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白一生有過四段婚姻,你知道嗎?

李白一生有過四段婚姻,你知道嗎?

李白一生結過四次婚,或者說有過四段婚姻。從文獻記載看,大致情形是這樣的:第一、四段婚姻是較為正式的,中間的兩段似乎只是同居。


第一、四段婚姻對象都是有來歷的,她們的祖先都曾經做過宰相,而且都是權重一時的高官,中間兩段婚姻,前者只知其姓劉,後者只知道是一個山東女子,姓氏都沒有留下來。但是,李白的第一、四段婚姻,不是常見的男婚女嫁形式,而是「倒插門」。


李白第一次結婚,是在27歲,婚姻的對象是安陸(在今湖北省)的許氏。許氏出身高門望族,其祖父許圉師曾經做過左丞相。許圉師的父親許紹更是了得,跟唐高 祖李淵同過窗,後來被封為安陸郡公。許圉師因小兒子許自然打獵時殺了人遭貶謫。但是,百年之間,許家一直是相當興旺的。

李白何以高攀這一門親事呢?文獻沒有明確的記載,猜測起來,有多種可能。從許家角度講,一是可能許氏形貌不佳,年歲不小,再不結婚將有老死閨中的危險。


二是李白條件不錯,會劍術,會作詩寫文章,相貌堂堂。從李白的個人方面講,可能主要是為了方便進入上流社會,謀取仕途晉身的機會。


李白在第一段婚姻期間,大部分時間過著類似隱居的生活。住在安陸白兆山桃花岩,造了石頭房子,開墾出山田。耕種之餘,每天讀讀書,時常呼朋喚友一起賦詩、飲酒。


應該說,日子過得挺滋潤。估計前半段時間,夫妻的關係還是可以的。後半段時間,李白忽然頻繁離家外出,有時候是為了尋找做官機會,有時候是為了尋訪名勝古迹。合理想像一下,李白夫妻的關係可能有了變化。

入贅,在中國文化傳統中一直被認為是件不光彩的事情。這一段婚姻,最讓李白煩惱的是入贅一事。《漢書·賈誼傳》有「家貧子壯則出贅」的話,可知是窮人家孩子的一種不得已的出路。即使他是胡人,傳統觀念相對淡薄一些,但是,從李白內心講,顯然是不情願的。


這種煩惱心思,他的一些詩文中有所流露。例如,《少年行》一詩的「遮莫姻親連帝城,不如當身自簪纓」,《鄴中贈王大人》一詩中的「投軀寄天下,長嘯尋英豪」、「富貴吾自取,建功及春榮」等詩句,都不難品味出李白的苦惱心情。


李白雖然能文善武,並長得一表人才。但是,李白家窮,無背景,從小隨父親四處漂泊,成人以後既買不起車,買不起房,更無錢去打點官場。


在當時的「倒插門」雖然十分的沒有地位,被人歧視!但為了仕途,為融入上流社會,「以身相許」自古也是男人沒有辦法的辦法。


李白一生迷戀大自己十歲的師母

李白存留的詩歌中多次提到月亮,並賦予其前所未有的多種意象。這或許因為李白心中有自己的「月亮」,可能與他的鄉愁有關,亦可能和愛情有關,「李白一直自認太白金星下凡。當時他有一個年長十歲左右的師母,兩人並不能常見。就類似金星與月亮在天象上的關係,因此李白有可能會將這種感情寄託到月亮上。」


近期,知名台灣作家張大春新書《大唐李白·少年游》出版上市。23日下午,張大春在北京舉行「在歷史的縫隙與灰燼里」讀者沙龍,分享創作經驗,介紹自己眼中的李白,高曉松作為嘉賓出席。談到自己理解的李白,張大春表示,關於李白的身世一直存有爭議,而這位詩人27歲時的婚姻亦充滿「煙霧」。同時,張大春笑稱,在創作時他不可能想像自己就是李白,但是會在探究李白的經歷時亦步亦趨的追隨他。而歷史雖允許推測,但需要吻合史實證據,「至少要符合李白行事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李白祖上或為西域「移民」27歲成婚並非「入贅」


歷史上,李白以詩歌名世,公眾對其一些佳作耳熟能詳,但李白的身世卻存在一些爭議,史書記載李白「雙目哆如虎」,「身長不滿七尺」。張大春表示,關於李白祖上的來歷有很多說法,追索可信材料和當時的移民政策,李白的父親李客從西域歸宗川西綿州,並未留在客商聚集的長安、洛陽,這很可能因為綿州當地法律比較寬鬆,「但李白說其少年曾經手刃數人,這並不太可能,至多是殺傷過人。」


正因為李客是商人,根據當時的制度,李白不能參加科舉考試,因此只能通過舉薦和獻賦做官。李白文采雖好,但一直未曾獻賦,原因大致也是因為身份問題。

「李白27歲的婚姻也充滿『煙霧』,娶了一個家道沒落的『故相之孫』。」張大春介紹,有學者指出在這場婚姻中李白是入贅,但查閱《新唐書》發現,唐朝存在一種婚姻制度,「男方可居於女方家中,不入贅也不改姓,女方也不拜男方祠堂。」


