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烏托邦到未來科技 中國科幻文學研究在路上

從烏托邦到未來科技 中國科幻文學研究在路上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新媒體專電(記者黃碩)500年前的世外島嶼「烏托邦」和未來的外太空科技是否有關係?這個看似難以理解的問題,在3日開幕的「烏托邦與科幻文學研究」國際會議上,卻成為眾多國內外知名科幻文學專家所討論的一部分。


1516年,英格蘭哲學家、作家托馬斯·莫爾出版了著名的《烏托邦》,在書中描繪了一個建立於世外孤島上、近乎完美的理想鄉。


由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和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協辦的這一會議,是為了紀念《烏托邦》問世500周年而舉行的一場學術討論活動。


從烏托邦到未來科技 中國科幻文學研究在路上



「烏托邦與科幻文學研究」國際會議現場。新華社記者黃碩攝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烏托邦和科幻文學研究領域的學者們相聚一堂,討論的內容既有哲學作品,也有科幻小說和電影,還有穿越小說,而烏托邦和科幻文學的相互關係和啟示是貫穿會議的一個主題。

北師大科幻創意研究中心主任吳岩說:「烏托邦是人類的一個理想,而科幻文學是對科技時代的一種變革,我們想看這兩者結合在一起的空間有多大。」


在會議嘉賓、著有「火星三部曲」的美國著名科幻作家金·斯坦利·羅賓遜看來,烏托邦和科幻文學的結合有著必然性,二者本來就是相通的。


羅賓遜說,烏托邦出現在地球還沒有被完全探索的年代,因此文學作品中往往以孤島作為烏托邦的背景,但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一設定變得不再現實,因此在隨後的文學作品中,烏托邦開始更多地被設置在遙遠的未來。


「就這樣烏托邦文學變成了科幻文學——我們甚至也可以說烏托邦文學本就是一種科幻文學。」羅賓遜說。


「烏托邦所涵蓋的範圍其實很廣,而當前我國科幻文學的理論研究則比較薄弱,因此我們希望烏托邦和科幻文學兩個領域的學者可以相互汲取學習。」北師大文學院院長過常寶認為,這兩個領域的交流也有助於推進中國當前的科幻文學研究。

會議上,中國文本成為研討重頭之一,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劉慈欣的作品《三體》。



從烏托邦到未來科技 中國科幻文學研究在路上



《三體》英文版。資料圖片


2015年,劉慈欣憑藉《三體》成為首位獲得雨果獎的亞洲作家。吳岩說,關於科幻文學的學術討論會在過去的兩年間已經有過不少,在這背後,是近年來中國科幻文學的快速發展和地位的逐漸提高。

對於中國科幻文學的快速發展,羅賓遜認為這和中國在現實中的經濟、科技和文化發展所打下的基礎緊密相關:「中國人已經認識到自己正在參與創造世界歷史。」


他說,隨著中國人對未來和科技產生興趣,中國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科幻文學。


「這是中國科幻最好的時候。」在吳岩看來,近五年來中國科幻文學已經逐漸從小眾走向大眾,從國內走向國際,從自發創作走向政府支持。


作為中國科幻研究領域的代表,近年來北師大開始越來越多地進行科幻文學研究和從業人才的培養,包括設置科幻文學研究的博士點,以及開設關於科幻寫作的課程等。

過常寶說,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的中國科幻文學及其研究,在未來還有不少路要走。


參與了這次會議會務工作的博士研究生肖漢正是走在這條路上的人之一。他的本科和碩士專業都是中文,因為從小對於科幻文學的喜愛而選擇了北師大的科幻文學專業繼續讀博,並計劃未來從事相關領域的工作。


「我見證了科幻文學在中國從冷門到熱門,現在這個領域既有國家政策的扶持,又有很多研究者和專業人員,相信它的前景會很光明。」肖漢說。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社 的精彩文章:

新疆武警排長率隊處置暴徒恐襲 10分鐘打退4波襲擊
科學家研製出機器人蜜蜂 可完成花粉轉移
俄外長:美國和北約有意加劇與俄緊張關係
日本天皇就退位致電老友 盼永久性退位制度
細胞自噬:基礎突破為人類健康帶來新契機

TAG:新華社 |

您可能感興趣

烏托邦與科幻文學研究國際會議
中國科幻文學的春天在哪裡
科學家開始研究人類冬眠,科幻成現實還是烏托邦技術?
騰訊科普創客空間專訪科幻老將董仁威:我國的科幻正在崛起
科技與藝術:從庖丁解牛到科幻VR
專訪劉嘉麒:科幻是基於科學的幻想 並為科學創新提供靈感
科幻文學:如何傳遞中國聲音
科幻如何推動中國科技創新
藝術與科幻——虛構的烏托邦
李廣益:科幻視角下的烏托邦研究
在中國科幻文學界 他與劉慈欣並稱「雙雄」
評中國科幻文學:除了劉欣慈 中國還有好多科幻新人
中國科幻作家在芬蘭世界科幻大會的奇幻經歷
發現中國科幻文學溯源:從舶來品到本土化
「科幻·中國與世界」國際科幻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吳岩:科幻作品與科學教育
王德威:科幻文學的高潮已經過去了
科幻、科普、科學結合經典,《宇宙的光榮》再版
美國科幻傳奇大師卡德科幻小說《沃辛傳奇》中文版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