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糖友看病,教育護士、營養師、藥師有啥用?

糖友看病,教育護士、營養師、藥師有啥用?

糖友看病,教育護士、營養師、藥師有啥用?

昨天我們講了美國的醫生和治療小組在門診中會做什麼,有興趣的糖友可以重溫一下:《扒一扒,美國糖友去醫生的門診是怎麼看病的?》這篇文章。

那麼,有糖友一定有疑惑:我去醫院看病,找醫生就好了呀,為啥還要搞出一個「治療小組」來,勞師動眾的,是想訛我的錢吧?

是啊,「看病難,看病貴」在咱們國家已經成了習慣,沒享受過什麼好待遇的糖友如果忽然有一天「穿越」到一家搞「共同照護」的醫院,被一群面帶微笑的白大褂圍著」照護「,恐怕換誰都會先攥緊自己的錢袋,開始擔心自己就要和這些本就不多的鈔票兄弟say goodbye!

那麼,咱們先來簡單分析一下,在糖尿病被徹底治癒之前,你會在那些方面需要幫助。

首先,只有24小時的患者,沒有24小時開業的醫生,所以遇到各種問題,你自己才是那個下不了班的人,所以在這個治療小組,你自己才是關鍵人物,你的健康你做主。

馬上有糖友跳出來說:會長又不靠譜了,我倒是想做主,但是我啥也不懂啊?「

說的對!所以你才需要專業人員的幫助,所以你才需要自學成才,去!回去先把會長的@糖尿病之敵公號至今發出的1026篇文章都抄一遍!

既然需要專業人員的幫助,咱們一個個分開說,找什麼人,要做什麼事?

得了糖尿病,你至少得知道什麼是糖尿病吧,而一些你需要用到的治療措施和護理知識至少要知道,要會做吧?

這就應該找」教育護士「尋求幫助,國內有一些大醫院有」教育護士「這個崗位,她們應該教給你下面這些事情:

1、如何口服降糖葯?

2、如何使用胰島素?

3、自己如何注射胰島素?

4、如何使用胰島素泵?

5、怎樣在家裡用血糖儀測血糖?

6、如何掌握糖尿病控制方法?

7、低血糖或高血糖會出現什麼癥狀?

8、如何處理低血糖或高血糖?

9、如何順利度過患有其他疾病的日子?

10、怎樣才能在妊娠期間使身體處於最佳狀態。

怎麼樣,這些事情你現在都懂,都會了嗎?

咱們繼續,糖尿病治療,地球人都知道要找醫生去開藥,那麼你知道該怎麼吃藥嗎?

這個是藥師能幫到你的,但是按國內的習慣,通常還是找醫生去問的,那麼一個有藥學學士或者博士學位的藥劑師,他們可以告訴你這些事情:

1、服藥的間隔時間

2、進餐時服藥,還是空腹服?

3、需要密切觀察的副作用

4、是否可以在陽光下活動?

5、避免使用的食物

6、有哪些藥物可能與你服用的新葯發生反應?

7、適合補服忘記吃的藥物的時間

8、儲存藥物的方法

9、哪些非處方葯適合跟其他藥物共同使用?

看看,這些事情你都會,都懂了嗎?

除了吃藥,糖友最大的痛是吃飯問題,很多糖友是吃貨出身,突然就掉進一個「不會吃,不敢吃」的悲慘生活,這生活質量,簡直了!

其實這種「悲慘生活」的根源來自於無知,誰說糖友不能吃水果,不能喝粥,不能享受美食,要天天跟鵪鶉一樣吃幾根寡淡無味的青菜度日?偶爾吃點肉,吃點冰淇淋、蛋糕心裡還得懺悔半天,好像犯了啥「天條」一樣?

你不過是需要知道,根據你的體重,你的生活方式、你的健康目標以及你目前所用的胰島素或者口服藥,如何計算食物量,掌握如何吃對,如何吃好的技巧嘛!

