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武力更強的元朝統治中原的時間沒清朝長?我來說一個根本原因

為何武力更強的元朝統治中原的時間沒清朝長?我來說一個根本原因

昨天我寫的《為何百萬人口的滿人能統治幾億人口漢人 我說兩點鮮為人知的原因》,得到了數千條留言,關注度點擊率都很高,有認可我的,有指正的,當然也有批評的,在這我都表示感謝。

今天咱們再來聊一聊為什麼武力更強大的元朝,比同是非中華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建立的清朝,統治中原的時間要短得多呢?

為何武力更強的元朝統治中原的時間沒清朝長?我來說一個根本原因

說蒙古人的武力比滿清更強大,這是毋庸置疑的,雖然滿洲八旗軍在明末清初戰鬥力也非常強悍,堪稱東亞第一勁旅,但是和打遍世界無敵手,打出一個三千多萬平方公里大帝國的蒙古鐵騎來說,還是不夠看的。

而征服中原,統治中原,蒙古人和滿人憑藉的都是強悍的武力。

可是事實是,即便從蒙古人滅金的1234年算起,至1368年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將蒙古人趕出中原為止,也只有134年。而元朝真正建立的時間是1271年,所以一般認為元朝持續的時間是97年,雖然孛兒只斤黃金家族建立的政權,一直到1402年,才被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才滅亡。

而清朝的建立時間是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正式入主中原,一直到1912年清廢帝宣統(愛新覺羅·溥儀)發布退位詔書,宣布清朝滅亡,真正入主中原的時間為268年。

為何清朝會比元朝持續及統治中原的時間更長呢?原因有很多,學者及喜歡歷史的網友都有給出各種各樣的答案,不過最主要的觀點無外乎是這樣子的:

元朝的統治階層統治民族並未將自己視為中原這片大地上的主人,他們一直將自己視為客人,就如之前的草原民族一樣,只是希望劫掠中原,當然了蒙古人的志向比之前的草原民族要遠大一些,至少他們還有個夢想,那就是將整個中原都變成牧場。

蒙古人不將自己視為中原的主人,最直接的證明就是朱元璋的大軍打過來後,元順帝都沒怎麼抵抗,直接就捲鋪蓋跑回草原。你看人家大清朝,大清朝都亡了,皇族還霸佔著紫禁城,最後才被馮玉祥給攆走了。

為何武力更強的元朝統治中原的時間沒清朝長?我來說一個根本原因

不將自己當主人,那在別人家蒙古人便隨便的糟蹋,不僅糟蹋東西,還糟蹋人,直白點說就是蒙古人當時並不把漢人當自己人那麼簡單,而是直接不當人看。

元朝權臣伯顏下令漢人和南人不能持有兵器,甚至不能持有鐵制農具,不得學習蒙古文字,蒙古人和色目人毆打漢人和南人的話,漢人和南人不能還手。他還頒布法律,只要漢人和南人犯錯,能抓就抓,能殺就殺,不能有絲毫猶豫。甚至還建議元帝殺光天下張、王、劉、李、趙五姓的漢人,只因相士某天突然心血來潮的說,伯顏你會死於漢人之手。

總之蒙古人是希望中原能蒙古化,將中原變成他們放牧的大草原,所以除了忽必烈有漢化的意識外,其他元朝皇帝根本上沒有什麼漢化的意識,甚至除了忽必烈和元英宗碩德八剌懂一點漢語外,元朝其他皇帝連漢語都聽不懂。

蒙古貴族也不屑於學漢語,所以什麼想娶趙敏的張無忌們就別想了,人家蒙古的公主根本上就聽不懂你在講什麼。所以元曲很發達,《竇娥冤》其實就是在罵元朝,大壞蛋張驢兒就是色目人。元朝根本上沒什麼文字獄,為何?人家反正聽不懂你說什麼,所以你罵他,他也聽不懂。

