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國人遠涉重洋入侵中國的時候,在船上吃什麼

英國人遠涉重洋入侵中國的時候,在船上吃什麼

文 - 金何


歐洲人殖民世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那時節歐洲的海上霸主,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哥倆。由於緊靠地中海和大西洋,這兩個國家的航海技術相對於當時的歐洲諸國,是比較強悍的。他們經常派出自己的船隊,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進行遠航。


那這些殖民者和政府資助的強盜們,遠涉重洋的路上,在航船上吃什麼呢?


英國人遠涉重洋入侵中國的時候,在船上吃什麼



數學不好的哥倫布


哥倫布之前,歐洲的航海還沒有真正深入遠洋,且對世界的認知還沒有形成如今的規模。哥倫布相信往西去二千五百英里以外,就是馬可波羅所說的遍地黃金的中國和盛產香料的東印度群島。在哥倫布那個時代,東印度群島泛指整個東亞。為了獲得那裡的財富,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個國家,多年以來一直在尋找去東方的航路。哥倫布近乎偏執的認為,往西航行將是一條捷徑。

原因是哥倫布也跟同時代的有知識的人,持有同樣的看法——地球是圓的。只要向西航行,最終就能到中國。


哥倫布認為地球是圓的,這想法沒錯,但是他把地球的面積想像的太小了。事實上如果從葡萄牙或西班牙向西航行,要走大約一萬零六百英里,才能到達中國。中間不但隔著兩個大洋,還隔著一個北美大陸。



英國人遠涉重洋入侵中國的時候,在船上吃什麼



吃糕餅的海盜生活

但是,一四九二年的八月份,得到了西班牙國王資助的哥倫布,還是從西班牙西南的海港帕洛斯出發了。他帶了三艘帆船,九十名船員,還有一名懂阿拉伯語的語言學家。當時的西歐人有一個奇怪的想法,他們居然以為阿拉伯語是所以語言的母語。所以哥倫布帶著他,打算在以後會見中國的皇帝時,讓這位語言學家做翻譯。


哥倫布的船上,儲備了足夠吃一年的食物。這麼多食物,現在根本想像不到當時是如何保鮮的。不過在15世紀的航船上,淡水永遠比食物重要,缺少食物甚至可以捕魚為食,但在浩渺的大洋里如果沒了淡水,那所有人就只能活活渴死了。


當時大多數的情況下,各出海船隻上儲存的食物,只有糕餅或餅乾。


哥倫布的船隊在最開始航行的時候,是沿著海岸線航行的。九天之後,他在非洲的一個島上補充了淡水和木柴。當航船駛離海岸線,進入大洋深處的時候,船員們單調的生活則開始了。很多船員在不當班的時候,就在甲板上閑聊,或是在陰涼處睡懶覺。那時候的海船上沒有吊床,而且只有船長和一兩名高級官員才能睡船艙和卧鋪。



英國人遠涉重洋入侵中國的時候,在船上吃什麼


食物不充足,淡水供應緊張,還沒有船艙供船員休息,隨時面臨著死亡。條件如此艱苦,可當時還有不少人願意做海員出海。原因就在於出海的收益也很大。當時很多出海的船隊,每到一地都會公開的劫掠,有些甚至在公海上也會搶劫過往商船。所以與其說他們在探險,不如直接說他們在搶劫。


而他們的目的也是殖民為主,每到一塊新的土地上,除了長久的佔據之外,還要儘可能的把這裡的財富洗劫一空。所以,哥倫布帶著船隊出海,可不像現在那些科學考察,而是實實在在的去打劫和殖民。


在航行了幾個星期之後,哥倫布他們終於發現了陸地。他以為這裡已經是東亞的某個地方,但實際上,他們到了一個新的大陸——美洲。


英國人遠涉重洋入侵中國的時候,在船上吃什麼



玉米、木薯、吊床和煙草


他手下的船員們,第一次嘗到了美味的木薯和玉米,而且對當地人的吊床讚賞不已,很快這種吊床就被歐洲的海員採用。更讓他們感到奇特的是,他們發現當地居民,把一種叫做托巴斯科的葉子捲起來插進鼻子里,吸進點燃時冒出的煙。當時的他們還在奇怪這在幹嘛,他們根本想不到這種野草(煙草),後來竟然變得像黃金那麼貴重。


催命鬼壞血病


美洲的食物只能在陸地上才能享用到,多數船員還得繼續吃船上的餅乾和糕餅。我們現在無法想像,當時有壓縮餅乾的技術,所以可以猜測這種食物跟國內的燒餅類似,這樣便於儲存。但即使如此,由於他們航行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天氣潮濕,食物里都生滿了蛆蟲。許多人寧願等到天黑後連蟲子一起吃下去,免得白天看到噁心;有些人吃慣了,也懶得再把蛆剔出來。因為他們很清楚,這種情況下如果再挑剔食物,就什麼都吃不上了。



英國人遠涉重洋入侵中國的時候,在船上吃什麼



除了食物變質,淡水存放的時間久了也會腐臭。餅乾和糕餅也有吃完的時候,有的船員就開始吃帆索的包皮,先放在海水裡浸泡四五天,然後再煮著吃。也有船員吃鋸末。這個時候如果能夠在船艙里抓到一隻老鼠,那絕對是珍饈美味,大家會爭著吃。


