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既要「明道理」,也應「學知識」

既要「明道理」,也應「學知識」

人類作為生物界最高智慧的動物,有能力在感知世界的過程中形成基於經驗又超越經驗的認知成果。在這一點上,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之間不存在有無之別,但存在類型的差異。簡而言之,中華文明更偏重道理,西方文明更在意知識。


當下,國人普遍追求知識。從虔信「知識改變命運」到口不離「知識點」,「知識」充斥國人的思想和言說,而「道理」幾乎淪為吵架專用語,「不講道理」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聽到「道理」話語。至於何為知識、何為道理,也無人細究。其實,中國古人對此有著清晰的認知,始終堅持「講道理」的取向,並由此形成自己的認知風格、智慧形態和生活態度。


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是喜歡用成語,言簡意賅,通常是四個字組成一個片語,就把某項認知結果生動呈現出來。就音節或文字數量與信息傳遞效率之「性價比」而言,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語言可以與之相提並論。總體上說,中國文化通過成語表達的明確態度是「取道理而舍知識」。


既要「明道理」,也應「學知識」



成語「刻舟求劍」,源自《呂氏春秋》。它所講述的故事,恰恰提示了我們道理與知識是如何「分道揚鑣」的。船在運動,河底靜止,劍從船上掉落河中,是從運動狀態進入靜止狀態,而船上客人與刻痕處於相對河底與劍而言的運動狀態,刻痕如何保持得了與劍對應的位置?如此理解當然不錯,但古人使用這個成語時,更多想到的是時間軸意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有什麼事情能一成不變?不知變通又能如何處世立身呢?這才是「刻舟求劍」真正傳遞的「道理」。


這種對事物細節置之不論,專註於變化狀態的認知角度,源自中國文化對事物所處狀態要比對事物本身更敏感的思維特點。而且,古人根本沒有打算做量化計算,什麼船行速度、河流速度、水流可能把劍帶往下游多少距離等等,都不是成語所試圖回答的,而是徑直由動靜不匹配,得出身處變化的世界必須與時俱進的道理。這是「中國道理」區別於「西方知識」的方法論標誌。

事實上,知識具有數量特徵,可以積累或遞增,猶如貨幣,而道理不具有數量屬性,只能逼近,而且最好採用不同的方式逼近,避免落入前人的窠臼。這個重大區別體現於,西方學人承認「站在巨人肩上」的必要性,因為知識有先後相續的內在傳承關係,而中國文人強調發散性的微言大義式闡釋,其極端形式甚至可以到達禪宗的「不可言亦不許言」的程度。


因為追求知識的無限增長,所以西方文明選擇以人類世代的無限性破解知識及其生產無限性的策略路徑。方法和工具因此成為西方認知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最為核心的是智商正常的人都足以掌握的形式邏輯和概念體系。而相信靠個人跳出前人窠臼,實現對「道」的把握和道理的創新,中國先人堅持直到今日人類還未能完全破譯的「頓悟」。


依賴於個人資質,缺乏普度眾生的方法,也不注重方法開發,是「道理」思維的伴生現象。打個比方,同樣過一道認知高牆,西方通過打造一架梯子,每一代造一級,通過世世代代持續努力,梯子就會越來越高。任何一個人只要具備常人的智商,都可逐級而上,最後越過高牆。而中國人注重個人悟性,寧可練習飛檐走壁之功。天賦異稟者一躍而過,資質不足者最後只得跌落牆角。真正的悲劇是,人類中絕大多數屬於資質平庸之輩,難以逾越高牆意味著他們最終無法分享聖人的微言大義,更不用說悟道。


因為強調把握「道」,所以推崇「君子不器」。無論專業知識還是生產技能,都屬於不值得君子關注的「器之學」。數千年里,中國始終沒有發展出能打通「形而上」與「形而下」的有經驗或實證基礎的理論體系。歸納性的概括,有;演繹型的理論,沒有;就是最接近理論形態的中醫,其演繹功能也極其有限,中藥及其機理基本停留在「神農嘗百草」、靠經驗試錯狀態。


「道理論」固然承認人道體現天道、人道服從天道,從而以天道唯一性作為人道共通性的依據。但因為「道可道,非常道」,無論天道如何融入人道,最後世人能夠把握的,仍是人之所「道」,彰顯的還是人文秩序,而「自然之道」本身永遠雲罩霧遮,難以邏輯界定,更無法確定其在人文秩序中到底佔有多大比重,又是如何體現的。因此,中國人至今討論問題,仍常糾纏於「善惡之爭」,立場決定觀點、態度決定是非等,重主觀判斷而輕客觀依據、重人文秩序而輕事物規律。

當然,無論「道理論」還是「知識論」,都各有利弊。擇其大處而言之,「道理論」使得中華民族具有突出的學習能力,因為明白「道理」就能一通百通。然而,一旦面臨從「學習、學習、再學習」到「創新、創新、再創新」的轉變時,原創能力不足的毛病勢必成為繼續發展的最大掣肘。更應該重視的是,因為沒有意識到民族文化內在的「道理論」傾向,缺乏對「知識論」的親近、體認和嫻熟,以「道理論」對話「知識論」難免邯鄲學步,最後陷於既提煉不出道理、又創造不出知識的「兩頭不著地」狀態。今日在「道理論」的一端,迫切要求更加開放的中國,在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之時,說清楚中國的道理;在「知識論」一端,迫切需要在教育科研的重要環節,如發現問題、觀察世界、提出創見、獲得發明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文/顧駿)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日報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心理學知識:焦慮是你製造的,你也可以消除它
頭髮燙染後要怎麼護理 不要一味追求時尚,也要學知識!
學知識不一定能長本事,但是有本事必須要學知識
關於聲音的相學知識,你知道多少?
你所不知道的最實用的醫學知識!知道這些消除一切隱患
關於屁的醫學知識,你知道幾個?
心理學知識:告訴你女生吃醋說明什麼?
上酒桌前,必須知道這些科學知識?
編程需要知道多少數學知識?
為什麼女人總是被騙?不可不知的心理學知識大揭秘
有哪些顛覆認知的心理學知識,是存在我們身邊卻被忽略的?
考研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知識點小結:問題解決
為了徹底理解深度學習,我們到底需要掌握哪些數學知識呢?答案在本文
一道和化學知識有關的推理題:誰偷了項鏈?
心理學知識: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七年之癢」呢?
產婦怎樣才會下奶多?這些科學知識媽媽們要知道
用心理學知識識破男人謊言,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被蒙蔽了雙眼
如何利用心理學知識賣珠寶?
每個人都應該懂得一些醫學知識,不做醫學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