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點擊播放 GIF/486K



比爾·普萊姆頓短片《接吻指南》 (Bill Plympton, How to Kiss)

要如何給你的愛人一個藝術而難忘的吻?


是複雜人類感情的溫柔一吻?


還是享樂派簡單粗暴的激吻?


2016年還有兩天就要結束了。到12月31日晚上,又會有大波情侶出沒在各種廣場的倒數牌前,等待新年鐘聲敲響的那一刻。反正什麼節日都能被過成情人節,值此新春佳節之際,不如來用藝術史給大家獻上一份跨年大禮,讓藝術史告訴你如何在倒數到0的那一刻給你的愛人一個藝術而難忘的吻!

屬靈派


藝術史中的接吻畫面不勝枚舉,既有溫柔一吻的小清新,也有與情慾交織在一起的激吻。「屬靈派」就是那些沉浸在形而上的情感的人們,這裡讓我們先從最清新浪漫的開始,然後,循序漸進~


羞怯之吻


地點:沒有人k的房間


道具:餐桌,食物,紅酒與高腳杯

tips:小心碰灑酒杯。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奧古斯特·屠勒姆曲,吻,1886(Auguste Toulmouche,the kiss)


這幅《吻》的作者是法國畫家奧古斯特·屠勒姆曲(Auguste Toulmouche)。屠勒姆曲是十九世紀法國的學院現實主義畫家。一對年輕的情侶在餐桌前輕吻,雙手撐著桌子,少女面帶微笑,表情還帶有一絲羞澀。畫面中對不同質感的布料、器具的描繪都十分逼真。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浪漫之吻


地點:有樂器的昏暗房間

道具:風琴,帷幔


tips:國王的右手動作是成功的關鍵。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但丁·加百列·羅塞蒂,國王勒內的蜜月,1867(Dante Gabriel Rossetti king rene s honeymoon)


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是十九世紀英國畫家、詩人,是拉斐爾前派的創始人之一。拉斐爾前派是十九世紀一個反學院主義的繪畫流派,這個畫派的作品,特別是代表人物羅塞蒂的作品,都在夢幻的氣氛中瀰漫著一種淡淡的哀愁。這幅《國王勒內的蜜月》實際上畫在給法國昂儒國王的橡木柜子上,畫面中是國王和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珍妮,珍妮正在彈奏風琴,國王看著自己的妻子,用纖細的手指端起珍妮的下巴,輕輕吻她的嘴唇。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國王勒內的蜜月櫃(最右邊為上述作品)


熱戀之吻


地點:隨便,只要足夠愛


道具:隨便,只要足夠愛


tips:Stupid是愛稱。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Rosalyn Drexler kiss me, stupid 1964


"Kiss me, stupid!"熱戀中的人才會懂吧~情到濃時,連stupid都變成了愛稱。擁吻的情侶只是黑白剪影,男子穿著紅色的衣服,畫面背景是一片平塗的亮橙色,洋溢著濃濃的幸福氣息。這幅作品出自美國波普藝術家Rosalyn Drexler的系列作品《愛與暴力》(LOVE AND VIOLENCE),愛情是她常表現的主題: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夢幻之吻


地點:零重力廚房


道具:鮮花


tips:注意安全。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夏加爾,生日,1915(MARC CHAGALL the birthday)


這一天是畫家夏加爾的28歲生日。新婚妻子貝拉身著禮服,帶著鮮花來給夏加爾慶祝生日。終其一生,貝拉都是他最愛的人,在這幅作品中,收到鮮花的夏加爾甜蜜的飛了起來,飄在空中送給貝拉一個夢幻的吻。作為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猶太人,夏加爾一直是一個多情而感傷的藝術家,1944年他深愛的妻子離他而去,但是他的畫中卻還是不停出現貝拉的身影。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Over the town, 1918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絕望之吻


地點:不限


道具:不限


tips:足夠絕望。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EDVARD MUNCH kiss 1897


這個吻送給所有的抑鬱症患者。挪威藝術家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的一生悲慘而絕望,從小父親管教嚴厲,母親早逝,姐妹都受著肺病和精神疾病的困擾。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中長大的蒙克內心一片灰暗,或許愛情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救贖。在這幅《吻》中,擁吻中的男女似乎已經融為一體,畫面右側是幾乎要把人吸入其中的黑暗,整個畫面沒有絲毫浪漫甜蜜,充滿絕望的氣息。這種沒有五官的吻是蒙克作品中的常用表現方式,也許他只想逃避在愛人的吻里,忘掉全世界吧。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蒙面之吻


地點:牆角


道具:兩塊頭巾


tips:可能該考慮換個伴侶了。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勒內·馬格利特 (Rene Magritte ),愛人(The Lovers II) 1928


這是來自勒內·馬格利特 (Rene Magritte ) 的作品《愛人》(The Lovers II)。接吻本應是甜蜜的,但是這幅作品卻暗藏玄機。從兩人的姿勢來看,男子處於主導地位,女子身體微微向後傾,頭向後仰。畫面中的女子穿著愛與激情的紅色,而男子穿著毫無感情的黑色,暗示著這段感情中女子處於被動。在頭紗的遮擋下,兩人都不是真實的——不同的是一個想要隱瞞自己,另一個只能在愛情中被蒙住雙眼。


