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新登帝位如何展示驚人的馭臣之術,防止官僚弄權?

乾隆新登帝位如何展示驚人的馭臣之術,防止官僚弄權?


相對政治勢力,防範權臣和朋黨的難度更大。因為皇帝行政,離得開家人、親戚和太監,卻離不開大臣。乾隆年間,全國約有兩萬名文官,七萬名武官。管理和操縱如此龐大的官員隊伍,對任何一個皇帝來說,都是絕大的難題。

乾隆新登帝位如何展示驚人的馭臣之術,防止官僚弄權?

(圖)乾隆帝,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只有親自坐到皇帝寶座上,你才會明白為什麼那麼多男人為了這個位置不惜一切。坐在世界之巔的感覺是語言無法形容的,那幾乎就是成為上帝的感覺。從父親咽氣的那一刻起,乾隆就發覺周圍所有官員面對他時的神情都變了。他們不敢正眼看他,似乎他的臉上散發出特殊的光輝,讓他們睜不開眼睛。他明白這是因為從那一刻起,他手裡握住了他們的一切:從官爵榮辱到身家性命。他成了他們的「主子」,他和他們的關係,就是主人和狗的關係。


正如戴逸先生所說的那樣:「新皇帝一旦從前一代統治者手中接過權力,他立即會發現自己置身於變幻莫測的官僚政治的旋渦中。周圍充滿著歡呼和讚美,欺騙和謠言,搖尾作態的獻媚乞恩,誠惶誠恐的畏懼戰慄。這一切往往會使一個不夠老練的統治者頭暈眼花。」(《乾隆帝及其時代》)

乾隆新登帝位如何展示驚人的馭臣之術,防止官僚弄權?

(圖)乾隆帝印章圖


乾隆沒有頭暈眼花。他深知,這些官員絕對不像狗那樣忠誠和簡單。這些在宦海驚濤中一路摸爬滾打上來的成功者,個個身懷絕技。在他們馴順的外表下,掩藏著無窮無盡的野心、慾望和算計。這些人既是他的政治工具,又是他的政治天敵。歷代王朝最大的敵人,不是起義者,不是異族,不是災荒,而是官僚集團。中國歷史上壽命較長的大王朝,幾乎無一例外地喪命於這些衣冠楚楚、舉止高雅的人之手。


這話聽起來駭人聽聞,事實上卻千真萬確。作為個體,再狡猾、再有實力的官員在皇帝面前也往往不是對手。但是,一旦這些官員結合成官僚集團,形勢就發生了逆轉。本來,官僚體系是皇帝親手建立起來的,但是,一旦建立和運轉起來,它就成了一個難以控制的龐然大物,有了自己的生命、性格和利益關切。就像弗蘭肯斯坦似的怪物,雖然是主人所創造,卻非主人所能控制。

乾隆新登帝位如何展示驚人的馭臣之術,防止官僚弄權?


(圖)乾隆帝便裝圖

皇帝關心的是天下長治久安,一家一姓的統治永遠不變;官員們的考慮卻沒有這麼長遠。歸根結底,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官員們只是掙份工資。他們更關心的是如何利用政策空子,占皇帝的便宜,為自己和親人朋友撈取最大好處。


官僚集團運轉的規律是:在沒有利益驅動時,官員們執行皇帝的政策,總是傾向於被動應付,只求形式上能交代,由此導致敷衍塞責、形式主義,甚至弄虛作假。而當他們發現政策的空子時,通常會把個人利益偽裝於國家利益之中,刻意把經念歪。基於利益最大化的原理,官員們熱衷於編織關係網,相互通風報信,十分默契地協調行動。在他們的集體努力下,國家政治很快會陷入腐敗的泥淖,每一位官員都會成為中飽私囊的「碩鼠」,本來屬於皇帝或者說國家的「民脂民膏」被大量消耗,國家的治理成本大幅上升,最終出現「官逼民反」這個命定的結局。


作為熟讀歷史,對人情世故領會頗深的青年政治家,乾隆的「寬」並不是毫無尺度的。在軟的一手背後,他還有硬的一手。在彬彬有禮的同時,他認真觀察著官員們的每一個表現,細心諦聽著官僚機器的每一絲異常響動,一旦發現問題,他絕不放過。

乾隆新登帝位如何展示驚人的馭臣之術,防止官僚弄權?


(圖)乾隆帝平便裝圖

乾隆四年(1739年),工部奏報,為修理太廟裡面的「慶成燈」,申請領銀三百兩,並二百串錢。區區幾百兩銀子,對於費用浩繁的皇家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並且,這件小事夾雜在工部上報的幾十件大事當中,誰也想不到會被皇帝注意。孰料乾隆精力過人,雖然每天要閱讀上萬字的奏摺,從頭到尾卻不會忽略一字。看到這個數字,皇帝感覺這筆錢用於「粘補」燈具,似乎稍多了些,其中似有弊端,遂硃批詢問,此燈不過是小小粘補修理,怎至於用銀如此之多?


