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教育應培養學生做君子

教育應培養學生做君子

【光明時評】


作者:黃玉峰(系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語文特級教師)


最近有一篇談校園「空心病」的文章被傳得沸沸揚揚。年輕人為「意義」的缺乏而痛苦,越來越多的學生會問:「老師,學習為了什麼?活著為了什麼?」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這個問題,給出一個真誠的答案。你如何回答,也意味著,你想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筆者給出的答案是:做君子。「君子」曾經被列為孔子理想的教育培養目標。整部《論語》中,孔子提了一百多次「君子」。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在孔子看來,聖人是只能憧憬一下的,君子卻是可以養成的,人人都可能做到。孔子的一生都在教導自己的弟子們,如何做一名君子。


君子文化,兩千五百多年來,始終給予讀書人以自尊、自律和信仰。君子文化曾經是讓國人接受、信服,滲透到骨子裡的價值規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等大量的俚語印證了這一點。「君子比德於玉」,中國人佩玉的愛好,也是這種文化的表現。


一種文化,能跨越多長的時間,影響多少階層和國情世風的變遷,便體現了這種文化的「信度」。自孔子到今天,君子文化的「信度」是無與倫比的。


何為君子?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修身養性,順應天道,漸臻完美,這才是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會陷入為別人的眼光而活的功利困境中去。

「君子」的背後更有豐富的經典和深厚的傳統作支撐。系統的、典雅優美的君子文化,從衣食住行,起居禮儀,到讀書的方法和習慣,到與人相處的原則,事業發展的軌道,再到抽象的宇宙和天道。四通六辟,無所不包。更重要的是,傳統君子的標準並不僵化,它不是單一而狹隘的,不將成功「單一化」,也不將失敗「污名化」。


誠然,君子並非不求功利,只不過有更高的追求在功利之上。而且那是可以確實地由自己努力而接近的。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做一個君子,就意味著繼承了道統。道統不僅僅是道德規範,更重要的是可以讓你和不朽、偉大的存在聯繫在一起。


讀書明理,不僅是為了稻粱謀,更意味著承接了一種責任,「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一個有自尊、有使命感的君子是不會感到「空心」的。他的內心是強大的。不論處在什麼境遇下,君子的人格不會因為外物,貶損分毫。這就是為什麼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培養更多的君子,也是當代學校教育應當致力追求的。


《光明日報》( 2016年12月27日 02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網 的精彩文章:

美贊臣攜手新生兒專家 為早到小天使提供發育指南
辦公室放什麼植物好 這八種植物放辦公室有益身心健康
女性健康養生需警惕九大角落
火星生命體新發現:NASA流動站在火星拍到勺子
未來事務管理局合伙人李兆欣:科幻與現實的邊界

TAG:大河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教育VS美國教育:到底培養考生還是培養學生?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志趣
我們是為未來的世界培養學生,還是為過去的世界培養學生?|教養
培養學生健康飲食習慣,提高中醫藥文化普及程度
我是如何培養學生進行學校和專業研究的
日本學校培養學生兩性意識,女同學空手清洗男廁所
培養學生思辨能力之有效探索!
「點」「線」結合培養學生唯物史觀
北電教授發律師聲明:資產過億包養學生等均屬杜撰
重慶南開中學課間操跳街舞 培養學生表現力和社交能力
斷臂男子深山教學14年,苦練書法,培養學生數百名,汪涵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