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茅盾文學獎正名
驚聞陳老病逝的消息,感慨不已,陳老為中國留下的文化遺產不說,為我們80、85後,留下了那麼多的青春記憶,感謝您!您可安詳、一路走好。
今日才陡然醒悟,陳老,和茅盾文學獎,是他們為我們撐起了心中思想的廣袤荒原,他們是我們青春的記憶和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在瓶子的豆瓣上,陳忠實、路遙、莫言、三毛、余華、王蒙、蘇童、遲子建、賈平凹、王安憶,這些作家,都有一個標籤,叫做「那個年代的作家」。
關於「那個年代」,瓶子一直感覺很遙遠,但細數過來,卻比我們熟悉的大明宮、清宮計現實的多。陳老一走,又喚醒了我的青春記憶。現在想來,我接觸他們的時候,他們也還年輕著呢!
最先接觸的是路遙。對他的《平凡的世界》不能再多愛,圖書館看完三部曲,又買回家,隔了兩年,發現有精裝版,又買回家,逢人就推薦,推薦到現在,竟然出了電視劇,又把電視劇看了一遍。
接下來就是陳忠實,《白鹿原》大名鼎鼎,卻成了語文老師口中的「禁書」。但由於太喜歡「那個年代的作家」,又偷偷摸摸搞到一本,不看就算了,一看,感覺不僅腦細胞不夠用、這情商也不夠用啊!那時候還單純,太宏大的場面、歷史跨度太大、人物眾多、故事離奇曲折,對我來說信息量實在是太大了!看來,現在是時候再看一遍《白鹿原》了。
然後是莫言。最先看的作品是《生死疲勞》,然後是《蛙》。余華,《活著》寫的很贊,但他的《兄弟》卻成了班上男同學爭相傳閱的「聖書」。那會兒我被《活著》吸引,也買了同是余華寫的、新出的《兄弟》,但班上的男生並不知道我有在看,很多年後,有人提起此事,我說我也有在看啊!他們一臉驚訝,好像小秘密被我知道了似的。
然後,王安憶、 蘇童、賈平凹等作者陸續進入年輕的我的視線。
那時的人生經歷和雙商是不足以看得懂「那些年代的作家」的,但是,不知不覺,潛移默化的,他們的思想好像透過小說流轉到了我的心中,在我無意識地情況下生根發芽,幫我積澱了一層層肥沃的土壤,積澱成一個廣袤的荒原。
在這個荒原上,我可以放開膽子自由嬉戲,因為我知道,它就像大地一樣,不會拋棄我。以至於到現在,我的一些人生經歷和選擇,都有這個荒原穩固的支撐,我不後悔、不忐忑,它幫我在正確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2.
今天,要為茅盾文學獎正名。
自從互聯網普及之後,國與國的界限被打開,外國的很多思想真正滲透到了中國人、年輕一代人的思想內。聖誕節、情人節就不說了,文藝一點的青年,也重點關注「諾貝爾文學獎」,一到出獎日期,微博、微信上全都是人,各種轉發評論,等待著出獎結果。諾貝爾文學獎無疑是最偉大的獎項之一,獲得此獎的作家也無疑是十分優秀的。
但是,我們忽視了曾經珍視無比的「茅盾文學獎」。
私以為,茅盾文學獎,才是中國青年更應該接觸的,直白一點,就是指讀茅盾文學獎的作品,中國人更能產生內心深刻的共鳴,幫助年輕人建立心中的思想高地。
1981年,根據茅盾先生遺願,將其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立了茅盾文學獎,當時決定由巴金擔任評委會主任。此獎項的設立旨在推出和褒獎長篇小說作家和作品。「茅盾文學獎」是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之一。茅盾文學獎一直因為「曲高」而太過「和寡」,縱觀茅盾文學獎所有的獲獎作品,大多都是現實主義的、史詩的、民族性的等,即多為現實主義文學。
讓我們來看看茅盾文學獎的幾個屬性:
(1)長篇小說
茅盾文學獎只接受長篇小說。長篇小說很難寫,寫過的人都知道。長篇小說的可讀性也非常強,老少咸宜。長篇小說,就是一個典型的以故事發人深省的文學體裁。長篇小說,場面宏大、歷史跨度大、邏輯性強、涉事面廣,可以從中學到很多。
(2)思想性的現實主義文學
茅盾文學獎喜歡有思想的長篇小說。我就不明白了,現實主義文學有什麼不好的?為什麼會有人覺得網路小說評不上茅盾文學獎,就是茅盾文學獎的不對呢?
正如諾貝爾文學獎不會偏愛年輕人、不會向網路文學折服那樣,茅盾文學獎也不會放棄傳統價值這個根本。
現實主義文學,能夠幫助我們認識那些經歷不了的人和事,能夠幫助我們從各方面多角度看待人生,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起自己心中的思想高地,有什麼不好的?
(3)藝術性的小說
說到底它還是小說呀!小說,又好讀,讓人慾罷不能。讓人慾罷不能的現實主義文學,大家都應該去嘗試。
結:
或許,《白鹿原》、《平凡的世界》、《蛙》、《長恨歌》,你都覺得太脫離自己的生活,又不如那些網路小說、不如清宮計的電視劇、不如傻白甜類型的電影好看。
但,文學是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的,僅僅源於生活的作品、甚至脫離生活的作品,乏善可陳,看完就忘。另外,如果你是為了消遣,有遠比傻白甜的清宮計有意思的事情。
但,茅盾文學獎有它自己的道理。它這一劑良藥,已經比那些哲學和抽象文學可口的多。
如果你不讀,怎麼知道,它的味道呢?






※【文學】芥川獎是什麼?――日本最知名的文學獎
※京東文學獎科幻文學獎獲獎致辭
※人物 | 文學史上最被低估的大師,21次諾獎提名,他才是真正的「諾貝爾文學獎無冕之王」
※原鄉文學獎徵文
※日本作家石黑一雄獲諾貝爾文學獎,文學標準孰是孰非?
※白先勇獲星洲日報「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
※文學獎,多少愚蠢以汝之名而行
※讓諾貝爾文學獎再度文學!
※英國最古老文學獎布萊克獎揭曉
※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現代版《紅樓夢》
※他以祖國的名字作為筆名 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今年的文學獎獲獎者不是「真」日本人而是「假」日本人
※法國龔古爾文學獎終評名單揭曉,頒獎典禮將於11月3日舉行
※《爺爺變成了幽靈》瑞典林格倫文學獎、德國青少年文學獎
※《北京摺疊》獲雨果獎 盤點世界各國文學獎
※第六屆「花城文學獎」揭曉 王蒙獲特殊貢獻獎
※19歲寫長篇小說,81歲獲茅盾文學獎,老作家王蒙書法手跡欣賞
※100年前的「北漂」如何逆襲,他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盤點15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經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