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跟我識中藥 | 藥物小刺蝟,祛風明目刺蒺藜

跟我識中藥 | 藥物小刺蝟,祛風明目刺蒺藜

?本文為《跟我識中藥》專欄第350期內容,感謝您的支持與分享!每天學一點,健康生活常相伴!


刺蒺藜為蒺藜科植物蒺藜和大花蒺藜的成熟果實。蒺藜一年生草本,生於荒丘、田邊及田間,常為田間雜草,分布於全國各地;大花蒺藜多年生草本,生於海濱沙灘或荒地上,分布於海南、雲南等地。


跟我識中藥 | 藥物小刺蝟,祛風明目刺蒺藜

果入葯,有散風、平肝、明目之效;嫩莖葉可治皮膚瘙癢症;種子可榨油;莖皮纖維供造紙。


【炮製方法】


蒺藜:8至9月果實由綠色變成黃白色,大部分已成熟時,割取全株,曬數日,脫粒,再晒乾。


鹽蒺藜:取去刺的蒺藜,用鹽水拌勻,悶透,用微火抄至微黃色,取出,晒乾。

【性味】苦辛,溫。


【歸經】入肝、肺經。


【功能主治】平肝,解郁,散風,明目,下氣,行血。治頭痛,身癢,目赤腫翳,胸滿,咳逆等癧。


【臨床應用】


跟我識中藥 | 藥物小刺蝟,祛風明目刺蒺藜

1.治療肝陽上亢,頭暈目眩。


刺蒺藜味苦降泄,主入肝經,有平抑肝陽之功。用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等症,常與鉤藤、珍珠母、菊花等平肝潛陽葯同用。


2.治療胸脅脹痛,乳閉脹痛。


刺蒺藜苦泄辛散,功能疏肝而散鬱結,尚入血分而活血。用治肝鬱氣滯,胸脅脹痛,可與柴胡、香附、青皮等疏肝理氣葯同用。若治肝鬱乳汁不通,乳房作痛,可單用本品研末服,或與穿山甲、王不留行等通經下乳葯配伍應用。


3.治療風熱上攻,目赤翳障。

刺蒺藜味辛,又疏散肝經風熱而明目退翳,為祛風明目要葯。用治風熱目赤腫痛,多淚多眵或翳膜遮睛等症,多與菊花、蔓荊子、決明子、青葙子等同用,如白蒺藜散(《張氏醫通》)。


4.治療風疹瘙癢,白癜風。


刺蒺藜辛散苦泄,輕揚疏散,又有祛風止癢之功。治療風疹瘙癢,常與防風、荊芥、地膚子等祛風止癢葯配伍;若治血虛風盛,瘙癢難忍者,應與當歸、何首烏、防風等養血祛風葯同用。《千金方》單用本品研末沖服,治白癜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水煎洗,或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


跟我識中藥 | 治療中風偏癱的夏天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醫在線 的精彩文章:

跟我識中藥 | 藥物里的遠大志向——遠志
跟我識中藥 | 清肺止咳枇杷葉
解毒活血矮地茶
看國醫大師朱良春如何使用三七!
跟我學中醫 | 濕邪來啦!——認識濕淫證
您可能感興趣

教你識野菜:祛風除濕又止痛的文冠果,它讓佛燈長明
中藥|能祛風、美白,還能調味的一味中藥
一味良藥能祛風濕、治牙痛,不認識的趕緊認識下
它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 它能祛風止癢, 燥濕殺蟲!
小時候染指甲的花,是祛風除濕、還治灰指甲的中藥
它是祛風濕、治牙痛的妙藥,可惜人們不認識它
這種野生落葉灌木,是祛風化濕的良藥,主治風寒發熱!
最牛逼的祛風中藥,原來是它!
這味中藥內服祛風止痛外用美白祛斑 手把手教你做面膜!
田裡的一朵隨處可見的野花,竟是祛風止痛的良藥
此花農村隨處可見,是祛風止痛的良藥
祛風明目淮杞石斛螺頭湯
龍眼核你也別扔,是祛風、止血、定痛的特效藥
穴位 | 祛風止癢,治風疹、皮膚瘙癢必不可少的「對穴」
這兩味中藥治小腿抽筋,一味補腎壯陽,一味祛風除濕
過家家用的「小紅果」,是抗癌聖品,浸酒可祛風濕
祛風止癢,治風疹、皮膚瘙癢必不可少的「對穴」
農村的這一植物 ,常被人們當成是雜草,在老中醫眼裡卻是祛風濕和治療肢節疼痛的良藥
這種植物的葉子形如扇子,它具有活血調經,祛風鎮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