迷醉之吻


地點:金碧輝煌的地方


道具:鮮花、花環、黃金


tips:她可能不是真正的快樂。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吻 Gustav Klimt the kiss 1908


克里姆特最著名的作品《吻》中運用了金粉和金箔,在一片炫目的金色之中,兩人的吻看起來深情而熾熱。身著一身金色袍子的男子急切地給女子一吻。而女子跪在地上,被男子緊緊地摟在懷中。對於畫中的女子,有人認為她正陶醉在這一個金色的吻中;而另一些人則從她緊握的右手和聳肩的動作中看出她其實並不享受這個吻。兩人衣服上的花紋不止是華麗的裝飾,更是情慾的象徵。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享樂派


上面那些吻中承載了太多複雜的人類感情,但是以下要提到的這些,就簡單粗暴多了~


雋永之吻


地點:只要不被舉報哪裡都可以


道具:一塊石板


tips:需要滑嫩的皮膚與完美的身材!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Auguste Rodin,the kiss 1904


羅丹的《吻》表現的是但丁《神曲》中的一個愛情故事。年輕貌美的弗朗西斯卡在一場政治聯姻中被嫁給保羅的哥哥,但由於多種原因,最後卻跟保羅相愛。哥哥發現後殺死了這對情侶。他們來到地獄接受但丁的審判,但丁一面被他們的愛情感動,一面苦於他們觸犯了貪色之戒,居然在兩難中當場暈了過去……不管故事背景如何,在羅丹的雕塑對人體的刻畫十分完美,人物的體態扭動而自然;皮膚光亮而細膩。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遊樂之吻


地點:好天氣的郊外


道具:綠蔭長廊


tips:注意身後偷窺的人哦~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Konstantin Somov the laughed kiss-1909


這幅作品來自20世紀的俄羅斯藝術家康斯坦丁·索莫夫(Constantin Somov)。雖然生在20世紀,但索莫夫卻對18世紀的洛可可藝術十分憧憬。所以就像洛可可藝術一樣,他的油畫作品輕快、華麗,還常有一絲情色氣味~比如上面這幅作品,坐在長椅上的男女似乎只是在遊樂打鬧,仔細看卻會發現男子正在親吻女子的胸部……在另一幅作品中也是這樣,在葡萄藤下的一對男女正在接吻,但兩人的表情都十分冷漠,女子似乎還在翻白眼。再往下看會發現,這位身著華麗服飾的女子實際上正袒胸露乳……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浮世之吻


地點:日式房間


道具:兩件和服


tips:可以不要只限制在一個吻的……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說起愛情與吻,怎麼能少了浮世繪呢。在喜多川歌麿的這件春畫作品中,一位衣著華麗的和服女子正準備親吻一個正在寫字的男子。背景中是典型日式風格的房間。當然對於熟悉浮世繪的人來說可能都知道,這一吻只是溫柔的暗示,在這之後還會發生很多事情……


無法描述之親吻


親吻,或代表深情,或代表慾望,可是在另一些作品中,親吻變得讓人十分難以描述,這類作品對跨年接吻毫無指導意義,不過也可以試試把它們給你的戀人看,來一次靈魂上的溝通~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Jean Cocteau,kiss,1957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Ernst Ludwig Kirchner,lovers the kiss,1930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Constantin Brancusi,the kiss-1912


那麼,沒有辦法跨年擁吻的人怎麼辦呢?


請堅信「工作/學習使我快樂」!


塞尚告訴我們,繆斯之吻將會降臨!!

藝術史跨年接吻指南



保羅·塞尚,繆斯之吻(Paul Cezanne,the kiss of the muse)


YT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資料整理溫帕帕、圖片源於網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T藝術雲圖 的精彩文章:

攝影師鄧雲,在《新宿》里感受森山大道的行走穿梭
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藝術時尚跨界大展,藝術展地標已規劃
藝術時尚推手朱昕苗:試試奔跑著認識你居住的城市
俄羅斯失去了一支頂級歌舞團,他們被稱之為「會唱歌的武器」

TAG:YT藝術雲圖 |

您可能感興趣

藝術史影響藝術家,藝術家譜寫藝術史
同志百年,美國藝術史掩藏了些什麼
藝術史:傳統日本文身的古代技術與演變
中國藝術史該回家了——方聞看新世紀以來美國的中國藝術史研究
暢銷30年,廣受關注的藝術入門圖書《世界藝術史九講(全彩插圖第8版)》
中國藝術史上最寂寞的山水大師
台灣台北故宮博物院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王紅媛│「世界藝術史」觀與美術史學科的建構——對話朱青生
從鑒定到藝術史
世界藝術史大會:「藝術」在不同文化中的涵義
藝術史 自由女神像
晚清藝術史上最為重要的藝術家 - 趙之謙
一座盧浮宮 半部法蘭西藝術史,見證法國八百年!
從人類簡史中看到的藝術史變遷
古錢幣上的書法藝術史
蘇富比黃傑瑜:當代藝術的市場定位還應回歸藝術史中
穿越1萬年,3分鐘閱盡藝術史精髓……
北京大學朱青生教授當選國際藝術史學會新一任主席
中國藝術史研究亟待回歸中國歷史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