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是否吃上羊肉決定你的生活品質

是否吃上羊肉決定你的生活品質

是否吃上羊肉決定你的生活品質


在宋朝,流行這麼一句話,「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意思是,你如果把蘇東坡的文章弄通了,就可以當官吃羊肉;否則,你只能乖乖喝剩菜湯去。能否吃到羊肉是宋朝人生活品質高低的一個標誌。


宋朝人愛吃羊肉,最早是從朝廷流行起來的規矩:「御廚止用羊肉」。兩宋皇宮的宴席原則上是不上豬肉的,據記載,宋太祖宴請吳越國君主錢俶的第一道菜就是用羊肉製成的「旋鮓」。當時陝西馮翊縣出產的羊肉,時稱「膏嫩第一」,宋真宗時,每年要從陝西等地調運幾萬隻羊來滿足宮內的需要。而隨著王朝的傳續,宋代宮廷這種嗜吃羊肉為主要肉類的習俗,有增無減。宋真宗時御廚每天宰羊350隻,宋仁宗時每天要宰280隻,皇帝自己喜歡吃羊肉,還把羊賞賜大臣。到宋神宗時雖然加進了豬肉,但御廚一年消耗羊肉43萬多斤,而豬肉只用掉4131斤,還不及羊肉數量的零頭。這裡儘管記載著有少量的豬肉支出,但絕大部分的豬肉是上了冷盤和配菜之列。

宋人喜食羊肉,一是歷史傳承,因為唐代以前各朝都把羊肉當作第一肉食;二是受宋太祖趙匡胤的影響。據說趙匡胤屬豬,因而他不但不吃豬肉,還把豬視作寵物,經常蓄養。這一祖宗家規,從宋太宗起都嚴格遵守,其後的帝王都不吃豬肉,一直延續到熙寧年間。正因如此,羊肉消費才大行其道。如果我們生活在宋朝,開個羊肉館或者烤全羊店,生意肯定是比現在炒股票還掙錢。


皇家盛行,自然上行下效,從官員到民間,都對羊肉喜愛有加,羊肉成為了宋朝餐桌的頭等肉食。大臣蒲宗孟,每天剮羊十隻,一年要吃掉四千隻羊,估計他家到處充滿羊肉的膻味。蘇東坡也對羊肉特有感情,被貶南方偏遠的惠州,仍念念不忘羊肉。他給弟弟寫信訴苦,唉,惠州這地方真窮,每天就殺一隻羊。我搶不過那些壯漢,只好請屠戶給我留點羊蠍子(羊脊骨、羊大梁)。脊骨里多少有點肉,趁熱剔出來,剔一天也就弄幾兩肉,泡點酒,加點鹽,烤到微焦時吃,味道好極了。


民間也如此,無論婚喪嫁娶,或是中秀才舉人,還是燒香還願,如果沒有一隻羊在案上放著,都不好意思招待客人。類似於今天溫州人結婚酒,桌上不擺一條價值上千的野生大黃魚就過不了場面一樣。


不過話也說回來,羊肉鮮美,自然價格不菲,在宋朝,羊肉始終都是達官貴族、富翁土豪的美食,且不說普通百姓,就是下層小吏,平時也難得享用。「平江(今蘇州)九百一斤羊,俸薄如何敢買嘗?只把魚蝦充兩膳,肚皮今作小池塘。」(《夷堅丁志卷十七》)一貫等於1000錢,等於一兩銀子,等於現在的300元,900錢相當於270元。高公泗,這位下層小吏,面對一斤九百錢的羊肉,欲吃不得,欲罷不能,只好寫首調侃詩聊以自慰了。

《水滸傳》里的那個宋江,也很喜歡羊肉,他一個小小的縣衙押司,經常吃價格不菲的肥羊,你看看他動輒贈人十幾兩銀子,送情人一套房產,就明白:俺吃的不是肉,俺吃的是階級優越感。


到了南宋,由於包括羊的主產地在內的北方半壁江山喪失,羊肉來源短缺,因而羊肉的消費量也趨於衰減。再加上豬肉在人們的消費中佔有更大比例,這也衝擊了羊肉的傳統地位。儘管如此,南宋人仍把羊肉視作自己的最愛,日常飲食,宴請客人,仍以羊肉為上。清河郡王張俊請宋高宗吃飯,桌上有片羊頭、鋪羊粉飯、燒羊頭、燒羊肉、羊舍托胎羹、斬羊等,其中的羊舌簽,就是羊舌羹,又韌又脆,只是費材料,老百姓吃不起。


杭州有位女廚師,烹羊廚藝一流,架子特大。某知府請她,得用轎子接,難伺候。她做五份羊頭簽,要十個羊頭,刮下羊臉肉,就把羊頭扔了。但僕人看不過眼,要揀她扔掉的羊,她不禁嘲笑:真狗子也。好吃是好吃,知府卻吃得心疼的不得了。


