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國飲茶方法的四次演變

中國飲茶方法的四次演變

我國有數千年的飲茶史,人們的飲茶方法隨著制茶技術和飲茶實踐的發展進步,有過四次較大的演變。

中國飲茶方法的四次演變

第一個階段:煎飲法

當我們的祖先還處在原始部落時期,由於生產力低下,常常食不果腹。當他們發現茶樹的葉子無毒能食的時候,採食茶葉純粹是為了填飽肚子,而不是去享受茶葉的色、香、味,所以還不能算飲茶。而當人們發現,茶不僅能祛熱解渴,而且能興奮精神、能醫治多種疾病時,茶開始從食糧中分離出來。煎茶汁治病,是飲茶的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里,茶是葯。當時茶葉產量少,也常作為祭祀用品。

中國飲茶方法的四次演變

第二個階段:羹飲法

從先秦至兩漢,茶從藥物轉變為飲料。當時的飲用方法,正象郭璞在《爾雅》注中所說的那樣:茶「可煮作羹飲」;也就是說,煮茶時,還要加粟米及調味的作料,煮做粥狀。至唐代,還多用這種飲用方法。我國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多在唐代接受飲茶的習慣,故他們至今仍習慣於在茶汁中加其它食品。

中國飲茶方法的四次演變

第三個階段:研碎沖飲法

此法早在三國時代就已山現了,唐代開始流行,盛於宋。三國時代魏國的張揖在《廣雅》中記載:「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跡,搗未,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筆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這裡說得很明確,當時採下的茶葉,要先制餅,飲時再搗未、沖沸水。這同今天飲磚茶的方法是一樣的,應該說是沖飲法的「祖宗」。但這時以湯沖制的茶,仍要加「愈、姜、桔子」之類拌和,可以看出從羹飲法向沖飲法過渡的痕迹。唐代中葉以前,陸羽己明確反對在茶中加其它香調料,強調品茶應品茶的本味。說明當時的飲茶方法也正處在變革之中。純用茶葉沖泡,被唐人稱為「清茗」。飲過清茗,再咀嚼茶葉,細品其味,能獲得極大的享受。宋人以飲沖泡(淹茶)的清茗為主,羹飲法除邊遠地之外,己很少見到。

中國飲茶方法的四次演變

第四個階段:泡飲法

飲茶的第四個階段,可叫做全葉沖泡法。

此法始於唐代,盛行於明清以來。唐代發明蒸青制茶法,專采春天的嫩芽,經過蒸焙之後,製成散茶,飲用時用全葉沖泡。這是茶在飲用上又一進步。散茶品質極佳,飲之宜人,引起飲者的極大興趣。為了辨別茶質的優劣,當時已形成了審評茶葉色香味的一整套方法。宋代研碎沖飲法和全葉沖泡法並存。至明代,制茶方法以制散茶為主,飲用方法也基本上以全葉沖泡為主。這同今天大多數人的飲茶方法是一樣的。

中國飲茶方法的四次演變

目前開始的速溶茶、茶飲料等飲用方式也許正是新興茶飲法的開端。


黃土地民俗觀光園:Huangtudi555

一杯茶:yi_bei_cha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杯茶 的精彩文章:

喝杯茶,找回初心
七個方面,讓你「讀懂」小青柑
喝茶還在圖便宜?
青瓷托盞與古代飲茶
茶境無邊,茶如人生

TAG:一杯茶 |

您可能感興趣

問茶:飲茶方法的四次演變
中國飲茶方法的四次較大改變!
我國飲茶的四次演變
中國飲茶法流變考
飲茶方式 的演變歷史
中國茶道與飲茶十三式
問茶:飲茶方式的轉變
綠茶的養生功效 科學健康的飲茶方法
泡茶法的演變 淺談明清之後的飲茶風俗
上班族防輻射的方法 從飲茶開始
這才是中國人正確的飲茶方式!
各國的奇特飲茶方式:印度人用舔……
中國人飲茶文化早就超越了日本茶文化
《紅樓夢》中人這樣飲茶
竹筒茶,最古老的飲茶方式
世界各國飲茶習俗大揭秘!
中國人是如何形成飲茶習慣的?
博大精深:中國飲茶文化中所蘊含的人文哲學
飲茶文化的起源 陸羽與《茶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