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的這位大太監,被文人們黑了數百年,是時候還他一個真實之身

明朝的這位大太監,被文人們黑了數百年,是時候還他一個真實之身

明朝,是一個神奇的王朝,朱元璋曾下令「宦官不得干政」,並將這條律令刻在一塊鐵牌上「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示意這是鐵律。

明朝的這位大太監,被文人們黑了數百年,是時候還他一個真實之身

但是,明朝可以說是是與東漢齊名的太監權勢最大的朝代,東漢末年有「十常侍」,那明代也絲毫不弱,有西廠第一任廠督汪直、當時的「世界首富」劉瑾,還有「九千歲」魏忠賢。

這三人,在當時都是權勢滔天之輩,稱之為隻手遮天也毫不為過,但是這三位究竟強到何種程度?又是怎麼崛起的呢?

首先,來說說汪直,汪直相當狡猾精明,懂得投憲宗之所好,故而憲宗很喜歡他。

明朝的這位大太監,被文人們黑了數百年,是時候還他一個真實之身

在1477年的時候,憲宗又新設立了一個監督機構,西廠,專門替皇帝做事的,權勢極大,憲宗就讓汪直做了西廠的第一任廠督,欽定校尉人數多於東廠一倍。

西廠是怎麼出名的呢,已故少保楊榮曾孫、福建建寧衛指揮同知楊華與其父楊泰暴橫鄉里,慘害人命,被仇家所舉報,於是入京行賄,被汪直所發覺,關進西廠監獄嚴刑拷問,並牽連多位大臣,一時西廠「權寵赫奕,都人側目」。而且後來還將內閣首輔商輅等人都逼得罷官,可見聖眷之濃。

但是人家汪直可不是一個單純的權臣太監,人家是真真實實做過很多事的,至少比東林黨好得多,

明朝的這位大太監,被文人們黑了數百年,是時候還他一個真實之身

如:

建州女真犯邊,汪直欲前去招撫,為司禮監掌印懷恩、大學士萬安等人所阻。後來又奏請開設武舉,設科鄉試、會試、殿試,欲悉如進士恩例,詔命試行數年,俟有成效。不過皇帝還是派他去了遼東,令汪直領通事百戶王英往遼東處置邊務,並賜汪直敕曰遇事可便宜行事。一個太監,真真實實為皇家分憂解難,還有膽量去戰亂之地,膽量比那些讀書人強太多了。

而且人家本事可不小,汪直先是招誘了郎秀等四十人組成的入貢使團,將他們秘密械送京師。而建州之役的具體過程,由於清朝對此過多隱晦,難以找到詳細資料。《彰癉錄》記載,明軍先派鴻臚典禮官誘開了城門,繼而官校突然殺出奪取城門,女真人不意大軍突至,多被殺戮。錄平建州功,封朱永為保國公,陳鉞升為右都御史,汪直加食米三十六石,後總督十二團營,開明代禁軍專掌於內臣之先河。——可是人家靠的是實力啊!不像文臣只會說。

明朝的這位大太監,被文人們黑了數百年,是時候還他一個真實之身

後來韃靼又來進犯河套地區,憲宗又派汪直去監軍,兵部尚書王越提督軍務,保國公朱永為總兵前去御虜。王越說服汪直奏請朱永率大軍從南路走,自己與汪直沿邊境往榆林。後來王越和汪直率精騎連夜奔襲至威寧海,敵寇猶未發覺,明軍縱兵掩殺,獲大勝。達延汗巴圖蒙克(小王子)僅以身逃,達延汗的妻子,蒙古傳奇女英雄滿都海戰死。此役後,王越功封威寧伯,成為明朝僅有的三位以戰功封伯的文臣之一,汪直加食米四十八石。——汪直在此表現的絲毫不像課本上所說的只會拖後腿的太監,還能隨軍奔襲。

明朝的這位大太監,被文人們黑了數百年,是時候還他一個真實之身

再後來,韃靼又來劫掠大同,又是汪直等分布官軍截殺,追至黑石崖等處獲勝。論大同功加汪直食米三百石。太監無秩可升,只能加食米,以年十二石為一級,憲宗給汪直一下子加了三百石,前所未有,創有明一朝紀錄。

憲宗命汪直總督軍務,威寧伯王越佩平胡將軍印充總兵官,統京軍精銳征剿韃靼,並賜制敕曰各地鎮守、總兵、巡撫俱受其節制,有不遵號令者可先以軍法處治,然後奏聞。虜退,汪直王越請班師,憲宗不允。——可見汪直是有戰略眼光的,這點比憲宗強。

明朝的這位大太監,被文人們黑了數百年,是時候還他一個真實之身

可惜,汪直出戰有功,但忘了太監真正應該處在的位置,遠離朝堂皇帝,導致後來西廠被東林黨人輪番上奏給廢除了,任命汪直為大同鎮守太監,而召還京營官兵。

虜寇入延綏,汪直王越分兵抵禦,獲大勝,汪直加食米二十四石。八月,萬安等人擔心王越有智計,恐誘汪直求復進,於是奏請王越與延綏守將許寧換防。同月,汪直上奏彈劾副總兵朱鑒等人玩忽職守,以致虜寇入境殺三十四人而去。朱鑒被逮至京師下獄,法司論罪坐斬,後免死。

