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宏奇:我的學醫行醫之路——一個醉心岐黃的行醫人

李宏奇:我的學醫行醫之路——一個醉心岐黃的行醫人

『最受歡迎的中醫公眾號

最具人氣的中醫公眾號』

致力於中醫尤其是中醫民間的成長和傳承

每天陪伴中醫人成長

第 416 期

作者:李宏奇

石家莊市行唐縣西街71號行唐縣西街村衛生室

編輯 / 冰無雙 ⊙ 校對 / 劉剛

I導讀:從今天開始連載一個醉心岐黃的行醫人,講述他的學醫行醫的歷程。

第二十五章寒熱交錯厥陰病,虛實夾雜病偏極

厥陰之上,風氣置之,中見少陽。陰陽之氣到了極點,陰陽轉化的時候,重陽必陰,重陰必陽,物極必反,人體到了變革的時候,這時候人體會出現很多的寒熱錯雜的情況,厥陰病的提綱所描述的癥狀是最多最複雜的,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嘔逆,甚至伴吐蛔,肢厥,腹痛,下之利不止。

由厥陰病的提綱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可以看出厥陰病的人上面火太多了,產生了燥熱,這些火上沖,所以就出現了上面燥熱的一些癥狀,氣上撞心,其上沖的嚴重,雖然燥熱乾渴,但是飢不欲食,吃不下,吃了還會有向上嘔吐的癥狀,又向下瀉,上吐下瀉非常急迫的狀態,這就是身體寒熱錯雜的情況。

厥陰病的主方歷來備受爭議,有的認為是四逆湯,有的認為是烏梅丸,有的認為是當歸四逆湯是厥陰病的主方,各家說的都有道理,我一直認為烏梅丸是厥陰病的主方,有時候患者的疾病錯綜複雜,經過分析也屬於厥陰病,但開方用藥並不局限於烏梅丸。

隨著我學習的深入,我也慢慢的理解到厥陰病陰極反陽,陽極返陰,身體各種動亂,各種病勢都想忤逆作亂,都想為王篡位,黃帝內經講,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臣在各自的位置上發揮作用,才能保證身體各功能的正常運行,張仲景治療寒厥用四逆湯,治療熱厥用白虎湯,治療水厥的用茯苓甘草湯,治療實熱下利的用小承氣湯,治療寒熱交錯虛實夾雜的用烏梅丸和乾薑黃連黃芩人蔘湯。

我治療這類寒熱錯雜的疑難疾病時,我還常用柴胡桂枝幹薑湯、腎氣丸、半夏瀉心湯等改變身體這種寒熱錯雜的局勢。後來我看到胡希恕的書,關於各種治療寒熱錯雜的疾病的方子比如柴胡桂枝幹薑湯、半夏瀉心湯都歸到厥陰篇,我認識到很多疾病到了厥陰的時候,都是一種寒熱交錯虛實夾雜燥濕相混的狀況,患者病情複雜,很多疑難的疾病往往都是這種狀態。

我治療過一個特別典型的厥陰病,患者四十歲左右,正值壯年,來就診時說不知是何原因總是身體有異味(不知是何味道,從哪裡發出)而且常年睡眠不好,每到深夜三點左右就會醒來,小腿部特別冷,嚴重到睡覺時要妻子用電熱毯把小腿裹起來,才能稍感舒適。

按說無論家庭還是事業都很成功,生活無憂,但心裡卻充滿了不安定,心悸心煩不已,渾身乏力不舒服,素有大便糖稀的癥狀。初診時,我分析患者每每三點醒來,是肝經當令,而且患者是心中煩熱,氣上撞心,是上熱下寒虛實夾雜,再看患者體型中等偏胖,面色暗萎黃,好像青核桃色,心理狀態煩悶,和人交流強顏歡笑,舌淡暗苔白,脈弱無力。

