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粗裝不進各類火炮,俄羅斯末敏彈已嚴重落後我國
俄空軍RBK-500末敏彈投撒後未爆炸的SPBE子彈藥
來自敘利亞的新聞照片顯示,俄羅斯空軍動用了成本較為昂貴的RBK-500末敏炸彈打擊「伊斯蘭國」武裝的坦克等裝甲車輛。雖然這種彈藥本身的單價比較昂貴,但從總的使用成本來說,它其實是最省錢的選擇。
一:什麼是末敏彈,它是怎麼工作的?
末敏彈的全稱是「末端敏感彈藥」,它是指在飛行的彈道軌跡末端,能夠自動探測到裝甲目標的方位,並且使戰鬥部朝著目標方向爆炸的彈藥。它和常見的激光(或者衛星定位)制導炸彈、空對地導彈不同,它不是真正的制導武器,不能鎖定、跟蹤並且主動飛向目標,這使它的單個彈藥命中概率要低不少。但由於價格便宜,末敏彈可以通過對一片交戰區域拋灑大量彈藥,形成總體上價格更低、但作戰效能高得多的殺傷能力。
俄空軍的RBK-500末敏彈與SPBE子彈藥,注意黑色的彈翼還未張開
圖:SPBE子彈藥被布撒出來以後,會打開降落傘進行減速;並且依靠彈翼的作用,使彈體本身在外傾的姿態下保持一個穩定的旋轉過程——通常在每秒4圈左右。
圖:SPBE子彈藥高度降低到130米左右以後,會藉助彈體的旋轉,利用毫米波段的無線電與紅外信號探測器來感測地面的目標。由於高度不斷降低,探測的軌跡會形成由外而內封閉的阿基米德螺線。一旦末敏彈探測到目標,就會引爆戰鬥部,從上方擊穿坦克的裝甲。
自鍛成型的殺傷原理
SPBE子彈藥形成的自鍛體與穿甲能力展示,它的飛行速度可以達到1800-2000米/秒
末敏彈的殺傷是依靠自鍛成型原理實現的。它和破甲彈的射流殺傷原理近似,同屬於聚能裝葯設計。聚能殺傷的原理是,把炸藥爆炸時的能量儘可能的集中到一個方向,利用這股能量把金屬葯型罩壓垮;變形成高速、連續、密實的熔融狀態(當成液態理解就好)金屬射流或者成型的固體彈丸,然後打穿裝甲這樣的堅固目標。
採用聚能破甲戰鬥部的反坦克導彈剖面模型,黃色部分是炸藥,中間是銅合金葯型罩
自鍛成型彈藥和破甲彈確實極易混淆,但要區分它們也不難。從外觀上說,自鍛成型戰鬥部的葯型罩,凹陷程度不大,看起來淺而且通常是圓弧面;而聚能破甲戰鬥部的葯型罩,凹陷深而且是銳利的圓錐形狀。事實上這種錐角的差異也正是兩種殺傷原理不同的根本原因。
相同的戰鬥部直徑等條件限制下,聚能破甲的最大穿透力更高;但是它對爆炸時與裝甲的距離因素非常敏感,因為熔融狀態的金屬射流密度和形狀只能在特定的炸高達到最好的狀態。而自鍛成型戰鬥部則相反,雖然最大威力較低,但是對距離的適應性好,因此更適合於末敏彈。
二:為什麼末敏彈是最高效的反坦克集群常規武器?
常常有人說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坦克本身,這句話放在二戰時代或許是對的,但在現代就完全行不通了。坦克是地面上兼具最強直射火力和最強防護的高機動性武器裝備。最好的反坦克作戰方式,是在坦克的直射範圍以外(比如遠距離或者隔著一座山之類),繞過坦克防護最強的正面裝甲,用發射後不用管、具備攻擊移動目標能力的武器快速、準確的發現和打擊坦克,並且費用低廉。
RBK-500布撒器在空中減速、釋放SPBE子彈藥
僅從前幾條要求來看,就只有來自空中向下打擊坦克的武器能夠做到這一點。當然這並不僅僅局限於從飛機上發射的導彈和投放的炸彈,遠程的曲射火炮——比如155榴彈炮甚至是大口徑迫擊炮上發射的炮彈、火箭炮也具備此類潛力。而從廉價這一條來說,迄今為止,不管是從哪類平台上發射,何種類型的反坦克導彈都很不便宜。
從準確這一條要求來說,所有的傳統無制導常規武器都不能滿足要求。比如普通的航空炸彈,不要說最常用的250公斤級炸彈,就是減半的125公斤炸彈真砸個正准,無論什麼坦克都要徹底完蛋。但是普通航空炸彈動輒20、30米以上的彈著誤差,使得它哪怕一次丟下4-6枚都不見得就能摧毀一輛坦克,何況一架戰鬥轟炸機之類的戰術飛機,一次起飛通常最多也就掛4-6枚炸彈。
圖:俄空軍投擲無制導炸彈的結果,命中誤差高到連建築這種大型固定目標都無法一個架次摧毀。無制導炸彈本身雖然便宜,但飛機多次出擊消耗的燃油和備件、機體壽命消耗就很昂貴了,更何況無法用成本計算的戰機貽誤。
在精確制導武器中,從發射後不用管這一條來說,採用慣性導航與衛星定位的精確制導炸彈倒是符合要求,可惜它不具備打擊移動目標的能力,只能打擊知道準確位置的固定目標。而電視/激光制導類武器,因為在飛行過程中需要保持全程的照射等要求,使用靈活性受到比較大的限制。一方面是投放武器的載機等平台不能馬上脫離、並轉入對下一個任務目標的作戰,另一方面它們常常還需要其它單位的配合——比如地面火力引導小組,要冒很大的危險去接近敵方的坦克集群。
