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風濕關節炎疾病要區分 諮詢預防是關鍵

風濕關節炎疾病要區分 諮詢預防是關鍵

風濕關節炎疾病要區分 諮詢預防是關鍵




風濕關節炎疾病要區分 諮詢預防是關鍵



田新平

職務: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


工作單位: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


主要研究方向: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脊柱關節病、系統性血管炎等各種風濕免疫病。


訪談實錄:


主持人續續:大家好,歡迎收看《名醫堂》。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疾病,很多網友對這個疾病並不陌生,但是說到這個疾病最新的治療方法,很多人卻並不知曉了,那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的是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的主任醫師田新平教授,來跟大家一起聊一下這個話題。田老師您好,歡迎您做客《名醫堂》節目。

田新平:你好,主持人你好,非常高興能有機會來到《名醫堂》這個節目,也非常高興能有機會跟廣大網友來分享一下有關類風濕關節炎的一些相關話題。


主持人續續:也非常歡迎您。很多周圍的老人都說,我得了風濕,那老人嘴裡說的風濕是不是今天我們講的類風濕關節炎呢?


田新平:實際上這兩個概念是不太一樣的,因為風濕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所有跟肌肉關節相關的疾病都可以叫風濕病,但是類風濕關節炎只是風濕病當中的一種。


主持人續續:那這個類風濕關節炎它本身這個疾病有什麼特點呢?


田新平:類風濕一般來說它是一個慢性的疾病,實際上它歸根到底的話,它是一個免疫功能紊亂造成的一個累積在關節上面的一個疾病,所以說它是一個全身性的疾病,但是這個疾病的人群一般來說是中老年的女性要多一些。

主持人續續:中老年的女性得的多一點?


田新平:對。


主持人續續:那類風濕關節炎跟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又有什麼區別呢?


田新平:實際上關節炎的範疇更大一些,因為關節炎主要是關節發生了鼓脹疼痛的話,那都叫關節炎,可是類風濕關節炎是其中的一種,所以它跟我們一般所說的關節炎不是特別一樣的。而且我們一般來說,正規的叫法叫類風濕關節炎,沒有那個性字,所以一般來說,我們說通常的話正規的名稱我們叫類風濕關節炎,而不該類風濕性關節炎。

主持人續續:不能叫類風濕性關節炎。


田新平:對。


主持人續續:那還有風濕關節炎,是因為它們兩個癥狀很相似嗎?


田新平:以前我們可能聽到最多的是風濕性關節炎,但是現在從嚴格意義來說的話,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它還不是一回事。因為風濕性關節炎它主要是由於細菌感染以後引起來的全身關節的一個反應、表現在關節上,所以叫風濕性關節炎,而類風濕關節炎它是由於身體的免疫功能紊亂以後造成的關節炎症,所以說這兩個從發病的本質上來說是有著很大的區別,所以這兩個不是一個概念。但這兩個概念非常容易受到混淆,因為大家老百姓可能通常會說,我得了風濕了,我得了風濕性關節炎,但是風濕性關節炎跟類風濕關節炎有著非常大的區別。


主持人續續:但是它們的癥狀,就是反應在身體上的一些表現是不是又很相像呢?


田新平: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說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他會發燒,他會出現關節的腫、疼,都會出現,類風濕關節炎也會有這種情況,但是一般來說,類風濕關節炎它就會出現在手的小關節上更多一些。


主持人續續:這些手指小關節上?


田新平:對,手指的小關節,包括我們兩個手的手腕子也會有,我們的腳指頭上也會有,我們兩個膝蓋或者是我們兩個腳脖子都可以有,有的人甚至會出現肩膀也會疼痛,兩個肩膀也會疼,抬不起來,兩個肘關節也會腫脹,也會疼。所以說從這個關節受累的部位來說,可能類風濕關節炎跟風濕性關節炎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因為風濕性關節炎一般來說是以大關節為主,而且是以下肢多一些,比如膝蓋、腳脖子會多一些,但是類風濕關節炎一般在手的小關節更多一些,所以說它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主持人續續:那看風濕性關節炎的話是不是要去骨科看呢,還是也來我們風濕免疫科看?


