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戰場救助:84式(653A)坦克搶救牽引車(下)

戰場救助:84式(653A)坦克搶救牽引車(下)

筆者曾經參觀過一次653坦牽實車牽引作業試驗。在華北某山區的一處近乎50度的4米陡坡下,設置了一台側傾覆的NC—2重型坦克。現場作業土質為砂石地。要知道,NC—2坦克戰鬥全重為46噸,又處於呈90度的側傾狀態。653坦牽的任務是要將其牽引扶正而後拖救上來,難度可想而知。可是,對於653坦牽來講,完成這樣的任務卻顯得很輕鬆,只見它快速行駛到距離傾覆坦克約15米的地方,確定了自身停車位置後放下駐鋤,即開始從在車前拉出牽引鋼繩,副絞盤以一根細鋼繩引導著直徑為28.5毫米的拖救鋼繩逐段向前方伸出,掛住NC—2坦克的右後牽引鉤。駕駛員不必再看車長的指揮手勢,就能直接觀察到牽引情況。放繩終了時還有紅漆標記顯示以及聲、光報警信號,大部分的操作均可以在車內完成,這就使得它比原來651坦牽向後施放牽引鋼絲繩時方便得多了。結果只用了不到15分鐘的時間,就將傾覆坦克一次性複位並拖上了山坡,充分展示出653坦牽強大的拖救能力。


戰場救助:84式(653A)坦克搶救牽引車(下)


第二功能為「吊」:對於出現傷損的坦克,並不是簡單地拖出來就算完事了,必須進行相應的維修,有時還得「開膛破肚」進行分解拆卸。可坦克的總成部件大多都是沉重的「大塊頭」,得用起重設備才能吊得動,弄得開。原來651坦牽上沒有制式起吊裝置,僅配有一個手動吊架,修理工們戲稱為「拉鏈子」,充其量只能起吊個發動機、變速箱這樣不足1噸的小部件,如果遇到吊裝坦克炮塔這樣的「重活」,那就一籌莫展,無能為力了,只好等著專門的工程車或大型輪式起重吊車來「助一臂之力」,既費時又費力。而在653坦牽上,這項工作就無需勞頓他人,完全能夠自己承擔。

自從653坦牽上首次配置了A型起吊臂之後,就改變了原來單純的拖救作業模式。這個吊具的正常吊裝重量為10噸,使用駐鋤裝置時的起吊重量22.68噸,以液壓操作可以實現360度的迴轉、變幅、伸縮和卷揚四個動作,吊臂最大起升高度6米,最大仰角66度,可調長度為1.5米。如果由653坦牽完成坦克上重大部件的起吊任務,它只需要揮起長長的起吊臂,重達10噸重的坦克炮塔,「輕輕地一抓就起來」。如果利用駐鋤支撐,再精心計算確定好滑輪組,它的吊裝能力還將提高2—3倍,達到30噸級。如此功能,不僅有效地填補了我軍野戰裝甲起吊工具長期處於「空白」的狀況,而且實現了與當時世界各國在役的坦克搶救牽引車起吊重量基本持平。美國「艾布拉姆斯」搶救車最大起吊重量大約為35噸;德國BPz2裝甲搶救車吊裝重量為30噸;而前蘇聯的BRSM—1裝甲搶救修理車,液壓吊車在使用動滑輪之後,最大起吊重量也不過19噸。


第三功能為「鏟」。653坦牽的駐鋤由車尾轉為安裝在車首,絕不單純是一個設備位置的變化,而是有效地拓展了它的適用範圍。這個由液壓裝置操作起落的駐鋤,寬度與車體相同(3.27米),為653坦牽平添了兩項特殊的附加本領:一方面,在實施拖救作業時,駐鋤前置支撐以保持搶救車輛的穩定,所能提供的最大支撐力為687千牛,提高了作業環境的適應性,不必過分依賴地面支撐。另一方面,653坦牽還可以調整放下駐鋤,成為一個功率強勁的推土鏟,在完成急造軍路、地形修整、排除路障和掩體構築時大顯身手,最大鏟土深度可達338毫米,提鏟高度為1米。


以往裝甲機械化部隊的大量土工作業任務,通常是由上級臨時配屬的工程兵道橋分隊來承擔,使用82式軍用推土機等專用工程機械來完成。這些工程機械,編配數量少,機動速度、防護能力和供應保障等方面,也不易與坦克、裝甲車輛配套同步。而653坦牽的編製數量相對較多,在作戰訓練時,除了一部分由團修理連集中使用之外,每個坦克營也能攤上個一兩輛,這就使營以下分隊直接掌握了一種多樣化的工程保障手段,提高了工程保障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特別有意思的是,自從653坦牽列編後,駕駛它們的修理工就成了大受坦克分隊歡迎的人。在以往的戰術演訓中,坦克分隊進入集結地域後,甭管多累都要趕緊進行疏散配置,那個挖掩體、搞偽裝、消除履帶痕迹的活,真令坦克乘員手忙腳亂,叫苦不迭。而現在有了653坦牽那就不一樣了,能把它先「搶」到手,指望它那用巨大的鋼鐵推土鏟,完成那些費事耗力的構工保障任務,那可是一件多快好省的事情啊!於是乎,修理工們的出場「價碼」當然也就另當別論,水漲船高呀!


