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群體無意識的悲哀

群體無意識的悲哀

群體無意識的悲哀



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裡有張紀實照片,三四個日本人驅趕著四五千人到河邊,然後用機關槍一層層掃射實行大屠殺。當時看到這張圖片有些震驚,為什麼三四個日本人就搞定了四五千中國人?不是說好了人多力量大么?只要人群里有那麼幾個人帶頭反抗,我想都不至於死得這麼無聲無息。

在這裡不想說中國人骨子裡的奴性和怯弱,也不談日本大屠殺的殘暴,更不用說武器的優劣,對於單個中國人,他們可能精明能幹,有時為了一點面子問題也會打打出手,可形成一個群體之後,整體無意識後任人宰割。對於施暴的日本人,如果讓他們單個人實行慘無人道的屠殺,至少會受到良心和道德的拷問,他們在日本的家裡扮演的可能是孝順的兒子,慈愛的父親,為什麼到戰場之後,殺人殺紅了眼,而沒有絲毫猶豫呢?


本以為人多力量大,每個人都很聰明,聚在一起會集思廣益有更多智慧的累積。可結果是群體的力量和智慧全沒有釋放出來,任人屠殺。每個人都很畏懼,中國人傳統的觀念,槍打出頭鳥,誰先出頭,誰先死,沒有人有這個勇氣衝破生死。再者,在人群里我們寄希望於他人去,群體的安全感讓人誤以為,自己不帶頭反抗總有人會出頭,到時再出手也不遲,都在期待著奇蹟,可結果什麼也沒有發生。


再多的人也是數量的累積,在群體他們分享的是個人怯弱,僥倖等平庸品質,聚到一起就變得更加的平庸。如果有人站出來點燃內心的勇敢和智謀,我想怒火也會激起反抗的勇氣,在這個群體里沒有傑出的人士開路,沒有真正的英雄殺出一條求生之路,於是他們群體無意識,成批成批的倒下,造成了歷史的悲劇。


回頭說日本人,也是人,怎麼完全喪失人性屠殺手無寸鐵的百姓?可能他們單個人也是軍國主義的受害者,當這樣的施暴者形成一個群體時,他們內心的惡像中國人的怯弱一樣被群體放大,而變得肆無忌憚。

人多勢眾,底氣十足的理想,讓處於群體中的個體產生一種釋放自身慾望或想法的衝動,他們表現得更加囂張和理智氣壯,因為他們認為群體中的自己是匿名的,不用獨自承擔任何後果,自我約束的意識也蕩然無存。於是,心安理得的釋放著無底線的惡。


群體的無意識也就造就了英雄和庸人的區別,群體力量肯定是大於個人,但這只是個標量,有力量但沒有方向,這就需要英雄開路,需要媒體宣傳引導輿論,用得好可以開天闢地,比如我們的執政黨,用得不好就是禍國殃民,比如遭人唾棄的納粹黨。


人本來就是群居動物,群體的無意識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人聚在一起召喚的本能里的惡是需要我們提防的,防止法不責眾心理心理下集體的惡。現在我們很多行為大部分都受無意識驅使,有意識的剋制是現代文明的產物,需要我們向此靠近。


我們努力的尋求人世的溫暖,結交朋友,加入各種組織,也不過是為了獲得一絲社會屬性的安全感,但在這個過程中不能泯滅了個人的獨特個性。在群里失語時,能有站出來說話的勇氣和魄力。不能讓群體的悲哀變成個體的悲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岸讀書 的精彩文章:

我知道你有選擇焦慮症!那麼來吧!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
思文解憂雜貨鋪
迷茫是因為不解

TAG:左岸讀書 |

您可能感興趣

《烏合之眾》——part1:我們都需要了解的群體意識,從大眾心理窺探兒童群體意識
誰才是愛情里的弱勢群體
任何關於性的暴力,都是群體謀殺
非洲同性戀群體 被人們歧視的人
變性人 真是奇葩的群體
封神演義里的黃巾力士,一群無名無姓又任勞任怨的群體!
民國的女性面孔:童養媳是最悲慘與倒霉的一個群體
從個體到群體的數據循環,看為朔如何構建精準醫療知識庫
美國性虐戀群體的日常,他們愛好與眾不同
群體心理學:自我的迷失與尋找
拋開自我記憶,融入群體意識
蒙古國的變性人群體,時刻警惕不敢被別人發現自己的身份
為體驗「虐戀群體的私下生活」他竟混進這一群體,結果被反覆虐待!
直擊艾滋病群體真實表情
噬菌體之間的信息傳遞和群體決策
印度「閹人」的生活是這樣的,一個心酸又可憐的群體
不止同性戀 彩虹旗是全體「性少數群體」的精神支持
在無現金生活的背後 我們需要關注那些弱勢群體
多種癌症患者,在求醫路上無助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