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後養生,這④點再不知道就晚了
【導讀】
小編:立夏過後,是時候養生了。。。
道米:為啥?
小編:因為夏天陽氣足啊。。。。
吃
夏天炎熱,暑濕重,濕熱相合易滋生細菌,所以夏天食物變質要比其他季節要快,再加上蚊蟲滋生,使得夏天極易發生胃腸道疾病,嘔吐、腹瀉時常會遇到的,那麼如何預防呢?
首先注意手衛生。其次少食生冷,夏天應以熟食和熱食為主!
有人會說了夏天那麼熱為什麼要這樣的飲食呢?
天熱,人體的陽氣是趨於體表,加上會出很多汗,自身的熱量會隨汗而散失,此時體內空虛,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此時若過食生冷脾胃就遭殃了。。。
喝
夏天出汗增多水分散失明顯,所以補充水分是必要的,但單補充水分,配上你那個虛弱的小脾胃,是補不太上的。。。
所以光喝水,是不行的。
再加上酷暑,到底用啥解暑?
小編接下來介紹幾種。。
第一種是西瓜翠衣,即西瓜外皮,這個可以涼拌著吃,作為清暑的餐中佐食。
第二種是鮮荷葉,在南方夏天弄點荷葉是很容易的,而荷葉不光可以清暑還可以化濕,夏天你若因暑熱濕氣礙阻脾胃使胃口不開、舌粘膩又有口氣,拿點荷葉當茶飲正好能解決此類問題。
最後就是咱們經典的酸梅湯了。。
傳統酸梅湯:
材料:烏梅5枚 桂花3g 甘草5g 山楂片5g 冰糖適量
做法:
一、烏梅+山楂 泡入1L左右水中,大火燒開
二、水燒開後,桂花甘草冰糖入鍋,大火煮15分鐘之後小火15分鐘。
三、酸梅湯倒出,去雜質即成。
小編推薦酸梅湯:
除以上材料外另加麥冬9g ,肉桂6g
做法:
一、烏梅+山楂 泡入1L左右水中,大火燒開
二、水燒開後,桂花、甘草、冰糖、麥冬、肉桂入鍋,大火煮15分鐘之後小火15分鐘。
三、酸梅湯倒出,去雜質即成。
此方相比傳統酸梅湯,更能補津液,同時溫補腎陽,幫助恢復身體。
不要蝸居。。
夏季宜多戶外活動,而不宜閉戶宅居,夏天是陽氣升張向外的季節 ,我們也要因勢利導,多從事戶外運動,比如公園散散步或打打羽毛球等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
不要閉戶不出或只是坐著納涼,這樣你的陽氣非但不會升張,還會受傷,所以中醫上提倡「春夏養陽」。
夏天是一些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機
知道什麼疾病適合進行冬病夏治嗎?夏熱對的是冬寒,選擇在夏天利用陽氣最旺的季節治療的是易在秋冬天氣轉寒後出現的病證,主要針對的是寒性的咳喘、鼻炎以及一些體虛寒濕之體所易患的疾病比如消化不良、脾虛泄瀉等。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更多精彩的養生內容、健康諮詢,不一樣的中醫知識,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小道經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