾滋病。性伴侶越多,被感染的風險越大。


血液傳播:輸入未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的血液,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未消毒或消毒不嚴格的各種醫療器械及能夠刺破皮膚的工具等,都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風險。


母嬰傳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婦女可以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時將病毒傳染給嬰兒。


3


艾滋病孕產婦可以生健康的寶寶嗎?


孕早期儘早接受艾滋病檢測,如果發現感染艾滋病,在醫生指導下通過及早的抗艾滋病病毒藥物治療、嬰兒出生後及時規範治療和人工餵養,可有效地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

兒童艾滋病九成源於母嬰傳播



4


艾滋病的母嬰傳播發生在哪些階段?


主要發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三個階段,即宮內傳播、產程傳播和產後傳播。90%的兒童感染艾滋病來源於母親。因此,母嬰傳播是兒童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徑。在沒有任何干預措施的情況下,母嬰傳播率為38-52%。


研究表明,有效的干預措施能使艾滋病母嬰傳播率降低到5%以下。在部分發達國家,艾滋病母嬰傳播率已降至2%以下。


5


母嬰傳播究竟如何預防?


目前,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重點領域包括:


預防育齡婦女感染艾滋病;


預防艾滋病感染婦女非意願妊娠;


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


為感染婦女、兒童及家庭提供關愛和支持。

兒童艾滋病九成源於母嬰傳播



這些干預措施關鍵是提高艾滋病的檢測率和針對艾滋病感染孕產婦及其所生兒童的早干預,即早檢測、早發現、早治療。


6


若分娩時才干預有用嗎?


如果孕產婦到分娩時才檢測,則失去了用藥的最佳機會。通常未接受藥物治療的孕產婦所生嬰兒的感染率超過三分之一,且所生嬰兒5歲之內的死亡率是正常兒童的2倍。


要消除艾滋病母嬰傳播,首先要及早發現艾滋病感染的孕產婦並對其及早規範用藥治療,其所生嬰兒也能及早(出生後6-12小時內)用預防性抗病毒藥物治療。


7


艾滋病感染孕產婦是否要剖宮產?


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表明艾滋病感染孕產婦病毒載量不高、孕產期規範應用抗病毒藥物的情況下陰道自然分娩和剖宮產分娩之間沒有差異。臨產後的緊急剖宮產沒有減低艾滋病母嬰傳播的作用,反而可能發生較高比例的剖宮產併發症。


在孕產婦規範應用抗病毒藥物的情況下,艾滋病感染不是剖宮產的指征,盡量實施陰道自然分娩,不主張行剖宮產術。


8


艾滋病感染孕產婦能否母乳餵養?


嬰兒餵養有母乳餵養、人工餵養(餵奶粉)和混合餵養(母乳餵養+其他液體或固體食物)三種方式。其中,母乳餵養和混合餵養均可造成艾滋病的母嬰傳播,特別是混合餵養發生母嬰傳播的幾率更高。

兒童艾滋病九成源於母嬰傳播



如果因為特殊原因一定要選擇母乳餵養,應堅持純母乳餵養,即只用母乳餵養,不給嬰兒吃其他任何液體或固體食物(包括不喝水)。在純母乳餵養期間,母親和兒童應繼續應用抗病毒藥物,減少艾滋病病毒母嬰傳播機會。


如果母親出現乳頭皸裂、乳腺炎和乳腺膿腫,應積極治療,並避免乳腺感染期間進行母乳餵養,及早轉為人工餵養。純母乳餵養最好不超過6個月,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轉變為人工餵養。在餵養方式轉變時,一定要避免混合餵養。


文/廣州日報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林惠芳


圖片來自網路


了解近期熱點文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有約 的精彩文章:

廣州日報「感動瞬間」醫患好照片評選結果出爐
高耗能一族,如何合理飲食實現「滿血復活」?
「多囊卵巢綜合症」到底是怎麼回事?
跌打損傷,小心發展成「骨筋膜室綜合征」

TAG:健康有約 |

您可能感興趣

蚊子會傳播艾滋病病毒嗎
變態艾滋病男子,在泰國瘋狂尋找美女性傳播艾滋病毒被捕!
蚊子能傳播哪些病?會傳播乙肝和艾滋病嗎?
古巴正式成為世界上首個消除艾滋病毒及梅毒母嬰傳播的國家
嗣道幫助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成功妊娠健康孩子
男性同性戀傳播艾滋病的原因
孕媽艾滋病一定會傳播給孩子?艾滋病母嬰阻斷真的有用嗎?
艾滋病是怎麼傳播的 女人如何預防艾滋病
關注母嬰健康 遠離艾滋病
蚊子是否可以傳播艾滋病?
艾滋病男子性侵女子 揭艾滋病人的心理狀態
非洲艾滋病兒童的日常生活
九成兒童艾滋病源於母親 母嬰阻斷可降低95%感染率
媽媽艾滋病一定會傳播給孩子嗎?艾滋病母嬰阻斷真的有用嗎?
阻斷HIV母嬰傳播,艾滋病患者也可生下健康寶寶
口交能否傳播艾滋病病毒?
孕婦患艾滋病賣淫 常見的性傳播疾病有哪幾種
奇蹟!美國科學家成功救活艾滋病活體白鼠,艾滋病患者有望被治癒
男子患白血病同時又患上艾滋病,最後成為唯一治癒艾滋病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