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滸》的作者到底是誰?讓我們一探究竟!

《水滸》的作者到底是誰?讓我們一探究竟!

見微知著,每天以段子的形式說說水滸的那些事兒~

------------------------------------------------------------------



據專家考證施耐庵是個名不見經傳的草民,羅貫中卻是名聞天下的暢銷書作家。《水滸》出現聯合署名的事情,既有出版界借名人作號召的原因,另外認真分析,《水滸》與《三國》確實有雷同的情節,說是施、羅二人合著基本靠譜。現代不良書商假借名人推薦語宣傳出版物,不過是在炒前人剩飯而已。

1949年建國後,出台一項規定:地方出版社不得擅自印刷古典小說,只有人民出版社才可以出版印刷《水滸》。不知什麼原因,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水滸》,作者署名時候僅有施耐庵的名字。從此,羅貫中付出的勞動一筆抹殺,《水滸》一書的著作版權歸施耐庵所有。

據說施耐庵名叫施彥端,耐庵是他的字。出生於元成宗元貞二年(1296年),施家是孔夫子高足施之常的後裔。少年時期的施耐庵就顯得卓而不群:鄰居老人病逝,會寫祭文的季秀才未能及時趕來,施耐庵主動救場,嶄露才華一揮而就。季秀才讀了兼有稚氣才氣的祭文,稱讚不已。不但將他收為學生,後來施成了乘龍快婿。

施耐庵鄉試及第做了兩年錢塘縣尹,不願為斗米折腰辭官歸里。回到家鄉,施耐庵在蘇州城東南隅施家橋開館授徒。四鄉八鄰,紛紛慕名前來拜師。一位經常往來於蘇杭間的羅姓山西商人,得知消息後帶著兒子前來拜謁施耐庵。施耐庵見這少年生的眉清目秀,談吐不俗,立即收作學生。這位少年就是羅貫中!

註:元末明初,自稱或他稱,都有稱舉人這「鄉貢進士」或「進士」的習慣。

一次,施耐庵在一家書店淘到一本元人話本《張叔夜擒賊》。準備以此事為背景寫一本糅合所有梁山泊話本的小說,書名為《江湖豪客傳》。恰在此時,父親與妻子季氏相繼病逝。續娶的申氏不但出自書香世家,而且家境富裕。申氏鼎力支持丈夫搞創作,從此施耐庵專職寫作,只留下得意門生羅貫中幫助自己整理書稿。

後來,有個筆名蘭陵笑笑生的人淘到一本《水滸》,根據書中武松故事創作出一本《金瓶梅》。《金瓶梅》與《水滸》《三國志通俗演義》《西遊記》等被後世並稱為明代四大奇書。《金瓶梅》對後世的另一部奇書《紅樓夢》的創作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更開創了我國淫穢小說之先河。

元末天下大亂,鹽梟張士誠舉兵反元。施的好友卞元亨在張士誠手下做事,數次向其推薦施耐庵才堪大用,張素聞同鄉施耐庵大名,「累聘不至」索性主動登門。施耐庵正在埋首創作《水滸》,並沒有因張的親自到訪受寵若驚,以母親年老為由婉拒出山。張士誠吃了閉門羹,一臉黑線的拂袖而去。為完成寫作,施耐庵舉家遷往淮安避禍。

施耐庵搬家沒多久,好友劉基得知消息,立即向朱元璋薦賢。朱派劉基前來相請,施耐庵只好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躲回蘇州家中隱居。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施耐庵並非不願意出世,他是明白張士誠和朱元璋這些亂世梟雄,沒有一個是好相與的。果然不出施耐庵所料,一代奇人劉基最終沒有逃過朱毒手。

劉基第二次登門請施耐庵出山,走近書齋,忽然裡面傳出激烈地呼喝、廝打聲音。劉基推開門看時,施耐庵正和一隻紙老虎鬥的不可開交。施耐庵見故人來訪,擺下家宴招待。席間有意多喝了幾杯,伏在案上鼾然入睡。劉基拿過書稿看時,施耐庵正寫到武松三碗不過崗!劉基立即明白了施耐庵心思,掉頭怏怏而返。

《江湖豪客傳》完成初稿之後,施耐庵覺得書名不夠含蓄,擔心有人對號入座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決定另換一個。追隨導師數十年的羅貫中讀懂了他的心思,提議道:「老師,書名就叫《水滸》吧!」施耐庵點頭讚許,於是將這個通俗小說更名為《水滸》。

水滸,含有在野的意思。用水滸做書名,應有梁山好漢身處江湖之遠,卻心存魏闕之意。據此可知,金聖嘆評點的《水滸》中認為,這些三山五嶽的社會閑散人員是「凶物」、「惡物」應該視為垃圾一樣丟棄。施耐庵窮其一生創作《水滸》,原來是在歌頌一堆垃圾?金聖嘆這個玩笑開大了!