田新平:風濕科,就是風濕性關節炎它本身跟感染相關的,它表現在關節上,所以說找風濕科醫生看也是非常正確的,去看骨科實際上也有點不太合適。


主持人續續:就是,不管是類風濕關節炎還是風濕性關節炎,其實都是要找我們風濕免疫科的大夫來看的。


田新平:對,具體這兩個疾病怎麼區別,醫生會根據他的臨床表現還有他的化驗檢查結果,來把這兩個疾病區分開來,然後去進行不同治療,因為這兩個疾病的治療方案差別也是比較大的。


主持人續續:那大夫會不會容易,就是造成一些誤診,或者是說我們在家自己能不能簡單地做一個判斷?


田新平:實際上這兩個病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如果是真正的一個受過正規訓練的風濕科醫生很容易把這兩病鑒別開來的。


主持人續續:不是那麼容易混淆。


田新平:不是容易混淆,雖然這兩個只差了一個字,但是這兩個區別還是比較大。那我們在家裡面的話,我們可以自己初步地判斷一下,比如說前面有感冒的歷史,有嗓子疼,後來出現了腿的關節的疼的話,那有可能是個風濕性關節炎,這時候實際上也應該去看醫生了,因為後面的治療,一般來說我們老百姓自己在家裡可能很難進行,因為醫生要判斷這個病情的分期,然後再採用不同的藥物來進行治療。但是如果我們出現了小關節尤其是他沒有非常明確前面的一個先兆,就慢慢出現手的小關節開始疼,開始腫,尤其是早上起來覺得這個關節發緊,需要活動活動它它才能舒服一些,這種情況我們叫晨僵的時候,那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去看醫生了。尤其是這種癥狀能夠持續到一個半月以上不緩解,那一定要去看醫生了,那可能就是早期的類風濕關節炎,需要醫生去給你做體檢,醫生給你做化驗檢查,給你結果,也可能還需要拍個X光。根據這些結果,醫生綜合來判斷,是個風濕性關節炎,還是類風濕關節炎。到了什麼程度?需要用什麼葯?醫生會來做判斷的。


主持人續續:我想問您一個特別菜鳥的問題,我想問一下這兩個關節炎哪個更厲害?更嚴重一些?


田新平:那一定是類風濕關節炎。因為一般來說風濕性關節炎,因為它跟感染相關,所以如果我們把感染的病因去除掉以後。


主持人續續:把細菌去除掉就好了是嗎?


田新平:對,絕大多數人可以好的。


主持人續續:那就是可以治癒掉。


田新平:對,相對來說是可以治癒的這麼一個疾病,但是類風濕關節炎它是一個慢慢慢慢要進展的,可能你今天覺得它的癥狀不嚴重,但如果你不管它的的話,實際上它的疾病本身一直在進展,一直慢慢會越來越重,到最後就會造成這個關節完全的破壞,然後造成我們這個關節不能像我們正常人一樣的活動,最後會造成殘疾的,所以說類風濕關節炎它是一個比較重的疾病,是一個致殘性的疾病。


主持人續續:所以在有一些癥狀的時候還是一定要自己有判斷,要去醫院去看醫生的。


田新平:對,而且越早看越好,因為現在科學比較發達了,我們實驗室的檢查手段也增多了,所以我們有一些血的指標,通過化驗的話,就可以很早幫助醫生來診斷早期的類風濕關節炎,如果早期診斷,尤其是在一年之內,我們可以治療的效果非常好,我們可以達到臨床治癒,就是說在臨床上,病人根本沒有任何的癥狀,就跟健康人一樣的,現在我們已經能夠達到這種程度了。


主持人續續:那真好。那我們通常老百姓講的就是,我得了風濕了,可能就是剛才我們這兩種關節炎,這兩種風濕性關節炎都有,那哪一部分人更多呢?


