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經方大師胡希恕講學:調胃承氣湯!

經方大師胡希恕講學:調胃承氣湯!

經方大師胡希恕講學:調胃承氣湯!



小編導讀

中國現代傑出的經方家、中醫臨床家、師承教育家胡希恕先生,率先提出了《傷寒論》的六經來自八綱,明確了經方治病是根據癥狀反應,先辨六經,再辨方證,方證合一以治病。胡老一生講學不少,對《傷寒論》的解讀,是很多人望塵莫及的,今天就分享一篇胡老講調胃承氣湯的文章,以饗同好!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方


甘草二兩(炙),芒硝半升,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洗)。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煮兩沸,頓服。


這就看明白了,他講發汗能造成虛寒的這種情況,前面講的都是,由於虛,虛達到一個相當程度就轉入陰,轉入陰寒證;「不惡寒,但熱者」,一點也不惡寒,但熱,就是反惡熱,這是實,指的胃家實那個實。


發汗,能得到兩種結果:一個由於虛極而入陰證,上邊講了;另一個由於喪失津液,胃中干,那就能轉陽明病,這個(情況)底下要講。主要講的就是要提醒:發汗不可等閑視之,要是不得法,造成的疾病相當地多,上邊所說是轉成虛寒證,底下所說是還能夠轉成實熱證。


實熱怎麼治呢?就是調和胃氣了,可以與調胃承氣湯。這也是一個概要的說法,所以擱個「與」,不說「主之」。那麼「但熱者,實也」,也有白虎湯證;熱結於里,也是但熱不寒了,也有調胃承氣湯(證),真正實了,有潮熱,可以用調胃承氣湯,(但)要說大實呢,當然還得用小承氣湯、大承氣湯。


這條的意思,不是在太陽病篇裡頭專講調胃承氣湯,和上邊芍藥附子甘草湯、茯苓四逆湯一樣,不是專為講這個(非太陽病的變證)。因為我們講太陽病依法要發汗,但是發汗得守規律,該用哪種發汗藥用哪種發汗藥。而且就是即便這麼(如法)用,也常常由於素日身體的關係,發汗之後也興許有這個那個的後遺症發生,這種(特殊)情況也得知道啊。要是錯了,更不行,錯了(則病變)不為虛,就為實。

(病變為)實,舉一個例子,調胃承氣湯就是,和胃氣。他主要的意思還是講太陽病為主(捎帶著說說變證)。調胃承氣湯不能說「不惡寒但熱」就使調胃承氣湯,也不對的。


根據前面那一條,汗、吐、下,要是用之不當,也屬於亡血液、亡津液。那麼結果呢?由於津血虛極,可以轉為陰寒虛證,所以他要怕冷,前面講的就是這樣,「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69條也是,「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這全是由於發汗,亡失體液。體液亡失到相當程度,轉為陰虛證(編者按:胡老特指陰性的虛證,不同於教材所講陰津虛證),所以惡寒。


也有津液喪失太多了,胃中干,轉成為里實證,就是陽實證了,就不惡寒但惡熱,「不惡寒,但熱者,實也」,實就是胃家實這個實,就變成陽明病了。虛寒都是屬於太陰病的範疇,這個書上沒明說,但意思就是這個。虛證前面都有了,那麼轉成實證怎麼呢?當和胃氣,那就得調理胃。調理胃的方法也很多,他也是舉一個例子而已,「與調胃承氣湯」。只是「不惡寒但熱」,也不應該(必然)用調胃承氣湯,所以他說「與」,不說「主之」,還要加以細審啊。當然一般是用調胃承氣湯的機會多,所以他說個「與調胃承氣湯」,可以(有)與調胃承氣湯的機會。那麼在什麼情況之下呢?我們後頭是有的,在這都沒明說。在這個書上(說與調胃承氣湯),在《玉函經》上說是小承氣湯,一樣。小承氣湯是以脹滿為主,大黃、枳實、厚朴配伍到一起的,但是它祛熱的力量差,沒有芒硝啊。調胃承氣湯偏於祛熱,對脹滿作用不大,它沒有厚朴、枳實。這也就是說,我們根據其他的癥狀,有用小承氣湯的機會,當然也有用調胃承氣湯的機會。