戰場救助:84式(653A)坦克搶救牽引車(下)

653坦牽另一個突出「亮點」,是它的操作系統,首次成功地運用了液壓控制技術,可以為主副絞盤、起吊裝置、駐鋤推土鏟提供動能和實現液壓操作,發動力動力通過傳動箱驅動油泵,通過各種換向閥、溢流閥、過載閥等控制閥,分別控制各作業裝置工作。這種液壓操控系統的原理和主要技術指標,與當時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技術保障車輛基本相同,並經受了嚴寒、高原、濕熱等多種複雜惡劣環境的實際檢驗,技術運用的成熟度高、可靠性強,從而大大提升了保障作業效率,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653坦牽定型列裝後,憑藉著「一車多能,一車多用」的技術優勢,良好的操作適應性和繼承性,迅速為部隊官兵所掌握,在不長的時間內就形成實際保障能力,對於提高我軍的野戰搶修能力,保持和恢復部隊作戰能力,發揮出很大的作用。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這種車輛的改型還曾作為外貿產品,走出了國門,以其優越的性價比,成為國際軍貿市場上廣受歡迎的一種熱門裝備。


當然,作為三十多年前研發定型的車輛,653坦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主客觀條件的制約,造成設計製造上的某些「短板」或缺陷。首先,653坦牽選用79式坦克作為基礎車型,與我軍裝甲兵器的主戰型譜不大配套。由於79式坦克是一代向二代過渡的車輛,列裝的數量比例相對受限,這就會直接影響到了653坦牽的使用和改裝潛力,給部隊日常的訓練、維護、零備件供應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其次,從類型劃分上,653坦牽屬於中型搶救牽引型,隨著主戰坦克車重不斷增加,拖救、起吊能力還顯得不足。車上只配有一套簡易的野外拆裝工具,尚不能有效地應對較為複雜的野戰修理任務,與外軍既可以搶救牽引、又可以完成基本修理任務的新型牽引搶救修理車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另外,653坦牽整車的技術含量不高,特別是通信、導航定位以及車輛數字化技術明顯缺失,還難以適應夜間等複雜環境作業的需要。儘管如此,653坦牽作為我軍一種主要的裝甲技術保障裝備,以其在經常保障中的優異表現,證明了它無愧於「戰場救助多面手」的美譽。特別是它所具有的承前啟後作用,為新一代裝備保障車輛的研發提供了堅實可靠的技術儲備。近期列裝的新型裝甲修理車、坦克牽引搶救車上,可都集成了653坦牽不少成熟的技術成果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的精彩文章:

裝甲密檔:自有彎弓射天狼(防空武器)
裝甲密檔:WZ—302系列122毫米自行榴彈炮(節選)
笑談美德合研MBT-70:教科書般的武器吃癟史
您可能感興趣

解密 我軍新型86式122毫米牽引式榴彈炮
陝汽德龍的少數派 進口MAN F2000駕駛室的德龍牽引車
96式122毫米牽引式榴彈炮為何這麼厲害?
76毫米牽引式反坦克炮
比錫柴機貴1萬,鋁殼變速箱 搭載濰柴13L的JH6牽引車來了
專門針對中國研製:射程5000公里,閱兵式亮相卻由拖車牽引!
重汽T7牽引車的第一批用戶,4年跑了45萬公里後,他點評
C919牽引 中國第三代航空鋁合金材料打破歐美壟斷
83式152毫米牽引加農炮有一個指標相當優秀 可惜沒裝備
大飛機來了!C919被牽引車拖上跑道等待首飛
狂打call!徐工重卡行業第一單:300台LNG牽引車隆重發車!
航母需求還是外貿牽引?鶻鷹3.0會不會成為國產版F-35?
殲15艦載機安裝牽引鉤,能阻攔殲31成為下一代艦載機嗎?不能
這皮卡負重1.1噸牽引力3.5噸,內飾比起猛禽也好太多了吧
彈射版殲-15入役中國海軍?前牽引桿結構清晰曝光
英國牽引式6磅反坦克炮
航母需求還是外貿牽引?鶻鷹3.0到底會不會成為國產版F35?
專家:彈射型殲-15牽引桿技術難度高 有兩大目的
路虎霸氣得不只是名字,還有拉動110噸公路列車的牽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