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大雪巧飲食,防寒進補兩不誤!

大雪巧飲食,防寒進補兩不誤!

(作者:徐娟,國家二級營養師,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大雪兆豐年」的說法,但是「大雪」這個詞指的不僅是給我們帶來銀裝素裹世界的皚皚白雪,還指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大雪」 時節。「大雪」時節通常是在每年的12月7日或是8日,在大雪時節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溫度都在0℃以下,並且在很多地區會天降大雪,甚至是暴雪。



大雪巧飲食,防寒進補兩不誤!


(圖片來自網路)


在降雪時節,尤其是降雪以後天氣會非常寒冷,所以在大雪時節我們要做好防寒保暖。大雪時節除了通過多穿厚衣物來防寒以外,適當進補也是抵禦降雪以後給我們帶來的嚴寒的一種不錯的方式。但是大雪時節飲食也需注意以下三點,否則可能會因為大雪飲食不當給我們來年身體造成一些健康困擾。



大雪巧飲食,防寒進補兩不誤!


(圖片來自網路)


大雪進補不宜過量


雖然冬季寒冷需要吃一些能量和營養密度高的食物,比如肉類、肝臟等動物類食物,會幫助我們身體產生更多的熱量抵禦嚴寒。但是這些食物中所含有動物脂肪比較多,如果過多攝入這些動物類食物就會造成能量過剩從而轉化成脂肪形成肥胖。飽和脂肪過多還會引發血脂異常、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發生。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我們每天吃禽肉類是40~75g,水產類40~75g,即每天吃的肉類、肝臟等食物不超過3兩。



大雪巧飲食,防寒進補兩不誤!


(圖片來自網路)


大雪飲食不宜過燙


在寒冷的冬天,來一碗熱乎乎的湯麵或是粥,或是圍坐在一起吃著火鍋,都是一種享受。熱乎乎的飯食能驅走我們周身的寒氣,但是如果我們經常吃熱燙的飯,會增加我們患食道癌的風險。適宜我們食道進食的溫度是在10℃-40℃,食道能耐受的最高溫度也只能在60℃以下。


如果我們經常吃剛出鍋的食物,這時的食物溫度是在60℃以上的,這個溫度會直接對嬌嫩的食道粘膜造成灼傷。食道就會在長年累月的灼傷刺激以及反覆修復過程中增生增厚,在增生增厚的過程中就會發生癌變。所以大雪飲食不宜過燙,飯出鍋以後,晾一會兒再吃。


大雪巧飲食,防寒進補兩不誤!



(圖片來自網路)


大雪飲食不宜過涼

東北地區有一句俗語:「三九吃雪糕,里外一起涼」。東北人喜歡吃凍梨、凍柿子,以及雪糕、冰激凌之類的寒涼食物,這種吃法真的好嗎?雖然冬天由於天氣寒冷,冰激凌、雪糕這些寒涼食物給我們帶來的寒冷刺激不如夏天的感覺明顯,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這些寒涼食物給我們的消化系統帶來的危害。


我們的體溫在37℃左右,這個溫度是消化酶發揮作用最適宜的溫度,也是腸胃工作最舒適的溫度。而如果我們在冬天經常吃這些寒涼食物的話,會降低我們消化酶的活性,相當於「自廢武功」。我們中國人的體質也不適宜多吃寒涼的食物,所以大雪時節飲食不宜貪涼。


大雪時節養生的美食較多,比如山藥枸杞雞湯、大棗桂圓粥、枸杞肉絲、羊肉火鍋、酸菜豬肉燉粉條、木耳冬瓜三鮮湯、西紅柿牛腩湯等等。暖意盎然的室內,家人團聚在一起,品味美食的同時欣賞室外的白雪皚皚,豈不是一種愜意的生活?


編輯:劉偉瓊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小寒,寒邪最盛丨滋陰養腎防寒,艾灸必不可缺!
冬至時節吃五大傳統美食,防寒養胃還補陽氣!
天寒風冷不用怕,這款小中藥專門幫您防寒「防風」!
冬季防寒食譜:手腳冰冷多吃這幾道菜
手腳冰涼怕冷?需「養腎防寒」
冬天不得不防寒濕、風濕!
防寒必備!智能帽子可加熱周邊冷空氣
秋季養胃需防寒,食物調養效果好
【養生】寒冷冬季,如何防寒?要多吃這9類食物
冬天防寒邪入侵,一根大蔥就能搞定!
男子一口氣喝完冰鎮飲料引發腸胃炎住院 夏日不僅要防暑還需防寒
冬食羊肉進補防寒,吃羊肉的10個禁忌,需知道
面臨炎熱夏季,防寒更勝防暑!
秋冬裙子照樣穿,配一雙過膝靴美麗又防寒,還不怕關節炎哦
秋冬吃薑,防寒目的很直接
冬季養生「補腎防寒」,這道粥益氣壯陽、填精補髓
防寒,保暖又吸睛的「手上時尚」你懂嗎?
防寒保暖,謹防暖氣病
寒邪入身百病生!防寒護腎,老大夫送您兩個小妙方,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