工部勾結內務府,在皇家工程中濫支濫報,已經成了習慣。多支個百十兩銀子,工部自己都沒有當回事。工部官員不知年輕皇帝的厲害,只含糊其詞地回奏說這是預支銀,將來按實用金額再行報銷,餘下的銀兩自會交回。他們的如意算盤是皇帝日理萬機,此刻支吾過去,第二天皇帝就會忘了。豈料乾隆登基以來,日夜提防的就是臣下的欺騙,他說「萬幾待理,而甘受人欺,弊將百出」,更何況工部欺騙得如此明目張胆。他下旨說,凡有工程,都是先估後領,並不交還,查遍工部檔案,歷來也沒有交還余錢的記錄。「該堂官等竟以朕為不諳事務,任意飾詞矇混,甚屬乖謬。」


一番話說得工部官員啞口無言,就為太廟一燈幾百兩銀子的小事,乾隆小題大做,殺一儆百,整個工部衙門全堂都被降罪。尚書來保、趙殿最,侍郎阿克敦、韓光基等或遭降級,或被調用,最輕的也受到罰俸處理。此事一出,滿朝大臣都震悚一時,對年輕皇帝刮目相看。(《清高宗實錄》)

乾隆新登帝位如何展示驚人的馭臣之術,防止官僚弄權?

(圖)乾隆帝書法


乾隆登基不久,因為他人舉報,以「因循不振,不求進取」的罪名罷黜了一名叫魏廷珍的大臣。這事過去幾年之後,皇帝因事召見大理寺卿陶正靖,談完正事,又問他最近朝政有沒有什麼不當之處,陶正靖就以一副仗義執言的表情說,幾年前被罷黜的魏廷珍其實為人清正,沒有大過,丟官罷職,處理不當。陶氏所舉數條理由都十分光明正大,皇帝當即首肯,表揚了陶正靖的直言精神。


然而回過頭來,皇帝就開始琢磨陶正靖的動機是否像他表現出的那麼純正。他開始暗暗調查陶正靖與魏廷珍是不是科舉同年,或者同鄉。一番摸底,皇帝發現魏廷珍與禮部尚書任蘭枝同年(同一年考中進士),而陶正靖正是任蘭枝的門生。皇帝由此認定,一定是任蘭枝為了袒護同年,指使門生代為奏請。於是任蘭枝被革職,陶正靖被降級。(《清史稿?魏廷珍、任蘭枝傳》)。


一旦心存警惕,官僚們欺騙的種種伎倆,就逃不過乾隆的法眼。有一次在閱讀一份奏摺時,一個大臣奏道,他發現了地方上的一件壞事,要報告皇上:「正在繕疏間,據兩司道府揭報前來,與臣所訪無異。」也就是說,正在寫報告,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恰好向他彙報了此事,與他所了解的情況一樣。

乾隆新登帝位如何展示驚人的馭臣之術,防止官僚弄權?


乾隆會心一笑。這就是地方大臣的「會做人」之處,也是他們「取巧欺君」之處。如果單單報告這件壞事,這位官員固然是立了功了,不過同為大吏的同省布政使和按察使卻有了失職失察的嫌疑。為什麼人家發現了這件壞事,而你們沒有發現?所以,這位大員筆頭一轉,這樣一提,既保住了自己首先發現的「頭功」,又為布政使和按察使推卸了失察的責任,何其工巧,又何其隱蔽!乾隆不覺輕輕嘆息,揮筆在奏摺上批道:這種事,千百件中或者有一二次,怎麼會次次那麼巧?(《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


乾隆皇帝的智商、情商都是尋常帝王所難及。那些讓其他統治者看起來頭暈眼花的官場詭計,根本逃不過他的法眼,更何況他越來越心存警惕。幾次交鋒之後,皇帝的精明就給官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有的官員對他做出了「自古人主患不明,惟皇上患明之太過。自古人主患不斷,惟皇上患斷之太速」的評價。


▌摘自《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 張宏傑(著)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這些年,我們「出口」的漢語辭彙
劉邦手下配合最默契的兩位能人,居然是他們
明朝的庚戌之變究竟是誰之過?
同時做了姜子牙和周公之事的千古名相伊尹
他的本事比姜子牙還大,活到了百歲的千古名相
您可能感興趣

乾隆如何展示驚人的馭臣之術 防止官僚弄權?
為防止後宮專權,漢武帝和朱元璋各用了一種辦法,令人不寒而慄
健身錦囊之如何防止基代損傷?
元代皇帝是如何防止陵墓被盜的,盜墓者看了也會哭的
海軍軍官親述:我們如何防止菲茨傑拉德號式的悲劇?
拳王為何要請保鏢?梅威瑟的保鏢為保護他,泰森的是防止他找女人
如何防止吊蘭葉尖乾枯
如何防止老公和前女友联系?
為防止小學生沉迷《王者榮耀》,騰訊推出了最嚴「三板斧」
如何防止久坐的危害?
日本幕府將軍與明朝崇禎皇帝防止藩王叛亂,誰的手段更高明?
元朝皇帝為了防止陵墓被盜,採用了一種特殊的葬法,至今無人能解!
秘練瑜伽,如何打開肩膀,防止受傷?
老中醫是如何治療鼻炎的?如何防止鼻炎發作?
【提醒】留德中國女生差點被黑人擄走,我們如何保護自己,防止李洋潔、章瑩穎悲劇重演?
元朝皇帝為了防止盜墓,採用了一種特殊的葬法,至今無人能解!
如何防止警察的槍走火?
中國古代男人妻妾成群,他們是如何防止自己被戴綠帽子的呢?
元朝皇帝為了防止陵墓被盜,採用了一種特殊的葬法,至今無人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