去找營養師啊!在國內有兩種營養師,一種是公共營養師,通常不在醫院提供服務。一種是臨床營養師,通常在醫院的營養科可以找到他們,但是最靠譜的應該還是找到那些有跟咱們糖友打交道經驗的臨床營養師。

他們會告訴你很多有用的技巧,比如:

1、制訂飲食計劃

2、執行飲食計劃

3、閱讀食品標籤

4、在食品店巧妙選擇食品

5、在餐廳明智地點菜

6、將高脂飲食轉變為低脂飲食

7、尋找烹飪書和食品指南

8、發現你所吃的食物對你的血脂含量造成的影響

9、發現你所持的食物對你的血糖產生的影響

10、自己處理低血糖。

當你的體重、生活方式、治療要求或健康目標發生變化時,你對食物的需求量也應該做相應的改變。而營養師可以幫你調整食譜來適應這些變化。

所以,如果你已經成年,或許每隔6-12個月需要去看一次營養師。

當然,如果上面說的這些,你自己都懂、都會,那麼恭喜你,你可以優雅地在這個世界數之不盡的美食里,繼續您的吃貨人生了。

還有一些專業人員,也是你可能需要的。

很多糖友在心理方面需要幫助,尤其是1型夥伴,由於發病早,在還未成年的時期就要忍受跟其他人的種種不同和不便之處,尤其還需要隱瞞自己的身份,潛伏在普通人的」叢林「里,長年累月下來,就像綳得太緊的琴弦一樣,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心理醫生可以幫助你和你的家人解決由糖尿病所引起的情感問題。

而精神科專家除了可以給患者提供諮詢以解決情感問題外,還可以開處方用藥來治療引起心理問題的體質原因。

運動教練不用解釋,糖友如何運動,也是一個看起來簡單,但是涉及很多專業知識的問題,國內很難找到合適的運動教練,所以這個角色通常由教育護士兼任。

當你的健康狀況發生變化的時候,在你的「治療小組」里,就需要增加新的成員。

比如你計劃生孩子,就需要增加一名產科醫生。

如果你腿部或足部的血流有問題,就需要增加一名擅長血管治療的足病醫生。

為了保護你的眼睛,你還需要一名眼科醫生。

所以你看,正因為你有這麼多治療和健康方面的需要,沒有哪一位糖尿病醫生能如此「萬能」,所以一個由各方面專業人員協作的治療小組就是最理想的選擇。

很多醫院還不能做到如此齊全的小組配置,但是值得欣喜的是——國內的一些專科醫院已經開始組建類似的「共同照護」團隊。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確實沒有這麼好的醫療條件,那麼自己主動去尋找以上提到的各方面專業人士的幫助,也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如果你希望能過上健康長壽的生活,願意擺脫糖尿病的束縛,做自己身體和生活的主宰,那就來跟隨會長的文字,和糖友同伴們一起,成為自己的專家吧!

平安夜快樂!

本文部分摘錄於美國糖尿病協會《糖尿病速查手冊》一書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之敵 的精彩文章:

糖友的自然療法——劉超教授課程分享
扒一扒,美國糖友去醫生的門診是怎麼看病的?
糖友速查——八種方法降血脂
自我管理——賦予糖友決定自己生活的權利

TAG:糖尿病之敵 |

您可能感興趣

糖尿病專科護士的培養
非洲精神病醫院,黑心護士用安眠藥「治療」,虐待病人為樂
美國的教師醫生護士是公務員嗎?
外科護士和內科護士有什麼區別?太精闢了
醫生、護士、全科醫生、老糖友……注意啦,快來當糖顧問吧!
清純教師,養眼護士,銀行職員!4大星座是制服控
護士······
愛紋身的女護士,你喜歡嗎?
准媽媽自已學看胎心監護圖,省得看醫生、小護士的臉色!
實習醫生與美女護士去公園散步,太粗暴把護士的衣服都弄壞了
醫院真有這樣的護士嗎
離開醫院,醫生和護士能夠做些什麼?
到底是該叫護士還是叫護理師?
表妹是心血管科護士
精神科護士如何防範咬傷?
仁心妙手護士肖愛祥:省內精神料護理領域大咖
護士節,帶你領略軍營男護士的風采
這種頭像護士帽子的動物的幼仔會在母親體中殘食同胞!卡爾科學
醫院護士帶病堅持上崗 因為護士差點連命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