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遊記》中的一條暗線,孫悟空原來和《心經》有這麼大的淵源?

《西遊記》中的一條暗線,孫悟空原來和《心經》有這麼大的淵源?


(圖)孫悟空


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中,唐僧與孫悟空在高老莊收了豬八戒之後,又在浮屠山遇到烏巢禪師。然後烏巢禪師傳授給唐僧一本270字的《心經》。咱們的故事,就從這本心經開始吧。



善學無師:堅持目標其實也是一種貪念


唐僧自從得了這本《心經》之後,如獲至寶,時時念誦。可是,有一次呢?他卻和悟空發生了口角。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在第四十三回,孫悟空請觀音菩薩收服紅孩兒並度化為善財童子之後,又踏上西去的征程。走了一個多月後,唐僧突然說道:徒弟們呀,又是哪裡有水聲?


大家仔細想想,唐僧是一個凡人,他手下幾個徒弟各個都有神通在身。怎麼弟子們還沒有聽到水聲,這肉眼凡胎的師父就聽到了呢?所以,他馬上就遭到了悟空的反駁。


悟空道:「你這老師父,忒也多疑,做不得和尚。我們一同四眾,偏你聽見什麼水聲。你把那《多心經》又忘了也?」這徒弟說話實在是太直接,也難怪老和尚不喜歡他。


唐僧當然不服氣,你說我忘了哪句了?


悟空道:「老師父,你忘了『

無眼耳鼻舌身意

』。我等出家人,眼不視色,耳不聽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謂之祛褪六賊。你如今為求經,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捨身,要齋吃動舌,喜香甜嗅鼻,聞聲音驚耳,睹事物凝眸,招來這六賊紛紛,怎生得西天見佛?」


咱們一起分析一下悟空的這段話。


首先說,唐僧之所以如此倚重《心經》,是因為他覺得,這本經書就是他西天取經的精神支柱,每天誦讀,時時誦讀,於是就感覺自己西天取經的目標越來越堅定。豈不知,如此這般,他就陷入了另外一個坑裡,就是執著,過於執著目標,就成為另外一種形式的貪念。所以啊,大家千萬不要動不動就說,我一定要如何如何,我一定要做成什麼,等等。這樣,你就陷入一種對未來的執念幻象之中。有了這個幻象,必定心生恐懼不安。然後反映到「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之中。就像唐僧一樣,聽見水響了。


那麼,到底是不是有水響呢?當然有了,因為前面就是黑水河了嘛。問題是,唐僧一心一意要去西天拜佛求經,心生恐怖,所以他先於那些有神通的弟子們之前就聽到了水響,其實,這就是一種妄想,是一種顛倒夢想。所以《心經》早就告訴他了,要心無掛礙才能無有恐怖,然後才能遠離顛倒夢想。


所以說,講這個小故事呢,就是想告訴大家,

無論做什麼事情,先不要把結果想的太完美。重要的是做好當下,做好眼前。樂毅早就告訴過我們,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破除眼前執,方顯大自在。



(圖)連環畫《豬八戒背媳婦》,張樹德(繪)


戒定修慧:如何破除內心的焦躁與不安


在第八十五回,唐僧師徒剛離開滅法國,忽見遇見一座高山。唐僧勒馬道:「徒弟們,你看這面前山勢崔巍,切須仔細!」


大家發現沒有,唐長老以前半點妖氣都不識,現在總是能在弟子之前就看出妖氣,真是長本事了。悟空就說,放心,放心!保你無事!


三藏道:「休言無事。我看那山峰挺立,遠遠的有些凶氣,暴雲飛出,漸覺驚惶,滿身麻木,神思不安。」行者笑道:「你把烏巢禪師的《多心經》早已忘了?」三藏道:「我記得。」


行者道:「你雖記得,這有四句頌子,你卻忘了哩。」三藏道:「那四句?」行者道: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咱們看,

上一節孫悟空給唐長老講《心經》,破除的是心中的執念。那麼這一節,破除的就是心中的焦躁。

大家知道有個「戒、定、慧」的修行吧。「修戒」是在完善道德品行,「修定」是在讓你內心平靜,「修慧」自然是培育智慧。


大家仔細想想,唐僧從大唐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是有名的道德高僧了。他被唐太宗封為「左僧綱、右僧綱、天下大闡都僧綱」的職務。當時禪宗的五祖弘忍與唐僧其實是同一時代的人,還是達摩祖師的五代傳人,都沒有唐僧這樣高的地位呢。這樣一個道德高僧,都難免產生我執、不安的心態。好在,他收了一個好徒弟孫悟空。孫悟空這人,武功好,人脈廣,見識多,還謙虛,不計個人榮辱。雖然唐僧經常冤枉他,還動不動就亂念緊箍咒,可孫悟空大度,有胸懷,從來不記仇。所以,孫悟空是一個有大境界的人。於是,他就擔負起唐僧一路之上心靈導師的職務了。


孫悟空先是讓唐僧「修戒」,不斷破除我執,完善自我。又「修定」,讓其內心歸於平靜,緩解各種焦躁和不安。那麼說到「修定」呢,還想多補充兩句。有些居士或者修行者,開始讀《心經》的時候覺得感覺挺好,心中也很靜。可是一段時間之後呢,依然感覺煩悶了,焦躁了,不安了。其實這跟唐僧遇到了同樣的問題。這種煩躁不安其實就是一種無名火,破解的最好的辦法就是,