羊肉吃香,豬肉自然不是士大夫階層的主要肉食,或者說豬肉仍然是低檔的肉食。還是清河郡王張浚的那頓飯,菜譜中天南海北,地上跑的,空中飛的,水裡游的應有盡有,唯獨沒有豬肉。而在隨從高宗出行的禁衛食譜中卻有豬肉三千斤,可見當時豬肉的主要消費群體檔次實在不高。所以蘇東坡說:「(豬肉)富家不肯吃,貧家不解煮。」


但在普通老百姓那裡,豬肉就是主食了,《東京夢華錄》稱,每天有上萬頭豬被販子們從四鄉收購送入東京,給普通百姓的餐桌上送去肉食。真正讓豬肉沾上點貴族氣的,還是蘇東坡,在杭州任上,因為治理西湖,要解決民工的吃飯問題,他創造性地發明了「小火慢燉」的方塊肥肉,這種以姜蔥紅糖料酒醬油等做成的豬肉菜肴,被命名為「東坡肉」。每次我們出差杭州,這是一道必點的菜。

順便講個吃羊肉還吃了為國爭光的事情。


宋真宗即位,跟遼國簽下停戰協議,結了「澶淵之盟」。打這兒以後,宋遼之間互派使臣,明面兒上好得就跟親兄弟一樣,但是在餐桌上,唇槍舌劍,嘴仗不斷。


有一年,遼國皇帝過生日,宋真宗派使臣滕涉去祝壽。壽宴之上,陪滕涉喝酒的遼國大臣指著席上的羊肉問道:「我們大遼廚師的手藝怎麼樣?」滕涉很有禮貌,連說不錯。遼國大臣不滿足,又說了一句:「去年你們大宋皇帝過生日,我也去祝壽了,你們大宋廚師做的那叫什麼玩意兒,燉羊肉怎麼不去皮啊?」滕涉一聽就明白了,這是在嘲笑大宋飲食文化啊,意思是說宋朝人太野蠻,連羊皮都吃。滕涉不示弱,當場還擊:「本朝出產絲蠶,故肉不去皮。」意思是我們宋朝盛產蠶絲,所以我們吃羊肉不去皮。


啊?蠶絲跟羊肉有啥關係?滕涉幹嘛要這樣說呢?其實滕涉說的是反話:「你說我們宋朝人野蠻,你們遼國人連絲綢都沒有,只能裹著羊皮禦寒,我們是吃肉不去皮,你們卻是穿衣不去皮,瞧瞧你們身上那層羊皮,到底誰更野蠻?」遼國大臣聽懂了他的意思,紅著臉不說話了,滕涉算是不辱使命,為祖國爭得了榮光。


都說吃什麼像什麼,吃羊像羊。宰相呂大防有一次對宋哲宗趙熙說,咱大宋一百多年天下承平,因為祖宗家法立得好,家法里要求:飲食不貴異味,御廚止用羊肉。呂大防的意思是,皇帝吃羊,性格就會變得像羊,仁慈,溫和,會施仁政。此前的宋仁宗就好羊肉,他曾別出心裁地將羊肉充作官俸。某天早上,他對近臣嘆息,昨晚失眠,餓啊,想吃燒羊。宋時的燒羊就是烤羊。近臣問,昨晚咋不說?宋仁宗說:俺怕吃了這次,以後御廚每晚都殺只羊,等我餓了吃。真是個體貼屬下的皇帝,看來羊吃多了,吃羊像羊,還真有這回事。

不過,按照這樣的邏輯,那麼問題來了,喜歡吃羊肉的宋人怎麼敵得過喜歡生吃狼肉的遼人、金人、蒙古人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達聊八卦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你的體香,決定了你的生活品質!
你的生活態度決定你的生活品質
什麼決定了你的生活品質?
你遇見的人,決定你的生活品質
六種情緒,決定你的生活品質
睡眠質量決定生活品質,睡眠真的很重要
這些決定了您的人生品質
遇到什麼樣的人,決定你什麼樣的生活品質
這些小細節,決定了你的生活質量!
你的頭髮是你所吃的食物決定的
你的品位,決定你的生活狀態
你的選擇,決定你的品味
醫生談糖尿病飲食:這樣吃,決定你的未來
這些沒用的事能決定你的生活
孕前調養決定寶寶一生的體質,這些你做好了嗎?
你的體質?是如何決定你臉蛋的
粉蒸肉的品質,蒸肉粉來決定
還在猶豫生二胎的你,這四種養娃模式可能會幫你做決定
夜讀|遇事的第一反應,決定了你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