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基督教宗教改革的背景:羅馬教會權威被質疑

基督教宗教改革的背景:羅馬教會權威被質疑

文化背景


一. 政治上,歐洲民族主義觀念勃然興起,要求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打破天主教的控制。


二. 經濟上,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成長起來,要求打破天主教神學的精神束縛,為資本主義發展掃除障礙。

三. 文化上,文藝復興倡導個人自由、平等、慾望、人性至上,提倡競爭進取和科學求知,為人們挑戰天主教會提供了理論和思想依據。


四. 宗教上,天主教會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土地上勢力極大,不僅精神上統治著德意志,還從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財富。


五. 社會上,當時整個歐洲黑死病蔓延。

基督教宗教改革的背景:羅馬教會權威被質疑

社會根源

14至16世紀,西歐社會從中世紀向近代過渡,當時西歐所發生的社會變動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第一,經濟上,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新興的資本主義萌芽破土成長,封建生產方式開始瓦解;


第二,政治上,資產階級與新貴族開始形成,反對封建貴族的特權與分裂割據。英、法兩國的封建君主在與資產階級、新貴族聯盟的基礎上建立了政治集權的「新君主制」。他們加強政治集權,推行重商主義,獎勵文化創造,有力促進了民族國家的發展。但在義大利、德意志還存在著分裂割據,迫切需要政治統一;


第三,思想文化領域出現了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神權的文藝復興運動。人文主義者批判中世紀教會的蒙昧、禁慾說教與封建的等級權制度,鼓吹個人的自由、平等與慾望,提倡競爭進取精神與科學求知的理論,極大地推動了人們的思想解放與觀念更新,構成了對天主教神權的巨大衝擊。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16世紀西歐的宗教改革都把矛頭對準羅馬教會對歐洲的大一統神權統治,要求通過改革建立適應於民族國家發展的「民族教會」或適應於資產階級興起需要的「廉價教會」。

思想淵源


宗教改革固然是社會現實變革的產物,但其思想源頭可以追溯到中世紀市民的宗教「異端」思想之中。中世紀的城市在11、12世紀興起後,為了抵制封建貴族與教會的掠奪與控制,城市從經濟、政治上支持王權,王權則賜給城市以自由貿易乃至自治的特權。


隨著城市的發展,市民階層也逐漸興起,對教會的大一統神權與正統神學的統治極其不滿,於是醞釀出反教會的市民「異端」思想。市民的「異端」思想,有力地衝擊了天主教會神權的合法權威,反映了市民階級建立「民族教會」或「廉價教會」的願望,為16世紀西歐的宗教改革提供了可借鑒的歷史遺產。(其中異端思想具體指教會首先提出的「雙劍說」、「太陽月亮說」)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天意示警?1644年大明王朝覆滅前的諸般怪事
是報應還是偶然?宋太宗兒子一死一瘋的真相
斬草為何不除根?朱棣將建文帝幼子秘養宮中
不是武松魯智深:抗金名將韓世忠孤身擒方臘
羅斯福新政的具體舉措:各方面讓美國擺脫危機
您可能感興趣

流連於世俗和宗教之間的羅馬教皇
羅馬主教是如何成為天主教世界的「教皇」的
羅馬教廷的泄密事件:私人醫生拿教皇之死牟利
歷任教宗:可歌可泣!羅馬帝國嚴重迫害教會時期勇敢的教宗們
洪秀全在中國弘揚基督教,羅馬教皇知道後卻大怒:他們不配!
托蒂報名教練培訓,或回羅馬當助教?德羅西怎麼看?
巴洛克建築的巔峰之作——羅馬耶穌會教堂
羅馬是如何從一個多神教帝國轉變為基督教世界的?
川普以私人觀眾在梵蒂岡會見羅馬教皇並聲稱會記住教皇所言
羅馬高管:斯帕萊蒂要求引援保證?是俱樂部選教練
ISIS褻瀆天主教,威脅教皇方濟各揚言要攻擊羅馬
續任權之爭——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五世與教皇的鬥爭
托蒂拒絕紐約報價將任羅馬技術經理!教教多納魯馬,忠誠怎麼寫
古會玩!教皇和皇帝互懟,「玩」脫了神聖羅馬
西開教堂是天津最大的羅馬式建築,也是天主教天津教區的主教座堂
馬科斯-阿隆索:孔蒂的批評是動力;對陣羅馬我們需注意哲科
羅馬教皇說,將在梵蒂岡會議中與特朗普「真誠」
教你如何面對忘恩負義的人 來自古羅馬哲學皇帝的箴言
女子羅馬神像前許願招婿結識教皇衛兵,教皇親自為其證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