還有一點是,元朝的最上層權利鬥爭非常激烈。

終元一朝,正式當過皇帝一共九個(追尊追封,當幾天就被搞死的不算),其中正常繼位登基,過程基本和平的只有元仁宗、元英宗(勉強算,其實也是太后、權臣捧上位的),元明宗(其實也很勉強,元文宗暫時認輸了而已,沒過多久就把這個兄弟給毒殺了)三個人,其他包括元世祖(忽必烈)在內,全部是政變、甚至內戰上台的。

不把自己當主人,虐待這片土地上的主體民族,自然會被主體民族給趕走,然後自己又忙著爭權奪利,嚴重削弱了自身實力,所以當主體民族起來反抗時,他們已經沒實力鎮壓了。

而造成這樣子情況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我覺得是元朝沒能建立一套先進的政治制度,一套先進的大一統、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

為何武力更強的元朝統治中原的時間沒清朝長?我來說一個根本原因

元朝與其所是一個朝代,不如說依然是一個「汗國」,一個部落制、分封制的草原汗國,和一千多年前匈奴人建立的匈奴帝國,在制度上沒本質上的區別。元朝的皇帝僅僅是實力最強的部落首領,或是被最強勢力捧上位的代表而已。中央朝廷的權利和中國歷史上其他封建朝代沒得比,中央集權不夠,就不夠實力來鎮壓各地的諸侯,所以彼此之間的爭鬥就非常嚴重。

關於權利的繼承,元朝依然停留在草原的強者為尊制,誰實力最強誰就做老大,你要夠實力,甚至你不是皇族的人,也能自己做老大。而其他朝代在皇位的繼承上,有一套可行性的制度,一般是嫡長子繼承製,雖然其他朝代關於皇位的爭奪也是你死我活的,但是嫡長子是佔有先天優勢的,雖然嫡長子不一定是眾皇子中最優秀的,可是呢這樣子是能很好的避免內耗的。

很多對歷史一知半解的半桶水說,漢人最擅長就是內鬥,要不是內鬥消耗了實力,外族就打不贏咱們,這明顯是以偏概全,沒有找到主要矛盾,明明是統治者讓民不聊生,民眾起來反抗,爆發了戰爭,消耗了實力,才讓外族有機可乘的。

其實漢人相對於草原民族是不擅長內鬥的,草原民族才擅長內鬥,父子相殘、兄弟相殺那是常事。

元朝沒有採用中原王朝關於皇位繼承的制度,造成了嚴重的內耗,而其他集權制度他們也沒有採用。元朝實際上依然是如蒙古帝國一般,是幾百上千個部落組成的汗國,地方上擁有兵權的太多了,元朝的統治者一呢是削不了他們的兵權,二呢是也沒想過去削他們的兵權。

而實際上呢,中央集權的君主才是和老百姓利益一致的。告訴大家一個大家很不願意相信的事實,那就是越集權越獨裁的最高統治者,越得民心,越得百姓的擁護,古今中外皆是如此。相反最高統治者的權利越被分散了,國家越容易出問題,老百姓更容易受傷害,同樣是古今中外,有太多太多的例子。

其實自從人類產生文明後,就誕生了三個階級,最頂層的統治者,中間層的管理者以及最底層的普通人。

統治者需要管理者幫忙管理百姓,而統治者只有得到百姓的擁護才能千秋萬世。

而天下的利益也被這三個階級所瓜分,統治者畢竟人數很少,即便酒池肉林所消耗的利益也只有那麼多,所以天下的利益就由管理者和老百姓來瓜分,老百姓分得多,對統治者就更擁護,雙方都得益,但是管理者分到的就少了。

可是統治者必須依靠管理者來管理國家,所以又得滿足他們的利益。而統治者和管理者是既合作又鬥爭的關係,這就是權利的鬥爭。

統治者集權度越高,管理者分到的權利就越少。

可是當管理者分到的權利多了,就容易形成利益集團,管理者會用手中的權利為自己謀取私利,然後天下的利益就向管理者傾斜,當百姓沒得利益時,就會起來反抗,統治者的統治地位就不保了。

所以中央越集權,地方及利益集團的權利就越小,就會被統治者控制為管理工具而已,對老百姓是有益的。地方及利益集團權利越大,所求的就越多,老百姓的利益就越少。然後就越容易天下大亂。