當時處方烏梅丸加減。服藥一個療程後睡眠腿涼大有好轉,大便正常,精神狀態也明顯好轉。後來複診的時候,兩口子一起來的,其妻子說喝葯後各種癥狀都好了,就是小腿還是感覺涼,於是我處方腎氣丸加味繼續改善腿涼的問題。

這種厥陰病在臨床經常遇到,大多情況複雜,如果辯證不準用藥誤差的話,很容易使本來複雜的身體疾病更加棘手。

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我把這些寒熱交錯虛實夾雜的這類疾病,都歸納為厥陰病,根據病症辨證論治,在治療的過程中,厥陰為風木,適當加入風葯往往取得好的療效。

一個讓我記憶深刻的運用烏梅丸的病例,這個病例很久遠,大概三十年以前,一位患者找到我,當時患者的狀態很不好,長時間的腹痛,腹瀉,臉色萎黃,渾身乏力,身體衰弱,當時開方烏梅丸湯劑加減,患者服用後效果很好。

我給他開的這張方子就被他保存起來了,後來隔了一段時間這位患者又出現牙疼癥狀,又自作主張喝這張方子,結果卻不如初次治療腹痛腹瀉效果那麼明顯,於是找到我治療牙疼,然後我就在他拿來的方子上加了一味全蟲,患者喝了效果立竿見影,牙不疼了,之前腹痛腹瀉的癥狀也消失了。

此後,患者便把此方珍藏起來,視為自己的救命秘方,每次一有癥狀就照方抓藥喝了就好,我還特意交代他這張方子的適應症為久病之人長期腹瀉腹痛,如若不是此方對應的方證是不能用的,得知了這些,患者還試著用此方給周圍的朋友治療和自己癥狀相似的病,每每也是屢試不爽,收效甚好,患者便更加珍視此方。

大概過了十來年,這位患者又找到我,請求我重新照原方給他抄寫一遍,真是頭一回有這樣的患者,別人抄方還信不過,就得我親手寫的才相信,然後患者從懷中掏出那張舊方子,紙張已經破碎剝離拿不起來了,於是我又幫患者重新寫了方子,患者小心翼翼的收入懷中,以備後用。這可真是經久不愈苦尋覓,得一良方永收藏啊。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把烏梅丸湯證歸於厥陰篇里,厥陰為六經的最後一經了,這種病都是時代久遠的,這種慢性腹瀉也不是一兩天的了,甚至是長達數年的頑疾。

接診時見到各種疾病的患者,有很多的疾病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寒熱錯雜,虛實夾雜,這都屬於厥陰病。

今年夏天,一位老太太由家裡子女一起陪同來看病,一進門就讓我們都覺得很詫異,因為患者居然在大夏天身著厚厚的棉服,而且圍著厚厚的圍巾,由三四個女子攙扶著艱難的走進診所,坐下後說話聲音嘶啞,連咳帶喘,還不停的用毛巾擦拭額頭的汗水,女兒手裡給老太太拎著一大瓶溫開水,診斷期間患者就不停的喝水,而且不時把身上的棉服往身上裹,說道得病這麼長時間來一點風都不能見。

我當時望診患者體形中等,屬於少陽人,面色暗,脈象弦數,尺脈無力,舌質淡紅苔白膩,判斷患者存在的癥狀咽喉痰多,口苦口乾嚴重,心慌氣短渾身乏力,汗多但身體發冷,這位患者的病情也是很複雜的,有痰濁又口渴,身體出汗但又怕冷不能吹風,夏天炎熱的天氣卻穿的很厚,還圍著圍巾,怕風怕冷,很明顯這是表症,其次患者胸中憋悶,痰如泉涌,這是里症,是太陰症,患者還有大便乾躁的現象,這是陽明症,又有口苦咽干,寒熱往來的少陽症,這明顯是個寒熱錯雜病情複雜的厥陰病,六經的病幾乎都佔全了,有一個特別經典的方子柴胡桂枝幹薑湯雖然只是簡單的七味葯,但用起來卻能夠效如桴鼓。