他說「與調胃承氣湯」,就是讓人臨證細審的意思,不一定得用它,(只是)一般說可以有用的機會。因為我們上次講過,他不是專為調胃承氣湯立論的,他講的是太陽病。太陽病依法當發汗,但是發汗不合法,可以轉為虛證,也可以轉為實證,主要的意思在這一點。實證就要攻實,所以調胃承氣湯是攻實之法。


這個方劑就是芒硝、甘草、大黃這三味葯,這是一個瀉下(方),它叫調胃承氣湯,就是調和胃氣,其實這個葯瀉下力量很重。大黃與芒硝合用,根據藥物配伍的關係,大黃能加強腸道的蠕動,腸道蠕動就使大便往下走。芒硝能稀薄大便,儘是干便,怎麼蠕動也不下去,再配合芒硝,咸能軟堅嘛,能稀薄大便,使之稀,那麼加上大黃的蠕動就了不得了。大黃配合芒硝,古人有句話,說是大黃沒有芒硝,就像快刀不開刃一樣,攻破的力量還是差的,所以擱一起則瀉下比較重。但是裡面配伍大量的甘草,甘草在病情上緩急迫,可是它也緩弱藥力,所以叫調胃承氣湯是因為用甘草的關係。我們用瀉下藥,有甘草就不會有虛脫的情形,所以甘草這味葯也能緩和藥力,所以叫調胃承氣湯。

大、小承氣湯里都沒甘草,那就是急攻。這個方葯(調胃承氣湯)就是里實證,大便不通,發潮熱。芒硝同石膏的寒性差不多,但是石膏沒有瀉下作用,芒硝有瀉下作用,這個葯是咸寒的葯,解熱的作用相當強。也就是說里實證,發潮熱,熱得厲害,大便不通,可以用調胃承氣湯調和其胃氣。


欄目:經方學堂/欄目主持:劉觀濤


新媒體編輯:王丹


版權聲明:本文選自《胡希恕傷寒論講座》(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胡希恕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整理髮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失音該如何找回?有效驗方得知道!
中醫人的喜事:習主席令,《中醫藥法》正式頒布!(附全文)
極限解讀:陰陽九針第五層境界——天人合一!
小兒嘔吐難以搞定?實用妙方得記好!
骨科疾病常用的8種外治法,每個人都應該看一看!

TAG:悅讀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張全亮老師昌平香堂講學側影
河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劉路陽教授蒞臨新聯學院講學
嶽麓書院,自由講學的搖籃
國際著名介入心臟病學家許永勝教授來衡講學
西泠印社寧樹恆老師到「子非魚藝術館」講學
行者任明志老師 講學習中醫要有出離心
北大教授,曾給日本首相講學,主張娶小老婆
嘉靖愛貓,貓死為其定製黃金棺材,侍講學士為其作詩被賞識提拔
丁鋼:講學方式與空間組構演變的教育意蘊
張羽翔教授講學——《書法形式構成的基本要素》
我市第二醫院肝病中心邀請北京專家會診講學
健康飲食要講學問,男人健康飲食9大要素
飲食健康講學問 男人健康飲食9大要素
朱東老師薦書:聽1000場「國學講座」,不如看看這位皇族後裔畢生講學的精華
法國國家科學院材料結構分析中心Philippe Sciau教授景德鎮陶瓷大學講學
穿越必去齊魯燕,聽諸子講學、看早期男足,還能易水邊送別荊軻
河南農民出國講學 日本專家組團聽課
怎麼講學生都記不住?7種記憶大法教給他
講學習能力的文章那麼多,初中數學學習能力到底有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