元朝沒有好的中央集權制度,所以地方及利益集團的行為就不受約束,當管理者的權利不受約束時,老百姓自然沒好日子過,畢竟統治者是高高在上的,真正和老百姓打交道的是管理者。

元朝沒有好的中央集權制度,所以就不能有效的約束管理者好好的做管理工具,管理者不會也不想去治理國家,自然元朝這個朝代也長久不了。

而清朝早在關外就建立了一套非常好的中央集權制度,在入主中原後也一直奉行中原王朝的中央集權制度,並且通過打擊鰲拜這樣子的權臣,平定三藩這樣子的地方實力,設立軍機處,將最大權利都集中到了皇帝手上,然後皇帝便能控制管理者,對百姓實行有效的統治。

如果不是外來的原因,也就是說沒有「千年未見之大變局」,即便我們不願意去面對,可是也必須承認一個事實,如果不是列強的侵略導致天下大變,不是列強的侵略導致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導致地方勢力的崛起,雖然滿人是少數民族,可是滿人建立的大清朝依然能有效的統治、控制這個國家,只要中央集權不被削弱,清朝就不會亡。

有人會說,就算沒有外來侵略,清朝也會因嚴重的腐敗問題,會被混吃等死無所事事的八旗子弟給拖死。

可是事實上是,在清朝可謂是無官不貪,清朝官員的貪污腐敗之嚴重,之招數之多,絕對令人髮指,大清朝不僅僅只有一個和珅,如和珅這樣子的大貪官那是多如牛毛。但是整個清朝從未爆發過一場能威脅清朝統治的起義(太平天國運動雖然轟轟烈烈,白蓮教起義雖然鬧得歡,可是依然無法覆滅大清朝)。

沒有爆發能覆滅朝代的起義,那說明大多數老百姓還是過得下去的,說明中央集權是既有利於王朝統治,又有利於大多數百姓的。

宋朝的中央集權也運行得很好,趙匡胤用杯酒釋兵權讓宋朝避免了如唐末五代十國那般出現地方藩鎮勢力過強,而威脅到中央的統治。換來的是宋朝官員無官不貪,即便是高薪也無法養廉,貌似除了包拯外,那是無官不貪。

可是貪污腐敗的問題並未威脅到宋朝的統治,雖然爆發了方臘、宋江起義,可是這樣子的起義沒能動搖宋朝的統治,如果不是外族太強了,宋朝也能千秋萬代。

有意思的是,元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除了秦朝外貪污最不嚴重的朝代(秦朝不是亡於百姓沒得吃起來造反,而是被過重的徭役等苛政逼反的)。因為元朝有自己的一套制度,他們的管理者獲得財富是靠「賞賜」而來的,元朝的部族政治的這種邏輯,壓根就沒有貪腐的概念,他們是獲得一次勝利後,大汗就會賞賜戰利品,他們獲得財富是這樣子的,先去搶,勝利後大汗就賞賜功臣們錢糧、奴隸、女人、土地等等……只不過到了元朝,他們搶的是皇位而已,然後勝利了,新的皇帝便對功臣進行封賞,沒辦法蠻人嘛,沒文化,就只懂得這麼簡單粗暴,哪裡像漢人的官員,獲得地位財富,一呢是靠政績,二呢是靠貪污,搞政績,搞貪污,那都需要廢很多腦細胞的。

所以說元朝未能採用有效的中央集權制度,才是他們不長久的根本原因。他們不搞中央集權,就不會將自己當做國家的主人,不搞中央集權,就無法控制地方,不搞中央集權,就不會去控制管理者治理天下……

當然了中央集權制度不是萬能的,特別是中央集權需要將軍權絕對控制,軍人的地位得不到保障,將領不得不靠貪污腐敗來謀取朝廷的信任,當軍人以財富為最高追求後,國家的軍力那就會被嚴重削弱,那麼就不能抵禦外族的入侵,所以宋朝成為了第一個完全亡於少數民族的朝代,清朝也在軍力上讓中國遠遠落後於列強。