田新平:一般來說,可能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更多一些。


主持人續續:類風濕關節炎病人還更多,這個疾病其實更嚴重。


田新平:更嚴重,因為現在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抗生素,所謂的消炎藥用得非常普遍,所以大家一出現嗓子疼,一感染以後很快吃了消炎藥,所以說這個消炎藥一吃了以後,他就很少讓這個病情再發展成風濕性關節炎,所以反而讓它的發病率一直是在下降的。


主持人續續:就是感冒的時候吃的抗生素其實對風濕性關節炎也是有好處的是吧?


田新平:不一定是感冒的時候,比如說你嗓子疼了,醫生說你扁桃腺有點問題了,有化膿的時候,這個時候往往是鏈球菌感染,這種鏈球菌感染,他就有可能發生風濕性關節炎,所以說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上呼吸道感染的時候,早點吃點抗生素,那麼它有可能就不發展成一種風濕性關節炎,所以隨著我們抗生素使用的越來越普遍,風濕性關節炎發病率一直在下降。


主持人續續:越來越低。


田新平:我們看到的越來越少了,反而是類風濕關節炎越來越多了。


主持人續續:我聽說類風濕關節炎現在的患者是越來越多,您有沒有感覺?


田新平:對,也是,我覺得這是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可能大家對這個疾病的認識多了,大家的醫療條件也允許了,所以一有點不舒服就來看病,這是我們看到多的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可能它的發病率真是在增加,因為我們也看到臨床上看到病人越來越多,我們國家發病率,就0.3%到1%,實際上也是很高的一個發病率。


主持人續續:是,一千個人有三個發病,這個確實是已經發病率很高的疾病。


田新平:對,0.3%到1%的發病率。


主持人續續:可是我怎麼覺得周圍的老人到年紀大了好像都有點關節炎,我的感覺對嗎?


田新平:你的感覺實際上是對的,但是老年的關節炎跟類風濕關節炎還不一樣,老年人關節炎一般是由於軟骨破壞以後造成的骨關節炎,所以那是增生為主,我們看到病人的骨節都是大的,它不是腫,主要是骨節變大,這是老年人出現的一種骨關節炎,它最容易跟類風濕關節炎混淆,在臨床上,因為發病人群都是年齡大一些,50歲左右的人群,所以在臨床上我們一定要把它跟類風濕嚴格鑒別開來,因為骨關節炎是老年人引起的比如關節磨損以後,軟骨磨損以後,造成的跟年齡相關的一個病變,而類風濕關節炎它是因為滑膜的炎症,免疫功能紊亂造成的,所以這兩個在發病上有著本質的區別,治療上也完全不一樣,這兩個病在臨床上醫生是一定要把它經常鑒別開來的。


主持人續續:剛才你講到類風濕關節炎發病條件、發病原因,有一個就是年紀大的女性比較容易得,還有哪些原因?


田新平:還有一些就是說我們有的感染也會造成,比如說有的人會前面一般來說要知道病人的病史,他可能會在發病之前有過感冒,或者有過一些其他的就是感染的歷史,比如說得了其他的病毒感染他會出現,另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他跟遺傳是相關的。儘管病人說我家裡沒有人得過這個病,但是我們在查基因的時候,發現這個病跟基因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我們已經發現好幾個基因是跟這個病是密切相關的,所以說一般來說病人如果在這個基因水平上有一些易感的基因存在,再加上一個環境因素,比如說環境比較濕冷,再加上這個病人是個女性,有性激素的作用,再加上它有一個外來的感染,比如說感冒了,剛好某一種病毒感染也會觸發了以後病人才會發病,所以它是一個多因素髮病的這麼一個疾病。


主持人續續:不是單一的一個原因能夠解釋清楚的。


田新平:對。所以具體到每個人,這個發病原因就很複雜了。


主持人續續:那您剛才講到就是說這個發病的人群是越來越高,那您有沒有覺得大家對這個疾病重視程度是越來越高的呢?