我給患者開完方後,老人起身做到旁邊的沙發上,坐下的時候把脖子的圍巾鬆了一把,結果沒想到被電風扇吹到了脖子,突然開始劇烈的咳嗽發喘,幾個子女緊張的又拍後背又捋胸口,折騰了好長時間才緩過勁來。患者在服用一周藥物後,複診時訴說在服用藥物兩天後各種不適的癥狀就已經減輕了,只是嗓子還是感覺有痰,複診時明顯狀態恢復很好,還和我興奮的交談自己的得病史和治療經歷。

像這樣寒熱錯雜的病例,如果當時辯證不準,只是單純看病人穿的厚,怕風怕冷,就考慮治療表症,或者只看到患者胸中憋悶,痰如泉涌,就用化痰的方劑,但患者還有口苦咽干,寒熱往來的少陽症和大便乾躁的陽明症,這明顯是個寒熱錯雜病情複雜的厥陰病,六經的病幾乎都佔全了,用特別經典的方子柴胡桂枝幹薑湯,雖然只是簡單的七味葯但是每味葯對病情都是絲絲相扣,對各經的病都有精準的治療,治療這種寒熱錯雜的厥陰病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隨著我對傷寒論六經的學習,我發現有的患者的疾病在發展傳變的過程中,最後往往發展成厥陰病,厥陰病就是身體極陽或者極陰的轉化階段,尤其是一些癌症患者,而且癌症患者的病情要更複雜更厲害,需要我們把准病機,隨證開藥,和疾病開展膠著的戰鬥,所以複雜的厥陰病在用藥時要針對病機,並沒有固定的方法。

第二十六章六經體質及病症,望診透視觀人生

成年人的性格和身體狀況相對來說已成定局,短時期之內是比較穩定的,所以觀察起來就更能和我臨床所得到的體質特點和得病規律互相印證。

就這樣逐漸通過臨床接診觀察每種體質的得病特點,然後對每種體質的多發病症進行記錄,然後再和我以前所歸納出來的互相印證,但通過臨床只能知道每種體質的疾病,而現在的人們除了身體得病外,好多患者還存在心理方面的問題,如果能準確把握每種體質的性格和情緒方面的問題,那對每種疾病的治療能更有把握,對體質的調理也就更加全面。

如果想更加準確的了解每種體質的性格心理特點,僅僅通過臨床對患者的性格研究是不行的,因為有的患者可能素未謀面,他所呈現在外面的不一定是真實的,如果要想準確知道每種體質的真實的性格心理,就要通過觀察周邊熟悉的人,通過他以往的事迹和處事風格,來把握他真實的性格特點和心理問題。

於是我就通過一些公共場合,遇到一些我熟知他們過去的經歷和處事風格的人,逐一的進行體質分析和性格總結。

比如在飯桌上,不同的體質就決定他們不同的行為方式,少陽人性格強勢,遇事總是一馬當先,事事想在最前面的,往往做的最多,而且什麼時候都是積極的籌劃全局,事必躬親,但由於缺乏周全的考慮,最後還容易落人口實,遭受埋怨,給別人做了嫁衣,但少陽人這種處事風格就和他的骨骼硬朗一樣,給人感覺是雷厲風行,做事明朗的,而且這類體質男性居多。

而太陰人在朋友圈裡與各年齡段關係都很融洽,就和他的長相一樣給人圓滑敦厚的感覺,辦事面面俱到想法多,但從不愛出風頭,由於多思的性格特點決定他辦事也總是猶豫不決,如果在一個家庭中總是扮演著賢妻良母的角色,這類體質也多見於女性。

而有的女性身材纖瘦,打扮時尚,小家碧玉的感覺,性格高冷,說話辦事率性而為,在每個場合都是那麼閃亮奪目,這類體質從小就是這樣,性格忽明忽暗,做什麼事也是浮皮潦草的處理,沒有耐性,這類體質多見於太陽人。除了和身邊朋友在一塊聚會的時候注意觀察他們的行為處事的特點,在平常還留心身邊熟悉的人有什麼性格特點。

