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點」「線」結合培養學生唯物史觀

「點」「線」結合培養學生唯物史觀

■統編義務教育三科教材解讀

在今天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談起初中歷史統編教材的特點,義務教育歷史統編教材執行主編、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葉小兵舉了個例子:「《甲午中日戰爭》這一課的課後練習,不要求學生去複述《馬關條約》的內容,而是出了一個開放性的題目:《馬關條約》簽了以後,清政府允許外國在中國設廠投資,和今天中國的外資投資,有什麼本質的不同?實際上,這樣的設問就是引導學生通過這種聯繫、比較、分析,去重新理解歷史,而不再強化死記硬背。」

據葉小兵介紹,初中歷史統編教材的編寫堅持唯物史觀,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符合時代需求,注重綜合性。在教材內容設計上,更注重學生的感受觀察和理解,課後不再強化機械記憶的練習,不再引導學生死背書,而是依靠課後活動,如賞析、分辨、綜合、比較等引導學生複習鞏固和提升認識。

此次初中歷史統編教材,堅持以唯物史觀為指導,按照歷史時序,展現中外歷史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發展的基本進程,使學生通過學習,不僅掌握基本的歷史史事,而且形成正確的歷史認識,凸顯育人功能。

據葉小兵介紹,初中歷史統編教材按照「點」「線」結合的方式編排教學內容,「點」是具體生動的重大歷史事實,「線」是社會發展演變的基本規律,通過歷史學習培養學生唯物史觀,了解和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具體呈現是單元—課—目結構。每課以正文為主體,輔以功能性欄目,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學科能力與學科素養。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面,主要在中國古代史部分體現,內容涵蓋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學、藝術、科技等諸多方面,涉及的歷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有30多部;革命傳統教育方面,教材系統介紹了中華民族近代鬥爭史,突出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建立和不斷發展的歷史;民族團結教育方面,在中國古代史中,揭示出自秦以來中國就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統一多民族國家。

歷史統編教材專門有2冊系統講述中國共產黨建立、發展,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史實,涉及老一輩革命家40多位;完整介紹了中國抗日戰爭從局部抗戰、全民族抗戰到最終勝利14年的史實,強調中國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巨大貢獻和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本報北京8月28日電(本報記者 劉博智 柴葳)

【新聞鏈接】

歷史教材主要內容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主要在中國古代史部分體現,內容涵蓋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學、藝術、科技等諸多方面,涉及歷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有30多部,使學生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以及它對世界文明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二)革命傳統教育

教材系統介紹了中華民族近代鬥爭史,突出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建立和不斷發展的歷史,對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決定作用給予了充分敘述,分別介紹了以毛澤東、鄧小平等為代表的40多位老一輩革命家,以及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而英勇獻身的革命英雄,使學生認識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三)民族團結教育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在中國古代史中,揭示出自秦以來中國就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在中國近代史中,反映了中國各民族為實現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而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在中國現代史中,介紹了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實現民族大團結。學生通過歷史學習,能夠認識到中國各民族在歷史發展中有著共同的命運和共同的利益,增強民族凝聚力。

(四)國家主權和海洋意識教育

教材十分注重加強國家主權意識和海洋意識教育,以史實為依託,講述西藏、新疆、台灣及附屬島嶼釣魚島、南海諸島等作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淵源。

(五)國際理解教育

在世界史中,重點介紹了人類文明起源的多源性,各個地區、各主要國家文明發展的不平衡性,世界文化的多元性。通過學習,增強學生國際意識,以開放的心態和開闊的視野看待世界,吸納人類共同創造的文明成果,樹立熱愛和平的觀念和憂患意識,強化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逐步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中國教育報》2017年08月29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語文素養」與「人文精神」雙線組元
小心「培訓貸」陷阱
一堂不在計劃內的「開學第一課」
抽籤分班只是機會公平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課內外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優質課堂要抓好教學評價「三結合」
改良木薯 養活世界——基因組學結合傳統育種獲得優質主食作物
微流控技術結合心搏拯救新生兒
區塊鏈技術與遊戲的結合效果可觀
結合物聯網數字技術,資生堂推出個性化護膚系統
虛擬現實技術與教學結合
大健康綜合體產業風口來襲:醫養結合新模式預測分析
物性——自然科學現象與「古經方中醫」理論的結合
結合光和物質,科學家合成「二重身」粒子
家居結合藝術美,打造優雅的品質生活
園藝療養與養老養生如何與農業園區結合?
藝術與現實的渲染結合,「物質之心」3D列印心臟主題展
跟第三屆國醫大師學養生——鄒燕勤:飲食運動與情志,三者結合最養生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何平:產學結合是區塊鏈技術應用的重要趨勢
發展「醫養結合+」產業
「混血動物」數不勝數,科學家欲將人和動物基因結合,生產獸人怪物
李瑞傑:遵循「病證結合」策略 探索中西醫結合心臟康復醫學模式
區塊鏈技術結合分散式資料庫實踐
東方哲學和現代生活美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