田新平:重視程度可以說我們看到的有很多病人他也不太知道這個病。


主持人續續:還是有很多人,有盲區的。


田新平:對,然後他也不知道這個病得了以後應該去哪兒看,所以很多病人在外面隨便找一個人看看。


主持人續續:亂投醫。


田新平:亂投醫,然後用藥也用的不對,然後是慢慢在進展,所以他也沒有覺得這個一下子會對他怎麼樣,但是日積月累以後,最後等到病人過上幾年以後關節都開始變形,等到我們來看的時候,實際上他已經失去了最好的治療機會,因為類風濕關節炎在前兩年之內關節破壞是最快的,是最厲害的,如果在前兩年之內能夠得到最好的治療的話,那麼這個病變可以進展的慢一些,病人就不至於發展成殘疾,但是如果你到了就是說已經病程很長,有的時候我們看到病人十年、二十年,關節已經完全變形的時候,你這個時候就想讓關節再恢復過去就非常難了。


主持人續續:就不可逆了。


田新平:就不可逆了,所以一般來說我們是希望病人越早越好,最好在三個月,甚至最好在一年之內,這樣都能給醫生一個很好的治療機會。


主持人續續:那這三個月,我怎麼能知道我這三個月有什麼癥狀我去找您呢?


田新平:如果說你發現手的小關節開始疼,然後開始腫,而且早晨起來覺得,它早晨起來發僵,這是比較重要的一些癥狀,如果發現這種情況趕快去醫院,讓醫生幫你做診斷。


主持人續續:就有一點手疼就要去醫院看看醫生是嗎?


田新平:對對,尤其是這個癥狀它持續到一個半月不緩解,也有的人比如說勞累以後,他關節疼一疼,關節僵一僵,如果它持續時間比較短,你休息以後它緩解了,那你可以不去,但是如果這個癥狀持續在一個半月以上,那它可能就很難自己緩解了,所以這時候你要去看醫生,也可能就是早期類風濕。


主持人續續:所以一般人其實都是從手部開始有感覺開始的。


田新平:對,絕大部分病人是從手部開始的,但也有病人會從其它癥狀,比如從肩膀,從胳膊肘或者是膝蓋、腳指頭也會出現,但是大多數病人都是從手上開始的,所以手上如果出現了這個癥狀以後就要趕快去看醫生。


主持人續續:我還聽說類風濕關節炎就是它有一個特點,就是兩面是對稱的是嗎?


田新平:對對,類風濕關節炎最大一個特點就是左右兩側是對稱的,所以說就是如果發現,就像你說的對稱的關節。


主持人續續:兩個手都在疼。


田新平:對,就一定要去,但是它不一定是說左邊第二指也是右手第二個指頭,不一定完全對稱,但是左邊、右邊基本上是相似的。


主持人續續:所以您剛才也跟我們講了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意義,是吧?


田新平:對。


主持人續續:那現在大家如果是骨頭疼,其實我之前就是沒有做這些節目,沒有接觸咱們這些大專家,一直覺得關節炎是應該去骨科看,我骨頭疼去骨科看,那我們風濕科在這個疾病治療上是有什麼不同的意義嗎?


