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學老師醉心木工 一個木勺做6小時

大學老師醉心木工 一個木勺做6小時


大學老師醉心木工 一個木勺做6小時


每日午後,在成都魁星樓街的一棟樓里,許多都市青年戴著口罩,穿上圍裙,全神貫注地拿著尺子和模具在各種機器間穿梭。一個普通的木勺可能要做6小時,一個布滿獨特刀痕的木盤可能需要好幾天,至於組合更多、更複雜的木藝作品,可能要用兩三周才能完成。如今,城市許多白領、老師、文員、學生也愛上了這門手藝,做起了都市木匠。(華西都市報記者呂甲 攝影報道 )圖為大學老師、木匠賈磊。 (來自:華西都市報)



大學老師醉心木工 一個木勺做6小時


賈磊在雲南長大,從小於樹間玩耍,木頭對他有獨特的磁場。從2008年研究生階段開始,賈磊便是一位環保和鄉土保護的志願者和工作者,正是環保工作帶來的想法,讓賈磊下定決心在城市成立木工工作室。3年前閑逛至魁星樓街的賈磊夫婦,剛好碰上了一間空置的「陽光房」,在模模糊糊地闡述了自己的想法後,賈磊得到了入駐許可,木工工作室也由一個想法變成了現實。「入駐半年,我一直閉門籌備設計,邀請朋友來體驗、試課,連房東都急了。」當自己的想法變成了朋友們都認可的切實可行的現實後,賈磊才開放了工棚,讓更多的人參與體驗。圖為賈磊為學員講述木作的技巧。 (來自:華西都市報)




大學老師醉心木工 一個木勺做6小時

除了是名木匠,賈磊還是大學人文社科的一位心理學老師,時常要給來訪者進行心理諮詢輔導。在接待完來訪者後,賈磊的心情往往都很沉鬱。木作成了消除負面情緒、治癒心理的有效手段。圖為刨木時刀前如漣漪般纏繞的木絲。 (來自:華西都市報)




大學老師醉心木工 一個木勺做6小時


「常常帶著陰鬱的情緒走到木作台,打磨著木頭,刨著木屑,鋸著木板,不一會兒負面情緒便消散了。即使在停止後,心裡所想也都是木作,不開心的事情也就拋諸腦後。」心理學老師的工作經驗,讓賈磊敏感地捕捉到了這點。當賈磊將木作作為一種自我調整和修習心性的方式分享出來時,「治癒系木工」也就成了朋友們對賈磊的另一個溫暖稱呼。圖為雙手之間,木屑飛舞。 (來自:華西都市報)



大學老師醉心木工 一個木勺做6小時


賈磊的工棚里堆放著各色木料,一大半都是從各處淘來的。賈磊經常去傢具廠找尋報廢的木頭,拿回來修修補補,巧割妙用,廢木便出落成一個別緻的物品。「現在有樹倒了,就有人給我打電話。」賈磊笑著說,連家裡隔壁鄰居的盆栽枯了也趕忙給他送來。在技藝、木料和想法的天平上,賈磊更偏重想法,「一般來講木工比較忌諱大料改小、大材小用,但我不被這種想法所限。」只要是心念所向又運用得當,弱水三千取一瓢又何嘗不可。圖為賈磊在做木工。 (來自:華西都市報)




大學老師醉心木工 一個木勺做6小時


「明清時期,中國的木作曾達到頂峰,而現在的傢具不少是歐美、日本設計,我覺得很可惜。傳統的東西,我們不應該丟掉。」賈磊說,如今已經有近千人來過賈磊的工作室當木匠,他希望把匠人的執念和堅持帶給越來越多的都市人,讓更多的人享受當木匠的快樂。圖為賈磊製作的木具,美感與質感共存。 (來自:華西都市報)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西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89歲新四軍老兵成都「歸隊」 願把骨灰撒入長江陪伴戰友
梁彼得案宣判:緩刑不坐牢
您可能感興趣

大學心理學老師醉心做匠人 都市慢木匠:木作是心靈良藥
46歲只愛了一個女人 帥哥古天樂至今單身只醉心做慈善
梁山有怪獸兩頭,一個醉心官場,一個熱衷人肉
大陸唯一功夫與吳京匹敵影星,當紅時受情傷,現為老師醉心教學!
13歲時筆端插銅錢練手勁,趙元禮醉心蘇體書法,名列津門四大家
牛頓晚年醉心於神學,是個人偶然還是科學必然?
醉心於此——夏日裡少不了的香辣啤酒小龍蝦
李宏奇:我的學醫行醫之路——一個醉心岐黃的行醫人
酒,醉人,醉心
妻子醉心花草,家中雜亂,丈夫包容,四年後讓他肯定當時的包容
「草根」藝術家40載醉心灤河石雕刻「點石成金」
李宏奇:我的學醫行醫之路——一個醉心岐黃的行醫人(4)
李宏奇:我的學醫行醫之路——一個醉心岐黃的行醫人(6)
2016年秋來京都賞紅葉,醉心那漫山遍野的燦爛!
酒醉心不醉?半夜三更,男子酒後跳河,上岸後竟然這樣說……
醉心書畫的宋美齡
包貝爾新片破5000萬 包你心醉心顫
兒童房配色案例,柔和色調打造時尚潮居,醉心在池塘邊的榕樹上
足不出城醉心游花海 這個周末我們這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