那時候每天腦子裡想的就是看到的每一個患者,首先通過他的體形和面貌判斷他是什麼體質,他一旦身體不舒服,好發病症在哪一經,他這種體質有什麼性格特點和心理問題,我看他一眼通過判斷體質開出的方子和摸脈後得到的脈象及方證是不是相差無幾。我也深知要想練就這種通過望診就能準確判斷體質及其病症的功夫,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以及不分場合不分年齡段的不厭其煩的搜索對比及歸納。

那時候每天晚上出去遛彎,我就到附近的公園,和我女兒一起觀察那些街坊鄰居,互相探討這個人是什麼體質,那個人是什麼性格,因為都是身邊的朋友,對他們的過往很熟悉,了解他們的得病史,知道他們的脾氣秉性和遇事所採取的態度方式,然後再按得到的這些信息,與他們本身的體質相互對照,竟然不謀而合,所以這也就更加使我堅信一個人的體質決定他的性格,而性格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就這樣一點一點摸索著慢慢總結規律,慢慢養成一種習慣,看見一個人首先想到通過其體形和面貌判斷體質,琢磨他的性格和心理特點。

這個習慣一直到現在每天伴隨我生活,隨著我望診體質學問的成熟,我發現這種體質分析不光適用於臨床,與各個行業都是互通的。即使是一個作家塑造人物性格的時候或者是電視劇導演按角色挑選演員的時候,也會深諳此道,從一個人的外形面貌就可以聯繫到他的性格特點,從而塑造角色。

名醫介紹

李宏奇(又名李吉柱)

(1964年~)

從事中醫四十年至今,在臨床中通過獨特的六經四診判斷六氣盛衰和方位,了解人的體質、性格,心理特徵,通過六經六氣對疾病的部位和性質作出判斷,做到見病知源,身心同治。擅長治療兒科、婦科、男科、各種疑難雜症等。尤其擅長於不孕不育的治療。

2012年獲得「石家莊市首批鄉村知名中醫」榮譽稱號,近年來,成立了李宏奇中醫傳承工作室,把臨床多年總結的豐富經驗和所學所悟總結歸納並整理出書,經常在網路論壇和業內多家雜誌發表臨床感悟和醫案醫話,已整理出版臨床治療經驗集系列叢書。

李宏奇中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黃民間傳承 的精彩文章:

李宏奇:我的學醫行醫之路——一個醉心岐黃的行醫人(6)
李宏奇:我的學醫行醫之路——一個醉心岐黃的行醫人(4)

TAG:岐黃民間傳承 |

您可能感興趣

行醫 醫學人文
中醫李克紹:學醫、行醫話當年
嶺南中醫世家|甄夢初:醫學世家傳四代,父子病倒行醫時
行醫與學佛關係
這個醫生既行醫又採藥 成侗族百姓心中的「活神仙」
待病人如家人 牙醫劉建云:行醫的樂趣就在於助人
明代名醫張景岳行醫故事
我的行醫之路第二十,學習五臟氣血妙方膏
行醫之路:愛上針灸,愛上中醫
女村醫邊境行醫二十載 笑著講述讓人哭的故事
何仙姑,孝女行醫開藥方多行善
嶺南中醫世家|吳維城:五代行醫官尊匪敬,和平西路七十春秋
百年前的中醫藥鋪老照片,老中醫行醫的真實情景
行醫先要「愛傷」
行醫體會之五
嶺南中醫世家|吳粵昌:著書辦廠不誤行醫,衣缽傳承世家風範
鄉村醫生開診所被起訴非法行醫,非法行醫罪的邊界在哪
雷安萍:厚德為醫 謹慎行醫 用生命守護健康
民間中醫任啟坤30餘年行醫路:成「明醫」而非「名醫」
醫生以行醫為職業,內心的感受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