田新平:實際上因為我們骨科是治療骨頭方面的問題,但實際上這個病開始發病並不在骨頭上,雖然在關節上,但是它在關節裡面非常薄的一層滑膜。


主持人續續:滑膜有問題。


田新平:對。它開始的病變不在骨頭上,它在滑膜,等到滑膜病變非常重的時候,才慢慢慢慢累積到了軟骨,從軟骨以後,最後才到骨頭,所以說到骨頭一般來說時間比較長了,也就開始它應該去看內科醫生,看風濕科醫生,把它滑膜的癥狀去掉以後,它就不會造成這個骨的破壞,所以這樣它的關節功能就可以保存下來,所以為什麼說要早治原因就在這兒。


主持人續續:所以是這樣的。


田新平:嗯。


主持人續續:那現在如果是我們確定了這個疾病的話,我們一些治療方式有哪些呢?


田新平:現在實際上治療方式我們有好多種藥物是可以的,但是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分為三大類,主要還是吃藥,因為手術是最後來,比如這個病人這個關節全部都畸形了,最後又要保存它的功能的時候,或者為了讓它恢復功能的時候我們才可能給它做手術,所以一般來說在絕大多數病人當中,我們都是藥物治療,我們現在藥物治療分為三大類,一類藥物就是止疼的,就是大家老百姓知道的我們說鎮痛葯,這是我們首先用的一線藥物,當然只是鎮痛遠遠不夠,因為它的基本病變還是在滑膜上,所以我們還要用第二大類的藥物就是我們所說的緩解病情的藥物,這一大類藥物也是非常多的,也是主要在緩解我們關節滑膜上,把滑膜的炎症給它去除掉。現在這兩年,應該說是最近十年以上我們又出現一些新的靶向藥物,我們把它叫做生物製劑,因為都是通過生物的手段來選擇性地來攻擊我們在這個發病過程當中有些非常重要的一些物質,能讓我們這個疾病從根本上來得到一個治療,所以這是我們的生物製劑,所以我們在臨床當中用的藥物,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用第一類、第二類和第三類,但是第三類因為它比較有針對性,它是針對它發病當中的某一個重要的物質,所以說它更有針對性的話,它的靶向性就更明顯,所以在臨床當中起效也比較快,也比較安全,而且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續續:其實生物製劑在我們這個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上也起了很大的一個意義和作用是嗎?


田新平:對,實際上我們把生物製劑叫做治療類風濕關節炎一個革命性的突破,大家可以聽出來它有多大的重要意義。


主持人續續:革命性的突破。


田新平:對,因為以前我們知道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我們說傳統的改善病情的藥物,它都是不特異的,沒有根據這個發病當中的某一個靶點,某一個關鍵的物質,它只是說讓整個免疫系統有一個免疫功能抑制,最後讓滑膜的炎症緩解下來,它起效比較慢,一般來說要一個半月到三個月起效。那麼在前面的過程當中,實際上病變還是在持續地在進展,那麼這個生物製劑因為它是針對發病環節當中的一些重要物質,所以說它靶向性非常明確,它用藥以後起效非常快,那我們病人感覺比較好的,第一天用藥以後,病人覺得兩三天之內就感覺到明顯的輕鬆了好多,關節的腫、疼都會明顯的好轉,所以說它就是克服了我們傳統的改善病情葯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它起效要快,而且它針對性強,我們老百姓說針對性越強越對症,所以它的效果應該是越好。


主持人續續:其實我之前也聽到過很多我們在講生物製劑,但是一般對著特別嚴重的病,比如說癌症這樣的疾病,但是說到類風濕關節炎,我們覺得是一種常見病,那在這個疾病的應用上,還以前真的是沒有聽說過,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的作用?