那要怎麼辦呢?個人覺得可以在軍事上也如政治上那般加強中央集權,將軍權牢牢控制在中央,然後規定將領只有通過戰功才能得到封賞,封賞的權利只能是中央,就如政治上集權那般,如政治上將控制官員升遷的權利控制在中央手中,將入仕的資格控制在中央手中(科舉制);將這樣子的制度用在軍事上,將軍官的升遷及財富的賞賜權利都控制在中央手中,而評價標準就是戰功大小;而能否成為軍官也由中央來控制,士兵只有獲得功勞才能成為軍官;這樣子既能保證軍隊的戰鬥力,又不會出現大將兵權不可控而威脅中央的事情發生。

(PS:最後再扯幾句事實上就是如果中央不能集權,老百姓是活得最悲慘的。歷史上中國的朝代的滅亡,除了宋朝,那都是中央集權被削弱造成的,秦朝剛大一統,中央集權不夠,地方勢力以項羽這樣子的六國遺老遺少勢力依然很強,趙佗這樣子統兵五十萬的將領也不為中央所控制;漢朝亡於豪強崛起;滅亡隋朝的是李淵這樣子的士族,李淵就是關隴世族這樣子的地方勢力代表;李唐走向滅亡也是因安史之亂後,地方藩鎮不受控制;元朝沒有實行中央集權;明朝亡於黨爭,亡於東林黨、晉黨只為自身利益;清朝亡於地方勢力的崛起,革命黨根本上沒實力滅亡清朝,清朝是亡於太平天國後,漢人地方勢力崛起,湘軍、淮軍、袁世凱的新軍都成為了中央不能控制的軍隊;而改朝換代換來的是天下大亂,換來的是人口直接一死一大片,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死。

而在中央集權很強勢時,老百姓過得是很不錯的,每個朝代初期,地方勢力備受打擊,所以這是中央集權加強的時期,老百姓普遍都過得不錯,盛世也出現在這個時候。對了中央集權不僅要集權官員任免權,軍權,還得有財權,財權不受控制,也同樣會造成地方勢力不可控。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關於加強中央集權也是有現實意義的,假如私有化了,國家便不能獲得足夠的財政收入,就不能控制國家的經濟命脈,當財富被利益集團瓜分了,不好意思,中央集權就弱化了,天下就大亂了,人就要一死一大片,每次改朝換代,那都是人口直接減半哦。告訴大家一個真正的道理,所謂的「漢化」並不是學習漢人的儒家文化,而是學習漢人的中央集權制度,從商鞅變法開始發展的中央集權制度,才是中國和外國最大的不同。)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何武力更強的元朝統治中原的時間沒清朝長?
元朝整體實力遠遠超過清朝,但為什麼只統治了那麼短的時間?
明太祖在推翻元朝的統治後為何還祭祀忽必烈?
很多元曲都在諷刺元朝,為什麼元朝統治者對他們卻很寬容,原因很簡單
日本明治天皇統治期間的日本,依稀還是我中華的樣子
我們所知的元朝真的很糟?忽必烈統治的元朝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
他結束了最後一個漢人統治的王朝:為何後人都把他當英雄?
他才是清朝最後的實權統治者,寧死不向日本人低頭!
統治時間最短的兩個大一統王朝,滅亡的原因各不同
清王朝結束對中國的統治後,組織了幾個袖珍版小朝廷,命運如何?
元朝的覆滅是每一個王朝的必然,還是異族統治者的宿命?誰又知道呢!
揭秘:我們所知的元朝真的很糟?忽必烈統治的元朝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
說明朝沒有統治西藏的可以閉嘴了,明朝皇帝一直都進行有效的統治
為何說明朝的暴力統治完全屬於另類?
人常說恐龍曾經統治地球,但是史前霸主恐龍根本就排不上隊!
清朝統治太成功,以至影響明末中國的走向?
正名!他更接近於一個謙謙君子,而不是只想擴張統治領地的霸道君王
誰結束了元朝的統治?不是明朝,另有其人
清朝四個不為人知歷史,清朝統治者絕對不想讓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