SPBE子彈藥在空中起爆
更關鍵的一點是,無論是精確制導炸彈還是導彈,它們一發只能對付一輛坦克。而在尺寸和重量相近規格下,末敏彈可以一次摧毀6個以上的坦克目標。很顯然,只需一具布撒器具,就能在釋放子彈藥後在較大範圍內殺傷多輛坦克,而且發射後不管的末敏彈,無論是作戰靈活性還是效費比,都要遠遠超出其他類型的武器。而且坦克集群的規模越大,末敏彈的優勢就越是明顯。
三:俄羅斯使用的RBK-500並非新型武器,性能已經較為落後
有新聞評論認為,此次俄羅斯在敘利亞使用末敏彈是進行新型武器測試。雖然在戰場上對新式武器進行實戰檢驗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RBK-500末敏彈並不在此列;這種武器的研製要追溯到80年代初,實際上在蘇聯解體前夕已經開始試裝備部隊了,1992年在希臘國際防務展上公開亮相。
組裝中的RBK-500末敏彈,每層3個子彈藥
組裝中的RBK-500末敏彈,一共5層
和現代較為先進的產品相比,RBK-500末敏彈有幾個缺點。首先是總體設計比較落後,單個SPBE子彈藥的體積和重量都偏高,布撒器內一次容納的數量偏低。再加上SPBE子彈藥電子艙與戰鬥部的並列式結構布局,這種本來體積就大的彈藥適裝性非常糟糕,無法安裝到口徑較小的火箭炮中,作戰靈活性不夠。
圖:用空氣吹動葉輪發電,確實比使用電池能獲得更長的儲存期,但是對於體積的浪費也特別嚴重。
這種不足一方面來自設計思想,比如採用發電機與葉輪為電子器件提供電力,另一方面則來自於當時蘇聯技術能力的局限。比如SPBE子彈藥採用的雙波段紅外探測器視場非常狹小,需要提高旋轉速度和減慢高度降低,以保證在掃描地面時的圈數密度更高,以防止遺漏目標。這就不得不一口氣用上了三個降落傘。
而從單個SPBE子彈藥的戰鬥性能來說,最落伍的地方在於它的紅外探測器還是常溫器件,沒有進行強制製冷,因此對於靜態下的坦克探測能力很差,只能探測發動機、排氣口等目標熱點,基本上只能攻擊明顯的熱目標。其次是SPBE子彈藥戰鬥部的設計比較陳舊,現在完全有能力在更小的直徑和體積下達到相同的威力。
我國展出的新型末敏彈模型
我國在研製末敏彈的初期,引進過俄羅斯的相關技術,但是新一代產品在總體設計和核心部件上都與此前的俄式技術沒有關係了。比如總體布局上,我國採用戰鬥部與電子艙串列布局設計,在載具(布撒器、122-300毫米火箭炮、120-155毫米榴彈炮)內,它就是一根完整光滑的圓柱體,適裝性非常好;直到釋放出來以後,戰鬥部和電子艙才會交錯展開,旋轉掃描地面。
圖:我國新一代末敏彈上採用的製冷氬氣瓶,開閥門很暴力——直接用電雷管炸開,反正是一次性使用
我國新一代末敏彈的紅外探測起爆控制系統
同時在性能上,我國新一代末敏彈將採用高壓氣瓶進行強制製冷的紅外成像導引頭設計,視場大而且靈敏度高,探測能力將獲得跨越性的增強——這也是它只需要單傘的原因。而之所以下這麼大的本錢,就是因為我國在實際使用中,證明SPBE子彈藥的紅外探測性能是頗不理想的。

※俄軍小艇發巡航導彈打幾千公里,看似牛逼卻毫無價值
※無堅不摧?常規原子彈?雲爆彈、溫壓彈吹牛太過頭!
※中國正式發布稀土指數,八部委重拳打擊稀土濫挖賤賣
※美空軍奇葩事故:飛機毫髮無損落地,飛行員不治身亡
TAG:候知健 |
※加拿大火炮瘋子造出能發射衛星的大炮,中國最強火炮也是他設計
※巴鐵放棄中國先進榴彈炮,選擇買別國低質火炮,真正原因令人心酸
※朝鮮火炮蓄勢待發,薩德成了爛廢鐵!韓國的狼子野心不容忽視
※巴鐵放棄中國先進榴彈炮,選擇買別國低質火炮,真實原因令人心酸
※中國高調曝光這款「不講理」火炮:幾十秒內炮彈像暴風雨一樣落下
※美國的大型火炮,雖然它大但它卻十分輕巧
※這些個大炮是進行地面火力突擊的主要火炮
※中國為什麼不搞導彈坦克,不是導彈不好,只因火炮更強
※坦克火炮都不要 英國陸軍新建打擊旅輕火力重偵查
※美國自行火炮的炮管極短,裝甲薄弱卻是轟碉堡利器
※俄羅斯支援敘利亞不遺餘力 各種現役火炮一起輸出
※中德兩國自行火炮實彈射擊誰更壯觀?德國需要炮手躲遠拉繩!
※伊拉克戰場上的火炮,全靠火力旺
※世界最強卡車重炮進駐高原!中國火炮已全面領先世界
※巴鐵火炮建功殲滅印度陣地,中國製造火炮武器威力就是強大
※中國獨立自主研發的火炮超過德國,這次去西藏的坦克就裝上了
※大炮就是真理!解放軍自行火炮,世界一流的紅色戰神
※二戰重型坦克:火炮威力大防禦能力強,最後卻變成一堆廢鐵
※印度砸重金買韓國亞洲第一的火炮,還沒到手就自己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