正是在這種食物難以儲存和缺少的情況下,很多出海的船員都會得壞血病。壞血病是由於食物中缺乏維生素C。從15世紀一直到16世紀,船上沒有辦法長期保持新鮮食物,壞血病就難以避免。這種病使牙齦發黑腫脹,牙齒脫落,骨節無力,慢慢的人便難以站立。壞血病是大批海員死亡的主要原因。



英國人遠涉重洋入侵中國的時候,在船上吃什麼



麥哲倫環球航行的時候,在橫穿太平洋時,就有十九個船員因為壞血病而死亡。


蒸汽機和貿易就是最厲害的武器


到十八世紀中後期,歐洲人的腳步觸及到了地球上任何一個大洲。這時候海洋霸主的金交椅,也從西班牙人的屁股下,挪到了英國人的屁股底下。英國的航海家庫克船長也再次正式確定了澳大利亞是一塊獨立的大陸。雖然歐洲人以走遍世界各地自豪,但航海途中,該吃餅乾還得吃吃餅乾,缺少食物的時候還會缺少,死亡依舊如影隨形。


西方殖民者自19世紀大規模湧向中國,英國是其中之一,他們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並且第一次迫使我們簽署了喪權辱國的條約。


英國人駕駛艦船,侵入廣州灣的時候,他們船上吃餅乾的局面還沒得到改觀,但死亡率相比從前,卻大大減少了。


首先,蒸汽機作為船的動力,使得艦船在大洋中航行的時間縮短,能夠儘快靠近陸地補充淡水和食物。這一方面最好的佐證是,鴉片戰爭的時候,雖然英國艦隊能夠迅速從印度趕來,但由於林則徐封鎖廣州灣各個港口,使得英國艦隊難以靠近岸邊做補給,這促使他們做出速戰的決定,而不是跟清政府長時間的扯皮。



英國人遠涉重洋入侵中國的時候,在船上吃什麼



他們成功侵佔了香港,就是因為這裡是一個優良的補給站,能夠給他們遠洋的航船,補充食物。類似的城市還有新加坡、達卡等地。


其次,西歐的殖民地在19世紀已經遍布世界,加上他們的航船速度提升,所以他們能夠迅速並且隨時在各地做補給。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有一個掌控在自己手裡的補給站,就能暢行天下無阻攔。想當初麥哲倫還有庫克船長,就是因為在陌生的地域補給,不熟悉當地情況,而被人殺死的。


最後一點也至關重要,歐洲人殖民世界,除了直接的入侵掌控,還有貿易手段。庫克船長在每次出海的時候,船上會儲備大批的布匹和釘子,幹嘛用呢,以後用來做貿易,換取淡水、蔬菜還有食物。



英國人遠涉重洋入侵中國的時候,在船上吃什麼



鴉片戰爭的時候,雖然清政府封鎖了港口,以防英國艦船上岸做補給,但還是有不少當地百姓,跟他們做私底下的交易。至於廣州商行的商人,更是再跟英國人的生意中,嘗到了巨大的甜頭。可見,貿易遠比槍炮厲害。


然而,吃是人們的基礎需求,也是其他需求的延伸。吃著餅乾的英國人遠涉重洋來到東方,做完補給,吃上了東方的魚肉菜蔬和糧食,打起中國人來,更是精神百倍。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國外女網友不顧家人反對,遠渡重洋嫁給只有「上半身」的中國小伙
中國軍艦遠渡重洋,歐洲這國認準中國製造
「中國人一出國就愛國」這句金句已經遠渡重洋傳到美媒了
此戰14萬中國人遠赴重洋卻被日本背後捅刀 美國人撿了大便宜
一位中國客家少年,遠渡重洋,民選擔任首任總統,成了一國之父,真是華人之光!
百年前,有數萬中國人遠涉重洋幫英法打贏一戰,如今卻幾乎被遺忘
中國一款武器裝備「遠渡重洋」,吸引各國「大佬」紛紛前來參觀
中國擁有世界最大、最古老的水杉樹,日本人遠渡重洋來跪拜這棵樹
這群外國醫生不惜遠渡重洋,從頭學起,都是為了它
背井離鄉,生活不盡如意:150年前遠渡重洋赴美國的華人們
此姓氏明朝為國姓,人口遍布全國,遠赴重洋!
光陰荏苒:30年過去了,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的「黑鷹」現在怎麼樣
日軍遠涉重洋,參與瓜分中國:八國聯軍集結天津,兵臨城下
第一個代表中國參加奧運,他孤身一人遠渡重洋,獨自對抗全世界!
很多廉價的中國食物,遠渡重洋到了日本之後,化身成為高級食材
一個中國人遠跨重洋 幫當地的日本人長高了30厘米
航海:古代人在沒有雷達和GPS的情況下是如何遠渡重洋的?
跨越重洋的共鳴——非洲手鼓配中國吟誦,絕了!
帶著3歲的小情人跑去瑞士玩雪,這遠渡重洋的秀恩愛我們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