田新平:那不是,因為就是說,因為這個病還是免疫功能紊亂,所以在發病過程當中實際上是非常非常複雜的過程,這裡面有一些物質就是直接造成了關節的炎症,直接造成了病人的臨床癥狀,比如說他的關節的腫、疼,實際上跟這些物質有關的,如果你把這些物質去掉了以後,讓它不再起作用,所以說它的臨床癥狀就會明顯好轉,病情也會得到一個逆轉的克服,實際上它是非常好的,實際上現在生物製劑的概念已經完全擴大了,不單純是在腫瘤上,在很多疾病當中都可以用,而且免疫病這一塊是非常大的靶向治療的領域,因為它發病過程比較複雜,但是有一些關鍵的東西是我們可以來通過一些大分子的物質,我們也把它叫做生物葯來針對它,專門針對它某一個重要的物質,達到這一個環節以後,就讓它的病情有所緩解,實際上跟腫瘤也有一定相似的地方,因為腫瘤也是根據它的某一個重要的物質,腫瘤細胞生長的重要物質,我們這個也是針對它某一個重要物質也是這樣來做的,雖然說它倆,感覺上不一樣,但它倆本質上是非常相似的。


主持人續續:但是我也聽過有人說類風濕關節炎管它叫「不死的癌症」,是嗎?


田新平:這是老百姓說的也挺嚇人的。這個叫「不死的癌症」,就是因為這個病太漫長了,可以說伴隨終生,我們現在也發現雖然它的發病高峰年齡在40歲到50歲的女性,但是我們也有的年輕人非常年輕也就發病了,那麼對於他來說發病越早說明他的病情越重,越容易出現關節破壞,反而這種人是更需要早期需要治療,如果從這個病算起,他20歲開始得病,按我們這個壽命都七八十歲的話,那這個病真的時間非常非常長,而且它是一個伴隨你一輩子,而且它是一直在進展,如果你不管它,所以有人就覺得它因為也去不掉,所以就覺得它是一個「不死的癌症」,但是它跟癌症還是有一個非常大的區別。因為它畢竟是一個良性的疾病,雖然它可以造成關節的破壞,造成關節的毀損,但是它從本質來說進展的不像癌症那麼快,它也不會轉移到其它組織去,所以說它對全身的影響沒有癌症那麼明顯。


主持人續續:我覺得可能是原來一些治療方式,可能沒有那麼先進,然後這個疾病對人體的傷害還是很重的,所以才有了這樣一個稱呼是吧?


田新平:對,實際上我們現在看到好多病人用了生物製劑以後,因為他的癥狀改善很明顯,所以我們可以達到。


主持人續續:可以治癒嗎?


田新平:達到臨床治癒,我們所說的臨床治癒就是病人在癥狀上沒有任何癥狀,他的手拿出來以後跟我們正常人一模一樣,他的生活質量跟我們正常人也一樣,而且在X光上他也沒有什麼異常表現,所以我們可以把它叫做臨床治癒。


主持人續續:那我想問一下,就剛才我們說的早期的話,這個患者是早期要用這種葯還是到了中晚期效果更好?


田新平:實際上如果允許的話,情況允許的話,這個葯是越早用越好,因為我們也觀察到這種葯如果是早期的一些小的破壞的話,或者滑膜的炎症,我們在用了這個生物製劑以後,它的小的關節破壞是可以逆轉回去的,所以說它是這樣,它的這個作用是比我們一般的傳統的藥物要好得多,因為傳統藥物很難做到這一點,所以說要早用的話,一開始這個滑膜炎症比較輕,滑膜也沒有明顯的破壞,軟骨也沒有破壞,骨也沒有破壞的時候,那麼它把炎症消了以後,這個關節的功能就完全保全下來了,所以這是更好的,如果你拖上幾年以後,等到它關節都開始破壞了,你這時候葯也有用,但是它已經破壞了關節,它很難讓它再恢復回去。


主持人續續:不能再逆轉。


田新平:很難逆轉。所以要越早用越好。


主持人續續:那我想問一下,因為剛才您講了這個葯是我們近些年才開始用,是革命性的一個改變,那這個葯是不是足夠安全,有沒有一些什麼副作用呢?


