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猴的神秘師傅真相:為何教了本事之後就無影無蹤,原來如此
話說上一集,我們聊到水簾洞,但當時孫猴子尚未得道,所以無法進入花果山水橋下的秘密水道,也就見不了東海龍王。
所以之後,便是孫猴子泛海出行,尋師傅學本領的劇情。
《西遊記》中的三大神通,其實就是儒、道、佛三家。孫猴子首先來到的便是南瞻部洲,也就是大唐所在的洲界,自然所奉行的便是孔夫子的儒教,孫猴子在這裡學習了沒有呢?
學了,他「學人禮、學人話」,整整學了八九年——《西遊記》便說:(孫猴子)串長城,游小縣,不覺八九年余。
那麼在這八九年里,猴子又學到了些什麼呢?
看來是什麼都沒學到,因為猴子求的是長生,而不是做官,是躲過輪迴,所以無需讀詩書、考科舉。
於是在第九年,又飄過西海,到了西牛賀洲,這個西牛賀洲,是不是就是佛祖的所在地呢?前文說過,西天(靈山)和西牛賀洲不是一回事,西天(靈山)其實在正中央,所以西牛賀洲,並不一定就是信佛。
結果,孫猴子就在一片樹林中,聽到某人在唱歌,唱得又是什麼歌呢?「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這便是孫猴子聽到的樵子歌詞。
於是孫猴子便請樵子指點何處有神仙,樵子這便說了,這裡真有神仙,就在前方山中,這山叫做靈台方寸山,山裡有個斜月三星洞,洞里有個神仙,便叫做須菩提祖師。
好了,大家其實都知曉,這位須菩提祖師,便是後來教會孫猴子本事之人。
那麼,這位祖師,究竟是佛?是道?還是儒呢?
首先從名號來看,須菩提,那就是一個印度名稱。若是從佛經看,他便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因為在諸弟子里最擅長解釋什麼是空,所以被稱為「解空第一」。也因為會解空,所以每次出去化緣,他都能成功地到有錢人家裡化到緣。
似乎從這裡,可是解釋孫猴子後來為什麼叫孫悟空,因為師傅解空第一,你做徒弟的,自然就是悟空了。
但問題是,這個須菩提祖師,是不是真的佛門弟子呢?顯然不是,為什麼這麼說?你看西遊記中後面文字說得分明,孫猴子上前敲門,出來開門的不是一個沙彌,而是一個仙童——吳承恩難道不知道廟裡該有沙彌,道觀的才叫仙童嗎?顯然他是故意的。
所以,這個祖師,雖然叫著佛祖弟子的名號,給猴子的排行名號也是佛家的「穎悟圓覺」之「悟」,可實際上完全乾的不是佛家的勾當,你看孫悟空後來求學那一門道行之際,他第一句話,說得便是個「術」字。
「術」是什麼呢?其實就是當個算命先生需要的本事。孫猴子尋思著我飄洋過海來看你,難道只是為了做個算卦的嗎?所以猴子有云:「不學!」
於是祖師又問他學不學「流」,「流」又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念佛看經,是個屁股坐下去不動的事業,這叫猴子哪能按捺得了啊,於是猴子又云:「不學!」
第三個字,那就是「靜」,這個其實比「流」好一點,除了打坐,還有睡功、立功,可是猴子也不是為了睡覺而來的,所以還是不學。
第四個字,叫做「動」,按說孫猴子你靜不行,動總該行了吧?其實這個「動」字,還是有特別含義的,那就是所謂采陰補陽,豬八戒倒是喜歡這個,據說也曾練過——第二十三回里,老豬就對黎山老母變化而成的老媽子說,他幼年間,曾學得個熬戰之法——顯然說得就是這個了。
可是孫猴子還是不學,因為他求的是長生不死,而不是熬戰早死。於是便惹惱了祖師,往猴子腦殼上打了三下,自顧自走了。
雖然走了,猴子卻明白了,打三下是三更,倒背著手走是讓他走後門——這天晚上他果然按照這路數前去,發現祖師正在唱歌:
「難難難,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閑。」
哈哈,實際上看到這裡,這個打著佛祖弟子須菩提旗號在此做收徒營生的祖師,他的真實身份已然暴露了。
他哪裡是什麼須菩提啊,分明就是一個道家人物,擅長的就是煉丹、施法。所以孫猴子向他學長生,還真是找對路線了。
正是因為他是道家人物,所以懂「三災利害」,知天罡地煞,會「筋斗雲」口訣(這些都是道家學問),教給孫猴子的本事,其實也就是這些。
可他究竟是誰呢?你看整部西遊記,這位祖師也就出現了這麼一回,幾乎是教完法術就銷聲匿跡。要解開祖師身份之謎,似乎只有回到此前那六個字:「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靈台方寸山」說的,是不是就是佛祖所居的「靈山」呢?如果是佛祖所在的靈山,那麼「斜月三星洞」又是何解呢?