讓內心歸於平靜。那怎麼歸於平靜呢?慢下來啊,讓生活慢下來,心態慢下來,一切都慢下來。享受 Slow time and Slow life吧。



(圖)連環畫《豬八戒背媳婦》,張樹德(繪)


靜水流深:學會傾聽才是一種大境界


山高語音低,樹高蟬枝細。水深流去遠,人貴語話遲。


在第九十三回,唐僧多疑的老毛病又犯了。前面有座高山,唐僧馬上悚懼道:「徒弟,那前面山嶺峻峭,是必小心。」


大家看,這個地方可都已經到了天竺國給孤獨園了。這是什麼地方啊?是釋加牟尼佛祖說法的地方啊。現在終於有點明白,為什麼佛祖說金蟬子輕慢佛法了,他真需要找那*英去借一雙慧眼了。以前,唐僧在小雷音寺的時候,面對黃眉老妖幻化的假雷音寺,他急匆匆去拜。如今到了真佛地界了,他倒心生猶疑起來。真是,善惡浮世真假界,塵緣散聚不分明呀。所以,孫悟空馬上就給他當頭棒喝了!


行者道:「師父,你好是又把烏巢禪師《心經》忘記了也?」


三藏道:「《般若心經》是我隨身衣缽。自那烏巢禪師教後,那一日不念,那一時得忘?顛倒也念得來,怎會忘得!」行者道:「師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師父解得。」三藏說:「猴頭!怎又說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自此,三藏、行者再不作聲。


這個有意思了。師徒二人平時的爭論從來都是必須要有結果的。可這次爭論,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這讓旁邊的八戒、沙僧拾了一個樂。


八戒說,大師兄,你,故弄玄虛;沙僧說,大師兄,你,哄騙師父。


結果唐僧說,悟能悟凈,休要亂說,悟空解得是無言語文字,乃是真解。


唐長老總算說了句禪語,也不枉他被稱為高僧,這句話有見識,有水平了。這叫做「無語禪」,其實側面呼應後來的「無字真經」。


有時候,我們更願意把自己的觀點傳遞給別人,並設法讓別人去接受。而很少人懂得,如何聽別人說話。說服別人是一種能力,但聆聽別人更是一種智慧。


在這次悟空與唐僧的談話中,最後就是雙方都不說了。都不說了,就是都在思考對方的話,我們說,這叫做換位思考。許多時候,人們都在說,要學會換位思考。其實,這句話的潛台詞是,讓對方學會換位思考。這不是很愚、很執、很痴嗎?


我們看,經過這次爭論之後,唐僧終於對悟空的話有了認同。至此,他們的價值觀才開始真正地趨向一致了。我曾經說過,唐僧與悟空其實都是金蟬子一人轉世,是一個人的兩個方面。正是因為性格中的分裂,才導致金蟬子化成兩人。如今,唐僧對悟空的認同,其實也是對「我慢」的一次破除,是對佛祖說他輕慢佛法的一次改過自新與重新認知。也正是這西天取經十八萬千里路程上慢慢磨練的結果。這個磨練的過程,遠遠比結果更為重要。


原標題:《西遊記》中的一條暗線——孫悟空原來是唐僧西天取經的心靈導師


*作者:風林秀,魚羊秘史原創專欄作家。喜歡歷史、國學,著有佛教弟子為題材的長篇小說《雙蓮記》。

版權聲明:

【本文由風林秀獨家授權「魚羊秘史」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否則視作侵權。】合作聯繫QQ:2483843068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密史 的精彩文章:

最怕和你成為熟悉的陌生人
沒工作的李白到底哪來的錢四處瀟洒?
女性執政不靠譜?人性弱點才是關鍵!

TAG:魚羊密史 |

您可能感興趣

《西遊記》中的一條暗線,孫悟空居然是唐僧西天取經的心靈導師?
孫悟空的原型是誰?原來是《山海經》里的第一奇妖,後被大禹降服
《西遊記》孫悟空出生的四種說法,並非來源於石頭那麼簡單
在《西遊記》里,蟠桃盛宴為什麼沒有大聖孫悟空的一席之地
從石頭裡磞出來的,除了《西遊記》孫悟空,還有大禹兒子!
《西遊記》中悟空的師傅原來是「他」!
《西遊記》原著的悟空,除了六小齡童,你最喜歡哪版的孫悟空?
濟南「鎖龍井」的故事,《西遊記》孫悟空的原型
《西遊記》的故事皆有原型追溯,今天且一探孫悟空的老家!
悟空的無奈-淺談《西遊記》中的潛規則
《西遊記》中的蓋世英雄孫悟空,究竟他的原型是誰?眾說紛紜
原來《悟空傳》中的聲音都是這麼做出來的
孫悟空的結拜兄弟,竟是《西遊記》中最大的冤大頭?
《悟空傳》真的不是另一部《西遊降魔篇》嗎?
透過《西遊記》看孫悟空的五蘊皆空
四大名著《西遊記》孫悟空的身世之謎 你知道么?
《西遊記》里的這一大酷刑,連孫悟空都無法忍受
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出生地《西遊記》中迸裂產育石卵的仙石是這樣的
《西遊記》被楊潔導演故意隱去的一個篇章,孫悟空在花果山的一次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