田新平:這個葯實際上是我們最早上市的腫瘤壞死因子α製劑,我們這裡要提到腫瘤壞死因子α,因為這是在我們類風濕關節炎整個發病當中,引起關節炎症、滑膜炎症非常重要的一個物質,所以說大家針對它的,把它作為靶向來生產,研發很多種的生物製劑,生物製劑從最早一個上市到現在,已經有將近二十年了,在國外也用了很多年。雖然到我們國家可能時間短一些,但是它在世界上用的人數已經非常非常多。那麼通過這二十多年的觀察來說,它的安全性還是非常不錯的,所以儘管它有一些不良反應,有一些副作用,但是總體來說發病率比較低,所以大多數病人用得還是非常不錯的。


主持人續續:還是大多數患者都能夠使用這個葯的?


田新平:對對,但是這些葯我們在使用之前應該讓醫生來決定,自己不能來用,因為還是要做一些篩查,讓醫生來判斷你是不是適合用,而且在使用過程當中,醫生也會嚴密地監測你是不是出現了不良反應,是不是出現了副作用,醫生會及時調整的,還是比較安全。


主持人續續:那要長期用,一直要用藥嗎還是也分療程的用藥?


田新平: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個葯是一直沒有療程的。


主持人續續:每天要服?


田新平:一般來說生物製劑是需要靜脈注射或者是皮下打的。


主持人續續:要去醫院打針,不是我們口服藥?


田新平:對,不是口服的,以前一開始出現生物製劑,就是靜脈輸液,這樣比較慢,因為輸液還有靜脈反應,而且輸液要去醫院,這樣不方便。所以後來就隨著對這個藥物認可以後,我們又研發出新的藥物,這個藥物是可以通過皮下來打,比較方便,病人在旁邊診所也可以打,現在還有更好的就是我們所說的一種叫阿達木單抗,它的商品名字叫修美樂,這種藥物它就更簡單,它是預充式的,就像胰島素一樣都充好了,所以你回家以後自己在家裡就可以打,所以這樣就更方便了。


主持人續續:自己在家就可以打,說明用的人越來越多,然後製藥公司也給了大家越來越便利的條件。


田新平:對對,所以還是非常受病人的歡迎的,兩個星期一次,所以還是比較方便。


主持人續續:田老師說到生物製劑的話,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個葯特別的貴,那是不是能夠一般的患者都能夠承受得起呢?


田新平:這個價格確實是比較貴,但現在隨著它的上市品種的增多,隨著它的生產的廠家的增多,價格有一個整體下降的趨勢,但是目前為止這個葯還不在醫保範圍之內,但是我也知道在青島和深圳這兩個沿海城市,因為它們經濟水平比較高,現在已經在醫保的目錄範圍之內,我相信就是以後可能隨著藥物的使用經驗越來越多,隨著國家就是全民健康政策逐漸的放開,那我想可能會有更多的病人能夠用得起這個葯,而且我想可能會有更多的地方,有可能把它納入到醫保的政策當中,所以這個是需要政府來投入的。


主持人續續:我們患者也有這個意識,然後政府其實也在是大力推進這個用藥是吧?


田新平:對,所以我們看到這兩個城市已經納入醫保以後,我們覺得已經看到了曙光了。


主持人續續:看到了希望,其實作為一個大夫來講,其實最大的心愿就是患者能夠趕緊好起來。


田新平:對,我們希望進駐的病人,越來越多的病人能夠享受到新的一個醫療成果,因為這個藥物跟以前相比的話,無論從它的療效上還是副作用上,真的要比以前的葯好得多的,但是價格上真的是大的瓶頸,我們有意識到,我們有的時候跟病人說他非常適合用,病人也非常想用,但是他確實沒有錢,所以這是制約它在臨床上廣泛使用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主持人續續:我想問一下這個葯到底要花多少錢?


