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日本的平面設計水平為什麼這麼高?

日本的平面設計水平為什麼這麼高?

www.banshiart.com


歡迎進入版式設計網:專業提供國外雜誌、報紙、畫冊、 InDesign Illustrator Photoshop 優秀版式設計素材源文件,分享國內外優秀版式設計作品。


微信:版式設計網

更多資訊請訪問新浪微博:@版式設計網


QQ群互動設計交流:345 168 497


日本在設計方面,如建築、平面設計、裝幀、字體、工業設計等方面都很出色,也誕生了一大批設計領域的大師。


細觀日本的設計可以發現他們的設計注重細節,人性化的方面考慮的很全面,有一種人文色彩在其中。日本是個開放包容進取的民族,至少設計界給我的印象如此。在吸收學習西方文化的同時,把本民族的精髓融合,西方同行多會用「禪」去形容他們的設計精神,優雅、簡潔、疏密把控等方面是我最為欣賞的。

日本的平面設計水平為什麼這麼高?



細讀日本設計界的大師著作,能很清晰的覺察到他們的「反思」精神,如原研哉的「ReDesign」觀點,把每件產品已固化已形成的形態放到一邊,從最初的起點去重新審視它,才能找到新的切入點,但同時也強調設計不是「創造新產物」,在現有基礎之上重新定義改良往往比創造一件新事物還要難,因為當你面對牙刷時會想它「本該如此」或「全世界的牙刷都是如此」而放棄,當回歸本質時才能看到新的一面。


3.體制層面


日本設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它的傳統與現代雙軌並行體制。世界上很少有國家能夠在發展現代化時能夠完整地保持,甚至發揚了自己的民族傳統設計。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發展設計以來,它的傳統設計基本沒有因為現代化被破壞。這與政府對傳統設計的重視與扶持不無關係。

日本政府的這種完全利用國家力量來促進私人企業產品競爭的行為,在西方國家是絕無僅有的。因為日本政府非常清楚地認識到,好的設計和好的質量是使日本產品贏得國際商業競爭的唯一途徑,這已不在局限於文化這一層面上,而是商業、經濟甚至日本民族發展的根本大計。因此,設計是日本民族的發展生命線,是政府的發展重點之一。


但是,日本的這一系列政府保護產品設計的手段,基本上都是單向的,即保護日本的出口產品設計專利。而對於外國產品,日本則幾乎是肆無忌憚地仿造和學習。甚至一度出現大量抄襲和剽竊歐美設計的現象,但這只是設計發展道路上的插曲,並沒有影響日本走傳統文化與高技術向結合的道路。日本政府再三強調「和魂洋材」,堅決拒絕這種物質層面的模仿發展到精神領域。

日本的平面設計水平為什麼這麼高?



另外,重視教育事業也是日本設計界成功的重要因素。日本在明治時期就設立了美術及工藝學校,為二戰後的日本工業的崛起打消了堅實的基礎。50年代日本的設計教育開始大規模發展。設計學院紛紛成立,這對於設計人才的培養和傳承起了積極的作用。日本的設計教育已經成為社會與企業複雜結構中的一個難以分離的有機組成部分。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同屬東亞儒教文化圈。由於歷史的淵源,在傳統上有諸多相似之處。雖然在文化深層上實際上是大異小同,但在處理傳統與現代設計的問題上,為同樣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中國提供了非常有意義的參照系統。日本政府重視傳統工藝美術與傳統文化,重視設計的傳承和教育,日本的設計師對待傳統文化,更多地從精神上、思想上、功能上來考慮,運用傳統的理念,現代的元素和構成手法,走在了設計的前沿,這些不能不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嚴謹細緻負責,是大多數日本設計師給我的另一個深刻的印象。日本人無論什麼職業細緻敬業程度是各國人都認同的。作為設計師洞察細節是最基本的職業要求,在設計工作中針對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定位做細緻全面的調研,有時一個小細節對於普通人來說不重要甚至察覺不到,但在關鍵時刻它的作用卻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UNIQLO 手提電腦包上拉鏈和正面兩處反光貼甚至不被人察覺,但當夜晚下班遇到車輛時能起到一定的提醒警示作用。內部有可放兩支筆的插袋---可放至少兩支筆,一個帶拉鏈的插袋(帶有一個透明窗的名片插袋)----可放細小或重要的物件,透明名片插袋專放名片也可清楚知道剩餘數量,一個不帶拉鏈的大插袋可以放長形本子或其他物件,旁邊有放水杯的插袋附有彈性鬆緊帶,這樣的細緻設計不再讓電腦包內部雜亂方便找到需要的東西。


依稀記得《知日》雜誌有一篇關於日本對造物的文章,在日本人眼中,無論是你設計的,販售的,使用的物件都是有生命的,是值得敬仰和尊重的。如果你在雕刻一件木雕,僅把它當做一項工作去進行和當做一項造物使命去進行所用的心和力是截然不同的。當面對一件工具時雙方的關係是相互依賴相互合作的,只有善待工具你才能更安全更高效的去完成工作。這點以前的中國農民對耕牛、車夫對毛驢、戰士對槍支都會有此情節。《Objectified》中 Dieter Rams說,日本人對盆景的修剪很講究,他們講究疏密,如果太密了鳥兒沒法從中間飛過(不是原話)。

日本的平面設計水平為什麼這麼高?


