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廣陵事變經過

廣陵事變經過

廣陵事變是三國時期224年和225年曹魏和東吳之間的兩場軍事對抗。儘管當時衝突雙方被認為將發生水戰,卻並無交鋒。

背景

曹丕在要求吳主孫權子孫登為人質不果後,儘管此前他發起的進攻在經曆數戰後都以戰敗告終,本人也為吳軍的抵抗所震撼,仍攻打孫權。

過程

224年七月,曹丕幸許昌,準備大舉伐吳。侍中辛毗勸諫認為不是時候,曹丕不聽。曹丕知道自己如果仍從河道狹窄的長江上游攻吳,仍將失敗。但他知道廣陵路寬,可壓制孫權軍。八月,曹丕留尚書僕射司馬懿鎮許昌,親自治水軍,九月至廣陵。吳人很害怕,在安東將軍徐盛建議下,沿長江南岸從建業(今江蘇南京)到江乘都築上圍牆,建籬笆,並在牆上設置假箭樓,以防遭到水上進攻。這些工程經歷了一晚上就完成了。吳人又在江上設了很多艦船。江水上漲,曹丕隔江望見,認為東吳有人才,未可圖。曹丕的船遭到暴風,幾乎翻船。群臣大都以為孫權會親自來戰,但侍中劉曄不以為然。孫權果然沒有來,曹丕於是退軍。征東大將軍曹休上表報說吳投降者說孫權在濡須口,中領軍衛臻認為是假情報,經查,這一消息果然是偽造的。十月,曹丕回許昌。

225年三月,曹丕又有舟師伐吳的打算,宮正(御史中丞)鮑勛勸諫,被貶為治書執法。五月,曹丕到譙。八月,以舟師入淮。尚書蔣濟上表稱水路難通,曹丕不聽。十月行幸廣陵故城閱兵,士兵十餘萬,旌旗數百里,和建業隔長江相對。孫權也調集水軍阻止曹魏入侵。但相比吳水軍的規模,曹丕更擔憂天氣。時值嚴冬,大寒,結冰,水師難以進軍。曹丕目睹吳軍的防禦和自身的情境,嘆道:「唉!這真是上天要分隔南北啊。」下令諸軍撤離廣陵寨。吳揚威將軍、廣陵太守孫韶見曹丕班師,就派部將高壽率五百敢死隊,半路夜襲曹丕,劫獲曹丕副車羽蓋而歸。

後果

撤軍後,曹丕於226年駕崩。他的繼任者曹叡派曹休在石亭之戰期間攻吳,這在曹叡年間是最後一次。但吳將周魴詐降擊敗曹休,魏軍因而再敗。此後,魏軍直至24年後的東興之戰時才再度攻吳,且仍戰敗,魏軍奪取江南領土的意圖未能實現。魏末帝曹奐禪位建立晉朝代魏的司馬炎後,晉軍滅吳,才終於統一三國。

更多歷史,敬請關注王昆明細說歷史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昆明細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楚藩宮變經過
淺水原之戰經過
北周統一北方經過

TAG:王昆明細說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明朝深街聽微雨:尋常巷陌里的廣陵舊事
《廣陵散》的真正含義
送孟浩然之廣陵
廣陵散——聽陳雷激古琴曲隨想
廣陵散,永不消失的古琴曲
有一種失傳,叫《廣陵散》|文史宴
廣陵散——寫給揚州的歌
西漢 廣陵王璽金印
嵇康的《廣陵散》何以笑傲江湖?
再也聽不到的中國古典名曲,廣陵散 胡笳十八拍上榜
宿聯課堂:古代十大名曲之廣陵散
鴻儒之聲第二期:遙遠的絕響——嵇康與廣陵散
廣陵路惠耳分享:沒有灌溉 哪有花開
彈廣陵散 古琴吟 熊鹿楊
王羲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閑騎金灣路、廣陵大橋、廖家溝西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最真摯的友情
刺客的高義,名士的絕響《廣陵散》
千年古音,唐琴「紀侯鍾」 與《廣陵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