但這並不意味著李白一生沒有「愛情」。張大春笑稱,李白存留的詩歌中多次提到月亮,並賦予其前所未有的多種意象。這或許因為李白心中有自己的「月亮」,可能與他的鄉愁有關,亦可能和愛情有關,「李白一直自認太白金星下凡。當時他有一個年長十歲左右的師母,兩人並不能常見。就類似金星與月亮在天象上的關係,因此李白有可能會將這種感情寄託到月亮上。」


李白或通過為青樓女子編歌推廣自己的詩歌


史料記載,李白年輕時曾四處遊歷,直至當時的金陵、廣陵,同時與一些詩人唱和。而唐代通信方式並不如現在這樣發達,當時的名士如何往來、成名一直是史學界關心的話題。張大春告訴讀者,唐朝也有「報紙」,大概一尺高,一尺半寬,主要記錄皇帝,朝廷重大事物。而當時的兩個人傳遞訊息不一定有具體地址,只要註明住處附近驛站即可。

「還有一些仕人聚集的地方,如依據人丁往來需求建立的『驛亭』,規模很大,可容納上百人。李白的《菩薩蠻》中便有體現:長亭更短亭。」張大春介紹,當時的青樓曾聚集一些名士,舉辦賽詩一類的活動,李白亦會通過為青樓女子編歌曲推廣自己的詩歌,爾後李白名聲的極度擴散,與經常「泡在」類似場合很有關係。


據記載,李白一生大概創作五千到一萬首詩,很可惜多數都已散佚。張大春感慨的表示,在那樣的時代,這些詩人通過自己的行蹤和口耳相傳,呈現生命和未遂的理想抱負、內蘊的固定情感,乃至創作的修辭技法,「歷經時間,就像過濾器濾過的汁水存留至今,形成文學的傳統。」


談歷史觀:歷史允許推測但需要吻合歷史存留的證據


由於《大唐李白》一書涉及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其寫作方式和作者張大春的歷史觀也受到關注。張大春表示,每個人都會受到歷史的影響,亦都有機會創造某一種形式的歷史;歷史雖允許推測,但需要吻合歷史證據。


「可能大家都會關注,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到底曾經存在怎樣的真相,而能夠被記錄下來的東西又有多少是我們渴求的。現代人要在能掌握前代遺存的看法時,要剔除其中那些容易發生謬誤的『偏見』。」張大春直言,自己為寫《大唐李白》曾長時間泡在圖書館翻閱史料,在創作時亦一直秉承這樣的觀念:不可能想像自己就是李白,但是會在探究他的歷史經歷中亦步亦趨的追隨他,歷史允許推測,但需要吻合歷史證據,「至少要符合李白行事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高曉松則給予《大唐李白·少年游》很高的讚譽。在他看來,在書寫歷史的時候,有些人要麼將歷史寫的很乏味,要麼在書中關於歷史人物的心理描述會有「過頭」的現象,而《大唐李白·少年游》很好達到「既不乏味又不臆造」的境界。


談到歷史觀的話題,高曉松對張大春的觀點表示認同,他說,歷史有無數的碎片,真正遺存至今、能讓大家看到樣貌的並不多,因而大部分的歷史都是猜測。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新聞 的精彩文章:

沒有月球,地球磁場或將化為烏有
金字塔有宇宙波?金星上古城遺迹主人通話的手機嗎
傳日本人都是外星人遺棄的殘次試驗品
揭秘火星:如何從水球變成現在的地獄?
什麼樣的男人讓吳秀波這樣傾其所有
您可能感興趣

瞎子阿炳一生有多苦,你知道嗎?
你知道十二生肖為什麼沒有貓嗎?
你知道六界是怎麼形成的嗎?這裡有一個你一定不知道的故事!
孩子睡覺出現這幾種情況是生病的徵兆,你知道嗎?
臉上有一紋,可看生死,你知道嗎?
如何過好一生?知道這些就夠了……
有關恆星的一輩子你想知道嗎?
常聽說「生辰八字」,你知道你的生辰是哪八個字嗎?
秦國歷史上曾有過幾段將相和的故事,你知道嗎?
你的婚姻里有沒有小三,一看手就能知道!
李白竟然有這麼多身份!你知道幾個?
都說「一孕傻三年」,你知道「傻」在哪兒嗎?
什麼樣的女生一看就知道沒談過戀愛?
您知道中藥也有「十二生肖」嗎?
睡眠也是有訣竅的,你知道嗎?
生薑百利而有一害你知道嗎
男人有八怕,你們知道嗎?
李白的這六首有關秋思的詩作,你都知道嗎?
吃褪黑素治失眠?這四件事你一定不知道!