關於留白、疏密、韻律等這些,日本的裝幀設計很好的體現了這些,日本的書籍尤其是一些設計、藝術類書籍的排版、字體選擇、留白都會讓我對書本身加分。有種閱讀的衝動,在這個紙質讀物「衰落」的今天依然有如此精緻用心的設計真是件幸事。


不是一味的誇獎日本設計師,而是如果對方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何不借鑒學習,日本設計界能有今天的「地位」也與此密不可分。中國缺少一個大環境,一個孕育人才的溫床,中國從不缺人才。

日本的平面設計水平為什麼這麼高?



日本設計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起步,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在上個世紀80年代已經躋身世界設計大國。「日本製造」甚至作為優質產品的代名詞成為一種文化標籤。日本是世界發達國家中唯一一個非西方國家,它的民族傳統、設計風格、文化根源與西方大相徑庭。日本的傳統精神,無論在深層民族特性層面還是在表面的技術層面都決定著日本設計的命運。


1.民族特性層面


日本的歷史是吸收外國文化精華,使之成為本土文化的組成部分的一個長期的、連續不斷的歷史過程。日本是學習外國先進經驗最好的學生,也是最能夠把作別國的經驗和本土國情結合,發展自己獨特文化體系的國家。日本美術也不外如此:「但凡觸及外來文化時,日本美術總是以柔和的立場受其影響。這種隨遇而安、廣泛吸收的情況,顯示了日本美術的廣泛適應性,或稱反預見性」


在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及方法上,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優良而非國貨的時候,中國禁用,日本仿造,這是兩國截然不同的地方。」日本民族是一個善於學習和模仿的民族,但這種學習和模仿只是在植根於本土文化傳統及其所急迫需要的基礎上進行的。日本人沒有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對外來文化的吸收無原則性,兼收並蓄,並且對外來文化進行分解、還原,拋棄不實用的東西,進而達到東西方文化的共存融會。「將原產於外國的東西加以吸收,改良和應用,從而大力發展並超出原有水平,這就是日本人的專擅和特性。」


日本的設計正是基於這種無原則地徹底吸收而又有選擇地為己所用的方式下經歷了模仿、折衷轉化進而發展為成熟的「日本製造」。


另外,日本是個單一民族的國家。日本的傳統文化的單一種族基礎,使得他們非常重視集團和團體,因此文化可兼具活躍和穩定兩重因素。日本社會重視集體和團體,輕視個人,因此無論是在處理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大問題上,還是像每個具體設計這樣的小問題上,都能兼有大而穩定的方向,小而活躍的因素這雙重特徵。


2.技術層面


日本傳統中有幾個因素是它的設計與現代迅速接軌的重要原因。


第一,日本傳統審美思想中受禪宗的影響推崇少而簡約的風格,並且因為崇尚天然的神道信仰而重視材料的本身特色,喜好不經掩飾的裸露的材料,裝飾性地使用結構部件,完全暴露並體現結構,這種特性與現代設計的要求不謀而合。


第二,在生活中他們形成了以榻榻米為標準的模數體系,從建築到用品,日本人形成了長期對基本單元為設計中心的習慣,這使他們很快接受了從德國引進的模數概念。這也正是現代設計所需要的要素。


第三,日本領土狹小,人口密度大,長期以來狹小擁擠的居住環境使日本民族喜愛小型化多功能化的產品,重視細節並喜愛裝飾功能部件。而現代的國際市場趨勢恰恰是傾向袖珍化、微型化、攜帶型、多功能化。這些傳統的觀念非常順利地融入現代設計中,成為別國所難以具備的特點。


因部分資料來源於互聯網,無法追尋出處,文章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本公眾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感恩您的理解包容。


[聲明]本公眾號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本公眾號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版式設計網 的精彩文章:

原研哉的設計之路-最美的設計是虛無的
有一種設計叫別人家的排版
您可能感興趣

平面設計,如何快速提高設計水平?
如何學習日本風格的平面設計
平面廣告還有這樣的設計!
看完這些平面設計,你根本不明白日本人腦洞裡面裝的是什麼!
日本設計≠性冷淡,日本生活≠斷舍離,那還有什麼
平面設計中的「兩極」!
設計如其人,你的設計水平提高了嗎?
日本的包裝設計好在哪裡?
平面設計周記
平面設計應遵循的幾個設計原則?
日本「性冷淡」式的設計之道可以有多美?
平面設計:如何增強設計感?
為什麼日本年輕人設計的住宅這麼厲害?
難怪日本設計這麼6,原來百年前就有這樣的設計雜誌!
盤點日本那些優秀公廁的空間設計
平面設計中是如何構圖?
日本設計大師杉浦康平的「禪」釋雜誌設計
46萬一平米的奢華公寓就是這麼設計的!
漢字在平面設計中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