田新平:這個是不一樣,因為它有好多商品,它是不一樣的,可能說你要是按年來算的話,因為我們一般來說會根據病人按年來算,因為他用藥頻率是不一樣的,而且我們現在在中國我們也經常是,中國的醫生非常聰明,為了給病人省錢,有一些簡要的方法,盡量地維持病人的療效,同時又給病人把這個價格能減下來,這樣的話我們現在有的藥物可能價格是一年是五到六萬的範圍。


主持人續續:一年五到六萬,其實對於一個一般的工薪階層家庭來講確實還是負擔有點重的。


田新平:對,負擔比較重。


主持人續續:是不是現在企業也會有一些這樣的公益活動,我們也可以患者來參與,來參加,能享受到一點福利。


田新平:現在我也知道他們有一些,比如修美樂有一些公益活動,如果不是公益活動的話,它可能會更高了,所以商業就是作為廠家來說,已經做了一些好事,已經開始讓更多病人開始享受,但是價位還是高。所以希望他們還能不能再進一步加大援助的力度,讓更多病人能夠用到葯,但這可能還需要一些各方面的努力。


主持人續續:對,時間,還有各方面共同促進這個事情。


田新平:對對,這可不是我們倆能決定的。


主持人續續:對,我們只能是呼籲,讓大家對這個疾病有更重要的意識,提高大家的疾病意識,在這方面。


主持人續續:那好,由於時間關係,田老師,最後我們節目就要進入尾聲了,我希望您能給我們現場一些網友在這個疾病認識上再給大家一些總結。


田新平:好的,我也是覺得作為一個我們廣大的網友來說,要加強對類風濕關節炎這個疾病的認識,如果比如說自己出現了一些手的關節的疼痛,或者是腫了,或者是早上有晨僵了,持續一個半月不緩解的時候,那就可能要去醫院找醫生看了,那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給你做出診斷,另外用藥的時候,醫生也會幫你用,我在這裡講,如果廣大網友自己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希望能用到生物製劑,而且越早越用越好,而且不要等到關節都變形了,才想起來說大夫我再試試這個葯,那這時候已經把最好的機會錯過了,所以說還是希望加強疾病的認識,而且要早期看醫生,能幫助醫生一起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而且還有一點我想強調的就是說這個疾病是長期的慢性疾病,所以要加強到醫生那兒去隨診,醫生幫著你調整藥物,才能讓你的疾病進展得最慢,讓你的生活質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主持人續續:好,再次感謝田老師做客我們本期《名醫堂》,我們這期節目到此結束了,下期再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節炎 的精彩文章:

冬季,不要因為關節炎而徒增煩惱
冬日,四大原因引發女性膝關節炎
冬季防治關節炎,老中醫給你五條妙法
治療關節炎的4款偏方
中醫如何治關節炎 治療關節炎的方法

TAG:關節炎 |

您可能感興趣

風濕與類風濕要區分清楚
脾濕是體內濕氣重的根源,不能盲目祛濕,要區分寒濕和濕熱
便血不能忽視,痔瘡和直腸癌你要區分清楚
化妝步驟要區分 你值得擁有好肌膚
挖牆腳要慎重,這4種情況要區別對待
中醫失眠不寐,要區分好癥狀再治療,附治療方法?
水果中含糖量多寡不一,糖尿病患者要區別對待
夏季上火 還要區分虛火與實火 對症才可以有效
家庭養花:花草過冬需要區別對待,需要特別注意防凍
上火不是病,燒起來要命,這五種火要區別對待!
雙杠臂屈伸的握距問題,真有必要區分練胸和練臂嗎?
羨慕吳昕粗腿變纖細腿?瘦腿方式要區分粗腿類型!這些幫你瘦腿!
練肌肉、健身還要區別對待?胖子要先減脂再增肌
孕婦增重的3個主要區域,孕期要這樣控制體重才對!
養花:多肉植物的施肥技巧,不同季節需要區別對待!
愛和需要區別的簡單分析
拉肚子分暴瀉和久泄,要區別對待哦!
趕緊學學吧!要徹底清洗蔬菜農藥殘留,一定要區別對待!
家裡不同植物越冬要區別對待,才算合格花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