不通!實際上,所謂「靈台」、「方寸」,都是古人對「心」的一種別稱,而所謂「斜月三星」,其實也就是一個「心」字的形狀:斜月為心字一勾,三星便是三點。
也就是說,孫悟空求學無路之下,最後還是走了心學路線。那麼什麼是「心學」呢?
其實既不是佛,也不是道,而是真正的儒家學問。最早出自孟子,北宋程顥、南宋陸九淵、明代王陽明三人逐漸形成,王學有云:「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現如今,孫悟空便是這樣一個凡夫俗子,因為有「一念向道」,所以最終成了通天地的大神通。實際上,這與之前他所遇見的那個樵夫是一樣的,只不過樵夫是普通人,所以他「一念向孝」,而孫悟空卻是天地所生,所以他的「孝」,便是通天達地。
這個,便是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的內在邏輯,你不承認也罷,都是如此。自然,為了說服普通人,他必須描繪出一個祖師來,教會孫猴子本事,如此這般普通人才能感覺對路。然實際上,吳承恩的潛台詞就是,不存在什麼祖師,孫悟空的本事,就是他內心的覺悟!要不然為何後面一百多回,祖師始終不出現呢?
(《後西遊記》中孫悟空後人的神通練成,其實也是如此,因為尋遍天地間最終都找不到好師傅,最終他自己遁入洞穴,尋求內心深處的答案——於是孫大聖現身,教會他全部法術)
而這一次,當孫悟空一念醒來,已然回到花果山的現實世界。
回看上一集:孫悟空原型?一隻好色的福建紅毛猴妖 也叫齊天大聖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還記得金庸筆下的耶律洪基么?咱來聊聊他的皇后,人很美命卻很慘
※德國為何輸掉一戰?因為入侵某中立國,導致最強敵人出手
※孫悟空的傲來國往事:原型是一隻紅毛猴,還好色!
※花果山和大唐原來不在同一個洲!西遊記的地理觀很奇葩呀
※SB!這不是罵人,而是一則電影公司崛起的歷史傳奇故事
TAG: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
※孫猴子出世,玉皇大帝為什麼會如此的淡然,原來都是因為有他們!
※孫猴明明學成長生不老之術,為何陰差還要鎖他下地府?原來是這樣
※孫猴子、牛魔王、二郎神誰更厲害?你一直都想錯了!原來是他!
※又來一個孫悟空,孫猴子的「黑歷史」也是一言難盡!
※唐僧會念緊箍咒,孫猴子就真的對付不了他嗎?觀音其實有兩手準備
※《悟空傳》這些年可憐的孫猴子,被玩的越來越壞了
※為何孫猴千辛萬苦學來的不死術,閻王會不認帳?其中究竟啥緣故
※牛魔王為何不肯把扇子借孫猴:原因居然得追溯到五百年前
※脾氣火爆的孫猴子,曾被人暴揍近十年,卻不覺羞恥,還老實道歉!
※你難道真信孫猴是打石頭裡蹦出來的?吳承恩這麼寫是有深意的
※牛逼!孫猴子到底做了什麼無聊的事了
※騎士的張良計,勇士的過牆梯:孫猴子終究逃不脫如來的五指山
※孫猴初訪東海,龍王為何就把金箍棒拱手相送,大方得有些怪啊?
※為什麼都喜歡六小齡童演的孫猴子?憑這一點當之無愧
※西遊最以德服人的神仙,就連孫猴也敬重有加,卻不是佛祖玉帝
※孫猴大鬧地府,閻王搞不定他,更牛的地藏王為何不出手?
※被壓了五百年的孫猴子為何依舊為所欲為?硬是被觀音菩薩慣的
※汪涵變老頑童造型調皮可愛,楊迪變孫猴子,杜海濤才是妖怪
※不要再吐槽彭于晏這隻台灣腔孫猴子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