明朝的這位大太監,被文人們黑了數百年,是時候還他一個真實之身

後來大同兵敗事情泄露,憲宗大怒,命錦衣衛執大同總兵許寧、巡撫郭鏜、鎮守太監蔡新於午門前門,後免了他們的死罪,改為各降官六級,永不起用。

再後來,汪直就一直被陷害,直接從大同鎮守太監貶為了南京御馬監,汪直走後,許寧等人消極抵禦,後又中了小王子的誘兵之計,明軍死傷數千人,差點丟掉了大同。朝中當路者都知道敗在不該調走汪直王越,害怕憲宗責怪,只推說是因為調兵未集,與滿朝科道官一起把敗仗瞞了下來。直到一年後,終究人心不平,才有人將實情報給了憲宗。

明朝的這位大太監,被文人們黑了數百年,是時候還他一個真實之身

但是,此時已經遠離朝堂的汪直,是不可能再回到皇帝身邊了,直到孝宗繼位,才將汪直等人從南京召回。

而且關於汪直的小故事也有一些,都是記錄在史書上的:

1、汪直每次奉命巡邊,聲勢赫赫,其他巡撫官全部對汪直卑躬屈膝,唯恐禮數不周,只有河南巡撫秦紘偏偏與汪直分庭抗禮,汪直反而對秦紘恭謹相待。秦紘卻不買賬,又密奏汪直所帶旗校過多,騷擾郡縣,汪直並不知情。汪直回京後,憲宗問汪直:「各撫臣賢否?」汪直卻獨推舉秦紘既廉潔又有才能。憲宗把秦紘的奏章拿給他看,汪直叩頭伏罪,說道:「能疏直,直是以賢之。」憲宗也因此不再怪罪汪直。

明朝的這位大太監,被文人們黑了數百年,是時候還他一個真實之身

2、巡撫汪霖溫恭儉素,不立崖岸,一生平淡無奇,在大理寺任職時也僅僅是循常例做事,按部就班地升職,唯有巡撫京邑時的一件事情讓所有人都驚訝了。當時汪直勢焰可畏,所經行處守臣極力奉承,唯恐落後。汪直多次到遼海道汪霖部內,汪霖只是以常禮相待。汪直很不高興,說了些不滿意的話,有人把汪直的話告訴了汪霖,汪霖還是待汪直如初,不改其常。汪直見汪霖還像往常一樣,反而不生氣了。後來再有奉承汪直的反而會碰壁,士大夫們從此都對汪霖刮目相看。(載於《明實錄》)

明朝的這位大太監,被文人們黑了數百年,是時候還他一個真實之身

3、成化十六年,兵科給事中孫博上奏說:「東西二廠緝事旗校多毛舉細故以中傷大臣。旗校本廝役之徒,大臣則股肱之任,豈旗校可信反有過於大臣?縱使所訪皆公,亦非美事。一或失實,所損實多,乞嚴加禁革。」憲宗頗為不悅。汪直聽說孫博的上奏涉及西廠,非常生氣,把孫博召來面加詰問。沒想到孫博意氣風發,侃侃而談,讓汪直大為敬服。

於是,汪直向憲宗奏請孫博為西征的記功官,每次出征,必要帶上孫博一起前去,眾人都為孫博捏了一把汗。孫博剛開始只是假意承順,威寧海之役後,孫博服了,也上奏讚揚汪直,並且與汪直同功受賞,由給事中(正七品)升為山西按察司僉事(正五品)。(載於《明實錄》《國榷》)

明朝的這位大太監,被文人們黑了數百年,是時候還他一個真實之身

看到這裡,深以為然,明朝之患,在於黨患,比起做事,做實事,還不如太監,但其行徑,比太監還不如,但由於文人掌筆,所以他們將他們的敵人都大肆醜化,或許汪直真的有很多不對,但是他做的事情比那些東林黨言官們做的事讓後人稱讚太多,究竟世間是非黑白曲直如何判斷,難難難,誰對誰錯?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個「神風」男人不一般,率領5架飛機幹掉美國一艘護航驅逐艦!
清朝兩位以武封公的牛人,功高震主位極人臣,結局都很凄慘
《李衛當官》里的李衛,歷史上究竟怎樣?死後乾隆下令按總督例葬
二戰時期日本「十大名將」,有一人之死堪稱笑話,竟有人逃過審判

TAG:黑白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文人逛窯子,不光為了做那事,還有一件事,跟女人的大腿有關
這兩位唐朝大詩人的經歷告訴我們:真正的文人之間從來都不會相輕
為什麼一個有文化做得了老師的文人卻自宮?居然是為了這個
這是古代最早的毒品,但卻是那個時代文人士大夫的時尚愛好
北宋唯一一個頂尖將才,是如何被那些文人一步步嚇死的?
一個文人,跟了一個瘸子,打殘一個王朝,卻因一篇文章慘死
日軍最痛恨兩人,做成標靶練刺刀,一是蔣介石,另一個卻是個文人
這是中國文人最痛苦的時期,同時也產生了很多響噹噹的「臭老九」
四大美女之首西施真實身份,竟是文人炒作出來的一個人物?
古代比竇娥還冤的五個人,總有文人要抹黑他們!
一位文人說了一句話讓朱元璋大吃一驚,此人後來成了明朝第一功臣
他是文人的污點,要在現代,就是漢奸!
他是沈從文得意門生,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作品卻上不了頭條。
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有骨氣的文人,被砍頭說了句真疼!
歷史上有名的歌伎,每次出門很多文人跟隨,為她題的詩篇數不勝數
他曾經為文人們平反,在3年之內,不可一世的狂魔被分屍
他有蓋世功勛,卻被同時代文人辱罵,背負百年罵名,原因何在?
中國文人詠嘆最多的一位名將,幾乎所有人都曾寫詩對他深表惋惜
熒幕上最後一位文人,藝壇不老的「大帥哥」,看到他是否勾起了你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