據說《水滸》成書後,很快在市面上出現了手抄本廣為流傳。終於有一天傳到了朱元璋的皇宮當中,老朱本來因為數次請施耐庵出山未果,心中就憋了股邪火,讀了書後果斷認為語含訕謗。立即作出最高指示:此倡亂之書也,有礙構建和諧社會!最高當局定了調子,施耐庵被秘密逮捕,關入了天牢。

眼見朋友深陷文字大獄,劉基愛莫能助,只好借探視的機會為施耐庵指點迷津——怎麼進來的,再怎麼出去好了!一語點醒夢中人,施耐庵拿起了筆續寫《水滸》:梁山好漢最後接受了宋廷招安,成了宋廷鎮壓各方不臣的急先鋒。朱元璋閱讀續集後沒有任何批示,加上劉基從中斡旋,最終施耐庵以保外就醫的名義獲釋。

註:偉大領袖指出——《水滸》這本書好就好在「投降」!

在獄中,施耐庵雖然爆發了驚人的創作熱情,但精神上、肉體上仍受到極大摧殘。出獄時候,瘦骨嶙峋,步履維艱。多虧有弟子羅貫中及時趕到南京照顧,返鄉途中,施耐庵病篤,留下遺言:子孫只可以安心種地,寫作的事情交給膽大的人去做好了!

施耐庵死後,羅貫中仔細整理了書稿,南下福建尋求出版機會。哪知道拜訪了無數出版社,居然沒有一家敢於出版刊行。羅貫中一邊耐心等待,一面完成了《三國演義》的初稿。不久,他也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他沒有想到,在他師徒二人身後數百年,《水滸》《三國演義》成了出版社競相刊印的書籍。

註:原因無它,因為出版單位沒有了版稅這一項支出!

明中葉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繁榮,私營書坊有了長足的發展。由於競爭激烈,各家書坊老闆挖空心思尋找暢銷書籍來刊印。為了顯示刊行書籍與眾不同,為了迎合眾多讀者的閱讀口味,在雕印古著的時候,往往肆無忌憚地對原作進行刪減、增補。因為沒有版權之說,流傳至今的《水滸》就有了許多不同的版本。

明朝末年天下大亂,張獻忠成了時代弄潮兒。他雖然不乏造反精神,但造反技巧與李自成相較略遜一疇。擔心自己落伍,張獻忠決定惡補一下造反技能。他的辦法不是讀書,而是聽書——「日使人說《三國》《水滸》諸書,凡埋伏攻擊咸效之!」事情引起了有關部門的嚴重關注,造反教科書《水滸》在各大書店被迫下架。

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年間,《水滸》仍然被認為是「蠱惑愚民,誘以為惡」穢惡賊書。道光年間,一個叫俞萬春的文人,自覺維護滿清統治,為了抵消《水滸》的巨大社會影響,更變本加厲的創作了《蕩寇志》一書,在作品中極力醜化梁山好漢,肆意誣衊他們的造反精神。

《水滸》最早的譯本是1757年的日文譯本,其後陸續出現了拉丁譯本、英譯本、法譯本、德譯本、義大利譯本、俄譯本、匈牙利譯本、波蘭譯本、朝鮮譯本、越南譯本

...

由於文化差異的原因,書名也起的千奇百怪,最無厘頭的是《

105

個男人和

3

個女人》,最準確、最精彩的應該是賽珍珠的英文譯本——《四海之內皆兄弟》。

據磚家考證,最早的紅色歌曲應該出現在名著《水滸》中,歌詞為——「赤日炎炎似火燒,田間禾苗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眼見的草民一年生計無著,高居廟堂的袞袞諸公們卻事不關已,不管不顧底層民眾的死活。這首造反有理的民謠,應該視為逼上梁山前的小百姓最後的吼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歷史 的精彩文章:

看看古代男人是怎麼追求女人的
窮怎麼辦?在古代可以賣媳婦兒給皇帝!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三元及第的意思
很多男人不成功,是因為他不幸撞到了只認房子、車子的丈母娘
風流縣令青樓辦案,朱熹女婿是青天

TAG:微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誰是《水滸傳》中最可愛的人?沒想到竟然是他!
帶你看麻將的歷史由來,一說鄭和,二說水滸,究竟誰更靠譜?
《水滸傳》的作者,到底是施耐庵,還是羅貫中?
《水滸傳》在中國可謂婦孺皆知,但是,「水滸」一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你能猜到《水滸》全書唯一吹噓過頭的武器是什麼嗎?
想不到水滸中最會拍馬屁的好漢竟是他,你只怕難以想像!
《水滸傳》的形成及其作者到底有哪樣的謎團?
原來我們都被《水滸傳》忽悠了,真實的宋江卻是這個樣子的人!
《水滸傳》原來是部這樣的小說!你看懂了沒有
如何有內涵地罵人?看看水滸你就懂了!
水滸傳的男人為何喜歡頭上帶花,是我審美問題?還是真的好看嗎?
如果沒有她,宋朝就不會滅?就沒有水滸的最後四十回
水滸第一高手是誰?你想不到
《水滸傳》里的炊餅到底是什麼?
施耐庵欠這兩個人一句道歉,《水滸傳》讓他們後人抬不起頭!
這兩種人跟施耐庵什麼仇?他在《水滸傳》里把他們罵了個狗血淋頭
水滸怪象:和尚都跟女人有瓜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真實原因笑死我了!
《水滸傳》最悲哀的老者,想了一輩子的事成了,卻沒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